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大家對於《皇冠之下》的喜歡,這部劇是我對我三年愛豆生涯的一個回憶,也是更理想化的想象。原本隻是娛樂之作,沒想到有了四百億播放量,一萬五千多網播熱度這樣的成績。”
說到這,陸知聞停頓了一下,看著鏡頭雙手合十對觀眾們表示感謝,做完這些他才繼續開口。
“一部劇的評論自然是有好有壞的,我很願意聽不一樣的聲音。這部劇最嚴重的評價大概是某位前輩特地發文批判,我的作品是編劇藝術的消亡吧。
對這樣的評價我很認真的反思了一下我自己,但我並不覺得我寫的東西有什麼不好的。
我認為電視劇是大眾藝術,並不是高雅深奧的,能被觀眾喜愛理解的,就是好的電視劇。藝術的定義也不是那樣狹隘的,曲高和寡無人欣賞,那是投資者投資的失敗,而不是藝術的孤芳自賞。
一部電視劇是編劇的作品心血,但更是投資人的血汗錢,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所以我覺得一部劇叫好又叫座,編劇賺錢投資方賺錢,演員靠劇有知名度,觀眾看得開心才是真正的成功。
······”
陸知聞舌燦蓮花,大道理講的一套一套的,快要被遺忘的《娛樂至上,編劇藝術的消亡。》以及他的作者胡楊又被想了起來。
【陸知聞:我隨便寫的,誰想到紅了呢。】
【雖然是隨手之作,但是把數據記得清清楚楚呢,壞笑.JPG】
【陸知聞:我不關心成績,但我知道我有四百億播放量,一萬五千多熱度,微笑.jpg】
【@胡楊,編劇是大眾藝術。藝術不是投資者的投資失敗。】
【記仇小文子,在線打臉。我就知道逃不過這一波的。】
【@胡楊,你快來看看啊,學習一下小文子的語言藝術。】
······
直播間的觀眾聽了陸知聞的話,迅速上微博@胡楊,胡楊的文章上次已經刪掉了,他也不希望大家在想起這件事,忽然被舊事重提,胡楊沒有半點回應,陸知聞這番話對他的殺傷力很大,他自然也是知道投資商需要賺錢的,可他劇撲了,隻能找些找補,如今陸知聞這樣直白的說了,他想要拉投資就難了。
網友看熱鬨不嫌事大,把陸知聞說的話全都整理成了語錄發在微博上,很快還上了熱門話題,一時間不少編劇被誤傷。
陸知聞侃侃而談,不卑不亢,馬瑤頗感意外,陸知聞比她想象的更厲害一些。
馬瑤當然不會真的把陸知聞當成一個空有長相的花瓶,不管他創作劇本的能力如何,打造出了一部爆劇這是事實,《皇冠之下》這部劇的成功還有很多可以研究的點,聽說很多想法都是陸知聞提出來的,他的腦子遠比臉漂亮。
“陸老師的發言很精彩,不知道陸老師接下去有什麼工作安排,或者有什麼話想對我們觀眾說呢?”
馬瑤的語氣溫和了下來。
“接下來的工作重心依舊是劇本的創作,再次感謝大家對我作品的喜歡,我無以為報隻能用更好的作品來回報大家,最後我希望各個平台能多給年輕編劇機會,讓電視劇創作注入新鮮血液,有需要幫助的年輕編劇也可以聯係我,我準備建立一個互助基金,讓有夢想的年輕編劇能夠沒有後顧之憂的投入創作。”
互助基金這件事,陸知聞考慮了很久,想要破除眼下編劇協會獨大的格局,必須有更多的人來反抗,其實並不缺少這樣的人,隻是缺少引導,他要做的隻是將這些人集結起來。
陸知聞從王漾那邊了解了很多編劇協會的騷操作,編劇協會和很多影視公司和衛視達成了合作,劇本必須要用編劇協會成員作品。
年輕編劇想要有自己的作品隻能加入編劇協會,但加入編劇協會並不意味著你馬上就能投稿,編劇協會有一套等級製度,隻有三級以上的編劇能獨立創作,其他人進了協會也隻能做一些助理,代筆,填充大綱之類的雜活,而且想要升等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時候全靠熬。
說直白點,編劇協會就是一個壓榨年輕編劇勞動力和創造力的地方,可惜他們沒有反抗的能力,不加入自己的作品隻能投給一些小製作的娛樂公司,拍一些製作粗糙爛製的網劇,短劇之類的,然後一直在這樣的環境裡消耗自己。
相比之下,加入編劇協會似乎還有些盼頭。
陸知聞的互助基金會給通過審核的編劇提供一定的金錢幫助,也會幫忙推薦作品,等作品起來賺錢之後,被幫助的編劇再反哺基金。
