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不敢耽擱,領著李暮歌入了梧桐殿。
梧桐殿內,有一棵大梧桐樹立在院中,上頭係著許多紅綢,風一吹,紅綢唰唰作響,能看見紅綢上寫著一行行字,大多是祈願的句子。
李暮歌到的時候,良嬪寧寄錦正在樹下伏案題字,筆尖落下之處,正是如樹上掛著的紅綢一般無二的綢布。
寧寄錦今年剛三十出頭,她容貌清雅,一身書香氣,膚若凝脂,細眉杏眼櫻桃嘴,當真是絕世佳人。
李暮歌不是第一次看見寧寄錦,但每見一次,她都會驚豔一次,然後在心裡默默罵一聲狗皇帝。
“兒見過母妃。”李暮歌一張臉麵無表情,神情冷冰冰地給良嬪行了一禮。
良嬪聽到聲音,不悅地皺了皺眉,等一句詞寫完,才放下筆,抬頭看向李暮歌。
她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過這個女兒了,乍一見,竟覺得有些陌生。
良嬪不是個噓寒問暖的性子,她並未多想,隻冷淡地點點頭,“坐吧。”
說完,一旁端著水盆的宮人上前,良嬪伸手,將手指不知何時沾染的墨跡洗去。
“母妃,兒要死了。”
李暮歌沒坐,她靜靜看著良嬪,開口吐出幾個字。
“哐!”
良嬪手一顫,宮人捧著的水盆落在地上,灑了一地水。
“奴婢該死!”
唰唰唰,院裡的幾個宮人,全都跪了下來。
尤其是那個捧著水盆的宮女,身子抖個不停,像是懼怕極了。
良嬪深吸口氣,擺擺手讓周遭的人都下去,她給了翠玉一個眼神,翠玉點點頭,表示明白,會讓那些宮人都閉嘴,不對外提及公主的話。
等人都走了,良嬪才開口問道:“十四,可是病了?竟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起胡話來。”
“母妃,我看見有人要射殺我,有人跟我說是三皇姐指使刺客,但我覺得,不是她。”
小說裡最後查出是三公主,也就是榮陽公主——李曙君安排人,射殺了十四公主。
安排人射箭的確實是李曙君沒錯,可是除了今日的射殺外,她還會經曆其他死亡方式,按照李曙君的性子,一次不成,她多半會好好規劃下一次,保證萬無一失,不會在短時間裡,安排那麼多次刺殺。
所以想要她命的,絕對不止李曙君一個人。
故而,她不能隻將罪名安在李曙君頭上,她要將那些想殺她的人,一個個地拽出來!
良嬪無奈歎口氣,“十四,榮陽何故要派人射殺你?況且,你毫發無損,行凶刺客又在何處呢?”
她想了想,上前兩步,微涼的手碰了碰李暮歌的額頭,“這幾日你六皇姐府上比較忙,母妃一時顧不上你,你可是……”
李暮歌後退一步,六公主——姬川公主李易曲,乃是她一母所出的親姐姐。
她的親姐姐,也沒想過要她活著。
“那就請母妃看看,兒能不能安然無恙地度過今日吧。”
她說罷,轉身離開,她現在沒有心情跟人辯解,更沒有心情聽彆人勸她的話,她不想死,又沒那麼想活。
算了,以往那麼多次死亡裡,她從未見過良嬪有什麼動作,想來良嬪根本不會幫她。
選錯隊友了,死了重來算了。
李暮歌大步走向門口,到門口時,一道光被李暮歌的餘光捕捉,李暮歌的身體先她的意識做出了閃避動作。
一聲箭矢落地的聲音響起,李暮歌看向那落地的箭,愣愣出神。
她的身體素質沒那麼強,快不過箭矢,躲也躲不開,這是以往她在箭矢之下數次死亡,得來的經驗。
可這次,那箭沒有碰到她一點兒。
不知從哪兒掏出一把匕首的翠玉護在李暮歌身前,是她將箭矢打飛。
外頭有宮人大喊有刺客,翠玉反手將匕首藏了起來,低聲問愣在原地,像是嚇傻了的李暮歌。
“殿下,您沒事吧?”
“十四!”
良嬪也看見了那驚險的一幕,嚇得花容失色,她連忙跑到李暮歌身前,小心翼翼看著她。
見李暮歌沒有反應,良嬪喊道:“還愣著作甚!叫太醫!十四,十四你彆嚇母妃,你彆嚇母妃啊!”
李暮歌那傻愣愣的樣子,真的很像是被嚇丟了魂。
李暮歌確實被嚇得不輕,但比起她死亡時的痛苦,這點兒驚嚇算不得什麼,她之所以愣在原地,是因為她沒想到,翠玉竟然將箭矢擋下來了。
原來,第一輪刺殺完美通關的辦法,不是在春和宮找地方躲著,而是來梧桐殿,請求良嬪的庇佑。
太醫很快過來了,一起過來的還有護衛皇宮的禁衛副統領。
李暮歌不認識他。
禁衛一共有兩位大統領,每位大統領手下有四位副統領,一共八位副統領,李暮歌哪兒能一一認識去。
但良嬪訓斥那人的時候,提到了那人的姓,李暮歌一下就知道是誰了。
“郭副統領,禁軍到底是怎麼護衛皇宮的!刺客光天化日之下刺殺公主,還能逃了,你們禁軍是乾什麼吃得!”
