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春夏(1 / 1)

桃源山野 碧藍島 3966 字 2個月前

俗話說“夏至不過不熱”,六月才剛剛過去,楚南就匆匆開始升溫。

梅雨季悄悄過半,暑氣日益興盛,嘈雜的蟬鳴聲從早到晚一刻不歇,炎熱、潮濕、沉悶的夏天到了。

不過,江臨村的春天,似乎總是格格不入的漫長。密布的森林纏繞的水汽,夏天的痕跡還沒有出現在這裡。

早晨五點,徐徐上升的太陽將潮氣漸漸蒸發散儘,雲徹霧卷,遠處地青山慢慢顯露。樹林掩映的山中,散布著零星幾戶人家。

炊煙嫋嫋處,雞鳴聲聲時,田間鄉野有了人跡。兩山相連的山鞍處,有一座白牆青瓦小院亮起了燈。

林方好推開木窗,山風迎麵吹來,刹那間屋子裡濁氣一揮而散。她從桌上拿起竹杆支撐在打開的木窗凹槽上。

山風把她披散的頭發吹得亂糟糟的。指尖在發絲中梳理,稍微整理了幾下略長的頭發。因為頭發天生細軟且濃密,每次一覺醒來後,就團成了一結。怎麼用力也分不開,無奈之下隻能隨意把頭發夾起,不去理會它。

林方好換下睡衣丟進臟衣簍,在俯下腰整理淩亂的床鋪時,發絲又開始散落,許久未剪的頭發開始遮擋住眼睛。她抓起一綹散下頭發,思考了片刻,還是舍不得剪成短發。

扶著竹欄杆慢慢走下樓,進了偏房。推門而入,偏房的儲物儘收眼底,各式各樣的剪刀、鋤頭、釘耙、鐮刀等工具靠牆放著,笸籮、篩子、蒸籠整整齊齊的擺著香樟木做成的架子上。小型割草機、微耕機機器也收到了這裡。

她走上前,探頭試圖尋找趁手的工具。挑了半天,勉強選了一把還算順手的裁衣服的大剪刀。

回到洗漱間,順手放在洗手台的鏡子旁。抽了幾張紙巾墊在洗漱台上,在梳妝櫃裡選了一把細齒木梳子,就開始整理頭發。雖然有所預料,但是還沒梳幾下就被卡住實在讓她氣惱。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犟脾氣上來了,一手扶著腦袋向左用力,一隻手梳著頭發向右使勁。就在她齜牙咧嘴的和頭發較勁時,梳子啪嗒一聲斷了。

林方好頓時傻眼,難以置信地望著手中那把已然殘缺不全的梳子,目光落在麵前的鏡子上,另外半個殘缺的梳子正安靜的掛在自己頭上。她下意識地伸出手,輕輕揉了揉被扯得生疼的頭皮她深深地歎了口氣,喪氣的把掛在頭發上的東西拿下來。

打開水龍頭沾濕剩下的半個梳子,耐著性子輕輕的順了順發絲。一點一點配合手指梳到發尾時,拿起剪刀,哢嚓一聲,毫不留情的剪斷了打結的發尾。隨著一次次手起刀落,發絲陸陸續續的掉落在紙巾上。

