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移風易俗服裝版(1 / 1)

買活 禦井烹香 6009 字 11個月前

要說起買地這裡的衣服樣式, 和敏朝自然是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褲裝廣泛地取代了裙裝之外,還有就是對襟取代了斜襟、紐扣取代了紮帶, 除了衣服的長短、貼身之外, 這都是顯著的變化。而主要的原因,在買地生活一段時間後便當即非常了然了——買地發家的領土, 在福建道,迄今都是以南麵為主的國度,天氣炎熱, 而且他們所推崇的‘每人都要勞作’、‘不事生產為恥’、‘勞動光榮’這些概念, 便要求了每個人都要有相當的運動量, 如此一來,衣服自然往輕便、樸實轉化,並且形成了短發甚至是寸發為主的發型潮流。

當然了, 在保證沒有虱子的前提下,買地的百姓不論男女,想要留頭也是可以的,隻是這樣的人數不多罷了, 因為長發和頻繁洗頭存在衝突,且謝六姐認為那種被頭油抿得一絲不亂的發型, 看著‘好像很久沒有洗頭了一樣, 油膩膩的’!那麼大家也都偏好於中短發, 更是一反常態,以頭發蓬鬆為美, 如從前那樣,留著長發一輩子不剪,到發尾隻有一撮, 又長又少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少見了。

服飾這裡,也是一個道理,斜襟的衣服,衣襟有一段是必定要交疊的,那麼這一段在天氣熱的時候就很悶汗了,而紮帶的褲子,仔細想想,從褻褲、中褲、外裙,這裡有三條帶子,而且,大部分人的工作畢竟是要時常走動的,很多工作甚至要求不斷蹲立,為了防止褲子鬆脫掉落,那麼紮得畢竟還是要緊,至少要在腰上繞了幾圈的,這麼一天下來,在羊城港、南洋這些悶津津的地方,長痱子都不稀奇!

如此,可以不用紮腰帶的紐扣式固定法,也就不期然間大行其道了,這期間也不是沒有紐扣式的馬麵裙一度流行過——裙子還是一片式的,扣子回家量腰圍自己釘上就是了,雖然拆縫麻煩些,但這樣的手工對於百姓們來說,還是相當習慣的,不覺得是多大的負擔:想想看,被褥每拆洗一次,都是要把縫線剪開再縫的,買地這裡又提倡清潔,時常換洗被褥的人家,早就習慣了這種隨洗滌而來的針線活,這褲子還算是好的了,一般也就一兩個紐扣,有些襯衫,要送去洗衣廠的話,都要先把扣子剪下,等洗好送回來了,再縫上去。否則,在那樣大的洗衣機裡,又是高溫,襯衫的扣子掉了,洗衣廠是不管賠的。

也是因此,襯衫相對於圓領衫,這就是比較高貴的穿著了,或者說它屬於願意自己洗滌衣物的勤快人。就說這洗衣的事情,現在民間也有許多講究,雖說因為洗得頻繁,而且買地的肥皂好用,布料質量也好,很多人都不會額外花錢去漿衣物了,但現在還有很多老式的百姓,寧可每次多花個兩文錢一件,也要把一些好衣服、被褥什麼的上了漿呢。

這上過漿水的衣物,每次洗滌的時候,漿水析出帶走臟汙,對衣物保存得會好些,棉布也不容易損色,這要是走在街上的百姓,你看他身穿挺括的襯衫,用的是銀扣子,這家底絕對是厚實的,就這件衣服,要麼自己家裡費神漿洗,要麼就是要拿到洗衣廠那裡,請他們精工漿洗,每件衣服的清洗費也要四五文錢,日積月累,也是一筆大開銷,若是拿出去洗,還不把銀扣拆下的話,還要承擔被人換了錫扣子的風險。

不過,便是有這些問題,襯衫也依然是買地的姑娘們喜愛的流行,每逢休閒、節日,她們出門的時候,收腰襯衫紮到褲子裡去,那褲子的腰身要緊繃繃的,隨後放量做闊腿褲,猶如裙子一般,這是近年來的流行。至於說褲子的長度——還真沒說錯,如今是比較流行於在小腿肚這裡的,主要的原因在於天氣的炎熱,還有就是闊腿褲如果做得很長,上下台階容易絆倒不說,而且在南方多雨的天氣裡,簡直就是掃地的抹布,雨水能順著褲腳浸到屁股去!

