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相遇(2)(1 / 1)

青竹配牡丹 伍吉吉 3567 字 2個月前

此時,在受災當地。當地的救援力量迅速響應,消防、武警、醫療等各類救援人員火速集結,可當他們抵達事發地附近時,卻都被眼前的景象難住了。

當地政府領導神色凝重,眉頭緊鎖,望著受災方向,心急如焚地問消防隊長:

“咱們崗巴拉山這邊受災情況是不是不容樂觀?”

消防隊長滿臉疲憊,身上的製服還掛著趕路時沾上的泥點,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應聲道:

“領導,我們一接到通知就立刻帶人趕過來了,可您看看這地方,這山勢陡峭得像鬼門關,地形又複雜得像迷宮,大型救援設備根本運不進去,我們的隊員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腳踩空掉進泥沼,或者被滾落的石頭砸到。”

武警隊長,在更接近泥石流現場的地方,他此刻額頭上豆大的雨珠滾落,眼神中滿是焦急,他一邊拿著對講機大聲呼喊,一邊插話進來:

“報告領導!我們剛剛一直在試著調配出一條可行的救援路線,可這太難了,對講機那頭不是報告遇到巨石擋路,就是說前麵是深不見底的泥坑,根本過不去。”

消防隊長憂心忡忡地望向受災的方向,接著道:“而且您知道的,咱這兒 9 月份晝夜溫差大得嚇人,夜晚溫度低得能把人凍僵,現在雨又一直下個不停。泥石流發生後,傷者暴露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失溫風險極高。即使那邊目前還有幸存的傷者,但他們身體機能也會快速下降,這黃金營救時間恐怕會縮短至48 小時甚至更短啊,咱們必須得趕緊想辦法。”

政府領導臉色愈發陰沉。

武警隊長的聲音從對講機裡傳來:

“天馬上就黑透了,我們就更難發現幸存者了!我們需要儘快知道泥石流的破壞程度、道路堵塞情況以及人員被困位置等信息。”

“還有目前通信也受阻了……”

政府領導他來回踱了幾步,咬咬牙說:

“不行,時間緊迫,多耽誤一秒,群眾就多一分危險。咱們再重新規劃一下,消防這邊能不能試著用一些輕便的救援工具,從相對安全的側翼迂回過去?民間救援隊抓緊和當地熟悉地形的向導聯係,看看有沒有什麼被我們忽略的小道可以突破。醫療人員隨時待命,一旦開辟出通道,第一時間救治傷者。大家務必齊心協力,爭分奪秒,一定要把群眾救出來!”

--------------

另一邊,在受災現場,從泥濘中出現了蘇姚的身影。

她趁著這次電視台休年假,孤身一人來到西藏,希望儘快完成爸爸紀錄片素材的采集工作。

然而,假期最後幾天真是天公不作美,當地像是被烏雲施了咒,連續幾日的大雨傾盆而下,將她的拍攝計劃全盤打亂。無奈之下,她隻好收拾行囊,準備提前離開。

車子在泥濘濕滑的山路上艱難爬行,雨刮器瘋狂地擺動,卻依舊難以掃清那如注的暴雨。

突然,前方的山坡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推動,瞬間土石翻滾,泥石流裹挾著樹枝、石塊洶湧而下,如猛獸般直撲而來。她驚恐地瞪大雙眼,還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車子便被泥石流狠狠撞上,一陣天旋地轉後,她陷入了短暫的昏迷。

不知過了多久,她從昏迷中清醒過來,隻覺腦袋嗡嗡作響,鼻腔裡充斥著泥土與血腥混合的氣味。

她強忍著眩暈與疼痛,環顧四周,發現車身已嚴重變形,車窗玻璃碎了一地,而更糟糕的是,所有通訊設備都失靈了,手機屏幕黑沉沉的,對講機也沒了聲響,她與外界徹底失去了聯係。

雨水透過破碎的車窗灌了進來,打濕了她的衣衫,寒意瞬間穿透肌膚。

蘇姚咬牙打起精神,憑借著自己平日裡積累的豐富急救常識,開始查看周圍的情況。

不遠處,一位藏民大叔捂著流血的額頭,麵色蒼白;還有個年輕女孩驚恐地蜷縮在角落裡,瑟瑟發抖,手臂上有幾處擦傷。

蘇姚深吸一口氣,迅速找到自己車子的位置,她好不容易翻找出急救包,還好事先做了防水措施,裡麵的物品都保存的很好。

她先用消毒棉球小心翼翼地為大叔清理傷口,再用繃帶包紮好,輕聲安慰道:

“大叔,彆怕,我們一定能等到救援的。”

接著,她又挪到女孩身邊,溫柔地握住女孩的手,幫她處理傷口:

“妹妹,堅強點,救援人員很快就會來的。”

