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曾有這麼一卷天書,書上無字,卻藏金光,空蕩蕩的紙麵鋪著某種玄妙——若是地獄亡者得之,虔心抒願,遣字成銘,在完成與天書的約定後,便可求得來世光明。
常有人生前壯誌未酬,便遭遇了不幸,心中遺憾似海深。就這樣走得不乾不淨的,那麼前去的步伐也難免是又沉又重。一個還好,人一多了,連奈何橋都難承其重,尤其近些年來,情況屢屢發生,今天塌了橋麵,明天歪了橋柱,搖搖欲墜,令剛過了鬼門關,初次踏進陰曹地府的眾亡靈抬眼一看,更加悲痛不已,紛紛掩麵而泣:
“好歹也是個著名景點,竟連麵子工程都懶得做,接下來要走的陰間路,想都不用想,定是十分之艱辛險惡了!”
一傳十,十傳百,八百裡黃泉路,聲聲苦歎,陣陣哀鳴。
沒日沒夜搶修危橋的鬼工匠們聽了心中也極是不快,本來全年無休無償加班就已經夠鬱悶了,現在還要被陣陣鬼哭狼嚎圍攻討伐,這簡直比十八層地獄還十八層地獄,一個個甚至想撂攤子不乾了,奔去地府中心請求調崗離任,剝屍掃肉,挖腦砸骨……怎麼都行,隻願能擺脫掉那些傷腦筋的噪音。
地府中心當然拒絕了他們的請求,這些負責修葺奈何橋的工匠,乃是生前作奸犯科、犯了大罪的人轉變而成的,需得長期浸泡在血河中勞作,以此贖罪,豈能輕易令其得償所願。
於是,十個巴掌,一陣嗬斥,將他們打發了回來。
遭遇了冷臉相待的工匠們隻能折返,可終究哭嚎聲一日不消,他們就一日不得安寧。無奈,他們思來想去,共謀一計,便在作工時有意無意地大聲說起了這個傳說,一些裝作好奇追問,另一些則侃侃而談,吸引了無數雙路過的耳朵。
“但是,要如何去找到這卷天書呢?”從欄杆處探下頭來的一個亡者問。
如何去找?
眾工匠無一知曉,頓時啞口無言。
這時候,其中一位瞧見河邊正在巡視的鬼差,又生一計,回道:“我知道,我知道!”
“這卷天書,乃是聖皇娘娘之物。要想得到天書,那就需先見到聖皇娘娘。”
“如果我記得沒錯——隻要跳進血河中,以水底淤泥捏成一個人形,並將所造泥人立於水中,誠心求見,經受急湍猛流衝刷一炷香時間後而不散者,則說明與天書頗有緣分,那麼聖皇娘娘便會現身,與之相見了。”
不能解決煩惱,那便分享煩惱。
其餘工匠恍然大悟,紛紛點頭附和。
自那之後,奈何橋邊,聽取“噗通”聲一片,工匠們難得喜笑顏開。
又一日。
“噗通!”
一位扶著腰巡視的鬼差聞聲抖了一下,緊接著怒火升騰,忍不住將手裡的網兜狠狠摔在地上:“又來一個,又來一個,這是今日第幾個了!是嫌自己死得不夠透嗎?啊?到底有完沒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