露點小腿肚……的確也還不是不能接受,尤其是南方這裡,天氣的確炎熱,就算買地沒有崛起之前,私下居家,穿個短袖衫,紮褲腿紮到小腿肚,也是常見的事情,買地無非就是讓人把這種穿著普遍到外頭來而已,也有明確的緣由,在本地許多更加大逆不道的規矩麵前,這點子改動反而微不足道了。那些親自眼見的衛道士,就算要在本地的報紙上找到欄目來刊登他們的抨擊,在等候的時間裡,也逐漸會發現,比起長褲,到小腿肚的麻褲真是透風多了……再配上買地這裡的麻涼鞋,對於度夏的確很有些幫助呢!

在這樣的基礎上,在麻褲外頭加一條馬麵紗裙,的確是好看的,而且就京城展台這裡呈現的效果,人家並沒有想到直接取消中褲,要說做了什麼改動,也隻是把馬麵裙的長度縮短到小腿肚這裡,裡頭的褲子她們還做到了吊腳的高度,絕不會引起什麼爭議,除了偶然有人突發奇想,發現這抽繩縫死的改動,似乎可以單穿之外,大多數人根本沒想到這塊去,而是注目於新換上的襯衫:

這襯衫是比較華麗的,而且有點兒新老結合的味道,它重新采用了斜襟的設計,但又做了一定的改動,從前的斜襟襖子,都是在腋下係帶,而此處的斜襟則把交叉點做在下方,係帶處改為腰際,而且從窄帶改成了寬帶,這樣,係帶在腰側打結係緊了之後,可以很明確的強調出腰線的纖細,同時這斜襟通袖的設計,又便於遮掩了許多女子肩膀略窄、溜肩的缺點。

同時,它的下擺設計得較為寬大,這樣剛好遮掩了裙腰因為抽繩必然產生的褶皺,這種衣襟外擺,而不是紮在裙內的設計,無疑要更適合抽繩裙腰——很明顯,抽繩不是廣為流傳的裙腰設計,必然是有原因的,那褶皺不雅相,就是原因。

“哦,好看呢!看那襖子也是輕紗的,真是好看!就和穿著雲霧一般!”

“這素色紗瞧著也清爽些,不過要說是富麗,那還是妝花、織金!”

女孩子們,彼此議論著,都是依依不舍,若非乾事們連聲催促,幾乎要停住腳步了,她們紛紛地又去領了京城展位的小手信:這個是一張很小的寬紙條,上頭寫了正經的店鋪地址。很多展位都有發放,很顯然,對於一些熱門展位來說,要在展位上談生意根本是無法辦到的,隻能指引他們前去自己在城中另外租賃的鋪子商談。

“這個要好好收著!”

被保留最多的無疑是京城展位的手信了,很顯然,和大宗的布料、毛線、礦石買賣相比,普通人能夠得到的奢侈就是一襲華服——妝花緞什麼的,那是完全不敢想的,這種素色薄紗,總可以問問價錢吧?如果不是非常昂貴的話,那……

說實話,如果這一身要價在五六兩以上,那大多數人也無法下這個決心,就算是寬裕如楊愛,也認為花這些錢,隻買幾次穿著,實在是不劃算的,她可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豪商巨富,更非愛慕虛榮之輩,有點錢存著在羊城港買房放租不好嗎?愛俏?她雖也愛俏,可卻更愛實實在在的積蓄與錢財。

“可不是這個道理?”

顧眉生也是讚成,“看過了,飽了眼福也就罷了,咱們都是一般的家底,還得想著給家裡人養老來著,豈能把錢浪擲在這些東西上?依我看,也就是玉照好買幾件來穿的。”

李玉照是她們這些舊街坊中難得家境十分寬裕的,主要是她有哥哥,且還算能乾,當年和老親一起,闖北方做買賣,被他們摸索出一條北方往南方的商路來,專賣羊毛、果醬罐頭、煙草等等,雖然不算是大豪商,但這幾年積蓄下來,也可稱小富。不過,她也是從小局促慣了,聞言把頭搖得和撥浪鼓似的,道,“我才舍不得,我小時候,我娘陪嫁來的料子,瞧著還不如這個呢,就是幾匹,壓著箱子也沒有舍得做衣服,到南下的時候想當了做盤纏,開箱子一看,全都發黃褪色了,就算是鎖在箱子裡猶然如此,穿上身能穿幾次?真是拿錢往水裡扔!這要是棉布的,我就舍得買。”

眾人都笑道,“棉布的也沒這個好看了!這個好就好在它是紗啊,透嘛,清涼些,那大夏天的穿個裙子,裡頭再來一條褲子,瞧著都發起痱子來。”

“看是真好看,底下的褲子要是窄褲腳就好了。這裙子本來就是灑下來的,再露闊腿褲腳,感覺有點兒累贅了,若是來個窄褲腳,更顯得腿長清爽。”

