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妃信心滿滿,然鵝她出了月子到四阿哥周歲,都找不到任何接近蘇清之的機會。
這很滑稽,又不是那麼滑稽。
整個皇宮都是蘇清之的,要想避開後宮的妃嬪不要太容易。皇太後倒是可以管,隻是皇太後曆來謹小慎微,能當太後,並不是她很受雍正寵愛,而是她命好,生下乾隆,這才一路躺贏,當上了皇太後。
她是管不了乾隆的,以前管不了,現在更加管不了。而且,皇太後更加不會管乾隆進不進後宮。
又不是沒有孫子,現在乾隆(蘇清之)已經有了4子三女,論數量已經比得上雍正了,要知道雍正爺子嗣艱難,人到中年才勉勉強強活了三個兒子。隻有弘曆出挑。雍正爺才是真正的選無可選,不像乾隆,他的選無可選,完完全全是自己作出來的。
扯遠了,總之嫻妃真正付出行動,才發現想要接近蘇清之是多麼困難的事兒。而連接近蘇清之都接近不了,談何攻略?
嫻妃不喜歡女兒,並不代表她就不要女兒了。雖說之所以會懷孕生子,是用了非常規的手段,可女兒已經生下來了,嫻妃失望歸失望,卻從來沒有想過不養孩子,最多忽略,將全部心神放在攻略乾隆上。
結果忙碌了一年,什麼都沒撈到,回過頭卻發現女兒因為下人的疏忽照料,得了風寒,差點一命嗚呼,好懸她來自修·□□,會簡單的煉丹製藥,並且手裡有存貨,及時用手中的存貨救了女兒。
順便還把事情鬨到了富察皇後跟前,指責富察皇後打壓嬪妃,導致宮人陽奉陰違,對公主忽視慢待,伺候得不儘心。
怎麼說呢,嫻妃這樣的舉動,稱得上胡攪蠻纏,怪富察皇後打壓嬪妃,還不如怪自己禦下不嚴呢。
如果不是自己疏忽大意,又怎麼會在孩子生病都危在旦夕的情況下,才發現。
基於這樣的想法,蘇清之沒有理會嫻妃的撒潑,甚至為了維護富察皇後的地位,挺公開公正的將嫻妃犯的錯,以及富察皇後身為皇後的職責,都說得一清二楚。
嫻妃不服,還想繼續爭論,蘇清之直接不耐煩的打斷。
“嫻妃啊,朕一直以來以為你是個聰明人,沒想到你和高氏差不多,腦子都被水泡過。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你真的清楚了?”
嫻妃被懟了,臉色通紅。
“萬歲爺這是在嫌棄臣妾?”嫻妃紅著眼眶,期期艾艾的道:“臣妾知曉臣妾比不上皇後娘娘,更加比不上慧貴妃在萬歲爺心中的地位。可萬歲爺怎麼能說這樣挖心的話。”
“挖心?”蘇清之樂了,很不客氣的道:“你覺得挖心,那是因為朕說的都是大實話,如果不是大實話,你隻會聽了高興。”
“怎麼?腦子笨,還不允許說了,難道非要朕昧著良心說你聰明能乾?”
