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呸,啥也不是(1 / 1)

誰暴的?肯定是想跟著李有財的那些個店鋪掌櫃暴露的。

所以吃進去的銀錢想要他拿出來,他肯定是不願意的。

可是,李有財卻請來了縣太爺分家。

這下完了,全完了。

什麼都沒了。

一直到天色暗下去,幾個賬薄先生才算了出來他吞進去的銀兩花銷。

看著這十幾萬兩的賬,李有財眼都沒有抬一抬:“庶兄母子既然想分家,在這蜀地庶兄經營店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既然今兒個縣長大人都來跑了這一趟,那麼,

庶兄花掉的這些錢,為兄也願意不去追究。但是買進的宅子商鋪,卻是不能給了,但是,我還是願意以九一之賬分之。”

李家有規定,分家,嫡係要分走九成家產,而庶係分一成。

“等下的你貪了的銀錢,你有多少就補多少給我,宅子也可以折成錢。念在你也是姓李,今天分家,你花掉的錢,我不追究,剩下的我也隻要九成,餘下的一成,你自是留著,

再者,買進的宅子商鋪我也隻要九成,餘下的你留下便是,你們住著的這個宅子原本就是當年我自己購來的,所以我給你們三日時間,搬去分給你們的宅子居住,走之前,

就把分家斷親書都簽了吧,以後你雖姓李,卻是與我李家沒有任何關係,這位朱姨娘,你若是不甘,想再鬨一鬨,那麼我便報你兒子貪墨之罪,你該是明白貪墨十餘萬兩銀錢是什麼罪?”李有財懶得和他們拉扯。

生意場上遇到這樣的事海了去了,不多自己家這一個糟心的庶兄。

朱姨娘是庶兄的親娘,當年和自己娘搶爹的寵,可是沒乾什麼好事兒。

這會子還想在自己麵前鬨,嗬,笑話,一個可姨娘罷了,有本事讓他爹從墓地裡爬出來找他啊!

姨娘這種玩意兒,還真他麼的就是個攪家的玩意兒。

李有財想到了自己那些個跑掉的小妾,心下一陣的犯冷,若不是縣官大人還在這裡,李有財就能把這兩個糟心的玩意兒扔出李家大宅。

“李兄如此,也算人至意儘了。”縣長大人說了句公道話。

這樣的事情要是犯到自己家裡,嗬嗬,他不給他們下了大獄,分逼不給才是怪事。

這李有財一來州府就給各縣長都送去了五千斤的糧食和一千銀的救災銀,這不看僧麵看銀麵啊,既然人家請自己來看出好戲,就看好了。

嘖嘖嘖,十多萬兩,要是都捐給自己衙門裡多好,能幫不少流民了,不過李有財是個懂事的,今兒個自己隻是兩句話,就能解決他的麻煩。

再說了,他這個庶兄真不是個懂事的,這縣裡誰不知道他小妾都有九房,外室有多少倒是不知,但是卻是經常聽到他茶餘飯後的談資。

什麼又娶一房小妾啦,小妾和正室又打起來了,正室又去抓外室的奸啦……

就這種人,他真不給正眼看。

若不是李家人善做生意,他哪有這命享受這麼些年的富貴,差不多得了,還想鬨什麼?這麼多年也沒給衙門帶來啥好處。

啥也不是。

呸。

“大人公正嚴明,乃我崇明縣百姓天大的福氣。”李有財抱拳謝過了縣長大人。

“客氣客氣。”

“大人您看這也不早了,不如我們先用晚飯去?”

“不了,本官回衙門還有事要做,李兄不必客氣。”後麵記得送來我需要的糧食即可。

“那有財送大人。”

二人寒暄,完全當李有財的庶兄為無物,朱姨娘知道這次徹底的完了。

以後再也沒有揮金如土的日子,心裡一陣的恨,這個李有財的娘以前就壓著自己一頭,現在她的兒子也壓著自己的兒子。

不管朱姨娘如何狠,李有財根本不給他們好臉色,一來崇明縣就清理了不是自己采買回宅子的下人全清理了下去,隻留下身契在自己手裡的下人。

這李宅裡的人,就得他一個人說了算。

深夜,李有財才與李長誌把賬都清理完。

“爹,這也沒餘下多少銀兩,不過好在,這蜀中的鋪子雖然經營不善,可是都還是有利可圖的,咱們再清理清理,規整規整,以後還是可以過好的。”看著賬麵上餘下的二千兩銀子,李長誌微微的歎一口氣。

這錢還沒他們父子二人身上帶的銀兩多呢。

幸好朱姨娘是個摳門的,還管束著一些她兒子,不然這李宅子裡也不能餘下六萬多兩銀子。

“幾個糧銀鋪子裡還剩下多少糧食?”李有財微微歎了聲。

“每個品種都還有餘下上萬斤糧。”這聽著挺多,其實賣不了幾日,現在這世道,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糧食。

“給崇明縣衙送去五千斤粗糧吧。”今兒個人家來一趟,他不能讓人白來幫忙。

“是。”李長誌也從來不是個摳門的。

“對了爹,咱們來了這蜀中這麼些日子,唐家怕是也安頓好了,各位可是欠著他們的救命之恩呢,若不是遇到他們,咱們……”不定命都沒了,李長誌心裡一直惦記著這些事情。

但是自己家裡的事情若是沒有處理好,拖的時間長了,怕是一點兒銀兩彆想有剩下。

這出來做生意也好,還是打通人際關係也罷,哪一樣可都是要用到錢呢。

“明兒個就派人去縣衙門送糧食,順便打探一下唐家村的情況,他們既是跟著二公子來的,必是全都安排在一起,不會分散開分開不同的村子去的,所以一定是會有他們的消息的。”李有財早就想去拜訪送糧了,這都因家裡的事絆著,才拖到現在。

“成,明兒我去送糧食,再打聽打聽,咱們得好好謝唐寧他們一家子。”

何止是要謝,隻要他們願意,以後我們養活著他們一家子都不成問題,李有財覺得,人家唐正峰家也不可能需要自己養。

那幾個兒子多好啊,再看看自己隻有一個嫡子,忽然想到了,當年自己的正妻被小妾氣得流產的那一個兒子,心裡就抽得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