編劇協會並沒有能力覆蓋整個行業,年輕編劇還是有很多機會的,陸知聞和沈以安聊過自己的計劃,沈以安讓他放心去做,彆的不敢保證,至少櫻桃影視能消耗一部分的劇本,沈以安也有人脈來提供更多的資源,不能保證每一本劇本都能賣出去,但能保證給他們一個和人比稿的機會。
節目的最後,陸知聞簡單介紹了自己設立基金的初衷,馬瑤對此很是感動,一個人自身成功之後能夠想著反哺這個行業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陸知聞這樣一個充滿爭議的人來做這些事就更為難得了。
結束了直播,馬瑤臉上滿是笑意,和陸知聞閒談也十分親切,全然沒有了平日的犀利。
“陸老師讓我刮目相看,你比我想的還要厲害。”
馬瑤真心的讚美了一句,有工作人員從後麵拿了個盒子出來,馬瑤伸手接過遞給陸知聞。
“過兩天是陸老師的生日,我特地給你準備了一份禮物,聊表心意不要嫌棄。”
馬瑤準備了一本自己的簽名書,還有一本小眾奢侈品的筆記本,禮物不算貴重,但勝在心意。
收到禮物,陸知聞有些意外,原主的生日和他是同一天,但他依舊記不清,小時候爸媽忙工作,把他寄養在姑姑家,寄人籬下的日子自然沒人記得他的生日,等長大了功成名就之後,他的生日被很多人記住了,但真心說一句祝他生日快樂的人卻沒有,所以生日對於他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沒有意義的事情便也不怎麼上心。
忽然收到生日的祝福,陸知聞還有些恍惚。
“謝謝,我很喜歡。”
陸知聞抱著禮物,忽然有些被嘴拙舌了,罵人他很擅長,感謝的話卻並不擅長。
雜誌拍攝安排在下午,行程頗有些忙碌,雜誌的訪談內容中規中矩,陸知聞一一回答了,內容和直播時候說的大同小異。
拍攝的時候倒是有些插曲,《劇作家》很少拍攝陸知聞這樣年輕的作家,尤其是外貌上還如此出眾,攝影師見了他就非要搞創作,簡單的拍攝硬生生弄出了一種拍時尚大片的感覺,所幸最終的結果很不錯。
陸知聞當愛豆的時候拍雜誌都是背景板,單人拍攝的經曆也不多,攝影師發了簡修的照片給他,陸知聞不免自我欣賞了起來。
才貌雙全簡直就是為他準備的形容詞。
選了張看起來最一本正經的,陸知聞發了條微博感謝了《第一人稱》和《劇作家》又說了幾句場麵話。
等忙完回到家已經是十點多了,陸知聞沒有寫作,洗漱之後到頭就睡,出門的工作真是讓人疲憊。
睡到第二天下午,陸知聞又被群聊的消息給吵醒了。
【摘櫻桃吹水群】
【老板不在我最大:哈哈哈哈哈,誰敢信,活都乾完了,簽了好幾個合同,我感覺快升天了。】
【老板不在我最大:老板歸心似箭,定有貓膩,待我查明真相。】
······
【老板不在我最大:破案了,老板就是為了約會,一下飛機就有美女來接他了,可惡居然為了自己約會這麼壓榨我,我都沒空約會呢!!![照片][照片][照片]】
李奧憤怒的發了好幾張偷拍照,陸知聞一一點開,第一張大概是兩人剛下飛機,一個漂亮的女孩飛奔而來,第二張照片女孩親呢的摟住了沈以安的脖子,臉上露著燦爛笑容,第三張照片是兩人的背影,女生挽著沈以安的胳膊,大半個身子都靠在了沈以安身上。
陸知聞來回點著三張照片,照片上的女孩青春洋溢,紮了兩個雙馬尾,還挑染了一些顏色,少女穿了短裙,襯的腿格外修長,整個人透著一股青春活力的氣息看起來年紀並不大。
陸知聞盯著照片,沒想到沈以安會喜歡這種類型的,忍不住在心裡暗罵了幾句沈以安不要臉,這麼小的女孩都下得去手。
退出群聊,陸知聞莫名其妙的心情煩躁,打開筆記本對著屏幕發了一會兒呆一個字也沒寫出來。
屋外珠珠開始打掃衛生,吸塵器發出哄鬨的聲音,一定是環境太嘈雜影響了他。
陸知聞收拾了自己的東西,抱著往外走去。
“吸塵器太吵了,我去隔壁寫會兒東西,彆來打擾我。”
陸知聞對珠珠說了一聲就往沈以安那邊去了,因為要去鍛煉,沈以安一早就把密碼告訴了他,沈以安忙著約會大概是不會回來了,想到這陸知聞的心情更糟糕了,一定是老板花天酒地,而他隻能苦逼工作讓他感到了內心的不平衡。
坐在沈以安的書房裡,依舊好無頭緒,陸知聞開始上網,胡亂瀏覽著網頁,忽然跳出一則買房廣告,陸知聞點了進去,有了第一桶金,是時候把買房計劃提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