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一)(1 / 1)

平城詭話 小林誌怪 3731 字 2個月前

參與姚府壽宴的人全都死了,這件足以轟動整個平城的大事官府卻沒有任何反應。平城人也沒有反應,他們照常生活,這件事情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甚至沒有一絲一毫關於此事的傳聞。

溫升竹在一次與家人閒談中裝作無意問起姚府的情況。沈父愣了一下,仔細回憶道:“姚家早就人去樓空了,怎麼突然說起他們?”

沈母的神情還有些懷念,點點頭說:“我與他家夫人燒香時見過幾麵,聽說是跟著家人回老家了。”

他們兩個說得煞有其事,沒有半分懷疑,溫升竹試探道:“那姚府的宅院呢?”他記得當時剛一進入姚府,便見到其中青瓦飛簷,丹楹刻桷,設計與擺放都是時下流行的。

“早已荒廢了,坊間傳說那裡成了鬼宅,你可莫要去。”沈父嚴肅道,經過走鏢這一件事他對神鬼妖怪深信不疑,因此忌諱也多了起來。

“嗯,孩兒知道。”溫升竹應下。

“怎麼突然問起姚家的事?”沈父問道。他覺得今天的沈天野有些奇怪的,說話時似有隱瞞,魂不守舍。

“沒什麼,有一日訪友經過了那裡罷了。”溫升竹不願讓沈父牽扯進來,於是便簡單搪塞過去。

緊接著他又問了幾個曾在壽宴名單上見過的名字,得到的回答都是這些人還好端端地在家裡沒有任何不對勁的地方。

溫升竹驚駭非常。難道隻有他們記得姚府曾經是如何的熱鬨輝煌,賓客往來絡繹不絕,寶馬香車傾蓋如雲?看著沈父沈母自然的神情,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入夜之後,溫升竹做了個夢。

夢中平城依舊是那個平城,人們安居樂業,萬物生發欣欣向榮。可是他卻知道這裡早已是一座死城,姚府是造成這死寂的源頭,它安靜地矗立在坊市之中,外表華貴內裡腐爛透頂。它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出一批又一批的紙人,它們麵目模糊而統一,走入各家各戶,取代了活人。

有一日,溫升竹與沈父沈母共進晝食,沈父不小心打翻了一碗湯,沾濕了他的衣袖。他勃然色變,舉起手來,紅湯猶如鮮血滴落,他的衣袖變成了一張薄紙。溫升竹大驚失色,想要逃脫,卻被紙人團團圍住。

他猛地睜大雙眼,從夢中驚醒。被紙人圍繞的感覺太過真實,他一把撩開床幔向外看去,對麵的牆上空空如也。原本那裡他掛著一張文士踏青圖,而從得知王掌櫃是紙人的第一日他就立刻將這幅圖取了下來。

還好是夢。他輕撫胸口,靠在床邊長出了一口氣。心臟依舊在惶惶跳動,他滿額冷汗。

夜已深了,屋外刮起風,卷著樹葉撞上窗子,發出接二連三的咚咚聲。他腦中莫名想起崔冉對他說的那句“清風半夜聞鬼聲”,她說那些半夜偶然聽到的,難以解釋的,驟然而逝的奇怪聲音是有鬼經過,不小心露了行蹤。

他身上寒意不退,縮回去裹上被子,盯著頭頂青綠紗幔發呆,這平城還是之前的平城嗎?他總覺得有什麼東西悄悄地變了。

表麵上,平城依舊安定。在這半月之中隻有一個死人,那就是沈臨風。他的屍身被送回家之後,家中的幼子一直啼哭不已。郎中按照小兒夜啼的方子治了幾日始終不見效。於是家裡人就懷疑是沈臨風死的不安生,鬼魂作祟。按照高人指點,送去萬壽寺做一場法事,再停靈三日。

正巧崔冉叫人捎來口信,說師父有本記載了換魂術的由來和法術的典籍在萬壽寺的藏書閣中,叫他前去共同解決問題。

又是萬壽寺。溫升竹忐忑不安,總有不詳的預感。崔冉在萬壽寺,沈臨風也要送去萬壽寺做法事,前幾日他又在萬壽寺見到了疑似沈臨風的鬼魂,聽到了菩薩的異動。如此種種放在一起,怎麼看都是不好的征兆。

他連忙提筆寫回信給崔冉,叫人快些去送,務必讓崔冉遠離萬壽寺,至少等沈臨風做完法事再去。

可是崔冉始終沒有動靜。

他心中憂急,卻也不敢貿然進入,姚府一行讓他知道,凡人遇到妖異之事隻有引頸受戮一個結果。

他不知道的是崔冉壓根就沒有收到他的回信。此時她正看著窗外陰雨連綿,心中難免焦慮。

這時有人敲響了她的房門。崔冉開了門,見到外麵站著一個灰衣小沙彌。小沙彌向他念了聲佛號說:“崔施主,這雨來得急,寺中房舍漏雨,大家都去修繕房屋,人手不夠,可否勞煩你幫小僧將外麵晾曬的古籍經文收起來?”