此時,屋後傳來了公雞的打鳴聲。林方好回頭望向窗外灰藍的天空,心裡一緊,利落的收拾好頭發。

在農村的生活每天都是忙碌的,像她這樣能夠悠閒的人也是少見。

--

洗漱完下樓,趕緊開始乾活。路過回廊和木橋,進了菜園子邊上的倉儲室。倉庫裡四麵牆上都安著焦茶色的木架子。

架子上擺著琳琅滿目的玻璃瓶,燒酒、醪糟、青梅酒、柿子醋等純釀從高到矮依次擺放在架子上。架子下則靠牆擺放著幾個棕色的陶罐,裡麵是年前冬天林方好醃製的各種泡菜。

她打開蓋子,給壇子邊沿換水,裡麵的翠綠豇豆、白淨蘿卜、淡黃野山椒等泡茶在罐子裡過了冬,味道變得酸甜脆爽,有酸味從壇子裡飄出,光是聞到味道也讓人口齒生津。

房子中間擺在三個大木櫃,抽屜上用心貼了標簽寫上香料藥材的名字,還有花花綠綠的蔬菜瓜果用竹簸箕裝著堆成小山放置在角角落落。林方好清點物品,準備今天全部補滿。

在手機上寫好備忘錄後,林方好走到在門口挑了個稍小的竹簍子拿上,轉身繞開木架子,來到一個兩米多高的鐵皮穀倉前。

伸手拉開底下的擋板,拿起搓箕接在傾斜的通道,泛黃陳穀瞬間隨著出口通道嘩嘩落下,撲鼻稻香讓人精神一振。

她們家每年都會種差不多兩三畝地的稻米。每次割下來的穀子收回家後,會將穀倉的頂部打口,傾瀉進去保存。每一年都會倒進新穀,去年的陳年的穀子總是壓在底下。

如果隻是自己食用的話,就直接在上麵的入口取穀脫殼就行。要是打算喂牲畜,就得打開下麵的開關,會有陳米慢慢流出了。

雖然每年都要種水稻,穀倉底下的陳穀也不會超過一年。因為即便人吃不了那麼多,雞鴨也能吃完。

林方好的爺爺還沒有生病時,一直都有在後山養雞,還勤快的在離家不遠處的小湖邊圈了一片地方,用來養鴨子。

很快穀子就裝滿了,她手疾眼快的插上擋板。

從倉庫出去就是菜園子,林方好先把搓箕靠著牆根放好,擼起褲腳和袖子,走進沾著露水的濕漉漉菜地。

晨露把田裡新種的蔬菜洗的油綠油綠的,今年的雨水很足,生菜、油麥菜、空心菜都長得非常茂盛,枝枝蔓蔓的幾乎讓她沒有落腳的地方。

林方好扯下了幾棵被蟲蛀後焦黃的葉片,埋在堆肥的池子裡。順手又扯了幾根深綠老菜葉,一起放進竹簍子。待她塞滿簸箕,抱著一堆東西繞過池塘,回到屋裡。

從主屋的後門出去,就能看到一圈新鮮竹子圍成的籬笆,今年又買了幾十隻雞放進去,木籬笆圍了半圈土坡,另外一邊和山相連,山上是一片青翠碧綠竹林,養在裡麵的雞可以到竹林裡散步覓食。

她放下手中東西,推開籬笆門走了進去。

林方好打開雞籠門上搭扣,幾十隻餓了一夜的土雞迅速衝出竹籠,隨後四散開來覓食,隨手敲了三下籠子,然後將陳穀和菜葉撒在食盒裡,彎腰擰開籬笆角下的水閥,雞群很快又爭先恐後地聚攏,圍繞在她身邊,低頭啄食。

林方好乘機清點了一遍數量,確定都到齊後出了雞圈。

拉上木門栓的時候,陽光透過竹林,斑斑點點的映在她的手背上。

她抬頭看了一眼太陽的位置,已經升到山頭了,四周蒙蒙亮起,她回房間關了燈,去廚房準備早餐。

等到喂完鴨子後,太陽已經完全升起來了。

--

林方好的家建在山上,這裡沒有超市和小賣鋪,如果要采購得去鎮子上。從她家到鎮上一路下坡,騎自行車過去隻要半個小時,但是走路回來卻要半個下午。不過好在她今年春天學會了騎電動車。

七點半,林方好咬著包子去偏房拎了個背簍,再次回去仔細檢查了水電,確認是都關閉好了才放心的背上背簍推車出門。

林方好輕輕掩上院門,騎上自行車滑入院子前麵的山路。

每個星期六的上午八點鐘鎮上會組織趕集,這兩年地點定在了山下的湖堤上,那裡位置開闊遊人多,栽滿柳樹非常顯眼。

林方好得趕在八點半之前到達目的地,一來小鎮上趕集的人很多,再者十點之後太陽光照猛烈,她怕熱,所以希望能趕在在太陽最猛烈之前回家。

--

清晨這條路上隻有林方好一個人,安靜的山穀裡不時不時傳來山雀咕咕叫聲,草叢裡蟲鳴不歇。

其實,在林方好小時候,山上也有很多鄰居。後來因為山上交通不便,加上公家花錢建了新房子分給村民,所以從前的鄰居們大多都搬到了湖畔村裡集中小區去住。

她騎著電動自行車獨自穿行在柏油路上,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樟樹和雲杉。枝繁葉茂的高大樹木將天空遮擋的嚴嚴實實,隻有些稀疏晃動的光影灑在路麵,一路下行,光在她的身上跳躍。

迎麵吹拂的冷風,順著她敞開的領口、袖口,一溜煙地鑽了進去,沒一會兒便讓寒意浸滿了她的全身,林方好手臂上的汗毛豎起。她不禁打了個寒顫,加快了速度,想早點穿過這片樹蔭。

原來的馬路旁栽滿了山茶花樹,可惜花開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隻剩橢圓皮革似得厚葉片,打眼望去,葉片上反射著濃綠的亮光。

--

江臨是楚南東南部的一個小村子,這裡有山川綿延,像蜿蜒起伏臥在大地上的一條條小青龍,整個村子一半都建在山上森林裡。

茂密的樹林,好像阻止了熱氣進入的腳步,就像有人把鮮嫩的春天偷偷地藏在這裡。

山穀裡有泉水緩緩彙入河流,在平坦低窪處彙成廣闊湖泊。

大大小小沼澤湖泊像星星一樣散布在這座小鎮。其中最大湖泊被群峰環繞,水麵鋪平在其間,馬蹄印似得山丘,像一個口袋,頻頻有風從湖麵吹進森林裡。

林方好驅車一路向下,樹木也就越來越少,道路的兩旁從樹林變成了水田,直到完整穿過樹林,陽光重新撒滿全身,身體才再次暖和起來。

將車停在路邊,眺望山下寬闊的湖泊。湖藍色的水和嫩綠的垂柳映入眼簾,開闊的石板路上陸陸續續已經有人趕到。

--

從山間流下的兩條河,在地勢低窪處聚成的湖泊,右岸上沿湖種了一排垂柳,中間用青石板鋪了一條寬兩米左右的小路。這個時節柳枝長出新葉,陽光透過葉麵,染出溫暖的鵝黃。高大的柳樹垂落枝條,在和煦春風裡飄搖。

因為湖邊景色優美,經常有人來這裡納涼賞景。隨著搬到山下的人越來越多,這裡也出現了擺攤的小商販,閒在家裡的老人家也開始將自家種的瓜果蔬菜拿出來售賣。這裡的水土好,瓜果蔬菜好養活。

農戶自家種的每每有吃不完的,都會帶到這裡來賣。後來為了規範環境,村裡的領導同一安排了地點和攤位,確定好時間。有組織有紀律的規劃,讓這裡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移動市場,漸漸的越來越多外鄉的小販也趕來這邊售賣商品。

一星期前,林方好打聽到了這次趕集會有她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