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是不是死神來了?有人說凶手肯定是班裡的人,求他不要再作惡。有人甚至要求警方在其他沒死的四十八位同學的家庭中設置實時監控及警方的保衛人員,尤其是還在北京的家庭。大家已經不再客氣地對死者家屬說什麼“節哀”等詞,而是瘋狂討論誰是凶手、他們要不要逃去哪裡、下一個受害者會是誰等等等等。
這個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是隻信自己,不信彆人。驚恐之下,除自己外,看誰都像凶手。
這個事情發生的時間,剛好是在國慶長假期間,所以林方嶽林方瑤兄妹倆都在家裡。
林方瑤感歎道:“一切變得太快了!我們的生活,明明是喜劇,怎麼忽然變成驚悚懸疑劇了?我是十萬個不適應啊~”
林方嶽:“生活就是生活,不是小說,不是影視。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隻有喜劇?”
林方瑤點點頭,又無奈地搖搖頭。
林方嶽又一想,問:“你確定我們之前過的是喜劇?我咋覺得我挺悲催呢?”
林方瑤:“哦,你的悲催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喜劇,沒跑兒。”
林方嶽苦笑道:“要不是因為我打不過你,我早就廢了你了!”
說笑歸說笑,事實擺在眼前,不可能當作沒發生。陰鬱的情緒還是在無形中滲透到了相關的人的生活裡。
程應樹,濮優,張亮,陳三實……林方嶽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這個順序他見過,是小學三年級還是四年級來著?最可怕的是,他清楚地知道,後麵還有人名,並且很多。
林方嶽和林方瑤從來不怕鬼怪,但是對這種凶險小人感到恐懼,因為這種人比起莫須有的鬼怪來說,才是真正能夠對安全造成威脅的人。
後麵的是誰?後麵的是誰?
後麵的是誰?!?!?
林方嶽從來沒有如此焦慮,如此懊惱過。焦慮的是,對身邊死亡的恐懼;懊惱的是,對平日引以為傲的記憶的失望——他實在是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見過這個名字順序。
記憶這種東西,有時候越是要想起來什麼,卻越是想不起來。反而有的東西,無意間會莫名其妙回憶起。仿佛是生活中的小物件,不需要的時候總會出現在眼前,等你哪天著急要找來用的時候,又常常很難找到。目前的科學並沒有完全破解大腦中對應記憶的詳細存儲位置,所以在記憶這方麵,沒有什麼真正有效的藥物和解決辦法。
一向冷靜的林方瑤也跟著焦慮了起來。儘管如此,她還是在安慰哥哥——彆內疚了,十多年前的事情想不起來很正常的,總比我這個一點兒都不記得的強吧?
她對這個順序毫無印象——當然按照她的記憶力來說,記不住很正常。
但現在最可怕的,是這個順序……因為林方嶽依稀記得,這個順序再偏後麵些,有他們兄妹兩個。雖然他們確定沒有欺淩過程應樹,但是恐懼感是不能抹掉的。
在家裡,更加緊張害怕的人,是他們的父母。
林家爸媽認為,雖然他們回憶的這些事情非常模糊,但是有必要告知警察。
後來,他們給這個案子負責人之一的李警官打了電話,說了這些模糊的記憶。
李警官叫李博,是查陽區優秀刑警,二十八歲,有乾勁兒有活力。他說,他們會火速成立專案組,儘快對班裡的同學逐一詢問。不過這些應該是明天或者以後的事……三更半夜也不可能現在就把小學同學們召集起來,也不方便現在逐一約談。
晚上,不少人的前半夜難眠,後半夜驚厥。有人甚至徹夜未眠。
林方嶽在睡夢裡回到了小學時光:
大課間,孩子們聊著金庸和古龍的武俠電視劇。
你一言,我一語。
這個年代的小學生,作業少,看電視的時間相對多一些,很多人跟著爸媽看了不少TCB的武俠劇。雖然有的情節不太懂,但是劇中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武俠招式,讓很多人為之著迷。
大家聊得很開心,就連平時不怎麼說話的程應樹也參與了進來。
平時關係不好的幾個人,也因為有了共同話題,表現得融洽,和諧。
後來,林方嶽自己拿出一大張紙,說:“我們自己編個武林群英會,各路英雄在群英會上展現自己的絕招,以武會友。咱們各自想些奇特的招式寫進去,一人寫一小段。程應樹,你剛才說的星雲筆鏈豪氣書生的招式就很新穎,你先來吧。”
林方嶽把紙遞給了前桌的程應樹。
程應樹欣然同意,很快寫完。
然後濮優搶過了紙,接著寫。再後麵,是張亮,然後是陳三實……
林方嶽忽然驚醒!
