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大難(1 / 1)

*

山裡現在住的都是茅草屋,雖說搭的有些倉促,但是好歹是個容身之所。

郭嘉行步如飛,籬笆牆上的茅草都被他帶出來的風刮的歪歪斜斜,看的出來很著急了。

不著急不行,但凡他慢一點兒,接下來等著他的就是至少一個時辰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奉孝博通經籍胸中萬卷,豈可如無知小兒一般莽撞”。

彆問他為什麼知道,問就是以前經曆過。

比起劈頭蓋臉的嚴厲叱罵,溫溫柔柔的講道理更能讓他坐立不安。三十六計走為上,他惹不起躲得起。

隔壁屋裡,荀曄剛把事情說完就看到郭嘉飛撲而來,嚇的他以為外麵出什麼事兒了呢,“怎麼了怎麼了?有山賊打進來了?”

“沒有山賊,隻有一個絕佳對策。”郭嘉靠在門板上緩了口氣兒,眨眼間又恢複成沒有骨頭的樣子,“方才忘了說,這附近有一處軍營,可以將那幾個賊兵送去營中處置。”

荀曄不清楚這家夥剛才在他爹那兒說了什麼,跟著說道,“裡正也說過河邊有兵丁安營紮寨,不過不知道那些兵是什麼來曆,沒頭沒緒的也不敢靠近。”

還有給村民的回禮,他去找個布袋給村裡送兜從家裡帶來的麥豆,還有他前兩天打的幾隻兔子,不然村裡沒了年貨他心裡實在過意不去。

“好,都按阿牞的意思來。”荀彧耐心聽他說完,然後才喊來書僮讓書僮帶上他的信物去善後,“隻是幾個意圖行惡的賊兵而已,阿牞不要勞心,問題不大。”

“是的!問題不大!”荀曄重重點頭,鸚鵡學舌般跟著念了一遍,心情竟然真的輕鬆了下來。

幸好他這裡有長輩幫助,不然就是再抗拒也隻能閉著眼把那幾個賊兵嘎掉以除後患。

還好還好,他還是那個乾淨淳樸的他。

有家真好,嘿嘿。

郭嘉看著小傻蛋風一般跑回隔壁,猶豫片刻還是問道,“沒有記錯的話,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開始上下打點準備舉孝廉,阿牞這……”

大漢以孝治天下,孝廉一科乃清流之目,是官吏晉升的正途。各郡國每歲孝廉名額有限,光有學識不夠,還要有足夠的名望。

朝中賣官鬻爵之風盛行,即便世族出身也要上下打點才能博個孝廉出身,小門小戶就更不用說了。

就像他們文若,出身潁川荀氏,學識名望一個不缺,依舊拖到今年年初才成功舉孝廉。

再說他自己,因為年歲尚淺可以拖,所以至今還在拖。

他不是說要抓緊時間給小輩求官謀職,現在的朝堂都是歪風邪氣,去了那是帶壞孩子。

他的意思是,小傻蛋是不是有點天真?

劫掠百姓其罪當誅,如果遇到賊兵的是他,那幾個兵現在已經曝屍荒野,根本不用再回來找人善後。

他不能打怎麼了?身邊的護衛是吃乾飯的?

戰禍將至,心太軟沒好處。

“阿牞情況特殊,雖說看著和同齡人無異,可先前畢竟懵懂多年,兄長也不敢讓他接觸太多險惡。”荀彧垂下眼簾,低聲歎道,“性情純善不是壞事,天下安穩不了幾年,以後有的是愁苦煩悶,何必現在就逼著他長大?”

“也是。”郭嘉煞有其事的點點頭,然後眯著狐狸眼笑道,“剛才見麵時我自稱是他叔父,那傻小子竟然真的喊了哈哈哈哈哈。”

荀彧:……

算了,換個話題。

“不是說要去冀州?怎麼找到這兒來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郭嘉搖頭晃腦念了一句,然後開始唉聲歎氣,“方才在仲豫兄麵前已經說過緣由,傷心之事嘉不欲再提。”

荀彧拿這混不吝的好友沒有辦法,人都回了不用想也知道和冀州那邊處的不愉快,“你先歇歇,我去給你安排住處。”

“還有多餘的屋子嗎?沒有的話隨便找個地方將就兩天也行。”郭某人嘴上說著隨便安排,但是看那架勢好像更希望和誰擠擠。

冬日天寒,山裡不好取暖,和好友一起對床夜語抵足而眠不比他一個人住更舒服?

荀彧輕飄飄一眼掃過去,“對床夜語?你確定你這顛簸了一路的身子撐得住?”

