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挖的土層深了,出元青花的幾率大(1 / 1)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種瀏覽器插件打開此網站可能導致內容顯示亂序,請稍後嘗試使用主流瀏覽器訪問此網站,感謝您的支持!

第404章 挖的土層深了,出元青花的幾率大

“汪老板,這兩天挖第二層土,你的運氣咋樣,有沒有撿到大貨,遇到啥好些的東西?”

跟汪亮遇到一起的時候,他笑著跟他打著招呼道。

“運氣還行,上午撿了一個瓷片,看著很像元青花!這算不算大貨?”

他也笑著對他說道,心情看上去很不錯的樣子。

難怪這麼晚了他還不回去。

要真是元青花,一片的價值,都不會比薛猴子、萬能他倆撿到的那些粗瓷盤子價值低了。

“那肯定算大貨了,你運氣挺好的!不過你是怎麼知道它是元青花的?”

武元勝好奇的又問了一句。

“發現它的時候,跟一些鈞瓷瓷片在一起,這些鈞瓷瓷片,看著像是元代的,很厚實,很大。

“是嗎?我看看你撿到的鈞瓷瓷片。”

雖然沒有用探測器,但他還是背了背包,撿到好些的物品,他都會裝進背包裡。

“俗話說“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可見其珍貴。

(鈞瓷的燒製,用的釉料複雜,在燒製的過程中,會變色,燒成之後,也就有了不同的顏色。)

之前在挖第一層土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發現鈞瓷瓷片的。

(蓮瓣內飾雲頭,就是蓮花花瓣跟雲紋組合在一起的紋飾圖案,這個在元青花罐子底部很常見。)

“挖的土層深了,出元青花的幾率大,我跟你說,下午我又撿到幾片鈞瓷的瓷片了。”

沒過多久,幾塊大的鈞瓷瓷片被他拿了出來,然後遞給了他。

這兩點都附合瓷片是元青花的特征。”

汪亮說完,把他背著的背包拿了下來。

“給,這幾片我單獨放起來了。”

當然,這是宋代時候流傳的說法,那時的鈞瓷是皇家專用,到了後來,也慢慢變成了民間百姓家的生活用品了。

他接著又說了一句。

汪亮見他有些疑惑,解釋道。

另外瓷片麵上畫著的圖案有蓮瓣內飾雲頭,還有圓形的寶珠紋。

把瓷片還給汪老板的時候,他又說道。

這個跟窯變有關。

“是啊。能收藏一些元代以後的鈞瓷,也是很不錯的,你今天收獲很大!聽說薛老板跟萬能撿到了一批盤子,他們運氣也挺好的!”

看上去都是碗上麵的,很厚實,顏色是那種淡藍色同時泛著青色的樣子,有一塊裡麵還有少許的紅色。

武元勝看著的時候,汪亮又說道。

“誰說不是!可惜他們的價格要的太離譜了,就那盤子,薛猴子還想賣1000,又不是精品。

不過要是能找到宋代的官鈞瓷片,一樣是特彆值錢的!”

沒有繼續說元青花,那個肯定不在這裡了,他打算看看鈞瓷的瓷片。

現在出的多了,超過300肯定沒人要,讓他們先放著吧,過段時間再問問。”

提起粗瓷盤子的事情,汪老板說道。

他說的是實際情況,畢竟生意人,大家買著也是要賺錢的,沒有利潤誰會白忙活。

“那種盤子的價值,跟一片好看的瓷片大不了多少,買不買無所謂,多撿一些好的瓷片是一樣。”

簡單對比了一下,武元勝說道。

“你說的對!還是好好撿瓷片算了,很多完整的東西,不一定就比殘了的價值大,另外我們不是收藏家,不賺錢的生意,肯定不做!”

“就算是收藏家,人家也不會去收藏這樣普通的東西。”

兩人又聊了幾句,開推土機的師傅把推土機開到一處地方停了下來,然後熄火下車了。

他走到了最後過來倒完土的一輛渣土車旁,然後上車跟司機一起離開了。

沒有噪音,這邊變得安靜下來。

武元勝在後八輪倒下來的渣土堆尋找完後,就去了推土機推開的那些土層那邊。

就像汪亮說的那樣,土挖深了,出現元青花的可能性更大,特彆是混合在鈞瓷瓷片裡麵的青花瓷片。

之前他說的元青花,瓷片上要是有年號:“至治年”、“至正年”等確切的年號,那樣的話,就更能證明是元代的。

當然,那樣的瓷片,一片的價值,恐怕都能賣到10萬以上。

找了一會兒,在天黑之前,除了那些青花瓷片,他也找到了一塊鈞瓷的瓷片。

這個瓷片很大,是在一個磨盤的旁邊找到的,同樣是碗上麵的瓷片,看年份,應該還是元代。

因為元代的各種生活用品,從器型上看,通常比較大。

瓷片是大半個碗,內外都有紅色的窯變,看著很大氣,美觀。

就這瓷片,要是換薛猴子的他們的一個盤子,他都不願意。

把瓷片收好,武元勝又看起了磨盤。

他覺得挖的深了,就算是一些石礎,也是很有年頭的東西。

磨盤不算大,青石的材質,直徑約半米,露在外麵的部分是素麵的,應該是底麵。

把它翻了個身,他看見它的表麵有一些花卉圖案。

仔細又看了下,發現它的中間刻有葵花一樣的紋飾,葵花的外麵是一個正方形的邊框,外麵又雕刻著花卉。

整體看上去像錢幣一樣,還是個花錢的樣式。

這樣好看的磨盤,他肯定會撿回去。

天漸漸黑了,嚴順跟撿鐵的那人在開推土機的師傅離開後不久也離開了。

“要不要我幫你搬一下?”

見武元勝搬著磨盤很吃虧的樣子,站在不遠處的汪亮對他說道。

“那伱幫我搬一下吧!”

一個人搬著確實挺重的,磨盤是石頭的,很厚實,重量差不多有一百斤。

這裡的地麵不平整,要是像路麵那樣,他就可以把它豎起來滾著走了。

把它放到一處凸起的地方,兩人搬著它向麵包車那邊走去,距離也不是太遠,大概50米左右。

“走,晚上我請你吃飯!”

當把磨盤放到麵包車上時,他對汪亮說道。

“不用那麼客氣,大家都有互相幫忙的時候,天黑了,走吧,晚上再過來撿一會兒。”

說完他就去了他停電動車的地方,然後騎上車子離開了。

武元勝在他離開的時候,把東西放好也返回了。

他先去了一趟管委會旁邊的儲物室,把東西都放在了裡麵,然後才回到了家裡。

下午的時間,瓷片他還是撿了一些的,估計有六七斤重。

除了鈞瓷的,其它的稍微好一點也有四五片。

沒用探測器,金屬材質的物品肯定是沒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