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 / 1)

聽到床上有了動靜,白芍低聲說道:“殿下,翠玉姑姑求見。”

李暮歌立馬從床上坐起來,撩開床幔,穿上鞋,“讓她進來。”

“殿下,您還未曾……”

“翠玉姑姑不是旁人,讓她進來吧。”

李暮歌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第二個想要她命的人,究竟是誰!

沒有穿衣梳妝怎麼了?她身上穿著“睡衣”,在自己屋裡,見個人還不行了?

死去活來那麼多回,現在的李暮歌一點兒都不在意這些小事,旁人愛怎麼看她怎麼看她,大不了她死一次,直接讀檔重來了。

對於古人來說,褻衣相當於現代人隻穿了內衣,但現代人的內衣是真內衣,古人的褻衣那是真一身包裹嚴嚴實實,李暮歌反正覺得,兩者無法相比。

對白芍來說,李暮歌穿褻衣見人的舉動,真有點兒離經叛道,好在翠玉也是女子,還是宮人,此事勉強說得過去,所以白芍也沒說什麼,轉身出門,讓翠玉進來。

等翠玉入內,看見坐在桌邊,披頭散發穿褻衣的公主時,差點兒一個腳滑,當場來個五體投地。

好在翠玉姑姑是見過大世麵的人,無論多血腥,多離譜的事情,都不會讓她失禮半分,隻見她迅速恢複正常,向李暮歌見禮。

“奴見過十四殿下,問殿下安。”

她行完禮後,立馬將一晚上的成果呈給李暮歌,“奴連夜審問刺客,那刺客已然交代了他的來曆,所有供詞皆記錄於紙上,還請殿下過目。”

李暮歌接過紙,翻看兩頁,神情一瞬陰沉,隨後又多了幾分驚訝,看完所有供詞後,她略有些不可置信地問:“他說得是真話嗎?”

“回殿下,刺客所言僅能作為佐證,真相究竟如何,還需再查。”

翠玉說到這兒,麵露難色。

李暮歌了然,她將厚厚一遝供詞放在一旁,笑道:“母妃如今可信了本殿下的話?”

翠玉賠笑兩聲,“殿下說笑了,殿下是娘娘親女,娘娘怎會不信殿下之言?”

“昨日本殿下費了不少口舌,母妃也隻允了你們幾人來春和宮,現今天亮了,母妃便要讓你們回去。”李暮歌拎起手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清茶,那茶剛泡出來不久,清香撲鼻。

李暮歌低頭嗅了嗅茶香,含在口中一口,又吐到一旁的空茶杯中。

全算作漱口了。

漱了口,說出來的話就能更直接一些,免得染了隔夜的臭。

李暮歌接著說道:“事情查一半就不查了,實在不像是信任,翠玉姑姑,你是母妃跟前一等一的心腹,更有一身本領,放在後宮實在屈才了,不如姑姑來春和宮,本殿下已經及笄,同父皇說一聲,應當也能入朝,為父皇分憂一二,屆時姑姑隨本殿下出宮做事,不比困在這四方宮廷之內,要強得多嗎?”

翠玉差點兒沒維持住臉上的笑。

她是良嬪心腹,當年六公主出嫁,良嬪都沒舍得讓她出宮去陪六公主,比起六公主,十四公主其實更不受寵,哪兒有什麼前途可言。

至於十四公主所說的入朝做事,那可不是上下嘴皮動一動就能入的,當今皇帝李麒為人功利,他子女無數,對他來說,孩子隻分有用和沒用兩種。

有用的孩子,如大公主太子等,早早就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

沒用的孩子,如四公主、七皇子等,身上隻有成親時給予的封號,平日裡連進宮見一見自己母妃都得看皇後臉色。

十四公主比四公主、七皇子等要強上一些,那是因為良嬪還算得寵,她還有個同胞姐姐六公主,沒了良嬪和六公主,十四公主在後宮,也不過是個無名無姓的小可憐。

“看來,姑姑覺得跟著本殿下沒前途,也是,本殿下不過是個誰都能踩上一腳的石頭,有用時搬來,無用時一腳踢開。”

李暮歌說著,眼中流露出幾分凶光。

“隻是若是小石子,自然任由他們踩踢,若是巨石,他們伸腿去踹,那就隻會踹斷自己的腿!”

李暮歌以前確實是塊小石子,但現在,她是巨石,而且是不斷刷新的巨石,誰都彆想將她踹走!

李暮歌最後問翠玉,“姑姑,可明白?”

