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回到現代 尋硿小組回到現代……(1 / 1)

天啟寧回 勻渄影 3462 字 11個月前

楊老三:“呦!農夫遇到假神仙了!在磕頭了!他信了!”

李博:“什麼什麼天子?屋租夜?京什麼吼?什麼前年?”

楊老三:“博哥您還會唇語?”

茶湘:“不就是看口型嗎?彆大驚小怪啊。”

林方嶽:“啊我記得是:‘為吾語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賊後,子孫享國千年。’和博哥聽得差不多。”

張華:“博哥你那個望遠鏡多少倍的?還能看清楚口型?”

李博:“我和茶湘的可都是專業設備。”

楊老三:“回去我也弄一個。”

林方瑤:“農夫磕完頭往回跑了,可能要進村子。他之前應該是從農田裡過來的。”

劉老二:“這位農夫就是吉善行嗎?”

林方嶽想問“難道不是嗎”,但還沒開口,便看到大道上又有人來了。

茶湘:“今天有集市,路上來往的人比平時多得多。”

後麵陸陸續續來了若乾人,有樵夫有貨郎有道士有農夫。那假的太上老君無一例外,對每個人都說了相同的話。那些人也都看著紫氣東來,信以為真,有的磕頭有的拜。

不到二十分鐘,紫煙沒了,應該是青黛燒完了。假太上老君和他的同夥急匆匆下山了。

茶湘:“你們說,剛才這些人裡,哪個是吉善行?”

李博:“我懷疑是那個道士。其他都是村民或者附近村子的貨郎,春季忙,根本顧不上去長安向報告。我想著道士可能有時間去。”

劉老二:“網上寫的是:唐高祖李淵聽信了吉善行的報告之後,便在羊角山立廟祭祀宗祖老君,改浮山縣名為神山縣。此後李唐王室與老子李耳的祖孫關係正式確定,各地相繼修建老子廟,李淵多次前去拜謁老子,以示崇敬。好幾人見到了假神仙,結果隻有一個人去報告嗎?”

林方瑤:“也許不止一個,但是皇帝陛下獎賞的隻有最先來報告的人,賜予官位的也隻有吉善行一人。或者確實隻有一個,因為其他人春天農活兒多,根本顧不上。”

李博:“今天是趕集的日子,路上路過的人還算多。這裡地勢適合他們裝神弄鬼。如果這次根本沒人去向李淵報告,那我猜他們過段時間還會準備下一次‘紫氣東來’的騙人行動。”

張華:“你們覺得,這裝神弄鬼三人組,幕後老大是誰?”

“李世民,他比普通人有錢,能浪費得起這麼多藥,地位低的買不起。”

“李世民。”

“肯定李世民。”

“李世民啊,他正好在附近打劉武周呢。”

“李世民。”

“李世民吧,他聰明,想得到這種點子,鞏固他們李家的地位。其他李家兄弟沒他這麼聰明。”

哈哈,大家的想法出奇地一致。

劉老二:“我記得有資料說,李世民年輕的時候不信道也不信佛。看來所謂的‘不信’,有可能是因為,他自己就是李家祖宗‘道教’故事的編纂人?嗯,有可能。”

林方瑤:“不信佛?那他還派唐三藏去取經?”

劉老二:“有人說是因為他殺人太多,心裡怕。不過我覺得,很可能是因為佛教思想很有利於他的政治統治。”

李博很同意後麵的觀點:“政治主張可能性最大。佛教教義灌輸的思想會讓老百姓一心向善的同時不爭不搶,不怕吃苦,反正有來世……他李家的江山是他和老爹搶下來的,他怕民眾哪天又來搶走。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皇帝不是‘君權神授’,而是誰搶下來算誰的。就現在這個時間點最近幾年,還有幾個稱帝的呢,包括一個吃人的皇帝叫朱粲。誰打贏了,誰就可以打著君權神授的旗號當封建國家大地主。”

茶湘:“至少古今中外,任何統治者在選擇宗教或思想的時候,除了考慮祖輩傳統以外,基本要考慮政治因素,我認為李世民也不例外。”

劉老二:“對,他後期所謂的信道,一個原因是他們李家與道教強行綁定了親屬關係;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寶貝兒子李承乾,他太愛兒子了,給兒子祈福。”

說到李承乾,大家又是深有所思。

張華:“唉,來這裡也這麼多天了,要不我們準備收拾東西回吧?”

