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子(1 / 1)

山之骨 不知名小樹 2910 字 2個月前

啟瑞年間,海洲,清水鎮。

俞家嶴住著七十來戶人家,綠樹成蔭,炊煙嫋嫋。

柳家是四十年前從遠山另一頭的大柳樹村來的。

當時大柳樹村因水患頻發,接連數年顆粒無收,民不聊生。

柳富與妻子李氏隻好帶著長子柳俊才舉家搬遷。

背井離鄉,跋山涉水。

長子柳俊才在到了俞家嶴不久就病逝了,柳富與李氏心如刀割。

幸而天不絕人。

不久後,兩人生下次子柳二。

經曆喪子之痛的李氏對柳二是寵溺有加。

再過五年,柳家再次添丁,小兒子柳三出生。

春去秋來,日月輪轉。

柳富與李氏辛勤耕耘大半輩子,總算是在這片土地上紮下根,蓋起了一間帶院子的泥磚青瓦三室小屋。

眼下,兩個兒子大了,正是娶親的年紀。

李氏對二兒子的婚事格外上心,為他千挑萬選了村頭伶牙俐齒的趙家女。

小兒子柳三則是自己相中了村尾那戶寡語的邵家女。

趙氏嫁入柳家後不久,便生下了一個兒子,柳富與李氏大喜。

邵氏卻始終無所出。

婆婆李氏本就偏心二兒子,這下更是對邵氏愈發苛刻,常常對她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怎麼看怎麼不滿意,稍有不滿便大發雷霆。

而趙氏更是仗著自己生下了柳家唯一的男丁,在家中作威作福。

將家中大小事務,尤其是那些臟活累活全推給邵氏。

不過,邵氏也不計較。

她任勞任怨,默默將整個家操持得井井有條。

對著趙氏的孩子也是視如己出,儘心嗬護,有什麼好吃好喝的全留給孩子。

可即便如此,邵氏同柳三兩人的日子還是不好過。

村子裡的好事之人,常以無嗣為邵氏夫婦之短,在背後議論紛紛。

更有甚者,當著兩人的麵就開始嚼舌根。

說他們兩人定是上輩子造孽,這輩子才落了個無兒無女的孤苦命。

柳三和邵氏都是不善言辭的溫良性子,聽到這些話,自然不好受。

兩人心中也有愁苦,卻從來不怨。

————

某日清晨,薄霧輕輕籠罩著著俞家嶴。

柳家一家老少尚處夢鄉之中。

邵氏早早便起身,忙碌地準備著一家人的早飯。

待一切準備妥當,她又懷抱著一個碩大的木盆匆匆出門。

木盆裡是一家人換下來的衣物。

七月初,暑氣已撲麵襲來,日頭毒得很。

邵氏向來畏暑,索性趁著日頭還未升起,便早早出門忙活。

這會兒,她正步履匆匆,穿過田間小徑,往村後山的水塘畔行去。

水塘畔偏僻荒遠,村子裡鮮少有人去。

不過,邵氏不欲同村子裡那些愛背後編排人的長舌婦交談,寧願多趕幾裡地也愛到那去洗衣服。

舍近求遠,以求清靜。

行至溪邊,隻見到水畔邊的野草茂盛,已長到人的小腿處高。

一陣風吹過,草叢裡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仿佛有什麼生物在暗中窺視。

俞家嶴依山而落,不時會有野獸下山覓食。

近來早稻將熟,便頻頻有野豬成群下山拱地。

三月播種,五月插秧,野豬群這一糟蹋,莊稼人勞作數月的心血就隻能付之東流。

村民們叫苦連天,村長俞兆也為此愁眉不展。

苦思冥想之下,最後也隻想出個召集村中青壯年輪流巡山,以保莊稼安全的法子。

這法子雖有些效果,卻實在折磨人。

前陣子正好輪到柳家與隔壁朱家一同巡山,不過那柳二缺稱病不願上山。

總不能讓年邁的柳富上山。

無奈,柳三隻好連著巡了好幾夜。

這光是巡山也就罷了,可白日還得繼續勞作,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撐不住。

幾日下來,柳三正有些病了。

邵氏心中擔憂不已,想著若是能尋些肉給他補補身子再好不過。

她側耳傾聽草叢中的動靜,那聲音似乎並不像是大型野獸發出的,倒有些像是野兔。

福至心靈,邵氏頓時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緊緊握著洗衣用的棒槌,小心翼翼地向草叢探去。

等湊近細看,草叢裡竟是個包裹在繈褓裡的嬰兒!

邵氏大驚失色,立即扔下棒槌將嬰兒輕輕抱起。

嬰兒身體發燙,麵色透著不自然的紅暈,雙眼緊閉,虛弱得很。

見狀,邵氏毫不猶豫地丟下棒槌,想也不想便緊緊抱著嬰兒匆匆往家裡趕。

待她回到家中,柳三正好扛著鋤頭準備下地乾活,見邵氏懷抱嬰兒歸來,柳三也嚇了一大跳。

兩夫婦一番合計,便打算借隔壁朱茂才家的板車,帶虛弱的嬰兒上鎮子裡看病。

清水鎮前一陣子來了個雲遊的神醫,說是醫術高超,能妙手回春、藥到病除。

前幾日柳三病的厲害,邵氏本想去鎮子上求藥,卻被柳三攔下。

這一來一回可需要不少銅板。

兩夫婦是思來想去,最後還是作罷。

可眼下,為了個素不相識的嬰兒,兩人卻是毫不遲疑。

————

在顛簸的板車上,邵氏輕輕撫摸著嬰兒柔嫩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溫柔。

方才在水塘畔沒來得及細看,此時仔細一瞧,原是個女嬰。

女嬰的額頭有些發熱,臉上的紅暈未消,此時正瞪著一雙漆黑的眼睛盯著邵氏。

突然,好似想到些什麼,女嬰的嘴角微微上揚,展開了一個純真的笑顏。

包裹著女嬰的繈褓是細軟棉布縫製的,質地十分柔軟雖有些陳舊,可也是俞家嶴村民們用不起的布料。

邵氏輕歎一聲,心中了然。

當地溺女為俗,相沿已久,民間生女多不肯留養。

邵氏初嫁進柳家不久,就被婆婆李氏叫去給村頭的王二麻子家的媳婦接生。

她回來以後大病一場,說什麼也不願再去。

————

至鎮中,長著仙人一般白須的神醫果真名不虛傳。

稍一掐指,就算出女嬰並非柳三夫婦所生。

他細觀嬰兒後,又把了把脈,隨後便斷言,女嬰天生心脈殘缺,怕是很難撐到周歲。

神醫言罷,取出銀針,為女嬰施針以續其命。

施針畢,他靜立片刻,細觀女嬰麵容,低頭掐指,不肯再言。

柳三夫婦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最後,神醫摸了摸須,贈以二人一張藥方,又囑咐柳三夫婦細心照料。

夫婦二人看著手中的藥方,感激涕零,連連道謝。

邵氏見這苦命的女娃娃同她有緣,心生憐憫,說什麼也要留下女嬰。

柳三臉色倒是有些凝重,他低下頭看著孱弱的女嬰,沒說話,隻是默默扶起板車。

邵氏便知道他也同意了。

二人即將離去之際,神醫突然在案上宣紙揮毫潑墨。

待字畢,白須神醫放下筆,隨即大笑離席。

身邊的小學徒湊近一看,上麵寫著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福星臨門」

自此,

柳家再添一女。

命運之輪悄然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