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 / 1)

成了農家秀才娘子 瑟嫣 4405 字 10個月前

50兩銀子,按照一家五口一年的開銷,大概可以用5年。一年10兩銀子的花銷,還是往富裕上算。如果節省一點,哪怕京城這類一國首都,都可以用一年甚至以上。

而像山禾村所在的清池縣,並不怎麼繁華。老元家的一大家子住在一塊兒,每房都有兩個、兩個以上的孩子,十幾口人丁,細細算下來,一年的日常花銷,大概在4兩左右。

二房的元傑單獨算,畢竟讀書人的筆墨紙硯,是很大的開銷。平常人家的話,能負擔一個,但一個以上的話就很難。

舉全族之力供養族中最有出息的讀書人的事情,不是沒有,而是十分的普遍。老元家靠著20畝良田,硬是讓元傑從十七歲後考到了如今的三十歲。

三年一屆的科考,也就是說元傑考中秀才後,連考四屆次次落第,並且次次的原因不一樣。

唐姝一想起來,就想笑。不然怎麼說元傑的運氣不好呢,才學是有的,就是吧,每次科考都意外百出。

“姝娘,為夫或許不會再科考了。”

唐姝麵色平靜的捏起團扇,慢悠悠的扇著。

“夫君說這話,是真心還是假意。”

“姝娘覺得呢!”

“我覺得又如何?婦道人家,怎好管自家男人的大事。”頓了頓,唐姝壓下聲線,婉轉的繼續說。“夫君問你自己的心叭。夫君想繼續讀書考科舉,那就繼續讀書考科舉,這麼多次都過來了,再試一次又何妨。”

唐姝是會說話的,調子也不高,溫溫柔柔,條理分明,倒是讓元傑的心越發難受。

元傑自認才學是有的,可是這運道......

哎!元傑心欠欠的,越發沉悶起來。唐姝瞧得分明,這老小子的眼眶兒分明紅了。

德性!

唐姝暗自啐了一口,繼續搖著團扇。

州府的考試,是在5月。由於是考舉人,三年一回。而隻有童生,才是每年都可以參考。

5月的天氣已經熱了,今兒白天的時候天氣不錯,唐姝將蓋了將近一年的被套拆下來清洗,又將被褥全都抱出來在太陽底下暴曬。

元傑被送回來得挺突然,不過沒事兒,天氣不錯陽光充沛,隻是一個下午,被褥就曬得蓬鬆柔軟。

又將曬得乾乾的被套重新套著被褥縫好,彆說,元傑躺著還挺舒服的。就是吧,躺著舒服並不妨礙元傑矯情。

“早點休息。”

唐姝擱下團扇,眼神溫柔至極。

“反正為妻覺得,夫君是壓力太大,導致思維不是很清晰。好好睡上一覺,說不得夫君明兒就改主意了呢!”

元傑:“......晚安,姝娘。”

“晚安,夫君。”

唐姝吹了蠟燭,小心翼翼的上床。窗戶並沒有關嚴實,少許月光輕撒進屋。唐姝倒是很快就睡著了,元傑則輾轉反側,直到天將明的時候,才悠悠睡著。

後院養的雞,天剛亮就‘喔喔’叫個不停。

唐姝打著哈欠,先燒水洗漱,這才慢悠悠的去了後院廚房處,開始準備早膳。

元蓮和元桃,同樣起來了。一人在折菜,一人則在淘米。

“阿娘。”看到唐姝,元桃脆生生的喊了一句。“家裡糧食不多了。”

唐姝默了默,“去問問你們阿奶到縣城趕集否,要是不去,那我就叫上弟妹去買糧。”

“多買點細糧。”元桃眼神晶亮的道。

唐姝嗤笑,“說得那麼輕巧,細糧的話大約十三文一升,粗糧則是三、四文一升,買一升細糧,可以買三升甚至四升粗糧,最多細糧少買點,粗糧多買一點。”

