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1 / 1)

四麵牆 海棠淺語 4595 字 2個月前

維楨能說出那些草藥的用處,我和母親並不驚訝。

我平日教維楨識字的時候,她會給我說一些她家裡的事。

她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彆在她三歲和五歲的時候,先後去世。於是,家裡就隻剩下她和她阿娘。

可是,她的阿娘身體不好,水患來之後又淋了雨,病情加重也跟著去了。

她阿娘還活著的時候,村裡的大夫給開過方子。隻是她阿娘每月給人做刺繡換來的錢還要糊口,剩下的錢便買不齊所有藥。

她就想去山上采藥,問大夫那些藥都是什麼樣子?

大夫很耐心,教她識了幾種能在附近山上采到的草藥,隻是一副藥裡的草藥,往往都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山頭。於是,她每天上山除了采能給阿娘治病的藥,還采一些彆的藥給大夫換能為阿娘治病的藥。

那大夫也很厚道,按照藥的市價補給她銀錢。

她常與草藥打交道,幾年下來她便粗通了一些藥的藥理。

自從她下定決心要跟我學醫,學會識字後就開始找安民坊裡的大夫,借了些醫書來看。

隻因安民坊內病人太多,每天要做的事也很多。雖然我決定教她醫術,卻還沒來得及正式說教她學醫的事。

我教她從簡單的照顧病人做起,空閒休息時,我拿起手邊的草藥教她識彆和用法。雖然還沒有教過她望聞問切,不過,她也不著急。

她真的是一個懂事且有心的孩子,有次我這邊的藥用完了,她幫我去前麵領藥。一個多事的男孩見到她,就說我和母親隻把她當作丫鬟,不是誠心要教她醫術。

她沒把那個男孩的話當真,說我和母親還有那些太醫,都親力親為在照顧病人,她一個還沒開始正式學醫,尚在識字的人做這些事沒有什麼不正常。

所以當維楨走進來,問我她能不能學醫了的時候,我欣然答應。

因為沒在京城,安民坊內的條件艱苦,我正式開始教她識藥的速度就很慢。但是,這丫頭總會自己想辦法,去找那些在醫書上說的藥回來,指著醫書問我和母親,“是不是這個?”

當我知道她是從那些大夫那兒,用東西換來或借來的藥,我和母親都不得不對她豎起大拇指。

我教她學醫也很輕鬆,我前一天說明日教她什麼,如果能找到書,第二天她已經看得差不多,帶著問題來問我和母親。若是找不到書,她也不急,認真的聽我和母親一點一點的說,然後用一個小本子記下來。

母親和我都很喜歡她,我與她結義金蘭後,母親直接把她收為義女。

這中間謝明軒來過幾次,大多時候會送我一些東西,或者帶我去外麵逛逛。

安民坊內的沒有因水患前來求醫的病人時,已經到了第二年的三月。

宣布水患結束的時候,百姓們家家戶戶掛上平安結,換了新做的燈籠,放起了鞭炮。

街上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的隊伍從街頭到了街尾,夜晚煙火禮炮齊鳴,仿佛過年一般,淮州也來了新的太守。

在淮州發生水患這段時期,南境時常被戎國騷擾挑釁。如今淮州平安,皇帝忍無可忍便下旨派兵出征戎國。

出征的名單裡,一如既往的有父親、謝明軒和我的兄長,長姐終於尋到了機會隨軍出征。

皇帝原本想讓江王一起去的,但皇帝突然病了,下不了床,便急召江王回京城監國。

江王因治理淮州水患有功,被升為九株冠的親王。

這次水患需要救治的百姓,大多是咳疾和一些外傷,我和母親整理了醫案和藥方,研製了“止咳丸”。

一些止血和治療骨傷的藥稀有又價格昂貴,平民百姓很少能用得起。

於是,我們又和幾個太醫商量著研製出了治療外傷的“止血散”和“活絡膏”,因為不需要用到太多名貴藥材,價格便宜、效果顯著,所以放出售賣的消息後,被許多醫館和軍中的將士預定。

