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1 溫然從沒見過人的神情可以……(1 / 1)

庶女溫然傳 海鷗太太 3554 字 11個月前

溫然從沒見過人的神情可以這般瞬息萬變,劉姨娘即使有時潑辣些也都是有太太在的,說的殷氏消氣了自會阻攔,何曾這般肆無忌憚地大開大合

金氏又罵了幾句才看向一旁目瞪口呆的溫然,收斂了神色道“我這身上累得厲害,太太給我安排了住處院子罷?也不累得你了,叫你身邊丫頭領我去罷。”

“姨娘不先去給太太請安?”溫然猶豫道

“太太隻怕是忙著去老太太那兒見你弟弟呢,你先使喚人帶我去安置,旁的容後再說。”金氏拍拍身上的襖子“你瞧瞧我這一身,又是灰頭土臉的,怎好見太太呢?”

溫然有些尷尬地摸了摸袖子,沒想到與親姨娘第一次見麵竟是這般場景

“我身邊的桐簷年歲最長,平日行事再穩妥不過,就讓她陪姨娘去罷。”

金氏眯起有些垂老的杏仁眼“哪個是桐簷。”

桐簷忙站出一步,行禮道“奴婢見過姨娘,給二位姑娘請安。”

金氏嫌棄道“呆呆傻傻的瞧著不機靈,快些罷。”說罷,再沒看這主仆三人,一手拉著溫瑕一手拉著溫若一徑往院子裡頭去了

桐簷忙把手爐塞進桐歌懷裡,帶著拿包袱的秋丫頭一路小跑地跟上去了

桐歌愣愣地站在原地“姑娘...這金姨娘和元媽媽從前說過的可真是不一樣。”

溫然也有些雲裡霧中之感“元媽媽同你說過姨娘?”

李婆子擦了擦臉上被噴到的口水“金姨娘從前再隨和不過了,隻是性情跳脫了些,幾年不見怎麼成了個潑婦...”

直到回了屋子,溫然才從親娘是一個潑婦的打擊中回過神來,桐歌見溫然悶悶不樂也不敢多打攪,隻安慰道“姑娘不必放在心上,想來是姨娘今日累極了,一時沒顧著,等過幾日姨娘歇好了就顧得上姑娘了。”

溫然搖搖頭依舊坐在暖炕上發呆,桐歌心疼地歎了口氣,她是家生子,有時能借著主子走動看看老子娘和兄弟姐妹,隻是分彆時也不好受,更彆提院子裡小丫頭有爹娘來瞧,總是扯著手不肯放開,分彆時一步三回頭的抹眼淚,今兒姑娘好容易看著親娘,姨娘倒拉著那兩位姑娘扭頭就走,姑娘眼睛瞧著,心裡怕不是個滋味。

“姑娘,可還記得中秋以後咱們醃在壇子裡的熏烤鯽魚肉?兩個多月了,我昨兒才去小廚房嘗了一些些,味道可剛好呢,雖然不如活魚鮮美,可勝在入口生香,越吃越好吃,咱們吩咐小廚房晚飯做些,與太太一起吃可好?”桐歌蹲在溫然跟前“姑娘?”

溫然看著桐歌,實在是笑不出來半點“不必費心思,我也不全然是在傷感,隻是姨娘瞧著既不是馬姨娘那般柔弱的,也不是劉姨娘那樣肯受母親管製的,你瞧她今日行事毫不收斂,不知日後如何,她還沒回來我尚且受池魚之殃,日後她若得罪了太太,我更不知如何是好。”

兩人正說著話,外頭伺候的梧柳掀開簾子“桐歌姐姐,小姑娘來了,姑娘現下可方便?”

溫然思索片刻才想起來這小姑娘是溫若,朝桐歌點點頭

桐歌這才忙起身來笑著迎出去“快請小姑娘進來,莫要凍壞了,雨竹去陪你梧思姐姐沏茶去,梧柳去小廚房抓幾個烤好的栗子和酥餅來。”

溫然聽著外頭掀簾子才坐起來,正好看著溫若從外頭進來,穿著打扮依舊是剛剛那身襖子,小臉凍得紅撲撲的,兩隻手互相對在袖子裡,見了溫然,小小的身子十分周正又笨拙地給溫然行禮

“溫若見過七姐姐,七姐姐好。”

童聲細軟稚嫩,溫然頭一回感受到了血緣的神奇之處,她從未見過溫若,此時心中卻忍不住地想要疼愛她,趕忙伸手將溫若拉到暖炕上去,柔聲道“你怎麼來了?這才回來,也不好好歇歇,大冷天的仔細凍壞了。”

溫若摸著炕上溫熱的繡被,細聲細氣地道“才剛姐姐去迎接我們和娘親,那時就該給姐姐見禮的,隻是我凍得有些僵了,如今好了許多,我身為妹子,自然要來見過姐姐才是。”

溫然聞言,給溫若遞點心的手頓了頓“這倒是我思慮不周了,論理我該去見二姐姐,若不是我疏忽,也不必叫妹妹冷天奔波這一回了。”

