外頭梧思掀開簾子道“巧心姑姑來了。”
話音剛落,巧心便進了門,行過禮後仔細瞧了瞧溫然的頭發衣裳,又朝元媽媽道“姑娘若是穿戴好了就快去太太屋子裡罷。”
於是溫然又被裹上厚重的狐皮氅,眯著眼來到殷氏房裡,隻見殷氏也是穿戴一新,頭發梳的油光,臉上擦了些桃花薄粉,顯得更加端莊宜人了
“咱們再過會兒才出門呢,先吃些紅豆蓮子粥,免得一會兒餓了在郡主麵前失禮。”殷氏手中拿著一隻小碗遞給豐姨娘,豐姨娘把溫然領去炕上,舀起一勺香甜軟爛的紅豆粥遞到溫然嘴邊,溫然人雖被迫醒來,可脾胃還未運化,如何肯吃?耷拉著嘴角把頭偏向一邊
豐姨娘又哄又勸,溫然才皺著眉頭咽下幾口,頓覺甜粥落進肚子裡燒得慌,整個人更加難受
好容易等到鐘鼓報曉,屋外也蒙蒙的亮了些,殷氏這才站起來略理了理衣裳,帶著溫然路過花園,從內儀門出,穿過外院正廳和回廊再過外儀門,最後到達正門,殷氏與溫然和豐姨娘同坐一輛馬車,元媽媽、巧心還有桐歌桐簷乘另一輛,馬夫把鞭子在空中輕輕一甩,溫順的棗紅大馬便拉著車軲轆轆地走起來
溫然百無聊賴,偷偷把馬車簾子掀起一角吸了口冷氣,再呼出去一大口白色哈氣玩耍
殷氏睨了她一眼,豐姨娘忙道“姑娘快放下,仔細受涼。”
溫然見母親麵色不虞,隻得乖順地坐好,抱著手爐繼續發呆
殷氏看著溫然尚昏昏欲睡的樣子有些擔憂地看了眼豐姨娘,豐姨娘安撫地搖搖頭
手爐裡的炭火才加過,正是熱燙的時候,溫然困倦地點了幾回頭,半夢半醒之中被豐姨娘輕輕推了推,這才知道是到了郡主府了
混混沌沌地被抱下馬車,眯著眼聽著殷氏與隨前來引路的婆子客氣寒暄兩句,隨後一行人便從正門而入,被引去內院正廳,除豐姨娘和巧心,元媽媽留下伺候,其餘人等皆在外儀門外的廂房等候
殷氏兩手空空的登門心裡不禁難堪異常,臉上飛起兩團紅暈
“咱們郡主向來如此,為難邵夫人了。”嬤嬤聲音柔和,笑意溫溫,大大安撫了緊張的殷氏和豐姨娘
殷氏恭敬道“豈敢。”
一路來到內院,經報而入廳堂,豐姨娘與元媽媽留在抱廈,獨留巧心隨侍,屋內榮安郡主安坐其上,身穿湖藍色立領中衣,下麵是青丹色織金並蒂蓮玉錦齊腰福裙,外罩湖藍緙絲紅梅綠鬆雲錦大袖衣,膝上擱著鎏金雙耳雲鶴紋手爐,粉白黛黑,杏眼明仁,嫻靜端莊,威儀有之,然笑意盈盈觀之可親
殷氏攜溫然福身下拜問安,榮安郡主頷首叫起請坐,邊上自有丫頭們上茶
溫然跟隨殷氏端坐一旁,偷偷看了眼郡主,不由得訝異,榮安郡主年已三十,可瞧著卻如同雙十年華,全無半點而立之年的樣子,又看殷氏略有些拘謹,這才想起上頭坐著的是能流放全家的厲害人物,趕忙收回目光,挺直脊背乖巧地垂頭坐好
“說來慚愧”殷氏開口道“我自幼跟隨母親學習管家理事,如今卻隻能是捉襟見肘,胡亂應付,連前麵的兩個女兒也無暇照看,隻好求著婆母抱去屋子裡撫養,當家二十年,隻親自養著這麼一個孩子,卻也是五日裡不見三日,若小女愚笨衝撞,還請郡主娘娘萬勿怪罪,他日我們夫婦定來登門謝罪。”
榮安郡主微笑道“邵夫人言重了,我雖不曾婚嫁,可在京中也有許多手帕交,如今她們都為一家主母了,平日宴席相遇,哪有一個能輕鬆自在的,何況我瞧溫然乖巧可愛,想來在家裡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說著,微笑道“把我準備的小禮物拿來。”
旁邊服侍的小丫頭上前來,雙手托著一隻繡著荷花的錦囊來到溫然麵前,並且十分貼心的蹲下遷就女孩子的身高
溫然見殷氏點頭,忙屏息站好,小手擱在身前規規矩矩地謝過郡主,這才雙手取下錦囊,也不敢胡亂摸索揣度裡頭的東西,隻是拿在手裡
榮安郡主卻沒立即叫溫然坐下,而是溫聲問道“看你打扮的精神卻是滿臉的困倦,想來是一早被折騰起來的,規矩繁瑣,想來真是苦了你了。”
殷氏有些緊張地看了眼溫然
溫然呆了呆,她剛剛在馬車上睡著流口水忘記擦了?隨後又給自己安心,下馬車前豐姨娘可仔仔細細地給她整理過的,不可能留下這麼大的紕漏,可是她從一進門就打著十二分的精神生怕得罪了她全家被貶出京,驚懼之下又何來滿臉的困倦呢