稻、黍、稷、麥、菽等五穀統稱細糧,而粗糧,指的便是五穀以外的糧食。稻,稻米(水稻)的簡稱,稷是一種禾本科植物,味甘,性寒,無毒,可以作為飯食。

至於黍,則是黃米,麥,顧名思義則是燕麥、小麥等糧食。菽則是豆類食物,可以歸納到五穀雜糧中,但實際上屬於粗糧。

像老元家,二十畝良田,平日裡都是15畝用來種植糧食,或水稻或小麥,剩餘5畝,要嗎種植大豆,要嗎種植芋頭,有時候還會特意勻1畝良田來種植菘菜、薤菜等蔬菜。

還在房子後院處開墾了幾分地,專門種植香蔥、蒜、薑甚至冬瓜、胡瓜等作物。

雞更是養了10來隻,平日家裡的姐兒們,會拿上木條到地裡找蚯蚓來喂雞。彆說,沾了蟲子的雞特彆會下蛋,8隻母雞每天都會下一個蛋,有的時候還會下兩個。運氣好的話,還會撿到雙黃蛋。

家裡的稻米的確沒多少了,不過小米還有大約一鬥的量。古代的計算標準是,合、升、鬥、斛,石。一石等於2斛,1斛等於5鬥,1鬥等於10升,1升等於10合。

也就是說一石的話,大概是100斤。以此類推,1斛糧食50斤,一鬥糧食則是10斤,那麼一升糧食,則是1斤。

至於貨幣方麵,一兩銀子等於1600文。十六兩銀子可以換一兩金子。不過民間通用貨幣是銀子、銅錢,而金子,說句大實話,有的鬥升小民,甚至一年到頭連銀子都很少見,何況是金子。

“今早煮粥,記得摻點小米。”唐姝吩咐淘米的元桃。

“好的娘。”元桃依然脆生生的應答。

元蓮摘的菜是菘菜,還有荇菜。

菘菜是後世的白菜,而荇菜,則是水生植物,一般生長在池塘或河溪之中,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浮葉。後世喜歡養魚的,都會栽種幾顆,用來點綴浴缸。

菘菜是自家種植的,荇菜則是幾個孩子跑到河邊玩耍時采摘回來的。味道挺不錯的,唐姝加醪醋、食鹽將荇菜焯水後涼拌,菘菜切絲清炒,

很快早膳做好,元傑還在睡,唐姝就給他留了飯菜,問過元母今兒是否趕集後,得到‘要’的回答,唐姝快速解決早膳,就和元母,還有王氏一塊兒坐牛車前往清池縣趕集。

糧鋪的五穀雜糧又漲價了。稻米、麵粉賣到了15文一升,大豆、蠶豆、黑豆則依然是三文一升。

唐姝問過元母,買了1斛稻米,1斛小麥磨成的麵粉,另外大豆、蠶豆、黑豆等粗糧則各買了一石。

彆以為這量多,家裡孩子多,且差不多都在長身體,正是能吃的時候。買的這些糧食,不約束吃的話,也就能吃兩個月。

“去買點豚肉,給老二好好補補。”元母歎息:“老二啊,不知道怎麼回事,怎麼好好的,就在考場昏厥了呢!”

——是被臭暈過去的!

唐姝張了張嘴,到底沒有詳說元傑為什麼會在考場上昏厥,隻脆生生的應和說:“知道了娘,媳婦做事,你還不放心!”

說著,唐姝就拿著百文錢,去了賣肉的攤位。剛好殺豬匠剛殺了一頭豬在叫賣。

唐姝要了一刀五花肉,半扇排骨,四對豬蹄,走的時候,看到下水,15文錢包圓今兒殺豬匠殺的兩頭豬的下水。

唐姝就又花費了15文錢,將兩頭豬的豬下水都給買了。

回去找元母集合時路過藥店,進去找藥童買了八角、小茴香、白芷、桂皮、草果、丁香以及香葉。花椒沒有,家裡倒是有麻椒。簡易版本的鹵料,就算大功告成。

唐姝為此挺高興的,但是元母看了唐姝買的東西,就有些發愁。

“豬下水臭烘烘的,平日裡根本就沒人買。你今兒怎麼買了那麼多,這不純粹糟蹋錢嘛!”

