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辣椒醬碎了(1 / 1)

買活 禦井烹香 5251 字 11個月前

不知是誰失手, 一壇辣椒醬砸在了南後街上,今日三坊七巷的住民一早起來,便都聞到了這油乎乎、辣絲絲的香味兒, “這什麼味道?”

“倒是勾人下飯!”

青石板上傳來了車輪吱呀吱呀的聲音, 是賣水車——雖然三坊七巷內有井的人家很多,但無井也不願喝河水的人家也不少, 賣水車便應運而生了,也就是買活軍入城之後,稍微地有那麼幾日沒有敢出來賣水, 此後一切如舊,隻是逐漸地隻收鈔票、籌子, 不收銅錢了。因為銅錢花不太出去, “我去兌鈔票還要付損耗費, 很不劃算的。”

籌子是早聽說過的東西,買活軍那裡還有和銀票很相似的支票本, 三坊七巷的大戶人家中聽說過得也很多——長溪縣距離榕城就那麼遠,難道榕城的大戶人家不要吃, 不要穿, 不願和買活軍做生意?但鈔票是新出來的, 買活軍拿下許縣之後, 一直在發展他們的造紙業,拿來印報紙, 造鈔票的都是他們說的‘特種紙’,外間很難仿製, 因為沒有相應的技術。

——聽說他們造紙居然不是手工造的,而是用一種特製的‘蒸汽機’帶動了機器來造,所以買活軍的所有紙張, 厚薄都很均—勻,光是這一點,便是仿造不了的。更不說他們的套色印刷也異常精美清晰,一般人隻要稍微用手撚一下,再看看紙張的顏色,便可以分辨真偽了。

雖然鈔票也有被老鼠啃噬的風險,但還是比竹做的籌子更好保存,一經推出,便立刻大受歡迎,現在聽說各地都在回收籌子,預備進行銷毀,老百姓們也爭著取出自己私藏的籌子,趕緊到錢莊去,開個戶頭把籌子存進去,換成存折帶回自己家裡,也有些老腦筋,便去兌換了鈔票,總之他們是絕不會等到籌子被宣布作廢的那天的——雖然買活軍一再解釋,所謂的回收的籌子,隻是商戶拿了籌子之後,便不再找零出去,而是要去銀行兌換鈔票而已,但百姓們依舊很有警覺心,不太相信官府關於貨幣的話,他們的確是被敏朝的寶鈔給坑得太慘了。

自然,這樣的風波也鬨不了太大的,因為商鋪裡還是可以用籌子買東西的,而且價錢絲毫沒有變動,反而是用銀子付賬的話,會漲起相應的價格,便等於是把銀子給‘貶值’了,所以把籌子、鈔票私下兌成銀子,是越來越不劃算了,不但買東西不劃算,而且因為兌換上的問題,收銀子的商鋪也很少,商人們倒是都很願意使用買活軍新推出的貨幣,因為□□還沒有出現,而假銀子、含鉛的銅錢是十分泛濫的,讓他們接受銀子付賬時,承受了更多的風險。

“是什麼東西打翻在街頭了?”人們推門買水時,不免也問問賣水的老林——他姓林,在榕城這裡多少和林尚書家是沾親帶故的,否則不可能攬下在三坊七巷賣水的買賣,這一帶的人家,多是高門大戶,手頭很鬆,不但用水量大,賞錢給得也多,倘沒有靠山,來賣水不幾日就要給流氓打出去。

“是新運來的辣椒醬,擺在買活軍的雜貨鋪子裡賣的,那東西賣得很貴呢,一小瓶就要一百五十文,卻不過是半斤,那一壇子至少五斤,真是罪過可惜了,一兩多銀子就這樣沒了!”

老林絮絮地說著,正要按慣例汲兩桶水出來,又突地一拍腦袋,“對不住,老忘了!”