雖然買不起,但眾人是熱衷於議論的,你一言我一語,又約定了去手信上的店裡看看,問問價錢,再考慮買不買——雖然多半是不買的,但不知道實在價錢,心底還有點點指望麼。又說起這京城的展位很會做生意,笑道,“大概也是天氣的關係,他們那假人身上雖然也有錦緞衣服,但真人穿的全是紗衣,這是對的,若是那厚重衣料,羊城港根本沒幾個人會買,能穿的時間太有限了,一年也不超過一個月。”

“眼下看是這樣,以後也未必,不是說小冰河時期麼,聽本地的老人說,如今冬天也越來越冷了,去年甚至有結霜的時候,不穿棉襖過不去——而且床板上還一定要墊褥子,不然啊,那風從床板透上來,冷得睡不著呢!”

“哈哈哈,本地的這些南人,的確是這樣的,好多人都不知道床上還要再墊褥子,是什麼用處呢!尤其是那些住在廣南的人家,他們看到我們用褥子,還笑我們傻,說那多不透氣呢!”

女孩兒在一塊,話題轉移之快是不必提的了,大家一忽兒就談起天氣來,又隨意地轉去看彆處,無非是哪裡人少往哪裡湊罷了,也不留意身後有個女娘,若即若離地跟著,直到話題轉開了,才不再綴著竊聽,而是自己低頭不知在盤算什麼,一轉身又去京城展區的隊尾排起來了,這一上午,除了京城展區之外,她隻是去了另外幾個有紡織品展出的展位轉悠,彆的哪怕買地自己的州縣展區,也是根本就不感興趣。

一直走到口乾舌燥,這才到設在超市兩端,本來的飲食、休息區來喝水,又去排隊上廁所。這裡當然也已經是人聲鼎沸了,一杯水要賣到兩文錢一杯,大家也不計較,都是一杯杯地喝著,一邊感慨道,“這天氣是真熱!人又多,再不喝點水感覺都中暑了!電扇開著也沒用!”

“這天氣其實已不算最熱了,沒見那些南洋番族都穿厚衣服了?就是人真多!我還看到有人排隊排到暈倒的,趕緊被運走了。”

這女孩兒一邊慢慢地喝水,一邊還在細聽,忽然肩膀被人拿扇子拍了一下,“說剛才幾圈都沒見到你,原來你到這裡來了!”

一轉頭,卻是個健壯漢子,穿著短袖圓領衫、半長的麻褲,胸前還掛了一張染色的硬紙板,所謂‘工作證’,還有人竊竊私語,認為他看著眼熟,好像是剛才京城展櫃展示衣服的男子。不過大家都在看衣服,衣服換了也不怎麼能肯定罷了。

“你換班了?”

這女孩兒也不吃驚,問道,“喝水不?”

工作人員是免費喝的,這男人也是渴極了,拿了竹筒打了一大竹筒來,咕咚咕咚地暢飲,擦汗道,“哎,你不知道在那燈下被照著有多熱!簡直和被烤著一般!”

又笑道,“怎麼樣,小東家,你看了我們姑娘的版式,覺得如何?可有找到什麼商機沒有?”

原來這兩人,便是來自紹興的楚細柳,以及一度被她聘用的武師魯二了。兩人到了羊城港之後,牛均田和陶珠兒自然是去公乾了——隻看如今的人潮,便知道他們有多忙了,而楚細柳也要找機會把生意再做起來,隻是眼下定都大典在即,要找地方開廠並非其時,暫且先做個裁縫,賺點生活費罷了。魯二去拜見了張九娘之後,張九娘也十分高興,她正缺心腹奔走使喚,這不就是抓了魯二的壯丁,把他安排到展位上來打下手,做‘模特’了?這模特,是買地的詞語,在他們敏朝服飾業也廣為流傳,所謂‘模樣特好者’是也,用來展覽衣物最合適不過。

楚細柳的票,便是魯二借張九娘弄來的,每個參展方,自然都有自留票用來送人,這不算在對外售票的數量之中。因此楚細柳在那裡來回排隊轉悠的時候,魯二在展台內也都看在眼裡,隻是兩人無法交流罷了。

這會兒暫時離開展位,眼看周圍人不再留意兩人,魯二便低聲問道,“你的事,我和姑娘提了幾回,姑娘也很感興趣,依我看,她沒有吐口,無非是對你還有些拿不準而已。今日是她這幾樣新版式第一次亮相,你若能有什麼好說法,展現你的才能,為她參讚參讚,沒準姑娘也就發準話,願意和你合夥開工坊了!”

楚細柳聞言,心中也是一片火熱,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當下沉思片刻,便抖擻精神,說出一番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