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木頭裡麵藏著銀元,他並不感到意外(1 / 1)

第476章 木頭裡麵藏著銀元,他並不感到意外

五一之後,老城區沿江大道河堤下麵,那些曾經被稱之為“男人天堂”的棚戶區,已經有挖機斷斷續續的開始拆房子了。

那一片地方的房子,雖然算不上曆史建築,但不少棚戶房,都是用從彆的地方撿到的古磚所蓋。

有古磚,就可能有帶字或者帶圖案的。

在挖機拆除時,他抽空閒時間去尋找過,也找到了一些文字以及圖案磚。

文字磚,基本上都是會館磚或者書院磚。

圖案磚很多,不過大多都是簡單的幾何紋飾。

有價值的,那種側麵或者正麵人物、好看的花卉等,完整的、不完整的,他也找到了十幾塊。

在尋找這些磚塊的時候,黑磊還打過他的電話,告訴他有一個人在被挖機挖倒塌的房子裡發現了一些銀飾品,讓他過去購買。

(拆遷的這些房子,房頂位置、牆麵,偶爾也是能找到鋼筋或者其它一些鋼管、殘留的電線等金屬材質的物品。

搞回收的人,在附近轉,看見了拆掉的舊房子裡那些可以賣錢的東西,也會順帶著撿一些。

在這一塊住得時間久了,經常能夠見麵,武元勝也認識他,聽彆人經常喊他老魏。

看見它們,他隻是笑著說了句“見者有份!”老魏就給了他一個手鐲跟一個發簪做為“封口費”。

不過這樣的小石頭算不上那種價值昂貴的寶石,並不值錢。

所有銀飾品,打包處理的價格,他們商量的是15000元。

他撿到的銀飾品看上去不少,大概有三斤重。

主要是裡麵有幾個大的手鐲跟發簪,不然數量還會更多一些。

所以他就打了武元勝的電話。

這人沒事喜歡在茶館玩,偶爾也會到工地或者拆遷區撿鐵之類的廢舊物品賣錢。

據黑磊所說,當時他是親眼看見魏師傅撿到這些東西的。

這些銀飾品有發簪、手鐲、戒指、長命鎖、耳環等。

三斤左右的銀飾品,數量有130多件。

這些飾品中,少數的發簪、戒指、耳環上還鑲嵌有瑪瑙、玉石、琉璃等物品。

(以黑磊的人品,他也沒有貪心,說要與其平分之類的話,要是其他某些人,或許很可能就是平分了,不然誰都不想要。

而不管是誰,拿了東西,那就是一個利益關係上的人,不會隨便亂說話。)

魏師傅在讓黑磊不要告訴彆人的同時,也讓他找一個熟悉的人“處理”掉。

撿到的東西,老魏也是很小心,怕失主找上門。

河堤下麵的拆遷區,拆遷的規模、範圍雖然不大,但不管怎麼說,他依然是拆遷區。)

那個撿到銀飾品的人,是租房住在附近的單身漢,五十歲左右的年齡。

不過這種擔心沒必要,東西藏在房頂的木頭上,到房子拆了還沒弄走,估計藏東西的人,九成以上是見了佛祖、去了西方極樂世界了。

物品裝在一個老帆布縫製的小袋子裡,綁在一根房梁的木頭上。

另外也沒有人規定不能撿東西,對於撿到的東西,為了生活,絕大多數人都會出售掉。

(基本上是按克價算的,目前銀的克價4塊錢左右,因為是古玩收藏品,他們就按的10元每克。

其實很多銀器飾品的價格,還沒有銀元或者銀錠的價值大,工藝不好的話,比銀價貴不了太多。)

老魏出售這些,他基本上也知道點行情。

做生意,彆人花錢收購,肯定也要有利潤,這價買賣,算是適中的價格。

在拿到錢後,魏師傅就去茶館打牌去了。

單身一人,這些錢估計夠他瀟灑個一年半載的。

魏師傅送給黑磊的手鐲跟發簪都不小,算是這批“貨”裡麵最大的幾樣中的兩樣。

發簪是花卉壽字紋飾雙尖扁長形發簪,長約10公分,重約20克。

銀手鐲麻花形,比較厚實,重約85克。

這兩樣銀飾品,包括其它的那些,都是清朝時期的物件。

黑磊也沒留著,把它們同樣出售給了他。

兩間物品,武元勝給了他1500塊錢。

這基本上是不賺錢的價格。

他幫他介紹過很多的業務,這次也是一樣。

(本來說了給他辛苦費的,但他不要,他隻能從購買的物件上做一些補償。)

買好東西,問了找到這些物品的地方,武元勝把金屬探測器帶上,又去那間房子掃蕩了一遍。

期間也有收獲,他在掃描到一根房梁木頭時,發現木頭一處位置的信號很強烈。

仔細查看了一下,那裡有明顯被挖過的痕跡。

看見這樣的情況,他能猜測出裡麵必然藏了有價值的東西。

武元勝直接把這根不算多大的木頭帶走了。

找了個沒有其他人的地方,確定了信號位置,用小洋鎬撬開後,他在這處位置找到了20塊袁大頭。

這些銀元,除了普通三年的,也有八年、九年的,不比那些銀飾品價值低。

木頭裡麵藏著銀元,他並不感到意外,畢竟藏東西的地方,藏在哪裡都有可能。

在河堤下麵拆除了的其它房子掃蕩,他又發現了一些銅錢、幾塊銀元,少量的銀飾品等物品。

其中銅錢裡麵有一枚“鹹豐元寶當百”的大錢。

(它們都是曾經的一些人悄悄藏下來的,要麼是人不在了,要麼是時間過去得太久,忘記了。)

跟之前修沿江大道一樣,這邊棚戶區被拆掉的房子,那些磚渣被挖走後,有一些同行也會在牆腳處挖錢幣、瓷片以及其它有價值的物品。

大家都清楚,河堤下麵,曾經“業務女”做業務的這一片地方,是老碼頭,漲過大水,地下丟失或者埋藏的肯定有不少好東西。

可惜這裡的土,都是動過了的混合土層,裡麵是有一些錢幣或者彆的物品,但都不是太值錢。

就算有好點的東西,估計至少也在三米以下的位置。

跟上麵修路、蓋房不同,這裡是搞綠化,挖機不可能挖深。

土不夠,還會從其它地方轉運一些土層過來墊在麵上。

武元勝有時間也跟著彆人一起在某些看上去能出貨的房子裡麵挖過。

但跟上麵那些沒有動過土的真正曆史建築老房子比,還是差了太多。

他在這裡,並沒發現特彆好的物件。

或許是挖得深度不夠!

(這個周末有事,白天很忙,沒時間碼字,晚上回來趕的章節,更新的有點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