一桶水五文錢,不說貴不說便宜,大概兩三個人一天的飲水是有了,其餘洗衣、刷碗,倒是沒這麼講究,都用的河水,不過這朱紫坊內的人家,平時哪個不是五六桶水的買?大戶人家屋內自己有井,且不說了,便是中等人家,一家主子至少也都七八個,用水又費,斷不會在這上頭省。

隻是這一陣子,三坊七巷變化很大,其中的人家就沒有不分家的,分家了之後,有些分出來的人家從前不買水的,現在也買了,而有些人家從前一天買個五六桶的,如今一天隻買一桶,其中變化很多,連老林都有些記不清了。

幫著客人把水擔入小院裡,倒入小缸中,老林又招呼了一聲,便推著水車繼續前行,他的水是從自家後院的小井裡打來的,一日產量有限,從前是供不應求,如今境況不同,不免要多叫賣幾條街巷,連原本不怎麼去的宮巷都走了過去,那一帶本來就幾戶人家,家家有井,還不止一口,根本不吃外頭賣的水,隻買活軍入城之後,分出了幾十戶來,倒多了些生意——不外乎是分家時傷了和氣,便連水都不上親戚家打了,情願自己買來吃。

這一段路不長不短,但比平時累,因為坊巷中處處堆了很多紅磚——分家便要砌牆,這是難免的,城外剛好新建了磚廠,第一批便賣給他們了。老林推車出去的時候還遇到更士來釘門牌,不免駐足看了看熱鬨,這些身穿薄棉襖的更士們,多數都把領口解開幾個扣子——雖然是深冬,但榕城這幾天又熱,其實薄棉襖有些穿不住,隻是買活軍的冬製服就是有薄棉的,又不得不穿,還要把領口下的扣子都係好,這是更士們無奈的地方。

軍容倒是滿整肅的!看身量也都是當打的漢子。

林老爹等他們發覺自己,往外讓了一讓,便很沉著地點了點頭,推著車吱吱呀呀地從青石板上碾了過去,走到南後街上,情不自禁又聞了聞空氣中的油香味道:可惜了,若是從前,一兩銀子算什麼?三坊七巷這裡多得是人家一壇子一壇子的買,如今可就不一樣了,買活軍入城,榕城大變,連朱紫坊裡的葉家女孩兒都剪了頭發,哭哭啼啼地去上課放腳,三坊七巷裡拉出去殺頭的都有兩三百個,分家的,賣田的,賣古董的,建牆的,坊巷裡熱鬨天天有,可還有人敢花這份閒錢去買新鮮的醬吃?

說曹操、曹操到,前頭迎麵走來的便是葉家、林家的女孩兒,這是她們要去南門兜的學校裡上課了——買活軍倒也還算客氣,不曾強占了幾家的園林,而是自己在南門兜外找了片空地建學校,現在南城裡不論男女都在學校裡上課。這些從前金尊玉貴,一輩子不出家門的小娘子們,現在也日日拋頭露臉,剪了短發,自己背著布縫的大書包,從家裡走到學校裡去上課。

能去上課,已經是儘量地爭取過了,還有些愚笨的女孩兒,雖然家學淵源,但自小不識字,掃盲班也上得吃力,畢業後便不能去做老師,被分配去做什麼的都有,幾個月前為了這件事,幾家都頗鬨了一場,還有人鬨著要上吊的,硬逼著家人一月出三百文,把她們‘贖’出來,不必去做那些端盤子洗碗、掃大街洗衣的下等活兒,得以繼續專心上課,預備著下次考教師的機會,或者哪怕被聘去做賬房,也比做這些賤業要強。

即便如此,一個月三百文,也不是如今三坊七巷中每戶人家都能拿的出來的。買活軍沒有動林老爹這樣百姓的財產,一般的小商戶他們也不滋擾——和一般的盜匪反賊不同,他們搶劫都搶得精細,手裡是有名單的,挨家挨戶叫出來,開青樓開賭坊放印子錢的,東家殺無赦,財產充公,反而是鴇母、打手、龜公,視情況而定,若是手下的姑娘肯為他們說幾句好話,說起平日裡倒也還有些仁義,不是那等全喪了良心的,遇到了好人家,也肯將姑娘送走,懷了孩子,也能讓她們生下來,不是找了幾個龜公來踹肚子灌湯藥——那便送去做苦役,能留得一條性命在。

