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聽聲隻是沒有環境學習,並不代表他的智力有問題,聽清休瀾這樣一說,他略一思考便得出了結論。
清休瀾當然可以直接用傳送陣傳送到淩月劍宗附近,但這樣會讓應聽聲變成一灘不會說話的血泥,而清休瀾又有不得不帶上自己的理由。因此,清休瀾隻能選擇一個對應聽聲而言比較安全,速度也不慢的方式。
“是剛剛習公子說的‘靈影舟’?它很特彆麼。”應聽聲簡直把清休瀾當成了行走的百科全書,覺得清休瀾什麼都知道,一有問題便問。如清休瀾之前所說一般,他在“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清休瀾並不討厭應聽聲過多的問題,因為他問的這些,沒有人解答的話,他確實無法得知。講真,清休瀾真的覺得比起回答天機宗某些弟子問出的那些能在書中找到答案,或是顯而易見的白癡問題,他更願意花時間解答應聽聲的困惑。
提問是探尋真理的關鍵。當然,前提是提出的問題值得解答。
於是,他回答道:“是的。影靈舟以靈石中蘊含的靈力驅動,一日可行千裡,平穩且快,載人也載貨,是除了‘傳送陣’和‘飛舟’之外速度最快的載具。”
說完,清休瀾想起了什麼,手腕一轉,從乾坤戒中取出了之前買給應聽聲的書,遞給他,道:“選一本先看著吧,剩下的我幫你收著。天機宗可不養小草包。”
應聽聲很久之前,大概七八年前吧,是在落花村那間小小的書堂中讀過書的,隻是後來……應聽聲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段能夠輕易調動他的情緒的過往,依照模糊的記憶從清休瀾那一排書中抽出一本似有印象的《千字文》來,收到了懷中。
清休瀾看了一眼,然後將剩下的書收了起來,道:“對你這樣沒有基礎的學童,天機宗不會過於嚴格,但我的要求比較高。首先,沒有時間限製,你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問我,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等你覺得你已經將這本書中的內容完全吃透了,就來找我‘考核’。考什麼,怎麼考,都由我說了算。是否能從我這擺脫掉‘小草包’這個稱號,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你可以暫時忘記我之前說的‘天命’一類,那些現在還過於遙遠。”清休瀾點了點應聽聲手中那本書,道:“你現在的任務,隻有它。如果你是個有天賦肯努力的學生,我很樂意傾囊相授。等你足夠強大,你就可以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清休瀾沒有設下阻音陣,隻是俯下身湊到應聽聲耳邊,說道:“比如,為你死去的父母報仇。或者,殺了我這個強行將你拉至另一道命運軌跡的‘怪人’,當然,如果你真的做得到的話,我會從現在開始,期待那一天來臨。”
應聽聲像是陷入了什麼幻境一樣,怔怔看著前方重複道:“……報仇?”隨後,他停頓了幾息,接著輕輕說道:“可我連我的仇人是誰都不知道。”
“我可以幫你調查,輕而易舉。”清休瀾走到應聽聲身後,兩隻手一起放在他的肩膀上,說道:“但是,你得向我證明,你值得我這樣做。清醒些吧,在破舊村落摸爬滾打搶食物的日子已經離你遠去了,你得開始適應你的新生活。”
“你現在呢,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清休瀾的食指慢慢劃過應聽聲的脖頸,沒有用力,也沒有留下任何一絲痕跡,可應聽聲就是感到一陣比不久前淋過的那一場雨還要刺骨百倍的寒意,隨後,他聽到了清休瀾落下的最後一個字。