皇帝下旨賞了這次參與賑災的醫者,還有自願在安民坊幫忙的百姓。

陳依得了賞銀成功開起了她的第一個醫館,名字叫做春芝堂。

皇帝原想召淩簡誠入京為官,但淩簡誠不願。所以,皇帝就給淩家賜了一塊免死金牌,又賜了一塊他親筆題下“性善至誠”的四字匾額。

我得了一塊“巾幗妙手”的匾額和一些金銀珠寶,母親被封為了一品誥命夫人,又得了一塊“妙手回春”的匾額,然後把它掛在了春生堂。

我不知道我去淮州皇帝高不高興?反正我接到封賞聖旨的時候,人還在淮州。

我們回到京城,已是七月,皇帝的病也快好了。

樂樂如今剛好兩歲了,她被養在太後宮裡,也快一年了,我其實已經很想她了。

維楨跟著母親去了薑府,我回到朔王府沐浴更衣完畢,就去了皇宮。

“姑姑,樂樂想吃鳳梨糕。”我剛走到門口,就聽見樂樂的聲音,還有“當啷當啷”的鈴鐺聲。

這時的樂樂已經會走路了,跟在寧安公主身後跑來跑去,往日冷清的慈安宮,如今是笑聲一片。我想把樂樂帶回朔王府,太後並不太情願,說還想再養樂樂一段時間。

但是,看到樂樂抱著我的大腿說想我了,太後才願意讓我把樂樂帶回朔王府。

快到晚膳的時候,皇帝和皇後娘娘來了慈安宮,我躲在人群後麵不敢露頭。開始用膳的時候,我坐上桌,皇帝才注意到我。

皇帝見到我沒有不高興,他說原以為我去淮州是因為思夫心切,沒想到我真的做了許多有利百姓的事,他說我做得很好。

接著,他臉色突然嚴肅起來,說了我不喜歡聽的話:“但是,朔王妃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責任,如今已是做母親的人了,你走的時候,樂安郡主還那麼小。親娘不在身邊,有沒有想過,萬一生病了怎麼辦?”

我立刻起身行禮,“兒臣知錯,兒臣以後一定會儘好一個母親的責任。”

皇帝神色緩了下來,“那你用什麼保證你說的一定?”

“我會照顧好樂安生活起居……”我話還沒有說完,皇帝就打斷了我:“你若常常不在樂安的身邊,又怎麼照顧好她?你是女子,做好家事便可,國事自有……”

我不由想起與我們同去淮州的女醫連翹,馬車剛在春生堂門口停下,連翹的丈夫就牽著生病的孩子當著眾人的麵,當即給了她一巴掌。又在她麵前大吵大鬨,根本不聽她的解釋。

他沒有告訴孩子自己的母親在淮州救活了很多人,有多麼偉大?反而罵她在外拋頭露麵不知廉恥,沒有做到一個母親的責任。

太後咳了兩聲,皇帝沒有繼續說下去。

樂安說“要皇爺爺抱”,皇帝將她抱過去,她就扯著皇帝的袖子:“皇爺爺不要說阿娘,樂安生病,太醫都沒有辦法,是皇祖母給樂安吃了阿娘新做的藥,樂安才好的。皇爺爺不高興,我們都會不高興,會跟著皇爺爺一起難過的。皇爺爺看阿娘都哭了……”

“兒臣知錯……”我跪在地上,行了個禮,然後用手帕擦著自己的眼淚。

皇帝看我難過的樣子未再言語,喊我起身。

皇帝以為我有悔過之意,實際上是我聽到樂樂說她生病流出來的眼淚,我慶幸樂樂沒有離我而去,也慶幸我學了醫,更慶幸太後和皇後娘娘把她教得很好。

我抱著樂樂坐在回朔王府的馬車上,心裡滿是愧疚的開口對她說:“阿娘對不起樂樂,阿娘那麼長時間不來看樂樂,是阿娘不好。”

