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莫桐自己拍了發上網詢問這個相機型號。
果然是互聯網,沒多久評論下麵就有人告訴她了,但相機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型號了。
即使知道了型號,這個相機充電器也不好買。
莫桐空閒的時候按照評論推薦的二手平台,下載後搜索了一番。
不看不知道,網上到處有人賣二手的數碼相機。
還能賣個兩三百塊錢呢。
也幸好這波潮流興起,莫桐找了幾天確實找到了匹配的二手充電器。
其實她二十多歲剛好在互聯網浪潮起來的時代,隻是家裡窮,接觸這些智能工具比彆人晚了很多年。
現在手機隻被她當做一個可以打電話發信息,和時不時刷點小視頻的消遣工具而已。
充電器插上,過了好久,梧杉才成功開機。
莫桐已經不太了解怎麼使用了。
“我隻知道按這個上麵是拍照。”
梧杉照著莫桐教的拍了一張照片,又琢磨了好久才看到相冊。
再一翻就看到了彆的照片,看服裝應該莫桐那個時候拍的照片。
很快就看到一個跟她現在這樣,一頭短發,穿著T恤大褲衩的女孩,跑起來跟風一樣模糊。
梧杉很高興:“媽媽,這個是你嗎?”
莫桐看了一眼,笑起來點點頭:“是呀。”
她看了看照片,又看看梧杉,“這麼看來,你跟我小時真的蠻像。”
再往後麵翻就能看到莫桐小時候爬樹、河裡遊泳的照片。
比梧杉現在過得都要精彩。
“送我這個相機的親戚,當時是過來我們這過暑假的,回去的時候把這個送給我了。”
莫桐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沒帶走。
她繼續翻了翻後麵的相冊,終於翻到了和那個親戚的合照。
親戚戴著一副眼鏡,笑得內斂,和一旁笑得露出八顆牙齒的莫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方好像後麵就去國外讀書了?
莫桐也不太清楚了,畢竟也沒有聯係方式,隻能從彆的大人嘴裡聽個左右。
梧杉拿過來翻看了一會兒,找了一個老人。
“這是阿嫲嗎?”梧杉看著莫桐。
莫桐接過來仔細看,照片上的老人正在切著蘿卜,全白的短發,常見的阿嫲花色短袖。
比生病時更年輕的樣貌,狹長的眼睛布滿了皺紋。
莫桐都快忘記阿嫲的模樣了。
梧杉看著莫桐,說:“我去找時間將阿嫲的照片打印出來吧。”
莫桐眼睛彎彎,笑著點點頭。
梧杉對相機非常感興趣,去哪裡都要帶著相機。
去學校了和同學拍照,在家就跟李燕拍照,剩下拍得最多的就是莫桐。
莫桐看她這個沉迷的勁頭,打趣道:“以後梧杉去當攝影師吧。”
梧杉眼睛一亮,拍東西反而更加起勁了。
隻不過後麵臨近期末考,梧杉要複習,才終於消停了會兒。
十二月底,莫桐開始清賬,梧杉做在一旁,拿著她自己的零錢賬本。
“你怎麼攢了這麼多錢。”莫桐瞪大眼睛,她嘴上說著每個月底都一起對賬,但是經常會忘記。
今天是這一年最後一天,她這時候才想起來。
比她能存錢!
第一個月支出比較多,所以淨利潤很低,後麵招了個人,支出在兩三千左右。
雖然後期支出多,但是生意也多了起來,淨利潤有時候能破四五千,不穩定。
這四五千,莫桐會固定存下一千五,多的話就會存個兩千。
她和梧杉每個月的日用兩三百,吃喝都是自己做,食材算不清楚,因為有些都是包含在店鋪的食材采購裡。
莫桐把吃的支出估計在一千左右。
算下來一個月三千的支出。
這都還沒賺到購買社保的錢。
但她才開店四個月,能有這樣的淨收入已經不錯。
比她原來上班好多了。
什麼時代的風潮,前世就是普通窮人的莫桐有自知之明,好好維護這個店鋪的生意就已經足夠。
看見莫桐驚訝的神情,梧杉咧嘴一笑,她日常很少花錢,幾個月積攢下來也攢了一千多。
說不準是不是因為存錢帶來的安全感。
莫桐摸了摸梧杉的臉,欣慰之餘又覺得抱歉。
說不上來這樣是好還是壞,但梧杉畢竟還小,沒有需要買的東西很正常。
這筆錢長大了再用也可以。
天氣降溫之後,莫桐的支出就多了,買棉被買衣服,這時候她就覺得自己當初怎麼不把所有家當都搬出來呢。
莫桐看了眼時間,可能是明天就是元旦,放假的時間,很多學生都出來遊玩了,現在外麵還很有人氣。
“睡覺吧。”她跟梧杉說,收好賬本。
迎接新的一年。
最後一個法定節假日結束之後,沒多久時間,梧杉就期末考結束開始放寒假了。
放了假,李燕來得更勤快,李秋雙不怎麼管李燕,但是在店裡就得幫忙乾活。
李燕乾幾天就覺得無聊,就跑來找梧杉。
她帶著梧杉到處玩,兩個人踩著單車還跑去爬山。
一個冬天下來,梧杉的臉反而還曬黑了。
學生放假,莫桐想到孔嘉容也要放假。
期末周,孔嘉容來兼職的次數也隻能保證中午了。
但最重要的是寒假期間,孔嘉容肯定要回家。
中午的送餐,莫桐要自己來了。
不過學生少了顧客也少了,莫桐感覺自己應該還是忙得過來的。
又一次中午送餐回來,孔嘉容好不容易有時間坐下來吃飯了。
“我就剩最後一門考試了,在下星期呢。”孔嘉容說,後麵似乎還有話,但是沒說出口。
莫桐見狀主動開口:“你寒假要回家的吧?送餐這事我可以應付的,你回去吧。”
孔嘉容反而搖搖頭:“我不回去了,其實我打算去找彆的兼職。”
莫桐還真沒想到,隻好點點頭,她這裡的工資確實比較低。
“那你下學期還來做嗎?”
孔嘉容點點頭。
等到孔嘉容離開,大學城裡麵的學生也空了,少了這一部分的客人,街道也冷清了不少。
有些餐飲店店主甚至也趁著這個時間關了門休息起來了。
莫桐沒了幫手還稍微有些不習慣。
不過現在上班族的錢,她還掙得比較穩定了。
一如往常地進貨,到店裡開始煮粥、備料,開門。
早上的生意沒怎麼影響,照例是附近小區的人和上班的年輕人來吃。
前段時間碰見的李文瑞大姨,後麵也常常來店裡吃早餐了。
這天她又來了,一碗粥一碟腸粉,這樣吃她才算吃飽。
“跟你阿嫲做得一模一樣了。”
莫桐笑起來,為了感謝上次的幫助,她給李文瑞送了豆奶。
李文瑞對此擺手:“你客氣啥,咱們居委會的就是服務人民。看見你們這些小輩回村我才高興呢。”
莫桐也隻好把豆奶放回去。
“當初你阿嫲還讓我過來勸你,說你一天到晚在家免費給人做飯算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