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泡麵的交情(1 / 1)

嶽陽跟在他身後看他什麼時候崩不住了開口說話,張輝的腦回路總是那麼清奇,就像他說的那樣,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簡直就像是一個沒長大的小寶寶,肚子裡總有十萬個為什麼等著大人回答。

果然,肖敏剛和他們道彆回店裡看店,張輝四處打量,一雙黑亮亮的眼睛燃燒著求知的火焰。

他停下了步子,故意等嶽陽走到身邊湊到嶽陽耳邊說,“嶽陽,你老板很怕你的樣子,該不會這些衣服是你從店子裡打劫的吧?現在我們要把這些貨全都賣掉,就像是洗黑錢那樣。”

他越說越激動,張輝自認為是嶽陽的好哥們,他古惑仔電影看多了,自從知道嶽陽的叛逆事跡後一直認為嶽陽極有可能成為混跡江湖的大姐大,作為嶽陽的哥們隨時做好了為嶽陽兩肋插刀的準備。

期待了這麼久的事情終於要發生了,他用興奮的目光看著嶽陽圓溜溜的貓眼,就差沒揮著手說少年咱們乾一筆大的吧。

嶽陽滿頭黑線,這家夥是不知道自己是警察學院的學生嗎?未來板上釘釘會從事打擊犯罪的職業,她嚴重懷疑張輝要不是和自己混,絕對很容易被壞蛋忽悠著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讓自己後悔終生。

或許男孩子的心理成熟年齡要晚一些,二十三歲的張輝還不如未滿二十歲的嶽陽成熟穩重。

嶽陽一直把張輝當做小弟弟一樣看待,不過她可不敢把這種想法告訴張輝,否則一準又要鬨起來,和小孩子混久了,嶽陽變得更有耐心了。

她帶著路往前走,張輝亦步亦趨拉著小車跟著她。

“張輝,沒有洗黑錢,也沒有去搶劫,這些衣服是堂堂正正買回來的,我看愛心救助站最近不是在搞義賣的活動嗎?呼籲大家把不需要的物品捐獻出來賣給需要的人,所得錢財通通存入救助站的愛心資金裡,這些衣服款式新穎,應該會受參加義賣活動的顧客歡迎。”

張輝拉著推車費勁從圓形石墩中間擠過,他的心臟好似這推車一樣受到了擠壓,挺不痛快的。

他知道嶽陽家裡挺富有的,嶽陽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她的母親有很強的管控欲,張輝特彆崇拜嶽陽能夠毅然決然從家庭的束縛中逃脫。

雖說認識了有兩年,但一開始兩人隻是點頭之交,張輝在嶽陽最落魄的時候和她成為了鐵杆好友。

當時嶽陽在晉江警察學院讀了一學期的書,嚴鬆爺爺援助她的錢全部用完了,找工作又接連被坑,隻能吃兩塊錢一包的泡麵。

張輝看嶽陽可憐,從自己並不寬裕的錢包裡拿出了十塊錢請她吃桶裝麵加鹵蛋,幫助嶽陽改善了生活。

二人的交情從這碗泡麵開始,在城市愛心救助站乾久了後,他們越發熟悉了起來,知道了彼此的家庭處境,互相欣賞因此成了好友。

二人都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也是敢於向封建禮教說不的勇士。

如果說嶽陽是叛逆的中醫世家大小姐,張輝沒有這麼高大上的身份,他是重男輕女家庭的寶貝弟弟。

父母結婚十年才有他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在他之前有兩個姐姐,大姐叫張招弟,二姐叫張盼弟,連著生下兩個女兒之後才終於生下他這個寶貝兒子。

父母如獲天賜,希望他有光明美好的前程,因此給他取名叫張輝,意為光芒、繁榮和興旺,隻有初中文化的父母為了給兒子最好的一切,絞儘腦汁想出了這個名字。

父母認為女兒是賠錢貨,隻有兒子才能傳宗接代,對唯一的兒子嗬護有加,從不讓他乾一丁點活。

父母為了賺錢給他買房買車娶老婆在工廠裡辛苦打工,家裡的所有家務全都是兩位懂事的姐姐一手操持。

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張輝跟著兩位姐姐一起長大,長姐如母,張輝把兩位姐姐當做母親一樣尊重。

張輝讀初中的時候,大姐滿二十歲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為了讓張輝能有城市戶口入讀重點高中,父母決定把大姐嫁給一個離異帶孩子的三十多歲老男人,張輝從其他親戚同情的口吻中得知那個男人有家暴傾向,他的前妻就是受不了他家暴才堅決要和他離婚的,連孩子都不要了。

