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目標出現! 老頭總算來了……(1 / 1)

天啟寧回 勻渄影 3420 字 11個月前

林方嶽:“工匠們的土灶還在嗎?我們能不能直接用?”

李博:“不行,他們的幾個土灶是黃土泥砌好的,位置不能動。土灶在的那個位置不好,我們這兒在山背後安全。要是在那裡做飯,山下的殺手看得到煙,如果山下還有殺手的話。”

張華:“沒事,我們自己來弄,不用他們的。”

李博:“等下了山安全了,不怕煙,就不用搭土灶,隨便拿幾塊石頭架鍋就行。”

劉老二:“那時候我也方便烤魚給你們吃,今天先吃煮的,煙少。”

他們帶的食物很有限,最好是優先吃魚,沒吃的的時候再動他們的備糧。

七人分工明確,吃好喝好。有了水,總算能好好洗漱一番。在這山上又住了一夜。

天亮後,李博確認山腰的營地空了一日多,七人隨即下山往南找汾河。

進入李淵的地盤後,沒了戰亂,一路上比較安全。原本以為天天吃魚很快就會吃膩,誰知道每天大量的體力消耗,讓他們看到吃的就激動,哪裡膩啊?香!

夜晚守夜,每次一人,每人一小時十分鐘。

他們按照計劃,走到汾河後沿著河水一路東進,吃喝不愁。

當然也不是絕對安全,有一次夜裡來了狼!正趕上張華在守夜,他一邊喊醒夥伴,一邊兩手雙開強光手電照遠處那一對對發光的眼睛。優先照最前麵那隻,它馬上嗷一聲便回頭跑。結果夥伴們還沒把武器拿好,強光已經把狼群嚇退了。那一晚,後半夜是三人一起守夜,一次兩小時;然後四人守夜,三人睡,如此反複。好在因為有大火堆,狼是漸漸接近他們,沒有突襲;否則張華可反應不過來。

狼是領地動物,他們遇狼的第二天多走了一些路。

一路行進,偶爾遇到一些人。他們戴著帷帽,穿著隋唐服飾,雖然看起來有點怪,但現下正值戰亂時期,人們也沒問什麼。

相反,劉老二和茶湘好想上去打探一下,問問當地風土人情等,但被夥伴們攔住:蝴蝶效應警告!蝴蝶效應警告!蝴蝶效應警告!你們是不是不想回現代了?

一路行進,偶爾遇到小動物,山雞啊野兔啊會來河邊喝水。他們想,這麼可愛,如果能抓來烤了吃,多好啊~可是悲催的是,他們一次都沒有逮住。

沒有合適的工具,他們隻能是吃魚的命。

走了八天,他們終於走到了羊角山下,脫水蔬菜都快吃完了。正好在山腳遇到了一個樵夫,順便問了問人家,真的是羊角山沒錯,他們沒走錯。

這座山除了人走出的小路外,其他地方山地凹凸不平,特難走。這個時候鐵鍬相當好用,一路是開路利器。

李博:“來吧,我們往最高的地方走,視野好。”

林方嶽:“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和吉善行。”

茶湘:“來都來了,咱多等幾天。”

楊老三:“我們蔬菜快不夠吃了,估計最多耗兩天。然後我們再多等幾天,但是不能長期不吃蔬菜。”

劉老二:“沒事,明天我們去河裡多抓些魚,去村裡換點菜,應該不會改變曆史吧。”

張華:“你不怕蝴蝶效應啊?”

劉老二:“……”

林方瑤:“這樹上不是都開始出綠芽了嗎?過幾天找點沒毒的湊合吃。草也都出了,春天都長得可快了。”

茶湘想到了挖野菜的王寶釧,笑著說:“挖吧,能挖到多少算多少,咱們也彆挑了。”

劉老二:“我去找幾個能吃的挖來,你們記住樣子,然後大家一起挖。”

李博看著地上的小嫩綠草草,顏色淡淡的:“再等它們長幾天,不急。我們先去征服最高點吧。”

李博選的這個最高點,視野真的好,是山頂部的頂部,還有草木遮擋,適合觀察大半座山的動靜。

問題是,這最高點……不好上啊!很陡啊,是一個高五六米,麵積約十幾平米的山頂上的小山,豎溜溜兒的沒坡啊,不好爬。小夥伴們表示有些頭疼。

李博絲毫不頭疼:“來吧,我們買的登山工具,總算沒白帶。”

小夥伴們:我們其實是希望白帶的呦。

這裡七人,隻有兩位警察同誌會攀岩。

李博教他們爬山技能,輕鬆示範。

林方嶽:“博哥,你不要這麼輕鬆,我會誤以為自己也會。”

果然,五個寶寶學不會。

於是,李博改成慢動作教學。經過慢動作指導後,除了林方瑤和張華,其他人都沒上去。

深刻體會到帶娃難!茶湘也幫忙教他們。問題是,手上勁兒不夠,就算知道了技巧,也很難成功爬上去。

李博帶著沒經驗的小夥伴們,用了三個小時,總算把所有人成功送上去了。當然,行李還在下麵躺著。原來登山爬山這檔子事兒,看著貌似枯燥,真實踐起來,居然倍兒有意思!莫名好玩,莫名有成就感!

