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布和張遼坐在一起為備受打壓的並州軍鳴不平,同時大罵董卓狼子野心不得好死。
幸好他們知道壓低聲音罵,要是嚷嚷到讓院子裡灑掃的仆從都能聽見,不出半個時辰董相國就能親自帶兵包圍將軍府。
荀曄高深莫測的搖搖頭,假裝手裡有把羽毛扇,適應角色的速度飛快。
不是對府上的衛兵仆從有意見,而是以呂大將軍表現出來的情況來看,將軍府大概率是個篩子。
倆人都不是什麼有文化的人,罵來罵去還是那麼幾句,荀曄聽了一會兒便收回視線轉為和高順聊天。
不管工作合不合心意態度都要認真,當主簿要當主簿的樣子,沒正式上任也不耽誤他提前了解情況。
呂大將軍想過除了打仗什麼都不管的美好生活,總要有人替他負重前行。
——加油阿牞!你是最棒噠!
高順坐的端正,找他嘮家常他放不開,說起正事卻能有板有眼條分縷析。
當初事發突然,他們將軍還沒來得及真正掌控並州軍便被董相國以“看重”為由困在身邊,能調用的兵力幾乎沒有。
現在手底下倒是有了七八千兵馬,但是質量堪憂,沒有一年半載的訓練上戰場就是送死。
然而士兵不管能不能打仗都要吃飯,手裡有兵就得操心人馬的吃喝嚼用。
軍中糧餉由董相國親自把控,給多給少什麼時候給都是相國府說了算。
他之前沒兵不用和相國府打交道,但是見過其他將領麾下主簿去相國府交涉。
董相國麾下嫡係涼州軍從來不為糧餉發愁,非但錢糧充裕,時不時還有大批賞賜分到士兵手上。
洛陽城中虎賁、羽林、北軍五校、西園八校等衛兵總共三萬左右,那些兵丁多是從民間選拔而來,沒經曆過正經操練戰力不足,董相國也看不上那些兵馬,所以禁軍的糧餉經常會被拖欠。
但禁軍有朝中大臣為他們奔走,那是直接統屬於大漢天子的兵馬,是朝廷的顏麵,不至於真的讓禁軍將士真的拿不到糧餉。
縱觀整個京城,待遇最差的還是當初丁執金吾帶至京師的並州軍。
他們將軍和董相國身邊所有親信的關係都不好,如果沒有意外,荀主簿接下來必定會遭到相國府的刁難。
荀曄心裡嘀咕:那不是和董卓身邊所有親信關係都不好,那是連帶著董卓一起看不順眼。
懂了,他這個主簿官職是地獄難度。
高順看了眼還在罵罵咧咧的呂布,壓低聲音委婉道,“荀主簿若需人手,順義不容辭。”
董相國身邊的謀士幕僚都不太好相處,過去交涉時要多帶些人保證人身安全,將軍府中靠得住的也沒幾個,有需要時找他就行。
荀曄:???
不是,你們在董卓手底下到底過的什麼日子?就算那句“頗得相國看重”有水分也不能一點實在的都沒有吧?
呂將軍!呂大將軍!動動腦子想一想!董卓都這麼過分了你還跟著他乾什麼?
京城那麼多人想要董卓的性命,正是棄暗投明的大好時機,將軍你糊塗啊!
痛心疾首.jpg
呂大將軍在某些地方敏銳的可怕,察覺到落在身上的目光直接看過去,“怎麼?有問題?”
