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你怪你爸嗎
“玉萍,你回來了,就到我家去坐一會兒吧!”
那個叫慧芳的女人在他們吃完午飯後,對她說道。
“好,那我們現在就去,不過我坐不了多久。”
宋玉萍說完,起身跟家人說了一聲,然後跟著慧芳一起向門外走去。
武元勝跟在了後麵,到這裡來,他肯定不會讓她一個人單獨去彆的地方,哪怕是熟人。
因為距離稍微有點遠,他們是坐著車一起過去的。
惠芳住的地方,位置比宋玉萍的父母、哥哥家要好一點,靠近鄉村路邊的主路。
這裡也是好幾戶人家的房子連在一起,不隻前麵一排,後麵也有一排住了人的房子。
她家在前麵一排第二家,是一戶兩間三層的房子。
第三層上麵蓋的是石棉瓦。
剛到這裡,就聽見不遠處一戶人家房門前傳來了土狗的叫聲。
聽見狗叫,從房子裡走出來一位老奶奶,年齡看上去有80多歲了。
武元勝停好車,三人走了下去。
宋玉萍看見那位老人,喊了一聲“張嬸”,跟她打著招呼。
老奶奶聽力、視力都很好,很快反應了過來,也認出了宋玉萍。
“這娃子,20多年沒有看見你了,今天總算是回來了,回來的好!你媽到我這裡來玩,可是時常念叨伱!”
老奶奶走到了他們跟前,對她說道。
“張嬸,多年不見,你身體看上去還是那樣好!”
宋玉萍又對她說了一句。
“差得遠了,人老了,一年不如一年!你旁邊的這個年輕小夥子是誰?”
看了一眼武元勝,老奶奶問她道。
“他是我女婿!”
“哦!那挺好的!”
又聊了幾句,老奶奶就回去了。
在她們聊天時,惠芳打開了她家的房門。
“給,喝點茶!”
進屋坐下後,她幫兩人倒了茶水。
“謝謝!”
接著她遞過來的茶,武元勝說道。
看了一眼房子裡麵的家具,生活用品,包括裝修情況,明顯比易筱月外公舅舅家要好很多。
家具都是買的一些組合櫃,房子裡麵的裝修也是刮的膩子,最裡麵放著的有一台冰箱。
“惠芳,你這房子啥時候蓋的,看上去挺好的!”
宋玉萍喝了一口茶水,問她道。
“08年時蓋的,有6個年頭了,鄉下也就這樣。”
惠芳說道。
“花了多少錢?看你蓋了三層!”
“差不多8萬塊錢,可把我們這些年在外麵存的錢都用完了。”
聽她這樣說,武元勝覺得08年那時,要是不在農村蓋房子,在市裡麵買一套房子,可能更劃算。
當時小城市的房價差不多隻有六七百元每平米左右。
那幾年世界範圍內的金融危機,房價持續下跌,買房也便宜,有蓋這房子的錢,還不如買房子。
當然,那時的環境跟現在不一樣,03年到12年,建設新農村,經濟的重心放在村鎮。
城市上的人都羨慕農村人,他們在市裡打工賺了錢,回農村生活,過年熱熱鬨鬨的。
很多市區家庭條件普通的女孩,那幾年都想著嫁到鄉下,鄉下有地種,無論如何,都不會餓著。
不過隨著城市化進程,農村跟城市的差距又變大了,鄉下人又開始羨慕城市上的人,特彆是拆遷戶。
“芳嬸,那時沒想過在市區買房嗎?那時房價可是很便宜的,8萬塊錢,也能買一套房子了!”
聽她說了蓋房子花掉的錢,武元勝順便說道。
“那時都覺得鄉下好,誰會考慮那麼多!不過蓋就蓋了,在鄉下,這房子住著也挺好的!”
她說的情況也對,當初鄉下沒多少人想著去城裡買房,除非那些閒錢特彆多的人。
“是啊,是很好!鄉下獨門獨戶,麵積大!城裡也隻有彆墅能夠這樣了。”
宋玉萍這話不假,鄉下地多,大多數住房,前後都有空間。
市區的商品房,基本上買多大就住多大,除了彆墅。
“玉萍,你怪你爸嗎?”
沒有再聊房子的事情,惠芳又問她道。
“不怪!當初是我自己的選擇。
要是按照我爸的意思,不要小孩,那就是另外一種生活,或許沒有那麼艱苦。
但不管咋樣,都過去了。有了女兒,她就是我的全部,我感覺也挺好的!”
“嗯!無論如何,都已經過去了!”
她倆說著話,武元勝的手機響了起來,看了一下,是X城區搞回收的大胡子龔師傅打過來的,他接通了電話:
“武老板,我又弄到了一樣東西,你現在有時間嗎,可以過來看看!”
龔師傅在電話中對他說道。
“現在沒時間,要晚上六點鐘左右,你弄到的是啥?”
他估算了一下時間,然後說道。
“是一個很大的銅鑼,直徑差不多有一米,我剛稱了重量,有二十多斤重!”
這麼大個的銅鑼,應該是縣衙或者古代軍隊用過的,他打算買下來。
“那挺大的,你先留著,我晚點去你家裡看!”
“好!那我幫你留著,晚上六點左右見。”
說完他們都掛了電話。
剛才打電話,惠芳也聽見了,她又問了武元勝一些事情。
他也把自己順便收古玩的事跟她說了。
芳嬸說村子裡有人家裡可能有這些,但他現在也沒有時間去慢慢看,隻能等以後過來了再說。
古玩到處都有,惜緣隨緣購買就好。
“惠芳,我們走了,下次回來再到你這裡玩。你要是到了XF市區,記得打我電話。”
在過來的路上,她們兩人已經互相保存過對方的號碼。
“好!你今天要回去,我也不多留你了。我們電話聯係!”
又聊了幾句,他們就坐上車回到了易筱月的外公外婆家裡。
“哥!嫂子,爸媽年齡大了,家裡就拜托你們了!”
在那邊坐著聊天時,宋玉萍對他們說道。
父母年齡大,家裡肯定要留有子女照應著。
“大妹,我是長子,爸媽我肯定會好好照顧著的,你們放心吧!”
看了一下時間,快三點了,他們就坐上車離開了。
在走之前,宋玉萍留了2千塊錢給她的父母,本來是準備留1萬的,但他們怎麼都不要,最終隻要了2000。
準備的一萬塊錢,都是她自己賣餅子、烤紅薯辛辛苦苦、省吃儉用慢慢積累下來的。
離開時,她也再次說了讓他們參加筱月跟武元勝婚禮的事情,讓他們記得過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