“……死。”
“天機宗不留廢物,你會被送回落花村。但在見過更廣闊的天地之後,你將無法再忍受狹窄的牢籠,抬頭看著一望無際的天空,隨後身體被困死在小小村落中孤獨老去,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懲罰。這是給你的機會,也是對你的考驗。”
——
應聽聲從未如此喜歡學習過,簡直睡覺的時候都想把靈魂拽出來看書——反正會感到疲累的隻有這具軀體。
如今,應聽聲、清休瀾,皮爾卡婭三人正坐在一輛前往浮雲山的馬車上。應聽聲掀起了車簾借著日光看書,清休瀾正散漫地半靠在前麵享受陽光,手裡還拉著韁繩。至於皮爾卡婭,則被裝進了“棲靈瓶”中,畢竟總不能讓她一直飄在後麵跟著。
一般而言,棲靈瓶是修士們用來暫時封存遊蕩在外的靈魂的容器。但再一般而言,大部分修士出門在外都不會特意準備個棲靈瓶帶在身上,見鬼——遇到飄蕩的靈魂後,心善些的會吟經超度,戾氣重些的會直接打散將其送去陰陽司輪回,絕大多數修士人會選擇無視,不給自己找麻煩。基於此,棲靈瓶就略顯雞肋——素不相識,給人魂裝瓶裡是想綁架嗎。
清休瀾和涼傾自然也沒帶,不知兩位姑娘怎麼商量的,總之最後,隻有皮爾卡婭獨自一人從房間裡出來了,將手中已經平靜下來的水鏡還給了清休瀾,然後一言不發地跟在了清休瀾身後。
無奈,清休瀾隻能去附近給她找個暫時棲身的載體,好在他運氣不錯,城鎮中剛好有人在賣棲靈瓶,避免了清休瀾將什麼奇怪物品帶在身上的慘劇。
日頭正好,浮雲山裡這不遠,也就兩個半時辰的路程,估計到浮雲山腳下時剛好能夠趕上晚飯時間。
清休瀾半睜開眼偏了偏頭,從客棧出來之後,應聽聲就像打通了什麼經脈,或者中了什麼咒一樣,再沒把手中的書放下過。也不知道是在裝樣子,還是真的將文字都吃了進去,清休瀾不著邊際地想道。他那一番話一半認真,一半恐嚇,刻意省去了“回到落花村後將衣食無憂”這一結局,如果應聽聲真是個沒什麼誌氣,隻想渾渾噩噩,安穩度過餘生的草包,在得知衣食無憂後估計再不會有什麼上進心,隻想等天機宗給他一筆不菲的費用讓他卷鋪蓋滾蛋了。
馬車慢悠悠地在小道上前進著,一路上零零散散地遇到了幾群人和幾家茶肆,大多是些結伴的年輕人,有說有笑的聚在一起,各自抱團。也有單獨行動的,不與任何人交流,甚至不願意拚桌,來如影去如風,轉瞬就不見了蹤跡。
像清休瀾這樣帶著個小孩的是少之又少。路上停下短暫休息時,有不少年輕的女修士都對應聽聲表達了喜愛,莫約是把清休瀾當作了哥哥一類的長輩,得知他們二人也是要去浮雲山時,開口問要不要結個伴一起走,被清休瀾以“小孩怕生”的理由委婉回絕了。
清休瀾一路賞光賞景,伴著微風和“嘩嘩”作響的樹林聲淺眠。待馬車搖搖晃晃到達浮雲山腳下的浮雲鎮時,太陽已然西斜。
比預料的時間晚些,不過前往靈崖山的影靈舟明天才啟程,也就無所謂了。清休瀾剛停下馬車敲了敲車軫,就見車幔猛地被掀開來,應聽聲跌跌撞撞地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跑到一旁的樹叢中吐去了。
清休瀾無奈地揮手收起了車輿內已經翻了小半本的書,以及已經見底了的茶壺和空空如也的點心盒,微微提高聲音對應聽聲道:“我早說過在顛簸的馬車裡看書不是什麼好選擇,影靈舟比馬車更加平穩,到時候有的是時間看——你還吃晚飯嗎。”
應聽聲用清休瀾遞過來的手帕擦了擦嘴,然後無力地搖了搖頭,就要伸手去拿清休瀾手中的書本。清休瀾將手往上一抬,輕鬆躲開了,挑眉道:“省省吧。我是嚴格,不是變態。‘讓已經奄奄一息的學生堅持完成每日課業’這種事我可乾不出來。”