“並無。”荀曄搖搖頭,“隻是在想如何破局。”
呂布挑了挑眉,“那你繼續想。”
他就說荀氏子肯定不能隻會玩刀弄槍,瞧這認真思考的模樣,好像下一句就是“我有一計可解將軍之憂”,完全對得起他沒見麵就先把人定下的果斷。
張文遠立大功,再來喝一個。
荀曄:……
怎麼說呢,感覺呂大將軍和其他人處不來也不都是彆人的錯。
回歸正題,讓他想想怎麼現在這局麵到底該怎麼辦。
他知道大勢的發展方向,但是對細節了解不多,甚至連劇情點發生的先後順序也不敢確定,不過關東聯盟起兵討董、董卓遷都長安、王允策反呂布誅殺董卓這三件事的順序肯定不會有錯。
叔祖和堂兄對董卓殘害忠良的行徑十分不滿,話裡話外都是除掉董卓以扶危定傾,沒有猜錯的話朝中已經開始謀劃除掉董卓的大臣不會少。
看目前呂布對董卓的態度,隻要有人敢來和他談,就算不許諾高官厚祿寶馬金銀他也會惡狠狠的點頭答應。
這樣的話事情就好辦多了。
荀主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嫌酒水味道不好於是悄悄換成茶杯。
他初來乍到不了解朝中情況,叔祖和堂兄也不會對他說太多,呂大將軍明顯不是個靠得住的,想知道什麼還是得親自去問。
董卓遷都長安火燒洛陽導致洛陽周圍兩百裡儘成瓦礫不複人煙,越拖變數越大,不能等王允拋來橄欖枝再考慮後路,那樣太被動,也容易讓呂大將軍本就不太富裕的名聲雪上加霜。
為國除害這種事情得主動起來,他們呂大將軍威震夷狄神勇無雙,誅殺董賊不挑地方。
呂布一邊和張遼說話一邊往旁邊瞄,怕打擾在場剛上任的荀主簿思考連董卓都不罵了,聲音也壓的低低的,“張文遠,你覺得咱們現在能如何破局?”
“不知道。”張遼很光棍的回道,“但是我知道明光肯定有辦法。”
彆的不說,看那擋不住的謀士氣度就知道他們家明光賢弟肯定不是一般人。
上戰場是英姿颯爽的少年將軍,回府上是神機妙算的智囊謀士,不愧是慧眼識文遠的荀氏明光,怎麼看都厲害的不得了。
他們這些並州來的大老粗在京城孤立無援沒有根基,明光不一樣,實在不行還能去求助司空大人。
搭上一個人就是搭上一整個家族,荀氏長輩讓明光到軍中之前肯定想過後麵可能發生什麼。
同理,他張文遠也不單單是個無助失意備受迫害的小將領,有時候還能代表整個並州軍。
京城並州出身的將領不多,就算呂奉先當時沒來得及收攏所有兵馬就被董卓老賊以“看重”為名困在身邊,隻要他振臂一呼並州將士依舊會響應。
不隻世家大族會結盟,他們這些腦袋拴在褲腰帶上出門打拚的粗人也知道怎麼選對自己最有利。
在家靠兄弟出門靠同鄉,如今並州軍中官職爵位最高的是呂布呂奉先,並州出身的將領自然以呂大將軍馬首是瞻。
交好呂奉先不意味著對並州軍友好,但提拔他張文遠肯定不會對並州軍太排斥。
荀氏若是看不上他們並州人,當初就不會讓明光去軍營見他,所以明光身後有家族也就意味著他們所有人身後都有家族依靠。
放心,荀氏各個高識遠見,和董卓那有眼無珠的老東西不一樣。
呂布煞有其事的點頭,是這個道理,沒毛病。
他在老東西跟前站崗的時候大部分人都當他不存在,還有小部分對他避之不及,好像他呂奉先也是董老東西那種不打招呼就動手的殘暴之徒。
和那些家夥相比,見麵時會對他點頭微笑的荀司空不要太有眼光。
總結:董卓能抱袁氏大腿,他們也能抱荀氏大腿。
