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景德滅曲詔,蘭樘花木早連理。

我想,若是曲家沒有覆滅,蔣明橖和曲蘭頌二人該有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吧。】

古古眼圈泛著淺紅,看樣子傷感不輕。

【曲蘭頌從一個權貴家的公子淪落成一個供人奴隸的內監,又曾因報仇而內心備受煎熬,哪怕是後來家仇得報,但他的性格到底是在那些年中發生了扭曲。

麵對蔣明橖那赤誠的愛慕時,他的內心是自卑的,他不敢接受對方的感情,更不敢賭兩個男子之間的愛是非能夠長久,怕因自己的一念之差,害了自己,也怕害了對方。】

【所以,他才會拒絕蔣明橖的求愛,甚至在自己死前也不敢直接告訴蔣明橖自己的心意。】

【他偷偷留下的那封寫有自己名字和生辰八字的婚書,並告訴自己的妹妹十年之約的條件,隻有蔣明橖滿足這個條件時,才將紙書給他。】

【這裡啊,據主播分析,曾經的曲蘭頌心裡是因為各種原因而退縮過的,他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教他重禮儀、知風骨,他爹呢又是從小這樣要求他的。所以他怎麼可能對一個男子動情呢?

可到底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最後,他也終於是敗在了蔣明橖的一顆真心上吧,所以才會留下這樣一份禮物給蔣明橖,卻又偏偏叮囑曲雲婉要等過了十年趕時間、蔣明橖若沒有娶妻、哪怕有孩子,再給他。

這說明,那時的曲蘭頌自己也是不確定的,他不確定蔣明橖對他的愛到底能不能經得起十年生死的考驗。】

若不能,他便不打擾蔣明橖今後的生活。

【我想,他生前沒敢說完的那句話應該是,若是你十年後,無妻而有子,那時我縱是冒天下之大不違,也願與你以夫妻的身份永結同心,全今生之情。】

【可惜,蔣明橖等這句承諾等了一生,終於在他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他得到了曲蘭頌對自己的回應,也算是死而無憾。兩人到了地下,終得以團圓。】

光幕中顯現出史書的文字書頁。

【鎮南王蔣明橖,一生無妻無妾,無兒無女,唯有一夫,名曲蘭頌。

天網監察曲蘭頌,孤寡一生,生前亦未有婚配後嗣,死後僅有一夫,名蔣明橖。】

古古感慨,【世間最至死不渝的愛情,大概就是不管過去千萬年也好,你我的名字始終在史書中緊緊相連,為世人傳頌也好,被萬世唾罵也罷,總歸沒人能將他們分開。】

【這,大概就是蔣明橖和曲蘭頌對彼此最真誠的告白。】

【後來,我們的考古學家用儀器檢測他二人合葬的棺木時,沒在裡麵檢查出他們的屍骨,商議再三決定開棺。可沒想到,打開棺材,裡麵卻隻有二人的衣冠和少量的陪葬品,不見屍骨。】

【那這二人的屍身真正葬於何處呢?】

古古疑惑的語氣將眾人的心吊了起來,但也有人嚇一跳,怎麼還整開棺的?

這後世的人怎麼如此無禮?

【後來結合曆史啊,專家們有了一個猜測。那就是他二人暗地裡被神昭大帝葬在了一個秘密的地方,至於葬在哪裡,至今還沒找到,也是曆史未解之謎。】

【有人覺得,這是神昭大帝刻意不想讓彆人知道,以免打擾他們安寧,明麵上的衣冠塚隻是一個掩人耳目的靶子。畢竟在古代,斷袖之情確實會被世人嚼舌根。】

【但也有人對他們之間的感情表示唏噓和動容,其中在那些陪葬品裡,就有一件彆人送給他二人的禮物最為耀眼,它誕生於那個時代的另一名人手下,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相信就算我不說,粉絲們也能猜到是那人是誰了吧。】

古古笑眯眯的看著屏幕上的評論,但看了幾秒發現沒一個發表答案的。

好吧,看來他隻能自己揭秘了。

【他就是大宸有名的大書法家——柳尚!】

“誰?柳文使?!”

“確定沒搞錯人?那家夥怎麼可能送他們禮?!”