說完,清休瀾伸手將應聽聲轉了個麵,示意他抬頭,接著說道:“你麵前這座高聳入雲的山峰,就是‘浮雲山’,想和那位習公子一樣去探索一下‘神獸傳說’麼?就當是課外考察。”
雖說表麵上看清休瀾是在詢問應聽聲的意見,實則他早就做好了決定,就算應聽聲說“不想去”也沒用,最多是把他安置在客棧,自己前去。於是應聽聲有氣無力地點了點頭。
清休瀾一打響指就要開傳送陣,伸手將一瓶丹藥拋給了應聽聲,隨後自己先走了進去,留下一句快要消散在空中的模糊傳音:“傳送陣開在山腳,離這不遠,不會有事。吃了再跟來,不然有你吐的。”
應聽聲伸手接住了巴掌大的白色瓷瓶,拔出木塞倒出兩顆烏黑的藥丸吞了下去,隨後感到身體中鬱結不散的燥氣逐漸被一股清涼的靈力驅散,從上往下遊走過全身每一寸筋脈,宛如被一整個夏日清晨葉片上的水珠衝刷過一般,身體變得輕鬆。
傳送陣並沒有像之前一樣在清休瀾走進去後就消失,而是依舊在原地發著光,像是在等待著什麼一樣。從外往裡看,透過一圈圈旋轉的光圈,隱約能夠看到一片深綠色的樹林。
應聽聲深吸了一口氣,落日餘暉微燙的空氣充盈在身體中。他蓋上小瓷瓶的木塞,走進了麵前閃著淡金色光芒的傳送陣中。與以往不同,應聽聲在穿過傳送陣時並沒有感到任何一點不適,簡直就像隻是簡單地穿過一道門一樣輕鬆。或許這就是清休瀾每次穿過傳送陣的感覺?那就是根本沒有感覺。應聽聲胡亂想著,輕飄飄落地,走到了等在不遠處的清休瀾身邊。
清休瀾抬頭看向麵前的高山,碎金色光芒穿過樹葉照亮了他的麵容,就如同點綴了飄金的名貴白瓷一樣。應聽聲的目光跟著他向上望去,入目便是蔥鬱的山林,層層疊疊將整座山遮掩,順著再往上,莫約山腰處,縹緲虛無的白霧將浮雲山籠罩其中,山頂高不可見。
“走吧,去看看那所謂的‘桃樹’是否真的存在。”清休瀾回頭看了一眼應聽聲,然後便將目光收回至前方,提步朝可能是“入口”的一處缺口走去,道:“上山路隻有一條,我想那位習公子作為‘普通人’,應當不會另辟蹊徑,從彆處上山吧。”
應聽聲快走了兩步追上了清休瀾,剛想開口問些什麼,卻突然反應過來。如果按照“正常人”的上山路線往上走卻並沒有遇見什麼桃樹的話,那不就證明習公子和他們走的並不是同一條路了嗎。在客棧初見習公子時,他衣裳整潔且完好,手指關節沒有擦傷,白玉無瑕,不像是走過“非尋常路”——比如竄進樹林或者草叢。
“很高興見到你終於具備初步獨立思考的能力。”清休瀾走在前麵,就算應聽聲沒有發問,卻依舊猜到了應聽聲原本想說的話。
“……前輩,有個問題我想問很久了——您的言靈術包括讀心麼?”應聽聲微微仰頭看向清休瀾,問道。
“想什麼呢。當然不包括。”清休瀾微微一偏頭就對上了應聽聲的視線,抱著手懶洋洋地答道:“雖然不會讀心,但你這樣的小少年想說的話實在太好猜,簡直全部寫在了臉上,我略低頭一看,便知道了。”
“可您剛剛也沒看我啊……”
“噓,聽。”
聞言,應聽聲也不再糾結這事,轉回頭豎起耳朵專心聽了起來。
周圍隻有風吹樹葉的聲音,太陽的光芒尚未離開這片土地,但長勢喜人的不知名樹長得太高,都爭先恐後,貪婪地想獨占每一絲陽光,能夠落在地上的陽光微乎其微。清休瀾不再說話後,周圍變得更加安靜,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應聽聲真的聽到有什麼人,或是什麼動物穿過樹叢時的“沙沙”聲,配上略昏暗的道路,使他內心的不安在逐漸擴大。
“前、前輩,這是什麼聲音?”應聽聲像怕身後有什麼鬼怪一樣快步追上了清休瀾,差點撞上那潔白柔軟的大氅。
隻是隨口一說讓應聽聲彆再追問實則什麼聲音也沒聽見的清休瀾:“?”
“有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