兩個人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也沒小到旁邊人一點兒也聽不見,高順聽的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可真讓他開口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隻能低著頭研究酒杯裡的酒水還能喝幾口。
荀曄對呂大將軍的情商已經不抱希望,也不好解釋荀氏和袁氏不是一個層麵的家族,有個家族當後盾總比什麼都沒有強,他也的確需要再和叔祖堂兄見一麵再決定接下來怎麼做。
同樣嘎董卓,不同的嘎法得到的結果截然不同。
比起旁邊倆人的胡思亂想,他更想知道高伏義有沒有尷尬到摳出一座海底龍宮哈哈哈哈哈。
初次會麵皆大歡喜,在場四個人中三個人都笑得燦爛。
張遼要回軍營練兵,還要想辦法暗中聯絡散在各營的並州將士,吃飽喝足罵過癮便起身離開。
荀曄沒走,因為官職發生變動,他直接把住處挪到了呂大將軍府上。
高順沉默的起身,沉默的離開,又沉默的扛著一麻袋需要處理的竹簡來到荀主簿居住的院落。
嗯,他住隔壁。
荀曄摸摸鼻子,任由高順將那滿滿一麻袋竹簡都倒在書案旁。
老實人不好欺負。
下次還敢。
文書工作而已,反正每天都要看書學習寫心得,讀書換成實踐更適合磨煉。
傳說始皇帝每天都要處理兩百斤竹簡,區區一麻袋難不倒他這個始皇帝的新任好大兒。
院落昨天就收拾了出來,書房也打理的乾乾淨淨,荀主簿豪情萬丈的撈起竹簡,鬥誌昂揚開始新工作。
家裡有個愛讀書的美人爹,荀阿牞的文化課成績相當不錯,不存在打開竹簡後每個字都認識但是合起來後一句都讀不懂的情況。
高順屏退仆從親自將麻袋裡倒出來的竹簡挨個分類堆放整齊,收拾好後抬起頭,發現書案另一邊已經堆了一小摞處理完畢的書簡,再次陷入沉默。
文書的活兒果然還是得有文化的人來做,這短短一會兒批閱出來的竹簡比他半個時辰看的都多。
——告辭。
荀曄揮揮手讓高將軍自去忙,他把需要處理的軍務看完會自己喊人來收拾。
並州軍被拆分打散,呂布身邊親信不多,還都是和他一樣行伍出身的並州人,讓他們上陣殺敵他們比誰都猛,讓他們處理文書他們能氣憤到殺人。
以前是沒脾氣還不會拒絕的高伏義勉強撐著,今天就讓他們看看什麼叫專業。
暮色悄然襲來,荀主簿飛快的處理好所有公文滿意的放下筆,正要搖頭晃腦自誇幾句,抬頭卻差點被掛在窗戶上的阿飄嚇暈。
荀曄捂住撲騰亂跳的心口,靠在書架上虛弱開口,“義父,您過來怎麼不打招呼?”
“打招呼耽誤你乾活。”劉徹笑眯眯的飄下來,“這才幾日不見,阿崽竟然已經當官了,係統果然沒有選錯人。”
荀曄立刻滿血複活,即便是第一次處理公務也不耽誤他在阿飄爹麵前顯擺,“當官而已,小菜一碟。”
豬豬陛下笑意更深,但是隨之而來的係統音卻讓唯一的觀眾當場僵直。
【昔者王莽作逆,漢祚中缺。光武握乾符,跨北嶽,立號高邑,建都河洛。關東討董聯軍聲勢浩大,董卓欲焚毀洛陽遷都長安,洛陽百姓危在旦夕,勇敢的天命之子,你是踩著七彩祥雲從天而降的救世主嗎?】
荀曄感覺阿飄爹笑的格外不懷好意,硬著頭皮問道,“義父,這次的任務難度是不是有點高?”
他是想加速董卓之死,但是洛陽城的危機不隻來自董卓,殺死董卓和保衛洛陽完全不是一個難度啊爹。
上次還隻是解救即將被五個賊兵劫掠的村落,這次直接保衛變成人口大幾十萬的國都,這跨度合理嗎?
劉徹無辜的眨眨眼,“保衛洛陽而已,對我們阿崽而言是小菜一碟。”
荀曄:閉眼.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