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血染宮絛
一、花轎藏鋒
大婚當日,喜轎行至朱雀橋頭突然傾斜。林婉兒隔著蓋頭聽見利刃破空聲,反手拔下九鸞銜珠冠上的金簪,準確刺入轎底刺客的咽喉。鮮血噴濺在鴛鴦戲水的轎簾上,她掀開蓋頭時,正對上蕭煜染血的劍尖——他腳下躺著七具黑衣屍首,每具屍體耳後都烙著蓮花紋。
"殿下這迎親之禮,當真彆致。"林婉兒將金簪在刺客衣襟上擦了擦,簪頭忽地彈出暗格,一粒西域火油丸滾落掌心。蕭煜瞳孔微縮,她已揚手將火丸擲向護城河,炸起的水幕中傳來機括轉動聲,十八具連弩從嫁妝箱中翻出,箭簇齊指對岸茶樓。
二、白骨妝奩
洞房未入先開棺。當蕭煜劈開林家祠堂地磚時,腐氣衝得喜燭明滅不定。二十八個描金箱子整齊排列,最末那具白骨套著林婉兒生母的嫁衣,腕上翡翠鐲嵌著半枚虎符。"十年前北境軍餉案,"林婉兒將虎符按進牆縫,"我娘吞下的不隻是毒酒,還有三十萬將士的冤魂。"
窗外驚雷乍起,照亮祠堂匾額後藏著的密詔。蕭煜劍風掃落積塵,"永和十七年"的朱砂印下,林父名字赫然列在通敵名單之首。林婉兒突然輕笑出聲,從袖中抖出塊黢黑的獸骨——正是當年被替換的軍餉箱夾層之物。
三、連環局
五更鼓響,大理寺卿帶著聖旨撞開林府大門,卻見中堂白幡高懸。林婉兒素衣跪在靈前,懷中抱著個鎏金匣子:"大人來得正好,這家傳的北海鮫珠,正要呈給太子殿下治頭風。"匣開刹那寒光乍現,根本不是鮫珠,而是北狄王帳失蹤十年的狼首金刀。
蕭煜的佩劍突然架在太子門客頸間:"三年前幽州糧倉那把火,燒的可不止是軍糧吧?"林婉兒撫過金刀上的蓮花刻痕,突然將刀尖刺入自己左肩,血濺靈牌:"這一刀,還你東宮栽培林家十五年的恩情!"
四、局外局
當太子親衛撞破地牢時,隻見林如霜攥著半塊蓮花玉佩咽了氣。她指甲縫裡的西域火油膏,與三日前燒毀北境軍械庫的證物如出一轍。林婉兒從暗門走出,發間彆著那支斷了的蝴蝶簪:"二姐姐可聽說過'金蟬脫殼'?您替太子養的這些死士,今日倒是派上用場了。"
蕭煜扔下染血的玄鐵令,令牌上蓮花紋正與林父密信上的印鑒重合。原來十五年前北境軍中有雙麵細作,真正的通敵者早將罪證烙進了林家女兒的骨血裡。窗外飄起鵝毛雪,林婉兒忽然將虎符擲入火盆,烈焰中浮現出完整的北境布防圖——竟是用人血繪成。
尾聲:荊棘鳳冠
寅時三刻,蕭煜為林婉兒重新戴上鳳冠。珠簾搖曳間,她按住他係腰帶的手:"王爺可知我為何選今日發難?"宮牆外傳來雲板九響,新帝登基的詔書與他們的婚書同時昭告天下。林婉兒撫過嫁衣上隱繡的北境十三城地圖,耳語如刀:"因為今日,該有人還我娘三十萬英魂一個公道。"
晨光刺破窗紙時,蕭煜袖中落下半截染血的宮絛。林婉兒拾起輕笑,絛子上金線繡的,正是當年火場裡殘缺的狼首圖騰。更漏聲裡,一隊玄甲衛悄然接管林府,他們鎧甲下的中衣,皆縫著北海鮫人皮製成的密函。
(伏筆回收:①西域火油串聯太子與北狄;②蓮花紋揭開林家雙重細作身份;③蕭煜玄鐵令暗示其真正效忠勢力。女主開始以身為餌,將商戰、宅鬥徹底卷入天下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