張輝原先的成績不錯,他不是讀書的那塊料,父母給他報了幾個補習班,他隻能憑個人努力來彌補缺少的天賦,他以前是個乖孩子。

奶奶年紀大了經常犯糊塗,姐姐要照顧奶奶又要照顧他,為了不讓兩個姐姐多操心,他一直逼自己學習並不感興趣的文化知識。

其實他喜歡體育運動,尤其喜歡跑步,在學校的運動會裡總能拿下長跑前三名的好成績,他在跑步方麵很有天賦,但農村的人覺得搞體育是不務正業,隻有學習成績好才能代表人未來有希望。

張輝被禁錮在落後的思想觀念裡,他頭一次反抗父母慘遭失敗,讓他更加失望的是大姐也不理解他的做法,大姐說很感謝父母把她養這麼大,以前在農村生下女孩不想養了,可以送給彆人或者直接淹死。

父母即使對她和二姐再忽視,也從來沒有把她們趕出去過,大姐和二姐很感謝父母給了她們生命,把她們養育到成年,儘管農村忽視對女孩的教育,大姐和二姐也讀了一個職高,未來勉強找份工作糊口。

大姐不同意張輝的逃婚計劃,罵他太不成熟穩重了,在小酒館裡辦了一場普普通通的婚禮,就嫁給了市裡麵的那個男人,要知道,婚禮之前大姐和那個男人才見過三麵。

張輝這一次真的憤怒了,他感覺自己麵對父母和兩個姐姐有種深刻的無力感,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為了大姐好,為什麼大姐反而會罵他?

在憤怒的火海裡張輝又有些茫然,他以為隻要自己好好學習未來考取一個好大學就能讓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但是現實告訴他好像並不是這樣的。

如果他讀重點高中要用大姐的一生幸福來換,那麼他寧願不要這個機會,憤怒的張輝如一個火藥桶一點就著。

偏心到無可救藥的父母非但沒有責怪張輝,還打了大姐一頓,說是自己常年不在張輝身邊,都是大姐和二姐把小弟弟帶壞了,大姐低眉順眼地承認了錯誤,明明這錯誤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

張輝人生中第一次意識到,他在這個家中的地位是如此畸形,仿佛這個家是圍繞著他存在的,兩個姐姐隻是家裡的工具人,負責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長大了賺錢養家,到了一定的年紀,找個能幫得上家裡的男人結婚,給弟弟的前途鋪路。

張輝是張揚著輝煌前程的意思,如果這輝煌的前程是要用兩位姐姐的一生作為代價那他情願不要。

初三畢業考試他考得一團糟,按照平時的成績就算他考不上好高中,上個普通高中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這件事情一直在心裡折磨他,這種無力感他受夠了,時不時聽到傳聞,姐姐在城裡當後媽不好過,讀小學的繼女不喜歡她把她當家裡的保姆,那男人也對她沒多好,生氣起來不是打就是罵。

張輝內疚又氣憤,覺得因為自己毀了姐姐的一生,二姐姐比大姐小三歲,難道三年後又要讓他眼睜睜看著二姐走上大姐重複的命運嗎?

他不甘心受父母的擺布,他想要突破家庭給他的束縛,於是生平難得做了反抗父母的行動,他拒絕了父母讓他複讀的建議,毅然決然跑到職校裡就讀,兩位姐姐都讀了職校,他覺得讀職校沒什麼不好的。

與其讓父母砸鍋賣鐵甚至陪上兩位姐姐的一輩子幫他考大學,還不如儘早做一個了斷,早點進入社會打工幫扶家庭。

父母盼望了多少年,家裡能有一個男大學生成了他們的執念,張輝的行動如當頭棒喝,他們知道張輝不聽他們的話,哭著鬨著逼迫兩位姐姐回來勸張輝。

張輝硬起了心腸,當他決定好了一件事的時候,這個有著溫柔內心的男孩就會像茅廁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他難得無理取鬨了,一點麵子都不肯給兩位姐姐。

初中的這段時間,他偷偷和男同學看了古惑仔的係列電影,對社會上兩肋插刀的兄弟情向往不已,為了反抗父母的束縛,張輝甚至以跳河威脅父母,父母視他為眼珠疙瘩,平時打罵都舍不得落在他身上,更彆說是這種性命威脅了,父母不敢再逼迫張輝,隻能同意張輝的肆意妄為。

從職校畢業後,因文憑不高,又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缺少一定的勞動技能,找工作的過程中張輝碰了許多壁,一些人光明正大嘲笑他,沒有少爺的命,得了少爺的病。

他從沒有怨恨父母沒有給他更好的條件,張輝覺得隻要自己和家人一起努力,那未來的幸福生活一定跑不了。

他在這座城市稀裡糊塗混了兩年,二十一歲受彆人介紹成了城市愛心救助站的一名工作人員,這份普通的工作給了他生活必須的物質和精神安慰。

認識了嶽陽後,張輝覺得在這世界上又多了一個知己,對嶽陽推心置腹,要不是嶽陽不願意,他都要和嶽陽成結拜兄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