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李長誌人呢?(1 / 1)

“天下是真的要大亂了。”

聽了自己三哥的話,唐寧內心一陣的亂麻,“本來就已經夠亂了,現在還要更亂,苦的還都是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

可不就是,苦的全是平頭老百姓。

“不過,咱們不論外麵的世道怎麼亂,隻要蜀中還是三皇子的封地,我相信就不會亂,那咱們首要做的事,還是得把地種好,出產好的糧食,那麼對於當權者,我們可比千軍萬馬。”那麼就是有用的人。

那麼,他們一家子就能安安穩穩的。

唐正峰點了點頭,不論古今,隻要是亂世,哪次死得最多的不是老百姓呢?

唐正峰歎了口氣:“咱們隻要把地種好,把村裡的人管束好,就成。也不知道,不知道你祖母他們怎麼樣了?”

嗯?爹今兒個怎麼想起來那老太太了?

那祖母多半不是自己爹親的,不然也不會在自己大兒子上門說讓他們跟著走時被罵得狗血淋頭,還指望著唐正峰一家走了,把家裡的財產都留給她二兒子。

唐寧與唐文斌二人對視一眼後,果斷轉移話題:“二哥三哥,如果真是你猜的這樣,怕是最近你們三個便會被二公子叫了去,包括林將軍他們幾個。”

“對了,咱們家挖了這些個土豆紅薯的,怕是王爺都有些個安排了,咱們晚上先弄些來吃,把族長,村長,唐大夫都請來,咱們晚上好好吃些,

然後每戶再送幾個烤好的土豆紅薯,讓他們知道跟著咱們種的是啥糧食,嘗嘗味兒,也就不擔心這種下去的這麼些個田地裡的出產能不能吃能不能換成銀錢了。

我估摸著,過不了三日,王爺定是要來與咱們相商這批土豆紅薯的價格的。”咱們家可是還留著他四萬兩銀子呢。

唐寧覺得她可以不急,可是王爺那每日湧來的流民卻是急得。

還是他們村那麼多的糧食。

可都是希望能賣個好價錢。

至於種子。

還是得先留夠,以後若發現有彆的種子,也是要配配種。

“寧兒說得對,咱們得讓村子裡的人都嘗上一口,讓他們先安個心。多的不要給,一戶兩個紅薯三個是需要有的,土豆就先不給了,都留著明年做種,畢竟這個不能插苗活啊。

就用蒸的吧,咱們家,村長家,族長家的鍋,每戶人蒸個兩三鍋,該是就夠了。”唐正鋒一提到村民的福利就回了神。

“好呢,一會子我就拿一麻袋紅薯先洗出來,晚點讓村長大叔和族長爺爺幫忙蒸了分給村裡人。”人多的給四個,人少的給一個或者兩個就夠了。

這東西現在可精貴著呢。

地裡的插上就下雨,這雨下著,過兩天就能看出來活過來的紅薯苗。

紅薯苗隻要肥料足,長得可是很快的。

十月中下旬怕是就能割來喂豬了。

所以現在他們要開始找豬仔了。

不對,找家禽前需要修房子。

唐寧掰著指頭算了算,銀子是夠了,現在建磚房子貴,不如用石頭壘起來屋子,可是用石頭的話,那泥土的粘合性又不夠強,除非有水泥。

水泥?

水泥的配方及原料主要包括石灰石頭、粘土和鐵礦粉,這些原料經過破碎、混合、磨細後製成生料,然後在大約1450℃的高溫下煆燒成熟料,熟料再與石膏按比例混合磨細,製成水泥。

這是前世的人都知道的常識,但是配合比例卻是沒有公布的。

而且水泥的質量也由各個材料的比例來決定的。

不說彆的,就光說一千四百五十度的高溫,這個玩意兒,據唐寧所知,這個時代能燒出如此高溫的怕也得是專業的製造衙門署,才能燒出來這樣的溫度。

所以想用石頭砌房子,現在想也是白想。

等有了機會再說。

還是用磚吧。

費錢,心疼,肉疼。

啥都是錢。

但是,燒紅磚的價錢不高啊。她知道,她們這村子裡建房子光是買磚都跑了幾個縣的磚窯,這個時代的磚窯燒一窯的磚需要大半個月,所以這青磚很貴,而且費時間。

那麼,去縣裡找李長誌父子倆吧。

這都過去了幾個月了,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回事,竟是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三哥,你說李長誌家是不是出事兒了?”唐寧悠悠地道:“咱們家的男子,除了爹以外,怕是隨時都會被二公子召走,這做生意,還得找熟悉生意門道而且信得過的人,我覺著李長治父子就可用。”

可這麼些日子也沒一點兒消息,定是出了什麼事。

崇明縣城,李家五進的宅子裡。

李有財臉色膝黑,眼裡怒氣看著就還沒有散完:“好了,都彆吵了,既然大哥和大姨娘想分出去單過,就按李家祖上的規矩分吧,這些日子我和長誌已經把這些年的賬都盤了出來,

至於到底贏利了多少銀錢,我們心裡有數,還有,在我們沒有來這蜀中的時日,你們花了多少,買了多少宅子,娶了多少姨娘,生了多少兒子女兒,

都再與我李家無關,既然要分,那便分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與長誌的賬本已經整理出來送到了縣太爺那裡,稍後,他便會派人來與我們分家,再斷親。”

李有財的庶兄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李有財還有親自來蜀中的一天,他常年都是北上管著京城的生意,而蜀中的他也每年都隻是看看賬本。

自然賬本上都是隻有虧的。

但是沒想到,幾個月前,李有財帶著自己的兒子媳婦兒突然就到了州府,而且還是跟著蜀王的二公子來的。

一到州府便站穩了腳跟,都沒來這崇明縣找他這個庶兄,就帶著自己嫡長子庶次子把整個蜀中的賬一個一個挨著盤查了一遍。

因為是直接到店鋪盤查,而且店鋪到現在為止的店鋪地契都還捏在李有財的手裡,查的自然都是真的賬,那就和自己往年送去的賬本可是完全不一樣了。

李有財的庶兄抹了抹一頭的汗,自己的姨娘還想鬨到分家,好把這些年吞掉的錢財先吞下,可是李有財卻直接把店鋪的賬與自己這些年買進的宅子花銷都給爆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