不怪有朝臣驚訝,實在是知道柳尚為人的,就不可能覺得他還能對曲蘭頌他們的不齒之情心生感動的,不破口大罵就不錯了。

古古笑著說。

【柳尚這個人呢,最大的優點是文采不凡,最大的缺點也是這個,他就是文采太超然了一點兒,所以總免不了有些恃才傲物。】

【他讀書非常厲害,傳說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不光如此,他的那一手書法才是寫的最妙的,堪稱當世一絕!】

柳府,站在自家庭院裡的中年男人摸著自己烏黑柔順的長須,對光幕中人的誇讚滿意的點頭。

對,沒錯!

他柳尚就是這麼厲害!自己肯定是青史留名了!

【可惜啊,此人性格上就顯得有些古板和不知變通了,簡單來說,就是隻知道舞文弄墨,不通人情世故,不然也不會一直不得景德帝重用,當了十幾年小小的掌書使。】

“什麼不得重用?!胡說八道!”

柳尚不服,他怎麼就通人情世故了?

他哪裡不得重用了?!

後世小輩,滿口荒唐言。

卻聽光幕中人話風一轉,又是說道。

【可出乎意料的是,在蔣明橖和曲蘭頌違背世俗舉行大婚後,所有人都對他們感到不齒時,偏柳尚沒有說閒話,反而做了個十分反常的行為。】

【他不知從哪兒尋了塊上好的碧玉,這玉哪怕在夜裡還能發出瑩瑩綠光,足有成人巴掌大。然後,他就用這玉雕刻出了一株蘭花和橖木相依的玉雕,雕刻的活靈活現,十分漂亮。】

【然後他進宮將這玉雕交給神昭大帝,意思是想要讓他將這玉送入蔣明橖和曲蘭頌的墓裡,算作他給二人的新婚賀禮。】

【就是因他用這塊絕世之玉打造的蘭橖花木玉雕太過驚豔世人,可以說是舉世難尋,所以後來逐漸開始有人稱蔣明橖和曲蘭頌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為“蘭橖之約”,這塊玉也名“蘭橖之玉”。】

【在此之前,世人都以為這位柳文使隻是讀書厲害,卻沒想,他那一手玉雕功夫也是深藏不露。】

說完,古古就在屏幕上放出了這塊玉的照片。

隻見照片上,通體碧綠的蘭花和橖木相交纏著,蘭花枝蔓柔美,晶瑩剔透,似有水光流動,花枝上的條紋清晰可見,輕輕的纏繞著那棵碧綠的橖木,花心正對著橖樹方向,而橖木本是樹,沉默而厚重,此刻卻有一枝細嫩的枝葉與蘭花的花瓣相連在一起,好像生有靈智,笨拙而柔情的與蘭花像一對正在牽手的戀人,親密而纏綿。

這玉確實雕刻的不錯,玉質也是上乘。

不少人看著圖片讚歎,但唯有柳尚越看那塊玉越眼熟。

等等!

“這可是我家的傳家寶啊!我怎會拿來隨便刻成一尊玉件兒送人?!”

柳尚震驚,柳尚不敢置信。

未來的他怎會如此糊塗,那玉可是他的命根子啊!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古古展示完玉的照片後,繼續說道。

【鎮南王死後,他的王位由他的弟弟繼承,可傳兩代。

而曲雲婉呢,曲家冤情被平反後,她雖然恢複了曲家二小姐的身份,但她始終以蔣明蘭這個名字生活著,嫁給了蔣明橖的義弟——朱致旻。】

【她一生過得很幸福,縱使幼時受過一段時間流浪的苦,可最後在她的兩位兄長和養父母的照顧下,沒人敢對她怎麼樣。

縱使蔣明橖和曲蘭頌不在了,她嫁給她的丈夫後,她丈夫對她很好,一生也沒有彆的女子,隻她一位妻子,兩個還育有兩子一女,白頭到老,恩愛非常。

據說,她和她丈夫死的時候,還是一起含著笑離開這世間,享年八十九歲。】

古古一口氣說完,歇了口氣收拾好情緒,認真且嚴肅的宣布道。

【好了,蘭橖之約的故事就是這樣,下麵來看一下有關這二人的曆史記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