可雨依舊在下,天色變黑、天氣越來越冷,大家的嘴唇都漸漸發紫,身體止不住地顫抖。

蘇姚看著這一幕,心急如焚,她把能找到的衣物、毯子都收集起來,儘量為大家保暖。她不斷地給大家打氣:

“大家堅持住,現在雖然困難,但隻要我們抱團取暖,保持清醒,救援肯定馬上就到。”

然而,她心裡也清楚,如果後續營救不及時,低溫症隨時可能奪走大家的生命,此刻,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煎熬,可她隻能強裝鎮定,等待那或許即將到來的生機。

-----------

此時,男主和他的團隊成員們也在密切關注著泥石流災害的最新消息。

林辰睿緊鎖眉頭,腦海中飛速思索,與團隊成員圍坐在一起,反複研究地圖、分析無人機的性能參數,從下午看到新聞開始,他就不停的在和老師、祝博士輪流通電話。

“老師,目前新產品飛控係統精確的慣性導航能力讓無人機在高海拔的複雜氣流中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飛行姿態,這是我們目前測試的成果。我想大膽嘗試一下,”他停頓一下,望向那片被災難陰霾籠罩的區域:“我想利用‘珠翼號’搭載攝像頭,這樣可以搜集一些災區信息給救援總部,怎麼樣?”

吳維卿擔憂地說:“這太冒險了,目前我們還從來沒這麼乾過,而且雨水會乾擾信號,風又這麼大,萬一無人機失控墜毀,這段時間的心血可就白費了,還可能給救援添亂。”

陳偉康也附和道:“是啊,老大,我同意老師的意見。目前技術上的難題太多了。先不說攝像頭能不能穩定安裝,就說這影像傳輸,現有的無線通信模塊帶寬根本不夠,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林辰睿抬頭堅定地說:“我知道風險大,可災區的人等不了。咱們的技術不就是在不斷突破中進步的嗎?如果因為困難就退縮,那我們來這荒郊野外受這苦乾嘛?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也要為那些被困的生命試一試!”

他眼裡仿佛有一簇簇火焰,堅定而瘋狂。

吳維卿電話那頭沉默了一下,說:“小林,你做吧。我支持你。”

鄒越和陳偉康對視一眼,被林辰睿的決心感染,重重地點了點頭。

說做就做,他們迅速找來一台適配的高清攝像頭,試圖將其安裝在無人機上。但問題接踵而至,首先是硬件的集成與適配。無人機的載荷設計並非針對這款攝像頭,接口不匹配,電源供應也不穩定。

陳偉康挽起袖子,拿起工具,這麼冷的天,他額頭上隱隱有汗水閃爍:“不管了,先改造接口,我就不信弄不好它!這鬼天氣,真是雪上加霜。”

鄒越在一旁幫忙遞工具:“阿康,加油。這雨越下越大,風也越來越猛,得趕緊讓無人機飛起來。”

經過一番努力,攝像頭終於勉強安裝好了。但緊接著,影像傳輸的難題又橫亙在他們麵前。由於新產品和XP3.1係統原本並非為影像傳輸設計,現有的無線通信模塊帶寬有限,根本無法滿足高清影像的實時傳輸需求。

林辰睿坐在電腦前,雙手在鍵盤上飛速敲擊,眉頭緊鎖:

“這數據傳輸協議得重新優化,我試試這個算法,不行再換。目前下雨乾擾因素更多了,信號衰減得厲害。”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一次次的嘗試都沒有成功,他不禁有些沮喪地捶了下桌子:

“怎麼就不行呢?!”

鄒越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林,彆放棄,你可以的,再調整下參數。”

林辰睿冷靜下來,他利用 XP3.1地麵站係統的任務規劃功能,精心設置無人機的飛行路線,避開可能存在的強乾擾區域和複雜氣流帶,確保無人機能夠儘可能穩定地接近受災現場。同時,借助新產品飛控係統的精確測量和穩定控製能力,讓無人機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持飛行姿態,為影像采集提供穩定的平台。

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調試和不懈努力,終於,無人機成功起飛。

“鄒越,你留下,繼續調整參數。阿康帶上設備,和我去現場。”林辰睿說完站起來就要提包走。

“不行,小林你留下,我帶阿康過去,這些操作我也熟。”鄒越連忙阻止,他知道林辰睿對恒翼飛來說代表著什麼,這麼危險的事情,不應該讓他去做。老師剛才千叮囑萬交代,一定要保證大家安全。

林辰睿拍拍他的肩膀,安撫道:“聽我的,你留下。我會帶著阿康回來找你的。那邊通訊不行,萬一老師他們有新的方案,你留下也有個能傳話的人。”

說完,不等鄒越的拒絕,他帶著周偉康轉身拿設備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