李博:“好吧,咱們洗漱吃早點,完了就收拾東西吧。”

兩小時後,收好行囊的七人已經從羊角山山頂的小山上下來,找了個合適的位置,用藍寶兒回到了現代。

“好熱啊!”大家馬上把衣物減掉。這久違了的北京夏季的炎熱,讓他們有很真實的“回來”的感覺。

穿越回隋唐的事情,也總算結束了。七人開車返回,兩小時後陸續到家。

專家說八星堆的墓肯定不是帝王家的,坐地的方向不對。但是具體是誰的,可能要很久後才能知道,因為後期的挖掘工程必須相當仔細,進度很慢。

八星堆裡的那塊硿石,也因為他們七人使用過其配對的寧回石,導致裂變成了普通的矽和鐵,不用擔心會被其他人發現啦。

楊老三通過這次旅行,總結了一點:體力太重要了!他決定要好好健身,這樣以後再有類似的任務,不會在體力上拖後腿。因此,他去健身房辦理了一張鑽石VIP卡。可惜,卡是辦了,人還是懶得去運動。不用這卡,就感覺很虧呢~~所以,楊老三的健身卡,淪為了洗澡卡。在自己家裡洗澡,要麻煩地放水,洗完還要清理;去健身房還省事兒呢。

七.癡迷

夏天過去了,秋季來臨。

今天是尋硿小組七人聚會的日子,聚在劉老二的店裡。

七人群名字是“乾飯人”,表麵上是個乾飯聚餐的群,實際上他們到劉老二店裡……也確確實實在乾飯- -||

隻是,連續吃火鍋,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也膩啊。要不要換個吃的?但這樣會不會不太給劉老二麵子啊?

最先提出換其他吃的的人,是劉老二自己:“同誌們,知道嗎?現在我體內流淌著的,不是血液,而是火鍋牛油。真的,咱們吃彆的吧,彆吃火鍋了,扛不住了。”

……同意啊!舉雙手雙腳讚成!

張華:“作為雲南人,我的血液裡本應該流淌著米線,結果現在被火鍋換血了,換成了牛油米線……那咱們改吃什麼?”

劉老二提議:“燒烤怎麼樣?配冰鎮飲料。”

林方嶽:“好啊,但是在你火鍋店裡弄燒烤合適嗎?”

劉老二:“有什麼不合適嗎?”

李博:“我們點外賣嗎?你這裡都是火鍋的東……”他話還沒說完,劉老二從櫃子裡拿出一張燒烤桌。

……

在大家沉默的時候,劉老二如同哆啦A夢般繼續拿出了無煙炭和燒烤夾等。

茶湘:“原來你早就準備好了啊~”

劉老二:“我是怕你們還想吃火鍋,所以先問問唄。其實我饞燒烤好久了。”

楊老三:“你不會已經把串兒都穿好了吧?”

劉老滿意地說:“必須的,都在冰櫃裡呢。”

張華:“走,我們拿串兒克!”

一群人去廚房冰櫃裡拿了食材,還拿了燒烤料。

林方瑤:“最近一直忙,都沒顧上吃燒烤。上次吃還是咱們去隋唐時期吃的烤魚呢。”

林方嶽:“我也是,那時候天天吃烤魚,好懷念。”

劉老二:“還彆說,那會兒天天吃一樣的東西,也不覺得膩。”

李博:“可不,那時候體力消耗多大啊!每天負重幾萬步,看到吃的就想撲,哪裡顧得上挑食啊。”在回到公元620年的那段時間,他們多數情況是日出就走,日落紮營,中間插一頓午飯。

楊老三:“慚愧,從那以後,我完全沒有鍛煉過身體,連散步都很少。回來後飯量小了,人卻胖了,胖了5斤。”楊老三作為七人中,最為嬌生慣養最為講究吃的一個人,在體力大量消耗的情況下,同大家一樣看啥吃的都香,仿佛這輩子沒挑食過。

自從上次從公元620年回來後,他們再也沒查到半點關於“硿”的消息。剩餘的硿石暫時藏在茶湘家的地下室,等他們有能力對“硿”進行實驗的時候再拿出來。藍寶兒還是安穩地放在龍鳳胎家裡,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才拿出來。七人聊了一些,沒有更多關於硿的消息,便開始閒聊。

正好楊老三看到張慶宣發朋友圈說有新歌,大家自然地聊起了他。

這個張慶宣,是他們大學宿舍隔壁的一個帥哥。網絡時代,給了大家更多的成名機會。張慶宣在網上發布了翻唱的歌曲,然後忽然紅得發紫。再然後,有很多人給他譜曲,人家也出了自己的歌。

張慶宣確實長相帥氣,唱歌也不錯。但是……

林方嶽:“是我眼拙嗎?他是帥,但是帥到了這麼多人為之瘋狂的地步嗎?歌是還行,可我也覺得隻是還行啊……”

林方瑤:“這次你眼睛耳朵還真沒問題,我也這麼覺得。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這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