賭坊中也是如此,做賬的,端茶倒水的,或是無罪開釋,或是做苦役去,隻有那種慣是逼良為娼,手裡沾了人命的打手和白羽扇,那才是殺頭了事。老林也被叫去參加過公審大會,聽過那些哭喪著臉衣衫襤褸的老爺們,拿著大喇叭,把自己是怎麼指使‘花蝴蝶’到外頭,勾了殷實人家的公子入局,一點點讓他們染上賭癮,借上印子錢,最後傾家蕩產乃至家破人亡,還要把女眷賣入青樓,去榨取最後一滴油水——

這樣的人家,連親族都沒有幸免,闔家被抄,當家人在台上便人頭落地,餘下人家全都送去礦山苦役為奴,而當時老林也覺得非常解氣,站在台下振臂高呼,‘殺得好’!——的確是殺得好!老林的祖父便是被人勾引染了賭癮,一畝地一畝地的輸,偌大的家產敗落下來,孫子隻能賣水為生,和昔日的親眷早已不是一戶門第。

買活軍入城以來,所有的一些舉措,不是對老林有利,讓老林解氣,便是和他毫無關係,他對於買活軍私底下也是有些好感的,隻是瞧著坊巷眾人家的下場,也有些唏噓,三坊七巷中,被搜出去殺頭的多是架勢人家,如林家、葉家、嚴家等,也有一些旁支涉事,雖然查明和本家無關,但也是付出了大筆的罰金,幾乎將存銀和屋舍都變賣一空了,至於城外的田地——還用說麼?能搜出地契的,早忙不迭交給買活軍,被他們用極低的價格贖買走了,說是贖買,其實和明搶也沒有什麼區彆。

但偏是如此,還不敢有絲毫保留,因為不找地契,連贖買的錢都拿不到,直接便當是無主田地沒收了。買活軍入城後拿了榕城府的簿冊,倘若不是入冊的田,還要去查問呢,忙忙碌碌了幾個月下來,各家分到的家底,按老林聽到的風聲來說,差的不過是幾千塊,好的也沒有超過十萬的——固然林家、葉家田地多,但他們房頭也多啊!各房分到的,不就是這麼一點了?

自然了,要說他們各家沒有藏銀,連老林都不信,嚴家因為藏銀分不均,還鬨起來了,結果被買活軍把藏銀都奪走了‘贖罪’,林家、葉家心齊,各自悄悄地分了,隻現在自然不敢顯露,這些女孩子走在路上,一個個也抽動著鼻子,渴望地看著買活軍開的南北雜貨鋪——他們也叫超級市場的,那裡正傳出誘人的辣椒醬味道,不過,即便是平時,那裡的味道也時常是很誘人的,若是有來果汁糖的時候,那甜絲絲的味道,連老林都忍不住聞一聞呢。

若是從前,這幾家小娘手裡的脂粉銀子,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包了半邊鋪子的貨,此時她們穿著藏青色的棉罩衣,不複綾羅綢緞,雖好奇不已,卻隻是沒人肯走進去看,而是一群群地往坊巷裡走去,便讓老林忍不住歎了口氣:這口氣,半為這些落魄女娘而歎,半為那雜貨鋪而歎,這辣椒醬實在進得不是時候,若不是官府的本錢,怕不是就要虧了?

正這樣想著,便見到一個額前生了肉瘤的粗壯女娘,也是從學校方向過來,抽了抽鼻子,麵露喜色,笑道,“是辣椒醬到貨了!”

這個手腳關節粗大的女娘,一看就是村裡做粗活的出身,但她手裡一樣拎著書包,還邀請著身邊的同學,“走,買一罐去,晚飯吃得也香!”

“百五十文呢!”她身邊的同伴便帶著笑意,半是埋怨地說道,似乎略微嫌貴,但也並不是買不起。“手裡這樣撒錢,你不蓋樓了?”

“樓也蓋,辣椒醬也吃的蠻!”此人聽口音便是吳興縣那裡的,那裡的人說話喜歡帶個‘蠻’字,“走走走!不買也去逛逛!”

這最後一句話,便觸動了老林——的確,不買也很可以去逛逛不是?這買活軍的所謂超市,可還是全國頭一家呢,能開在榕城府,說來,倒的確是榕城府的榮幸——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我每次看基建文都特彆喜歡看原住民逛超市!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