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兩年前開始計劃的,所以他倆在作案前,早已毀掉了所有前期的證據,包括聊天記錄,網頁瀏覽記錄等。甚至他倆還互相刪除了好友,隻在某個固定貼吧用暗語定線下的見麵時間。至於監控,也不可能會保存這麼長時間。
程應樹工作後,自己有些存款,自殺前給相處也不太好的家裡人轉了一部分,剩下的七萬交給徐盛濤,讓他用來收買一些幫他倆實施犯罪的人。為了不讓警方查出他的銀行流水有問題,他給徐盛濤的七萬是從他們製定了計劃之後,每個月固定取出來的現金,在實施計劃之前才交給徐盛濤的。因為程應樹生活開銷非常規律,提前計算好存款的一半是多少,並不難。
徐盛濤盤算著,這些錢買多條人命肯定不夠,所以他也從自己卡裡取出了三萬備用。為了滿足他自己的心理扭曲,徐盛濤居然覺得三萬還好,不多。
濮優和張亮的死,是因為投放肉毒杆菌。他倆的死都是程應樹和徐盛濤經過一年來的觀察後策劃的。程應樹和徐盛濤發現,這兩人吃外賣較多,隔三差五就點夜宵;而外賣往往吃完就丟,不容易留下證據。
於是,徐盛濤用了兩萬買通一個送外賣的好友楊凱,讓他在目標就餐位置(比如家中)附近等著。並且,他還避開了監控。楊凱將外賣工作服放在背包裡,裝作普通點外賣的人。當發現有外賣員到附近送餐時,他就報出目標的手機尾號,把餐截和了。注射完毒素後,他再換上外賣工作服,給目標敲門送上食物。
楊凱起初不想攬這個生意,但是徐盛濤說,這案子不可能留下證據,然後把應對楊凱這個案件的處理方法說了個詳細。楊凱左思右想,覺得確實是無懈可擊的。徐盛濤說,你想想,你掙兩萬要跑多少單,可是這簡單的任務,在指定日期守株待兔就輕鬆掙錢,不好嗎?
他還特意提醒楊凱,如果送來的食物都很燙,那就不要投毒,毒素會失效。如果有涼的飲品或小吃,可以投毒。
濮優和張亮兩人都未婚,有女友但沒同居,平時是獨自吃外賣,這也是徐盛濤針對他倆策劃讓楊凱實施犯罪的原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楊凱本質和徐盛濤是差不多的貨色,所以會答應犯罪也是意料之中。
隻不過在徐盛濤的口供中,劉曉慧明明就知道她的投毒行為就是要讓陳三實死,並且說還想給老陳也投“過營養毒”。徐盛濤怕計劃被打亂後他們露出馬腳,就和她說這樣你容易被發現,目前就隻殺陳三實即可。劉曉慧被他說服,答應隻殺一個。為了減少責任,她在警察麵前,裝作根本不知道藥物會致死的樣子。
這個連環案破了之後,在民眾中掀起了非常激烈的討論。絕絕絕絕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凶手們罪大惡極,做的是錯誤的。但是,仍然會有極少數人非要出來唱反調,可能是三觀問題,可能是雙商問題,可能的人品問題,還有可能僅僅是想博取眼球騙回複騙轉發的問題。這些人仗著目前沒有法律管得了他們,在網絡上什麼話都說。他們可能會被封號,但是無所謂,再申請就是。
總有人抱著鍵盤,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形成無形的暴力形式:網絡暴力。
好在大眾對這件事的評價很正常,多數人的評價是“要重判!”。雖然案件的審理和判決還要等一段時間,但是正義的審判遲早會來。
針對心理問題,很多網友建議加強對於校園霸淩行為的預防、管理和處罰。加上最近有未成年卡著14歲年齡限製“知法犯法”的案例,網友還呼籲降低年齡界限,不要讓未成年人保護法,成為未成年人渣保護法,保護了施暴者。同時,有網友指出來,不滿14歲這個限製,不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定的,是刑法定的。大家還認為,家人的關愛與否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
可是,儘管呼籲了,但是仍然暫時未能有實際效果,未成年犯罪仍舊存在,校園霸淩問題也仍有殘餘。有網友說14歲這個限製不能隨便降低,是因為年齡影響的不單單是心智成熟度,還有情緒控製能力。不過隨著校園監控的普及,全國各地的學校的安全係數有了一定的提高。當然,還有一些校園霸淩者,他們利用沒有監控的地方,例如宿舍、衛生間和校外角落等,依舊欺負著其他同學。所以,家庭道德教育和學校的監督管理非常重要。