如果某人身體康健,他也想問問冀州現在的具體情況,奈何某人是個稍不注意就能病倒的藥罐子,他可不敢在長途跋涉後立刻拉著人秉燭夜談。

郭嘉摸摸鼻子,柔柔弱弱沒有辯解。

事實如此,他總不能出去繞著山腳跑一圈來證明自個兒身子骨好。

都不用太遠,他跑半裡路就累死了。

不遠處,書僮和去村裡善後的部曲已經準備妥當,荀曄將裝滿麥穀的布兜和三隻兔子交給他們,想了想還是不親自過去了。

他臉皮薄,實在扛不住裡正和村民的熱情,記得把落在村口的長戟帶回來給他就行。

出門在外得有件趁手的武器,雖然他更喜歡義父的長槍,但是現在沒那個條件,繳獲來的長戟也能湊活著用。

李二陛下聽的欲言又止,他就沒見過上來就拜義父、還一拜就是四位義父的臉皮薄。

小憨憨麵容嚴肅的目送善後人員走遠,站在原地把事情從頭到尾梳理一遍,確定沒有沒有疏漏的地方才終於鬆了口氣。

天色不早了,先去美人爹那兒說一聲讓他放心。爹說的不錯,文若叔果然無所不能。

成功完成任務的荀某人心情頗好,在院子裡來來回回轉了好幾圈,發現實在找不到活兒了於是招呼隨身大佬去沒人的地方練武。

陛下們出現的時間沒有定數,要珍惜有守護阿飄的每一分鐘。嗯,珍惜。

少年郎身姿挺拔英氣十足,打起拳來虎虎生風,一心二用的本事更是了不得,練著拳也不耽誤聊天,“這次的任務看著不難,實際上一點兒也不簡單,義父下次來能不能挑個真簡單的?”

“任務是其次,重要的是讓你見識民生疾苦。”李世民雙腳踩在地上,不疾不徐的說道,“就算沒有任務,那幾個賊兵也會進村劫掠,你能眼睜睜看著無辜百姓慘死在屠刀之下?”

“不能。”荀曄垂頭喪氣的收勢停下,一心二用的技能暫時失靈,“義父,能不能說點高興的?”

李二陛下搖搖頭,“世道已經亂了,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還有更多百姓枉死於天災人禍,不是說閉上眼睛就能當他們不存在。”

荀曄盤腿坐在地上,蔫兒了吧唧的問道,“我隻是一個人,還什麼都沒有,怎麼去救全天下?”

“我少年從軍,十七歲前往雁門關救隋煬帝,晉陽起兵那年我十九歲,隻能在戰場上給兄長打下手,直到二十一歲才有親自掛帥出征的資格。”李世民在旁邊坐下,“沒有人生下來什麼都會,但是你不能因為害怕就覺得自己不行。”

“我們不一樣。”荀曄還是感覺不太行,“要不您和係統商量商量,您幾位今後一天十二個時辰都跟在我身邊怎麼樣?”

“天還沒黑,沒到做夢的時候,清醒一點。”李二陛下收回剛才的溫聲細語,抬手就是一個腦瓜崩,雖然打到身上沒啥感覺,但是能表明他的態度,“我們幾個可以是錦上添花,但是不能喧賓奪主。小子,這是你將來要生活的地方,不是我們。”

他們是死後重新聚起來的魂靈,不能也沒有辦法乾涉小世界的運行,隻有小世界土生土長的生靈才能撼動世界線。

荀曄沉默了一會兒,張張嘴艱難說道,“所以我爹他們說我回魂痊愈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物理意義上的回魂?我不是中途穿過來的,之前那個傻了吧唧的也是我?”

他以前很認真的思考過到底是生而癡傻後來好轉還是半路穿到一個癡兒身上,因為沒有半點癡傻時的記憶,他一直更偏向後者。

那中間沒有記憶的這些年他哪兒去了?就單純的傻著?係統故障也故障的太久了吧?

不過想想金大腿們延遲的時間,也不是不能理解。

李世民:……

重點是這個嗎?

李二陛下不明白這小憨憨在意的地方那麼奇怪,是他的表述不清楚嗎?他們剛才說的明明是“鬼神靠不住隻能靠自己”!

“我懂我懂我懂。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乾,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荀阿牞迅速調整好心情,握緊拳頭鄭重道,“義父,打天下沒問題,現在就缺本《■選》。”

“有鬥誌是好事,但也不能飄成這樣。”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跨太大容易扯著蛋。

“從頭開始很難的,您總得讓我有點精神寄托。”荀曄晃晃腦袋,仰起臉笑的很是燦爛,“義父,來說說你剛從軍時的感覺唄,孩兒參考參考。”

“剛從軍時的感覺?沒啥感覺。”李世民仔細回想當年,想來想去也想不起來太多,隻能挑著撿著說道,“那會兒天下亂七八糟,手裡沒兵心裡不踏實。”

要說他的起家之路那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帶兵打仗需要腦子但同時也是力氣活兒,文武哪邊有短板都不行。

不過也不用太緊張,經驗都是一點點積攢起來的,勝敗乃兵家常事,隻要跌倒了能爬起來就不是什麼大事兒。

荀曄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既然說到從軍了那就多說幾句,也好讓他知道真實的當兵是什麼感覺。

讓他扛大旗當老大有點難,但是他可以手動降低難度。

當老大難,他不當老大不就行了?