溫若雙手接過溫然手裡的酥餅,道“姐姐不必自責,是妹妹來得早了,按理咱們該在祖母屋裡見麵,或是在太太屋裡,隻是我覺著姐姐十分親切,趁著姨娘和姐姐歇下才跟桐簷姐姐偷跑出來,我腿腳快,一會兒再跑回去就是了。”說完,雙手捧著酥餅狠狠咬了一大口,感受到香甜氣息的女孩忍不住眯起眼睛“唔,真香啊,比我在莊子上吃過的棗泥卷子好吃多了。”

溫然忍不住笑,細心擦去溫若嘴角的碎渣“你不愛吃棗子?我記著些,日後給你送點心的時候不放就是了。”

溫若已經吃完了一整塊酥餅,拿起旁邊的紅茶咕咚咕咚喝了幾口,笑眯眯地道“莊子上的棗子有的曬乾了也是酸的,不好吃,上好的蜜棗又不能時時吃到,做棗卷子更不舍得用蜜棗,姐姐屋子裡的點心真好吃,比莊子上鈴妮娘做的都好吃。”

“你喜歡這些點心日後不妨常來我屋裡坐,有你陪著,我也不孤單,前兒母親身邊的邱媽媽出門帶了幾盒蜜絲軒的蜜餞回來,我叫桐歌拿些來你嘗。”

溫然正要吩咐下去,溫若卻趕緊擺手道“不吃了,姐姐,我得回去了,不然娘親醒了找不見我該心急了,姐姐歇著,我明日再來。”

“這...”溫然見溫若才來就要走本想出言挽留,又念著過會兒殷氏回來了要潑醋,隻好答應下來,叫桐歌領著雨竹去送,見溫若兩手空空,又把自己的手爐給她拿上。

溫若看見那琺琅荷花紋手爐十分喜歡,愛惜地摸了又摸“多謝姐姐費心。”

送走了溫若,溫然心裡敞亮不少,拿起一顆烤熟的栗子道“我這小妹妹倒是個妙人,小太陽似的招人喜歡。”

桐簷拿起一顆栗子,剝出裡頭圓滾滾的果實來放在邊兒上的青玉小盤裡“是呢,難為小姑娘路上折騰了好幾日還有精神來見姑娘,隻是二姑娘...”

溫然把烤的金黃香甜的栗子放進嘴裡,示意桐簷繼續說下去

“奴婢覺著四姑娘看姑娘的眼神不大和善。”桐簷手上不停,神色卻有些擔憂“奴婢看得真真的,二姑娘才進二門時見著姑娘先是有些吃驚,然後就像是動了氣,不再看姑娘了。”

溫然遞了一顆剝好的栗子給桐簷“不妨事,先仔細瞧瞧,實在不成...二姐姐也十二歲了罷。”

桐簷應了一聲,接過栗子,叫梧思把溫若的茶碗撤下去。

福慈居

老太太抱著小嬰兒一臉慈愛“這小子可真是結實,這一路冰天雪地的,一點兒都沒凍著,才剛奶娘給喂了奶水,瞧瞧睡的多香啊,日後你也少費心。”

殷氏笑著看向那小嬰孩“母親說的是,也是母親指派的人妥帖,這才安頓的好,我瞧他眉眼像極了士誠士庭,可真是活脫脫的親兄弟,日後他們三個之間也必然手足情深。”

老太太滿意點頭,叫齊媽媽把孩子抱下去“老爺不在家,這父子倆也還沒見著麵,不過老爺也重視這男丁,前幾日捎信兒回來,取了個培字。”老太太伸出一根手指比劃著“太太覺著如何?”

殷氏笑得一臉賢和“老爺取得名字自然是好的,隻是怎麼這麼小就取了名字?我倒憂心這孩子壓不住。”

“咱們隻自己定下叫士培,先不寫下來,隻叫培哥兒,等他長到十歲,身子骨長結實了再說。”老太太收了笑,緩緩道“那兩個丫頭...和金氏也回來了。”

果然,殷氏的臉色漸漸冷了了下來,半垂著頭道“兒媳知道了。”

“才一進門兒就罵了二門的李婆子,也太猖狂了。”老太太從齊媽媽手中接過紫銅祥雲紋手爐“等入了夜我敲打敲打她,你先不必出手,免得壞了你的賢名,明兒一早再叫她領著那兩個小丫頭去給你請安,培哥兒先放在我這兒,等穩當了再送去你屋裡。”

殷氏眼底的情緒一閃而過,再抬起頭來似乎出了半口氣一般“多謝母親。”

突然多出來個又白又壯的大孫子來,老太太心情極好,早早便擺了午飯,還特許殷氏不必服侍她,坐下來一同用飯,殷氏推脫不過,隻好坐下來一起吃,卻沒什麼胃口,對著胃口大開的老太太懨懨地用了小半碗蟲草鴿子湯,好容易熬到老太太吃罷了飯才得以告退回去

溫然進門時,豐姨娘正服侍殷氏用著一塊雕酥玉露團,見她進來,豐姨娘便擱下點心讓開了

“母親這是午飯用得不妥帖嗎。”溫然走過去,見那糕點隻用了半塊,道“雨竹早上說看見小廚房有新送來的芋頭,元媽媽說要做芋泥糕呢,想來也該做好了,我叫桐簷拿些來母親嘗嘗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