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 1)

彆逼朕登基 莊九兒 3145 字 2個月前

晚上周權、周祈安正在中堂用飯,便聽牆外傳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是懷青來了。

周權讓王榮加了副碗筷,問懷青:“怎麼樣,今天去找趙侍郎了嗎?”

懷青在一旁洗手,洗完用毛巾擦了擦,走過來拿起一個白麵饅頭咬了一口道:“去了,還端了一盆羊湯。趙侍郎說,回去跟他父親大人再說說,晚點給我消息。”

周權“嗯”了聲,知道趙秉文沒拒絕,這件事八成也就能成了。

趙秉文自小亦步亦趨跟在丞相大人後麵學習,對父親所思所想十分了解,丞相大人顯然不會同意的事,趙侍郎肯定第一時間也就婉拒了。

而在這時,門口又有客人過來,是個生麵孔,手上拎著一個八寶食盒,正站在門口同小廝交涉。

過了會兒,隻聽小廝通報道:“老爺,是丞相府上來人了,找懷青將軍的。”

懷青不認識此人,但認得他手上的食盒,說了句:“讓他進來。”

老仆人便走了進來,微微彎著腰立在一側道:“見過周將軍,見過懷青將軍,見過這位公子。”而後才麵向懷青道,“老身剛剛去了趟懷府,府上說懷將軍還沒回來,我就到這兒來碰碰運氣,沒成想懷將軍還真在這兒。”說著,他把食盒拎到了桌上,“我家公子說,懷將軍食盒忘拿走了,叫我送來。”

懷青“哦”了一聲。

聽剛剛食盒放到桌上那一聲沉重的聲響,他便知道趙秉文沒收。

老仆人又傳話道:“我家公子說,今天中午說那事兒,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叫懷將軍不必掛心,還說羊肉的事兒不要忘記了。”

懷青暗自憋笑,沒想到這羊肉這麼好使,早知道就從啟州多趕幾頭過來了。

他回了句:“放心,請轉告趙侍郎,等事情辦成我一定加倍奉上!”

事情辦妥,他心裡懸著的石頭也總算落了地。

而等老仆人離開,周權掀開食盒看了一眼,果然見食盒底下鋪了一層的金子,問了句:“你送的?”

懷青道:“義父非讓我送!說人家不收歸不收,咱不能不送,說這是禮數。”說完,又數了數,一共十六個一個也不少,“回頭我給義父送回去。”

周祈安聽了,一副嗤之以鼻、不敢苟同的樣子道:“哦,這都叫禮數了,說得這麼清麗脫俗?”

懷青難以置信地看了他一眼道:“你這是大白天的酒吃高了,還是腦子壞了,連義父都敢編排了?但凡你小子跟祖文宇能爭點氣,我今天都不必舔著臉去求人了!”

周祈安道:“一腳給我們踹戶部去了,這世上就沒人在乎我的想法了嗎?”

戶部。

天天撥算盤。

還怎麼逐鹿中原?

他隻覺得自己離仙籍又遠了一步。

懷青道:“不去戶部你想去哪兒,難不成還想參軍打仗不成?哦,就你這小身板,我一胳膊能給你掄一圈,北國人怕是一隻手能給你滴溜起來了吧?”

周祈安:“……”

聽兩人吵吵鬨鬨,周權隻是在一旁笑,而後適時開口道:“好了好了,快吃飯。”說著,又看向了周祈安問,“你是不喜歡戶部,還是對六部五寺這些都不感興趣?”

周祈安放下碗筷,歎了一口氣道:“算啦,既去之則安之吧!”

他這武力值為零的身子,讓他領兵打仗,逐鹿中原也實在是強人所難。

雖然完成任務很難,但躺平倒是很容易呢!

他現在頂著這身份,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在看到契機之前,還是先歇著吧,免得出師未捷身先死。

周權便也沒追問,放下碗筷,又看了一眼食盒裡的金元寶問:“對了,你今天到戶部,提過撫恤金的事沒有?”

懷青道:“沒有……”

還是一件件來吧,免得一件都辦不成。

不過他感覺國庫是真沒錢了。

趙大人和趙侍郎辦事,一向是挺痛快大方的,若是國庫充盈,實在沒必要拖著不辦。

但這錢若是撥不下來,對他們軍中士氣便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此次他們攻下啟州,又要奪回房州。

原本形勢一片大好,周權、懷信各自率領兩萬騎兵,在草原上將敵軍兩翼徹底打散,各個殲滅,隻是敵軍中軍卻龜縮進了城池中不肯應戰。

敵軍不應戰,向來最令人頭疼。

李闖帶領五萬大軍鎮守在了城門下,周權、懷信殲滅了左右兩翼,也緊緊圍了上來。

敵軍卻拒不投降,也不應戰,仍在城中做困獸之爭,據說是因為他們首領的兒子在裡麵逃不出去。

如此圍了一個多月,他們軍中士氣也拖垮了,要退軍的謠言開始在軍中四起。

隻是這一片原本是周國領土,卻在北國之亂時丟失。城中還有的大量周國子民,在淪陷後都淪為了北國人的奴隸,過著不如牛羊的日子。

他們此次又興師動眾,傾巢而出,而朝廷看前期戰況十分不錯,便也提高了期望,在軍報中表示讓大軍伺機而動,最好一舉收複失地。

祖世德年事已高,這一戰恐怕便是最後一戰。這次收不回來,大周或許就再也沒機會了。

義父態度很堅決,絕不退兵,斬了兩個主張退兵的將領,大怒說,若是三日之內敵軍仍不應戰,那便攻城。

攻城是誰都不希望發生的。

這種戰法太過慘烈,隻能不斷拿人去填,大部分士兵會如炮灰般倒下,來不及和敵軍較量一番,便在仰攻城池中死去,死得輕如鴻毛,毫無分量。

隻是這三日,李闖在城門下喊破了喉嚨,北國人也拒不迎敵。

三日之後,義父下令攻城。

十萬大軍推著雲梯,推著重型攻城設備黑壓壓地壓了上去。

戰鼓響起,衝鋒士兵奔上雲梯,卻被北國的亂箭射死,死傷不計其數;攻城車一下下地撞擊城門,城門卻紋絲不動。

這些城池,是當年他們太宗皇帝下令修建的,被北國人奪走後,北國人又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作戰方式做了修繕,各個固若金湯、易守難攻。

大軍不分晝夜地車輪戰,連續猛攻了三日。

三日之後,敵軍終於顯出頹勢,開始潰敗,他們的士兵這才大規模攻上了城樓,又裡應外合攻破了城門。

隻是此時,士兵的屍體也早已在城牆下堆積如山,護城河的水也早已被鮮血染紅。

攻城最艱難時,周權向將士們應允,率先攻上城樓的賞金翻倍,死在此次攻城中的,傷亡撫恤金多加三成!

這才提升了士氣。

此城攻破後,敵軍士氣大敗,開始節節敗退,接下來三座城池他們很快便攻了下來,自此,整個房州也都恢複了周朝的統治。

傷亡撫恤金一事,的確沒有事先奏報朝廷。

隻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軍情瞬息萬變,軍報一來一回間,他們早錯失了戰機。

大軍在前線,收到的一直是朝廷糧草充足,叫他們放心打的信息。本以為啟、房兩州攻下來,他們有軍功在手,朝廷也不會不舍得這筆銀子,隻是一回京城,卻發現京中又是另一番氣象。

闖爺說,每次打完仗,親手在異鄉埋下了弟兄們的屍骨,從前線退軍回來,到了京城卻見京師仍歌舞升平,他都不知道自己這一仗究竟是為了誰,為了什麼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