今日如果不能說服翠玉,李暮歌不會躲避下一次刺殺,她會直接死去重來。

然後在下一次重生後,想辦法去找新的同盟,並且記住翠玉是良嬪心腹,不會輕易被說服,不用在翠玉身上浪費口舌,離她遠點兒,以免打草驚蛇。

翠玉擠出一抹微笑,絞儘腦汁想著要怎麼拒絕,當她對上李暮歌冰冷的眼神時,突然想起昨夜十四公主站在一旁,冷眼觀刑的模樣。

李暮歌並不是一隻小白兔,她長有獠牙,是頭猛獸。

翠玉沉默下來,不知為何,她心中陡然生出一股強烈的預感,此刻答應十四公主,日後她真的能施展一身所學。

“娘娘一直覺得,六殿下更像她,或許娘娘錯了。”

鬆口了。

李暮歌聞言露出一抹淺笑,打碎了眼底的堅冰,整個人一下子溫和了下來,好似剛剛那個鋒利如寶劍的人不是她。

“翠玉姑姑說笑了,比起六皇姐,本殿下還差得遠。”

“殿下謙虛。”如果遇到刺殺的人是六公主,翠玉想,六公主一定不如十四公主淡定自若。

“殿下若真有入朝之心,不如恢複去太學讀書一事,太學內多高官世家之後,想來能為殿下入朝添一份助力。”

“多謝翠玉姑姑教誨,半個時辰後,本殿下會去梧桐殿同母妃請安,還請翠玉姑姑回去後,為本殿下美言兩句,為人子女者,不希望母親多憂,有些事便不要告知母妃了。”

剛投誠,李暮歌就要求翠玉幫她做事,翠玉能怎麼辦呢?翠玉隻能答應,她不光要做,還要做好,如此才能得到李暮歌更多賞識。

“殿下放心,昨夜抓到的刺客沒熬過酷刑,今晨已然沒了氣息,他嘴太嚴,什麼都沒說。”

翠玉對良嬪的了解程度遠超李暮歌,李暮歌不希望良嬪知道什麼,翠玉全數明白。

“那昨日幫翠玉姑姑的幾個宮人……”

“她們都聽奴的吩咐,殿下放心。”

良嬪久居深宮,對手底下人的掌控能力,還沒有翠玉強。

李暮歌聞言笑得更滿意了,心裡則警惕起來,必須要小心這些為人辦事的奴仆,人人都有私心,誰也不知道他人隱藏著什麼秘密。

決不能全然信任任何一個人,否則在那個人背叛之時,付出信任者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翠玉退下後,讓人處理了刺客,最後帶著屍體到了梧桐殿。

李暮歌不讓活著的刺客走出春和宮,死了的刺客她就不管了。

等翠玉離開,李暮歌叫人來伺候洗漱更衣,隻用了一刻鐘的時間,隨後讓人傳膳,李暮歌邊完早膳,將白芍叫到跟前,詢問了一下太學的事情。

前百次裡,一直沒人跟她提過上太學讀書一事,她還以為原主已經畢業,不用上學了。

翠玉在提起太學之事時,用到了“恢複”一詞,還是用詢問式的語氣,說明太學讀書的事情是被人暫停了,暫停此事的人,很可能是原身。

提到“太學”,白芍平日裡生機勃勃的小臉上,少見的出現了陰沉之色。

顯然太學對白芍來說,不是個好地方。

“殿下,太學那群家夥欺人太甚!殿下今日提起此事,是終於打算將此事與娘娘說一聲了?”

“嗯,宮中不安全,不如出宮找人多的地方避一避,太學人夠多,且都是官宦之後,想來沒有刺客敢到太學刺殺。”

李暮歌隨便找了個借口,解釋了自己的行為。

她在白芍口中,聽出了一些貓膩,看來原身是被人欺負得退學了。

很符合原身在書中的人物設定,性格怯懦,溫和孝順。

因為膽小怯懦,所以被人欺負也不敢反抗,因為溫和孝順,所以為了不給良嬪添麻煩,即便不去上學,也不找良嬪告狀。

“殿下所言極是,隻是回去之前,務必要將那些小人鏟除乾淨,殿下,小鬼易除,十殿下與十一殿下,卻難以解決啊。”

白芍讚同公主回太學讀書,不光是為了躲避刺殺,也因為隻有讀完書才能入朝管理朝政,得陛下青睞,否則一輩子都出不了頭。

可太學那群人,實在是太麻煩了,尤其是以十公主、十一皇子為首的那群家夥,光憑良嬪很難解決此事。

李暮歌明白了,小說裡的皇室李家和某個李家一樣,同室操戈是祖傳手藝,在上學階段,便已初見端倪。

又是不讓上學,又是連番刺殺,不知道的還以為原身閒得沒事乾,到處挖人祖墳,把所有人的祖宗都挖出來曬太陽了。

多大的罪過,至於被如此針對。

“同為父皇的孩子,有什麼難解決的。”李暮歌一想到原身孤零零死在角落,欺負她的人,殺她的人卻有許多安安穩穩活到最後,就恨得牙癢癢,她繼續說道:“本殿下一會兒便去太學,你收拾東西,之後到梧桐殿等著。”

今日她還會遇兩場刺殺,不好好利用一番,豈不浪費了。

正好皇帝生辰要到了,她不知道原身給皇帝準備了什麼禮物,現在她來到這個世界了,親自準備禮物才顯孝心,她就送給那位養孩子如養蠱一般的皇帝,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