“那是他們不會做。”唐姝很肯定的道:“我就會做,放心,媳婦我啊整治出來的下水,一定香掉你們的舌頭。”

七七八八算下來,今兒花了差不多10錢銀子。也就是1000文錢,大頭其實都花費在了糧食上,像肉像買的布頭、麻線、絲線等,隻占了三分之一的價錢。

哦,忘了說,還買了兩匹布,打算做衣服。仔細算下來,其實花銷還算可以。畢竟哪家的鬥升小民天天做衣服。

唐姝自信滿滿,然後元母則憂心忡忡。主要是沒有處理過的豬下水味道太臭了,元母對於豬下水是否能吃,自然抱著懷疑的態度。

王氏同樣如此,但是呢,他要好一點的是,沒有表示出自己的懷疑。當然,即便表示出來,唐姝也不會在意。

很快牛車回到山禾村,老元家除了頹廢、心傷的元傑外,無論大人小孩都不在家。包括10個月大的元梅。

“蓮姐兒應該帶著梅姐兒出門散步了。”唐姝笑著道:“倒少了清洗豬下水的好幫手。”

“二嫂,豬下水怎麼清洗,你說一下我來洗。”王氏超級乖覺的主動請纓。

豬下水除了肥腸外,其實都挺好清洗的。後世清洗肥腸,麵粉加酒或者食鹽,反複搓揉清洗,就能有效的祛除臟東西和異味兒。

唐姝抓了一把草木灰,滴了幾滴醪醋,就開始搓揉肥腸,然後用筷子將肥腸翻轉過來,又抓了一把草木灰,繼續搓揉清洗。如此反複兩三次,就用清水開始清洗。

至於豬肺,豬心,豬肝,豬腎、豬脾、豬胃等,豬肺單獨留起來清洗,用來燒豬肺湯,其他的豬下水全部洗乾淨和著肥腸一起丟進鹵水鹵製。

王氏幫忙清洗的時候,唐姝已經將花了一錢銀子從藥鋪買來的香料下鍋熬煮。還往裡丟了蒜辮、薑片,等鹵料熬煮開後,將清洗乾淨的豬下水一股腦的放入鹵料中繼續煮,大概煮了半個時辰,等香味兒四溢的時候,停火繼續用鹵水浸泡鹵好的豬下水......

等中午做飯時,唐姝才撈起,每樣豬下水都切了一盤。另外豬肺,更是燒了一大鍋的豬肺湯。

鹵味在後世,都是極受人們喜歡的一道美食,特彆是鹵的下水,簡直賣得比肉還要貴。

唐姝跑去藥店配置的鹵料,算是後世網絡上公開的大眾版鹵料,任何賣雜貨的老板都可以配出來。

好吃是好吃,但絕對達不到香掉舌頭的地步。

不過對於老元家來說,唐姝鹵的豬下水,真真算是香掉了人的舌頭。鹵的豬下水一端桌,開始還介意是豬下水,結果戰戰兢兢的一吃,得,真香了。不用唐姝勸,大家夥兒就開始埋頭苦吃。

就連唐姝,也是吃得頭也不抬。

“沒想到豬下水經過娘你的整治,這麼好吃。”元植摸著吃得溜圓的肚子,感歎道。“不知道這玩意兒拿到縣城去賣,可以給家裡增添多少進賬!”

聞言唐姝沒什麼說的,反倒是陳氏眼裡閃過一抹幽光,提議道:“要不,明兒我們帶點鹵製好的豬下水到縣城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