如此機智,不愧是他。

李二陛下說著說著忽然意識到什麼,睜大眼睛問道,“你想去投誰?”

“就近原則,河邊的張遼就很不錯。”荀曄大手一揮開始列戰績,“張遼張文遠,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白狼山之戰陣斬蹋頓大破烏桓,合肥之戰八百戰十萬威震江東,這戰鬥力絕對是金字塔尖尖那一撮兒裡麵的,跟他不虧。”

李世民嘖了一聲,“然後呢?等呂布兵敗被殺再跟著他一起去投曹操?那你還不如直接跟著你荀彧叔。”

“義父,您這就是當皇帝太多年想法都僵化了。現在離呂布兵敗還有那麼久,萬一人家沒敗呢?”荀曄一本正經的反駁,“您想想五胡亂華是先從哪兒亂的,再想想呂布張遼都是哪兒人。實在不行的話,您想想您自個兒呢。”

五胡最先建國的是並州南匈奴,呂布張遼都是並州人,義父們說他們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五胡亂華生靈塗炭,左右已經一籌莫展束手無策,不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呂布那麼高的武力值不能浪費,他們先打蠻夷!

李世民頓了一下,“知道的還挺多。”

小憨憨覺得他的名聲需要拯救,“義父,我隻是不知道中平六年是哪一年,不是對曆史一竅不通。”

就是專家也不能對史上所有年號都脫口而出,他這些年又完全沒有想過會身處漢末,第一次見麵時顯得傻不意味著他真傻,義父明鑒!

“好好好,你不傻。”李二陛下止住小憨憨的叫屈,對他投奔張遼的主意不置可否,隻是問道,“此時的並州和隋末的並州大不相同,你知道現在的並州有多亂嗎?”

“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漢末三國時期並州的存在感特彆低。呂布都沒想過回老家發展,估計那兒已經成了羌胡的天堂。”荀曄換個姿勢,眨巴著眼睛請李二陛下開堂授課,“義父,您讀書多,並州現在具體什麼情況?”

可惜不能暴露守護阿飄的存在,不然直接拿個小本本做筆記再方便不過。

沒關係,他記性好,聽一遍也能複述下來。

李世民:……

“你這主意雖偏,仔細想想也不是不行。”李二陛下本身就是太原起家,很清楚如何利用山西的表裡山河,“呂布不回並州是因為他兵敗時並州鐵騎已經所剩無幾,現在這個節點並州軍主力還沒有損失太多,他們放棄中原調頭回並州的話未必不能打羌胡個措手不及。”

都說三國爭霸誰家吃虧了不順心都轉身打附近的番邦蠻夷出氣,但是並州是個例外。

東漢時朝廷無力掌控內附羌胡匈奴鮮卑各部,郡地失於羌胡,邊境漢人百姓不斷內徙,到靈帝在位為止能控製的地盤甚至不足版圖的三分之一。

袁紹稱霸北方時號稱掌控冀、幽、青、並四州,並派他的侄子高乾擔任並州刺史,但是高乾能控製的隻有並州東南的上黨、太原等兩三個郡。

到建安年間,朝廷甚至連表麵的遮羞布也不要了,直接官宣將控製不住的地方省並,並州由此並入冀州。

雖說後來曹魏複置並州,但是那時的版圖和東漢初年已經沒法比。

荀曄聽的唏噓不已,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啊,“難怪五胡亂華從並州開始,人家有從東漢開始積攢的老底,瞅準機會肯定要南下。”

李二陛下瞥了他一眼,繼續說道,“並州很亂,而且呂布並不是一個謀略出眾的人,你確定能把他勸回老家?”

謀略不行還不聽勸,閉著眼選也不能選這樣的老大。

而且打天下最重要的是人,並州九郡加起來都沒有中原一個郡多,先天條件就比中原差了許多。

如今的並州有一小半在南匈奴手上,呂布的老家五原郡是鮮卑的地盤,八百裡太行山中藏匿的山賊就更多了,黑山賊、白波賊各種賊,每一夥都是“聚嘯數萬”。

他承認呂布很能打,但是猛虎難敵群狼,呂布的性子連胡人都不一定鬥得過,更不用說那邊擁兵自重的漢人。

首先成大事者得先沉得住氣這一條他就不行。

退一萬步講,就算呂布真的能在並州站穩腳跟,臭小子還能一輩子給那大傻子當小弟不成?

荀曄眼神略顯飄忽,“那時候啊,那時候就該換我趙爹出場了。”

李世民:……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