崔冉點頭應允,穿了蓑衣跟他出門。

突如其來的大雨將萬壽寺的青鬆草木都衝刷的翠綠乾淨,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泥土芬芳。崔冉跟著小沙彌在雨中穿梭,腳下步步都是泥印。

半路小沙彌滿臉心疼,跟她抱怨:“明明早起還是晴空萬裡,莫名其妙就下起雨來,曬了月餘的書還不知道毀了多少!”

崔冉也有些心焦,她問道:“小師傅,搬出去曬的那些書有沒有一本講換魂術的?”

若是那本書被淋壞了,沈天野與溫升竹換不回來,她又要麻煩不少。

小沙彌思索一番,說:“對不住,小僧也不記得了。”

崔冉擺擺手,回道:“無礙無礙。”

他們七拐八拐,繞過天王殿、玉佛殿、鐘樓和鼓樓,從小徑中走到藏書閣的後院。那裡地上鋪著滿當當的一片書,已經用油膩布蓋住了,雨滴接連不斷地打在上麵,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音。

崔冉擼起袖子,二話不說開始救書。中途接連有人參與進來,抱著書匆匆來回。雨聲由強至弱,不知何時已經停了。

陰雲散開,陽光照進來,院中的書基本被搬走了大半,崔冉直起腰,聽到小沙彌在叫她。

“崔施主,崔施主,這是你在找的書嗎?”小沙彌一邊在她眼前揮手一邊高聲叫她。他的手中拿著一本很薄的冊子。

崔冉定睛一看,冊子上寫著:祛鬼咒。

她回道:“不是這個……”她要找的是寫著換魂術的書,而非咒語,可是還沒等她說完她突然改變了想法,鬼使神差般接過了書,“這本也借來給我瞧瞧吧,多謝。”

整理完了外麵曬著的書,崔冉都沒有找到記載著換魂術的那一本。

藏書閣的書浩如煙海,雖都記錄在冊但難免有遺漏的,崔冉急也急不得,隻好先帶著那本《祛鬼咒》回禪房去。

夜晚她點了蠟燭,在燈下翻看那本書。裡麵記載了許多實用的咒語,例如祛除瘧疾,防止鬼神侵擾,護法鎮魂等種類極多。

一時間她看得入迷,直到半夜再吹滅燭火睡去。

第二天一早,她發覺似乎有什麼變得不同了。

禪房依舊是那個禪房,隻是桌椅板凳變得略有陳舊,原本的白牆頂部爬滿了黴斑,桌上的《祛鬼咒》不知何時放到了自己的枕邊。

崔冉有些納悶,她翻身下床,走到放著水盆的架子旁臨水一照,水波間影影綽綽地倒映出一張有些蒼老的中年男人麵容。

她猛地後退一步,失手打翻了水盆。水盆扣在地上,轉了兩下,發出響聲。銅盆翻過來的平整底部將她此時的樣子照得更加清晰。

額上紋路深刻,眼眸渾濁,嘴角下撇,下巴上兩縷輕飄飄的細須,實打實的阿翁麵目。

她在不知不覺中被人換了魂?

崔冉簡直難以置信,誰有這麼大的本事在她毫無察覺之中將她換了身體?

她收回了本要邁出房門的腳,折回來在這簡單布置的禪房中搜尋能夠表明這具身體身份的東西。

櫃子中有幾件灰衣,一個小包袱。她打開包袱,裡麵放著一隻筆,筆身漆黑而光滑,筆尖一點朱紅。一打黃紙,一根紅墨條,墨條很粗糙,散發出有些刺鼻的氣味。

除此之外還有兩張路引。一張寫著他的姓名:朱興,年齡:四十二。一張是由城隍簽發的,是一張能夠前往陰曹地府的路引。

這個人也許是個術士。

就在她仔細觀察這兩張路引時,房門被敲響了。她拉開門,房門外站著一個年輕沙彌,她仔細打量著麵前這張略顯稚嫩的臉龐,突然感到了一絲熟悉感,再仔細一看他的骨骼輪廓,赫然是萬壽寺的主持!

這難道是年輕的萬壽寺主持?那麼她其實是無意中來到了過去的萬壽寺,附身到了一個叫朱興的人身上?

萬壽寺主持開口道:“朱施主,前幾日下雨寺中房舍有損還未修繕完好,今日來了些清貧學子投宿,其中恰好有位您的同鄉,不知可否與您同住一間?”

敲門、沙彌、突然的意外請求,與一日前她經曆的那些極為相似,於是崔冉沉思片刻,點頭應允了。

“多謝施主。”主持展顏道謝。

沒多久,崔冉的那位“同鄉”就來了。

“同鄉”很年輕,約莫弱冠之年,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青衫,背著高高一個篋笥,麵露喜悅,眼睛亮亮的站在她麵前。

這是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