樂樂抬起頭,伸手抹了我的眼淚:“阿娘,不要難過……唔……我之前想阿娘,都想哭了。皇祖母和增祖母告訴我,阿娘是去救人了,而且還救了好多好多人。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聽著她們誇阿娘,我心裡很高興,我就不哭了。”

我摸了摸樂樂的頭發,鼻間一陣酸澀,兩滴眼淚落在了她的臉上:“樂樂真是個好孩子,以後阿娘一定好好照顧你。”

“那阿娘彆哭,皇祖母說阿娘和阿爹叫我樂樂,就是希望我能一直開心。樂樂一直很開心,也希望阿娘開心。”樂樂伸出自己的小手,朝我臉上夠,我笑著抹了眼淚答應她說“好”。

樂樂靠進我懷裡,“可是樂樂想阿爹了,阿爹為什麼沒有和阿娘一起回來?”

“因為有壞人要欺負我們國家的人,阿爹去要保護他們了。等阿爹把壞人趕走了,就回來了。”

樂樂點點頭,眨眨眼睛看著我說:“我聽皇祖母她們說阿爹和外祖父,他們都是大英雄,可是,我都快忘記他們長什麼樣了?我還想外祖母了……”

“明天阿娘就帶樂樂去看外祖母,阿娘畫阿爹和外祖父給樂樂看,好不好?”

“好~”樂樂應了我,說太困了就靠進懷裡睡著了。

回到朔王府,樂樂已經熟睡,我把她放在榻上,就提起筆畫了父親和謝明軒的畫像。

畫中,父親和謝明軒都穿著朝服,互相搭著肩膀站在一棵樹下。

那是在淮州的除夕,我們一家坐在驛館的院子裡。父親和謝明軒喝了酒相談甚歡,就勾肩搭背的站在院子的梅樹下抬頭看著天上煙花。

那天我看著父親和謝明軒有一瞬想過,他若隻是我的哥哥,那該多好?

天再次亮起來的時候,我帶著樂樂去了春生堂,最後宿在了薑家。

晚上我帶著樂樂回了我自己的院子,拿出畫好的畫像給她看,她高興的說她的阿爹和外祖父一看就很英勇,一定是英雄。

她知道她的外祖父兒時因不滿公主和親,所以便一直學武功兵法,成年後又成功參軍。皇帝派四路軍合力抵抗敵國,在三路軍皆因遭失利的情況,父親帶的那一路卻險象環生,出奇製勝。後來,多次征戰又收複了南燕的多處失地,敵國終於願意投降議和,南燕才有今日的太平。

但是,樂樂對她阿爹的故事知道的隻有這次水患,所以她就纏著我,要我給她說她阿爹的其他故事。

我給她說了剿匪還有這次水患的事,然後遺憾的告訴她,我知道的也不多。

然後,樂樂又讓我給她說,我和她阿爹是怎麼相識的?

我猶豫著,把謝明軒之前告訴我,為什麼他要娶我的那些原因告訴她。

小丫頭很聰明,說我隻說了她阿爹為什麼喜歡我,要娶我。但是,卻不告訴她我為什麼願意嫁給她阿爹?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隻說我忘了,但是她阿爹對我很好,所以我很喜歡她阿爹。然後把謝明軒給我做的簪子取下來,拿給她看。

這時茵茵跳出來,站在桌上“喵喵”叫了幾聲,看著我們。

我指著茵茵說:“它也是你阿爹給我的,當然家裡還有你阿爹送給我的很多東西。我和你阿爹在一起之後,不管我做什麼,你阿爹都會支持我。我和你阿爹都會生病,也都會照顧彼此。所以,我也願意和你阿爹生活在一起。”

樂樂看著我點點頭,再次靠在我的懷裡入眠,茵茵跳上床榻,靜靜地走到樂樂身邊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