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林悅與蘇然交流愈發稀少,誤會也如悄然滋生的藤蔓,纏繞住兩人的感情。
林悅全身心投入文學社大型活動籌備。從策劃新穎環節吸引同學參與,到與商家洽談讚助,再到精心布置活動場地,每個細節都親力親為。許澤作為得力助手,一直陪在林悅身邊,幫忙出謀劃策、協調各方。活動籌備期間,兩人常常忙到很晚,一起吃街邊的小吃,分享彼此的夢想與煩惱,關係也越來越熟絡。
有一次,為了確定活動的宣傳海報設計,林悅和許澤在廣告公司與設計師討論了整整一個下午。結束時,天色已晚,外麵還下起了小雨。許澤撐起傘,和林悅一起走在回學校的路上。雨滴打在傘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街道上彌漫著潮濕的氣息。兩人並肩走著,偶爾會不小心碰到彼此的肩膀,林悅的心中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但她很快將這種感覺壓了下去,告訴自己這隻是朋友之間的相處。
與此同時,蘇然深陷學期末項目考核的苦戰。他和團隊成員為獲取精準實驗數據,在實驗室反複調試儀器、改進實驗方法,無數次失敗後重新再來。撰寫報告時,對每一個數據、每一條結論都字斟句酌,確保嚴謹無誤。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讓他們雙眼布滿血絲,疲憊不堪。
一次,林悅忙裡偷閒,抽出珍貴時間想與蘇然視頻。她提前準備好零食,整理好心情,期待一場溫馨暢談。可蘇然彼時正處於實驗關鍵階段,手機靜音放在一旁,完全沒注意到來電。林悅看著屏幕上“未接通”提示,滿心期待瞬間破碎,委屈與失落湧上心頭,忍不住胡思亂想:是不是蘇然不在乎自己了?
幾小時後,蘇然結束實驗看到未接來電,急忙回撥。電話那頭,林悅語氣冷淡,滿是埋怨:“你現在才想起我,是不是心裡根本沒我了?”蘇然趕忙解釋,可林悅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去,兩人不歡而散。
掛了電話,林悅的心情糟透了。她坐在宿舍的床上,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心中的委屈和憤怒無處發泄。這時,許澤發來了消息,問她在做什麼,要不要一起去吃晚飯。林悅猶豫了一下,回複道:“好。”
在學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館裡,林悅向許澤傾訴了和蘇然的爭吵。許澤靜靜地聽著,不時遞上紙巾,安慰她:“彆太難過了,他可能真的是太忙了,等他忙完這陣,肯定會好好跟你解釋的。”林悅苦笑著說:“也許吧,可這種感覺真的太難受了。”許澤看著林悅難過的樣子,心中一陣心疼,他忍不住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林悅的肩膀。
不久後,蘇然團隊項目考核取得優異成績,教授帶隊慶祝。席間,一位外國女同學飲酒過量,腳步踉蹌險些摔倒,蘇然出於本能伸手攙扶。這一幕被同學抓拍,配上引人遐想的文案發在社交平台。林悅偶然刷到,看到照片中蘇然與女生看似親密的畫麵,心中五味雜陳。儘管理智告訴她蘇然為人正直,但嫉妒與不安還是如野草般瘋長。
她立刻發消息質問,蘇然回複隻是普通幫忙,可林悅覺得解釋敷衍。兩人在消息中你來我往,激烈爭吵,原本因距離變得脆弱的感情,出現難以愈合的裂痕。此後,林悅變得敏感多疑,每次聯係都小心翼翼試探;蘇然則覺得滿心委屈,努力付出卻不被理解,兩人陷入互相折磨的泥沼,不知如何掙脫。而許澤察覺到林悅的情緒低落,總是默默陪伴在側,給予安慰。
一天晚上,林悅又和蘇然在電話裡爭吵起來,掛斷電話後,她一個人在校園的操場上漫無目的地走著。許澤發現林悅不見了,四處尋找,最後在操場找到了她。月光下,林悅的身影顯得格外孤獨。許澤走上前去,輕聲說:“彆想太多了,去散散心吧。”說著,他帶著林悅來到了學校的音樂教室,打開鋼琴,彈奏起一首舒緩的曲子。林悅靜靜地坐在一旁,聽著悠揚的琴聲,心情漸漸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