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少夫人讓我來與您講,村裡族學的師長們和武師們都來了。”
們?
這武師也要用們?
“來了多少人啊?”這個們字讓唐寧有些懵。
他們村還沒有開始對外招生,來多少都是先教村裡的娃娃。
“師長有三人,武師有兩人。”
還好,不多。
夠用,或者說正好。
村裡大大小小的孩子有二三十人。
分成大小班,先給所有的孩子掃盲,再給適合的孩子上習武。
唐寧便攜著唐正峰一道前往村子後麵一座青山的族學。
這族學就這第一期便把村裡的積蓄都花個精光。
沒辦法,實在是這山也不小,為了防止安全,這一圈子都給先是圍了柵欄,後麵覺得不安全,畢竟都是些孩子在這裡上學。
便又花重金給砌了足足有三米五的高牆。
還在牆外一圈子種了五米寬的荊刺。
這樣就不怕有野獸來這山裡鬨騰了。
三個師長和兩個武師坐著馬車,先是來到唐家村見過了村長,族長,裡正後,再一道前往族學大門。
先是相互做了認識。
來村裡族學裡的三位先生:卓勝,二十二歲,舉人
黃書文,二十三歲,舉人。
謝正坤,二十歲,舉人。
武先生:赦文,赦武,兄弟倆。二十三歲,二十五歲。
王府的管家把人送到便離開了。
五位師長走到族學大門外,望著全是用巨大的石頭砌成的高高的大門,大門旁邊還有守門人的小屋。兩個巨大的柱子上麵居然還有涼亭。
這不像是族學,倒更像是有些家底兒的土匪大門。
太大了,上麵還站著兩個人巡視。
自然,巡視的人是周敏之的人。
因為唐家村的人都是被看護著的人。
在唐家村的糧食還在研究階段,整個蜀州、交州、益州、越州還沒有推廣完成之前,唐家村的人都會被他重點看護。
以後全國都推廣完成各個糧食各類的栽培後,唐家村也能靠自己立起來了,就不用他這麼費心費力了。
五位師長跟著村長朝著裡麵走,挺長一段碎古鋪成的小道,小道邊還種著各種花草。
雖然看著不明貴,倒是生機盈然。
走在這山裡的小道上,空氣都是清新的,五位師長願意是從州府起來。
五個人中有三個都是逃災而來。
得到了王府的推薦,才來的這裡。
不然誰知道這麼偏遠的地方會有這樣一個新建成的書院呢?
不,不單單隻是書院。
這該叫學院。
畢竟除了學文,還要習武。
聽說還有騎射課,這裡還有養了馬匹。
學文的是一排排的紅磚瓦房,裡麵擺著著師長與學子的課桌,嶄新的。
校舍不多,但看上去功用卻是分得明顯。
課堂,畫室,琴房,茶室。
還有族學的會客廳。
最讓五位滿意的,居然每人能分到一個小院。
這真是一個驚喜,他們原本以為幾個人能分一個院子算不錯了。
可是現在這樣子他們能帶家人來住了。
院子不大,卻是五臟俱全。
一家子完全可以住得下。
房間三間,書房一間,會客一間,廚衛各一間,還有個吃飯的飯堂。
房間都不大,卻讓幾個人很是喜歡。
每個院子裡都留著原本這山上就長著的大樹。
文人墨客,武師們哪個不喜歡自己家裡有兩棵樹,還是那種樹蔭特彆大的樹呢?
“這些,都是給我們準備的院子嗎?”其中一個年輕些的先生問道。
“正是,咱們族學可是給每一位先生都有準備院子,分給您了,隻要您還在這裡教學,這裡就給先生住的。”村長回著話。
這都是先前村長就已經準備好的話。
唐寧作為晚輩跟在後麵沒有說話,觀察著先生們的眼神。
當他們看著每個人都有一個小院的時候,臉色都由一開始的審視變成了欣慰。
唐寧這會子心終於安了下來,人家三個舉子是完全有了當官的資格,隻是這世道不好才沒辦法來這裡教學。
所以自然是希望能安定下來,以後怕是還會接著科教。
所以興是隻有舉子隻是現下沒有辦法的辦法。
一下子族裡來了三個舉人老師,也是讓族長和村長的臉都笑開了花。
不僅有院子提供給先生們住,還每個院子吃的喝的都給準備著了呢。
“幾位先生即是願意來咱們這窮鄉僻壤地來教孩子們識字習武,那我們肯定是很歡迎的,所以每位先生除了每個月的月銀外,還有咱們村裡給借應著每個先生五十斤的糧食,十斤的菜油。
還有我們送來的菜,如果先生們想吃彆的菜,和我講一聲,我們村裡每天都有人去鎮上或者縣上,都可以幫著先生們去采買的,所以住在這裡,還是很方便的,
且咱們村兒還有大夫,吃住村的唐大夫就在村裡,幾位先生如果是哪裡不適,完全可以派人來找唐大夫,他醫術可是這個!”村長豎起自己的大拇指。
幾個先生一聽,這樣的安排真是太好太周到了,他們以前也是當過先生的,除了月銀和學院給準備的一間宿舍,是啥也沒有的。
沒想到這樣的族學比大多數書院都想得周到。
居然還有大夫。
“對啊對啊,先生們如果有什麼需要或者不明白的,找咱們村的村長,族長,裡正,還有我啊,都是可以的,我們一定替師長們把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那麼咱們村的孩子們也就麻煩師長們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哦。”唐寧清脆的聲音讓幾個師長都看了過來。
看著這麼靈動的孩子,倒是一點也不像鄉下孩子。
“對,這是咱們裡正家的孩子,唐寧,他的三個哥哥也是讀書人的,還有這位,唐史,也是咱們村的秀才,已經中了秀才一年多了,這是咱們村最年輕的秀才哦。”族長也趕緊給先生們介紹他們村之星。
村星,唐史,大大方方的走到幾個師長前麵:拜見師長。
“多大了?”
“十四。”
“也就是說你十二歲多便中了秀才?”
“沒有,十三中的秀才。”
這可真是優秀,十三就中了秀才,三位師長都有些驚喜,原本他們覺得他們這些舉子怕是要來給人啟蒙的,沒想到這裡還有秀才。
“那我便來考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