見溫然不說話,殷氏便想開口,可郡主那雙溫和的眼睛朝她一掃,殷氏便不敢言語了
“娘娘恕罪。”溫然福了福身子道“雖然早起辛苦,可母親說是為了上學讀書,溫然在家時每日見兄姐勤勉向上,心中十分羨慕,今日拜見娘娘雖略有困倦,可更多的是歡喜,溫然對自己真是可喜可賀。”
童言童語稚嫩可愛,有些地方用詞笨拙,榮安郡主不禁點頭莞爾道“是可喜可賀。”
殷氏臉色一緩,也隨著郡主笑起來
榮安郡主笑過這一回便開始問女孩子認得多少字,可讀過《聲律啟蒙》又問讀沒讀過《三字經》《千字文》等,溫然在郡主的要求下背了一首李清照的《題八詠樓》但女孩子聲音細軟,難免失了氣勢,又認了幾樣屋子裡的器皿擺件,有些識得,也有說不出名字的,郡主隻一笑了之
郡主問完,又與殷氏閒話幾句,這才道“溫然是個好孩子,我十分喜歡,等過了臘月初八,叫她來我這裡幾日罷。”
殷氏大喜,起身道“承蒙郡主錯愛,這真是溫然的福氣,溫然,快謝過郡主。”
溫然知道第一關算是過了,也欣喜地跟著起身行禮,母女二人直到回了家也收不住笑
。
一掃淩晨的嚴肅壓抑,殷氏喜氣洋洋地要去給老太太報喜,被豐姨娘給攔了下來“太太,郡主娘娘還隻是答應先看幾天呢,等等不遲,左右不過十日,太太在老太太麵前提一嘴也就是了,不可過喜才是正理。”
殷氏深以為然,但實在忍不住欣喜,恰逢邵粟賑災,臘八節也不便鋪張,隻好化快樂為寬和,連底下的婆子媳婦做錯了事也隻是輕輕揭過,一時間闔府上下都輕快起來
夜了,眾人齊聚福慈居,連士誠士庭也回來祖母屋裡用飯,飯罷,一同守著火盆子扯閒
“溫然今日可真是大方識禮,兒媳瞧著這孽障倒還合郡主眼緣,想來與當初溫知溫禮也是一樣的。”殷氏壓抑著喜悅,微笑著側過臉看向知禮姐妹
溫知笑道“溫禮拜見郡主那日我憂心的厲害,纏著祖母也帶著我同去,到了郡主跟前我比妹妹還緊張,她說一句話我這顆心就在懷裡抖一抖,動一下這口氣便要停一停,出了門才察覺後背心都濕了那麼大一片呢。”
老太太慈愛地伸出雙手將知禮姐妹一左一右拉在身邊,朝溫知道“那日你本不必去郡主那裡上學,可因著不放心妹妹還是起個大早跟著去了,果然是有長姐風範的好孩子,不愧是我的長孫女。”
溫禮扯著祖母的袖子撒嬌道“祖母說的是呢,我原本害怕的,可有姐姐陪著就不怕了。”
溫知卻道“說嘴!那日誰出了門把我的袖子都給哭濕了的?”
溫禮雙頰迅速紅起,拿帕子遮住臉耍賴道“才沒有呢,我記不得了。”眾人一齊笑起來,小小的溫若更是一頭笑倒在溫瑕身上,全然沒看見姐姐僵硬的臉
老太太笑了幾聲,忽然歎氣道“還是溫然有福氣,能得你們母親親自送去給郡主掌眼,不像溫知溫禮,那麼小的女孩子,路都走不明白呢,隻有我這個老婆子牽在手裡送進去,你們祖母見識得少,到了郡主跟前半句話的忙也幫不上,隻乾瞧著著急,好在你們兩個爭氣呀。”
此話一出,屋子裡的人都笑不出來了,又因為都是晚輩不好開口,隻好拿眼睛去看殷氏
殷氏一哽,當初老太太帶著溫知去郡主府專門挑她要出門赴宴的時候,回來了也是抱著溫知說她如何如何可憐,去郡主門下求學都沒有親娘陪著雲雲
第二次帶溫禮出去求學也是故技重施,她長了記性便想著推了宴請陪著女兒前去,卻被老太太連罵帶趕地轟了出去,然而並不耽誤老太太回來繼續抱著孫女聲淚俱下地心疼她連帶著埋怨兒媳
如今溫然求學回來,這話老太太竟然還能再翻出來說一回!殷氏心累的厲害,隻好拿起茶水來一口口咽下,慢慢熄滅心裡那一股火
溫知看了眼溫禮,溫禮立即掩麵道“祖母怎麼這樣說,叫祖母和大姐姐看見我那涕淚聚下的樣子已是叫我臊得慌了,祖母還嫌去的人少了不成?”
這話說的可愛,照著禮,眾人笑一回揭過前言也罷,可老太太隻是淡漠地移開視線,旁人見老太太如此又哪裡敢笑,屋子裡的氛圍頓時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