新手們學會了上和下,雖然吃力,但起碼方便監視周圍啦。河道距離最高位置有一點遠,林方嶽本科宿舍四兄弟輪著幾輪兒去取水,用鍋和盆儲水。李博為了夜晚睡覺安全,同茶湘一起辛辛苦苦把帳篷和被子望遠鏡等夜晚需要的物品背到了小山上。林方瑤被安排長留在頂部,360度觀察周圍,防止錯過目標人物。吉善行長什麼樣子他們不知道,但是按照史料記載鶴發童顏太上老君的長相卻可以猜出個大概:白發老叟騎白馬。

忙碌的白天過去了,晚上七人睡在高處,安安穩穩地過了一夜。

到羊角山後,生活很安逸。閒暇之餘,大家都抱著望遠鏡,看那個民風淳樸的村落,看來羊角山砍柴的樵夫,看去遠處河裡捕魚的人,甚至還看看日出日落。吃飽喝足之時,往草地上一躺,感慨:這才是度假生活啊!

樹葉近來茂密了許多,把他們遮得很嚴實。在山上待了幾天,竟然沒人知道他們占據了小山頂。但,糟糕的是,小蟲蟲小蛇蛇小鼠鼠也開始活躍起來。沒人知道他們在這裡,不代表沒動物知道……準備的防蚊蟲等物品逐漸有了作用。

在上山的第九天清晨,林方瑤正打著嗬欠,等待守完最後一波夜,卻發現東邊有白點在移動。她趕緊抓起高倍望遠鏡看:有三個人,其中一人是白發老人,他們牽著一匹白馬,從山腳上上來。馬背上馱著一個袋子,還架著兩個大蒲扇。

八成就是他們了!

林方瑤趕緊叫醒他們:“快起床了,山腳有人來了,有白馬和老頭哦!”她聲音不算太大,遠處的三人一馬在那麼遠,肯定聽不到。

其他人被叫醒後匆匆拿出望遠鏡看。

劉老二:“呦吼!這白發老人精神矍鑠,蠻符合傳說中的樣子哦。”

李博:“馬背上馱著的是什麼?按照傳說,不是應該老頭騎馬麼?怎麼還多了兩個人?”

茶湘看完那三人一馬後,還看了看村子的方向:“今天村子裡的人很活躍,是不是有趕集?”有房屋擋著,村裡樣貌看不全,隻看到很多路人挑著東西。

林方嶽:“看村裡人的樣子,今天像是有集市。那三個人難不成僅僅是來趕集的?”

楊老三:“不對,那三人沒上正路,走到山窪去了。”

其餘人把望遠鏡集中到那三人處,發現他們確實有古怪:他們故意跑到道路一側的山窪裡。那裡樹木擋著,除了白馬偶爾能看到,人蹲著的地方幾乎都被草木遮住了。

他們要乾嘛?

那三人在下麵不知道做了什麼,七人等了十多分鐘,見那白發老者牽著馬從山窪裡繞了上來。待到了馬方便行走的平地,那老者騎上了白馬,慢悠悠走到了道路上,停在了大約在剛才下去的山窪的上方。

七人分工:林方嶽林方瑤兄妹倆主要盯整條大道上的人,茶湘主要盯村子裡,張華和楊老三負責環山觀察可疑人物,李博和劉老二主要盯白馬那邊。

幾分鐘後,林方嶽報告大家:“大道西邊有農夫往東邊走去了。”

李博:“那位老者應該看到你說的農夫了,他視線往西邊看了,現在他回頭和山窪的人說話。”

劉老二:“他好像一直注意路兩端,像在等人。”

李博:“你們看!山窪下麵起煙霧了,還是紫色的?”

其他人也都看了過來。

林方嶽:“我去!這不是‘紫氣東來’嗎?”

張華:“看來大蒲扇是用來扇煙霧的。”

林方瑤:“大道上的農夫快到那裡了。”

劉老二:“我想起來了!青黛!青黛是一種中藥,被火燒時產生紫色煙霧。這藥具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作用,在古代亦常用於印染布匹、畫眉等。這東西主要產於福建、雲南、江蘇等地。”

李博:“咱就是說,剛才袋子裡裝的是青黛?‘太上老君’他們在燒這個?”

茶湘:“嗬,真的是裝神弄鬼啊!燒草藥,奢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