良嬪少有如此震怒的時候,現在她氣得麵色漲紅,若不是腦海中罵人的詞彙太少,估計已經開始問候郭副統領的十八輩祖宗了。
此刻距離李暮歌遇刺,已經過去半個時辰。
李暮歌躺在床上,太醫為她診斷後,說她驚疑不定,因此給她開了安神藥。
有人在窗下為她煎藥,不時能聞到藥湯發出來的苦味。
李暮歌覺得那個太醫說得對,她確實需要安神,可要殺她的人還沒死,她怎麼安神?
想到這兒,李暮歌從床上坐起,直直看向已經被良嬪說得滿麵羞紅,不知所措的郭副統領。
“六姐夫如果真心想要找到刺客,不如去沒人的宮殿搜一搜,宮門重重守衛,刺客怎敢白日跑出去,估計在皇宮裡哪個角落躲著呢。”
郭副統領臉上唰的一下全紅了,他姓郭,父親是吏部尚書郭澤,他是郭澤的小兒子,單名一個勇字,正是六公主未婚夫。
“多謝十四殿下指點,屬下這就派人去查!還請殿下保重身體,良嬪娘娘,屬下告辭。”
郭勇跟家裡著火了一樣,三言兩語說完,連忙領著人走了。
等郭勇離開,良嬪揮了揮手,叫左右退下,隨後看著李暮歌欲言又止。
“母妃現在信兒的話了嗎?”
李暮歌懶得猜想此刻良嬪在想什麼,她現在滿腦子都隻有一個想法。
太可笑了!
莫名其妙穿越到這個世界,成為李暮歌很可笑,一次次死亡很可笑,被命運隨意擺弄,猶如棋子一般身不由己也很可笑。
她大抵生來便有反骨,連續的死亡讓她沒有餘力多想,現在她從死亡循環裡被釋放出來,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兒,便湧上了心頭。
她很不喜歡身陷任人擺布的狀態。
死裡逃生並沒有讓她高興,反倒讓她更生氣,她現在很想做些什麼,發泄心中的怒火。
“十四,是誰跟你說,榮陽要找刺客殺你的?”
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良嬪不信,此刻良嬪隻想知道,究竟是何方神聖提前知曉了榮陽公主的謀劃。
李暮歌當時隻是隨口一說,當然沒法將那個人找出來,她轉頭對上良嬪滿是擔憂的眸子,一字一頓地說:“我要報仇。”
沒錯,從她一次次死亡重生後,她心裡就一直想著一件事,她要報仇。
榮陽公主隻是第一個。
良嬪麵露難色,她輕聲勸道:“母妃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可若真是榮陽動手,咱們無憑無據,怎麼報仇?你告訴母妃,到底是誰提前告知於你此事的?咱們找到那個人,或許對方手裡會有證據。”
良嬪說得話聽起來很真誠,李暮歌卻隻想冷笑。
“無憑無據就不能報仇了嗎?她殺我,難道是因為我做了對不起她的事,讓她拿到了證據?”
李暮歌明白,良嬪不想對付榮陽公主,隻因榮陽公主乃是貴妃之女,她的外祖是鎮國大將軍,手握西北軍權。
貴妃本人深得皇帝恩寵,不光有榮陽這個女兒,還有五皇子魏王李時天,姐弟倆無論是在朝堂,還是私底下,關係都很好,相互扶持,良嬪根本沒法與他們硬碰硬。
良嬪出身書香門第,家中多為大儒,讀書人清貴,權勢自然比不得戍守邊關的大將軍。
良嬪被李暮歌的話噎得一時說不出什麼,她對上李暮歌那雙滿是嘲諷的眼神,隻覺麵上一陣發燙。
李暮歌想看穿良嬪到底在想什麼,她想知道,原身在良嬪心裡究竟算什麼。
一個存在感不高的女兒,一個愚蠢懦弱可以隨意拋棄的棄子嗎?
在她無數個死亡後的世界裡,良嬪可有動過為她報仇的心思?
李暮歌想起了原文,她恍然大悟,良嬪或許從來沒有在意過她的死活。
因為在原文裡,榮陽會被揪出來,是因為她站隊太子。當時太子被大公主彈劾,無法洗清自身嫌疑,隻好將榮陽推出去當擋箭牌。
誰知太子一下子選到了真正的凶手,陰差陽錯為李暮歌報了仇。
小說裡李暮歌已經死了兩天了,良嬪除了哭以外,什麼都沒乾。
甚至榮陽也沒有遭到太嚴重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