後來,還爆出某校學生霸淩他人,霸淩者未受處罰,被霸淩者和舉報者相繼離開了學校。而且,這樣的例子不止一兩個。
有網友評:這世界沒有一樣是公平的,哪怕是生和死,都沒有絕對的公平
有網友回複:正是因為沒有絕對的公平,大家才向往公平
還有網友回複:雖然不存在絕對公平,但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相對公平出現
後來,李成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
“小時候我不懂事,跟著同學們一起霸淩過程應樹,我特彆後悔。那時候比較二,總覺得不和身邊的人做一樣的事,就很沒麵子。當時其實也很同情程應樹,所以打他的時候我儘量不用力。可是,不知道怎麼的,我那會兒就是特彆愛麵子,明明很不想做,卻非要跟他們同流合汙。長大後,每次回憶到這些事情,我就特彆懊惱,覺得自己太蠢了。就算我沒本事去做個英雄營救他幫助他,也不應該去參與霸淩啊!我才是那個最懦弱最蠢的!什麼麵子?那應該是最丟人的事兒才對。大學我讀了師範專業,實習的時候也遇到了校園霸淩事件,所以我特彆地關注受害的學生,一下課就去給他“當保鏢”。孩子們說我太有正義感了,是他們的英雄。其實不是,我是在贖罪,贖罪啊!諷刺的是,我因為在課間“保護”那位被霸淩的孩子,被不知道哪位學生的家長匿名舉報了,說我課間打擾學生們的正常交流。畢業後,我來到了新疆支教。起初,我來這裡是因為良心受譴責,總想做些什麼,彌補以前的錯誤。當真真正正地進了村子裡,我才真正地愛上了這裡。這裡有世界上最淳樸的美好,仿佛可以淨化一切。其他廢話不想說了,總之,願天下的孩子們幸福開心,堅持本心,不要學不好的事。願校園沒有霸淩。”
李成的帖子火了,有網友說:我們需要給孩子們犯錯並改正的機會,這也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主要意思吧?但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這個時候家長和學校的教育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把矛頭指向孩子們。
也有網友評:看過太多不負責任的家長,以及漠不關心的老師,太讓人心寒了。
有網友跟帖:對於那些不負責,隻管生不管養的家長,就是應該加大處罰。
也有的提到說:校風真的很重要啊,我以前在的中學,排名差就算了,孩子們天天就流行混社會,班裡誰看書就會被彆人罵“裝逼”,不會抽煙的不論男女會被罵“廢物”。老師上課就照課本讀,學生愛考幾分考幾分,從來沒人管的。校長除了催班主任趕緊收各種費用外,都不知道校長他老人家還在意什麼。
有位老師跟帖道:我作為一名老師,想說的是,一線老師的權利真的是最小的,事情卻是最多的,工作量大還持續時間極長。教書是占用時間最少的事情,寫報告發通知寫總結打接龍才是主要工作。還有,校風不是老師說了算的。
還有網友說:一個孩子的三觀形成,最早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建議加大對違法未成年的家長的處罰力度。不能總是不痛不癢地“批評教育”,這不是在變相鼓勵未成年人犯罪嗎?確實有個彆家長仗著家中勢力強大,鼓勵孩子:“沒事,你就算殺了人我都能給你擺平”。現在對於人命案的結果,針對不滿14歲的殺人犯,也僅僅是個批評……
於是又有網友說:我作為一個家長,真的沒時間帶娃教育娃啊!我也很難過!
總之,大家都不容易。但是,隨著政策的逐步完善,治安保護設施的升級,加上人民素質的日益提高,一切都在逐步往好的方向發展……
案子辦完了,李博特意在私下對林方嶽表示感謝,說他的思路給了警方很大的幫助,大大加快了破案進程。
李博態度誠懇,林方嶽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您彆這麼客氣,配合警方也是我應該做的,隻不過是提供了一個思路而已。”
李博搖頭道:“不,這可不是小事情。街道的監控是有期限的,如果不是你及時想到陳三實那邊,等到監控時間一過,我們再想去細查什麼那就倍兒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