沒錯,就是這個武林群英會!
他努力回想,除了他和妹妹,他隻能回憶起三個人來,分彆是仇磊,劉新悅,唐舒文。順序想不起來了……眼下最重要的是:第五個是誰???下一個死者是誰?
林方嶽很想叫醒妹妹一起回憶,但是妹妹能想起來的可能不大。況且她肯定也是好不容易睡著的,讓她多睡會吧……就算她能回憶起來,警方也是需要明天辦完手續才能有後續行動。所以他決定不去打攪妹妹,一個人在床上翻身煎熬。
本來國慶收假後,應是該去學校的去學校,該上班的上班,但林家一家都請假了。其實,小學班同學中有的家庭也請假了,躲在家中不敢出門。
林方嶽在吃早點的時候把回憶到的事情告訴了家人。果不其然,瑤瑤毫無印象。
飯後,林方嶽打電話聯係了警方。
專案組成立得非常快,至少比林方嶽預想的快多了:不到中午的時候,林家兄妹就收到了專案組打來的電話,通知大家方便的話,下午三點半到警局提供線索。
當然,從第四名死者出現的時候,刑警李博就已經連夜向上提出了成立專案組的申請。正好今天一大早接到了林方嶽的電話,專案組因此決定召集他們小學班的同學,以儘快搜集有關武林群英會線索。
下午兩點半,大家集中到了派出所的會議室,原小學班同學能來的都來了,在外地來不了的通過視頻也來了。
可能是最近這個連環案讓大家都很緊張很在意的緣故,這次聚集,居然出奇的順利,沒有請假也沒有聯係不到的人。
林方嶽把他破碎的記憶和大家分享後,有那麼八九個人回憶了起來。經過大家七嘴八舌地補充,得到的總結是:
三年級的某一天,因為下雨,大課間的課間操取消,學生們在教室裡休息。
那個年代,小學生的大課間相對更加自由一些,沒有被作業等占用,所以孩子們想玩啥玩啥。
後來孩子們編“武林群英會”,班裡52人,大概有近四十人在上麵寫了自編的武功招式。確定自己肯定沒寫名字的有12人,確定寫了的有25人。剩下的15人回想不起來寫沒寫。目前確定武林群英會的第五人是數學課代表李青青。
李青青是個秀氣的姑娘,家境很好,現在住北京東城區,本科文憑,每天有司機送她去上班。家裡是做電器的,公司目前是大哥在幫父母管。她由於喜歡追星,所以在傳娛公司上班。
李青青在知道自己是第五個人的時候,雖然沒有驚慌過度,但也當場給上班的傳娛公司打電話請長假。單位領導表示非常理解非常難過,但是請假就不同意,停薪保職也不行。然後李青青果斷選擇辭職在家,反正她上班是因為想追星,工資根本不夠她開銷。
和命比起來,隱私就真不重要了。大家都認為,凶手肯定就在這些同學中;尤其是在北京的這些同學,嫌疑較大。因此,李青青懇請警方在她家除了衛生間以外的各個地方安裝監控,包括臥室。警方回複說這需要手續,儘量滿足要求。她家確實很大,要裝監控的話還是個大任務呢。
相反,李青青之外的人,都在暗地裡微微鬆了口氣。尤其是那些確定自己沒有參與“武林群英會”的人,仿佛已經拿到了免死金牌。
之後,警方的專案組對每個人都進行了詢問並做了記錄,不論是現場的還是網絡的。現場的都把十個指紋補齊了。對於網絡參加的同學們,登記了他們所在轄區派出所信息,讓他們儘快去把指紋補齊。這時候誰不去誰嫌疑最大,大家還是相當配合的。
同學們很在意目前案件調查的細節,警方說不能透露消息。
有人問起來:“現在不是四處都有監控嗎?這都幾天了?還抓不到凶手?我說你們起碼先鎖定幾個嫌疑人也行啊!”
後來也有幾個人跟著附和,但是警方隻說:“我們已經調了各個死者相關的監控,可惜目前並不能鎖定嫌疑人。大家不要急,案件我們已經在努力調查了。監控方麵我們已經采用了智能係統輔助。放心,我們會儘全力儘快破案,還請大家冷靜下來,彆給凶手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