嫻妃又被懟了一通,這回沒有紅眼眶兒,而是差點被氣得吐血。怎麼有人的嘴巴這麼毒,這麼賤的。要不是皇帝,她直接大耳光抽上去,打得他滿臉桃花開。哪裡需要現在這樣,時時刻刻、處處憋屈。
蘇清之還挺意猶未儘的,直接又道:“如果你覺得你照顧不好五兒,那就抱給太後養吧。”
抱給富察皇後撫養,按規矩來說不算錯,可不合適。倒不是說富察皇後表裡不一,而是人性如此,不會有人在有親生兒女的情況下,更愛養女/養子。
普通女子如此,更彆說後宮經營多年,早就學會一肚子陰謀詭計的嬪妃了。
不管男女,其實交給身份尊貴,乃是皇帝生母的太後最合適不過。兒子就不說了,可是公主,嫁給太後撫養,和嬪妃撫養是不一樣。
皇子交給太後撫養,天然喪失繼承權,卻能保證親王位,一輩子和樂開心。至於公主,那就更可以了,首先選擇公主和親塞外,都不會選擇太後撫養的公主。本來太後撫養公主,就是為了排解寂寞,公主留嫁京城,可以時不時進宮探望太後,身前儘孝。
反正比嬪妃自己撫養孩子好,特彆是嬪妃不靠譜的情況下,最合適不過了。
嫻妃還想再辯,可惜蘇清之沒有給他機會,直接了當的道:“安安分分不搞事,朕是不會虧待你的。可要是野心勃勃想搞事,那就彆怪朕不講情麵,將你的底兒都給掀了。”
嫻妃默然,說不清楚是害怕還是怎麼的,有那麼一刻,嫻妃明顯感覺到了蘇清之的認真。
蘇清之沒有說假話,他就是有辦法對付嫻妃。
嫻妃咬牙,總算還挺乖覺的認錯,沒再仗著自己來曆不凡,就自命非凡,不把所有人放在眼裡。
嫻妃真真切切覺得,蘇清之這丫的確實有病。怎麼有人不愛女色,嘴巴還毒呢!虧得是皇帝,要不是皇帝的話,準被人打死了。
嫻妃就挺手癢,想暴打蘇清之一頓。
但是嫻妃忍了,並且回宮之後乖覺得好一段時間沒有惹是生非。她是真的怕自己生的女兒被皇太後抱養,不得不安靜的潛伏起來。倒是高氏,不知從哪裡聽來了蘇清之打算讓皇太後抱養五公主的事兒,頓時起了將自己生的四公主抱養給皇太後的念頭。
怎麼說呢,挺不錯的決定。曆史上的高氏是在乾隆十年正月尾巴尖的時候殤的,比富察皇後早死3年,無兒無女卻有乾隆的寵愛。
換做蘇清之穿來的清朝位麵,高氏沒寵,卻因緣聚合懷孕生了個女兒。可命數自有天定,高氏又不是穿越或者重生女,命數是定死了。
何況曆史上,她的死亡,實際上就是自然死亡。現在乾隆三年,永璉這孩子避開了死結。那是蘇清之沒想過將皇位按照曆史那樣,交給十五阿哥永琰。
反正現在已經有4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的數量不比雍正爺的少。而且繼承人隻要一個就夠了,多了反而會出事。
四個兒子,長子永璜富貴閒人,三子永璋賢王輔佐,四子永珹身體不好,縱然有雄心壯誌,大概也怎麼做個富貴閒人。
至於三個女兒,他都沒有學習曆史上的乾隆,抱養弘晝的女兒和婉隻為和親蒙古,自然不會將三個女兒都遠嫁塞外,反正八旗優秀的兒郎那麼多,留嫁京城最好不過。
雖說蘇清之這個做爸爸的,相當於白撿的。但是呢,還是那句話,既然白撿成了乾隆,乾隆的兒女自然是蘇清之的責任。
至於嬪妃......
不好意思,他不是那種不忌嘴,什麼都想往懷裡撈的主兒,不可能接收乾隆的兒女後,還要接收乾隆的女人。
所以呢,嬪妃不搞事也就罷了,要是搞事的話,那就彆怪蘇清之沒人性,連女人都要收拾。
索性嫻妃得了教訓,不敢冒頭,而高氏...嗯,起了將四公主抱給皇太後的心思,主要還是為了給四公主抬身份。
即便是和碩公主,嬪妃養的和皇太後養的,也是不同的。
高氏冥冥之中還有感應,覺得自己活不了幾年了。如果沒生孩子,死了也就死了,她會選擇以最美的姿態告彆,讓乾隆一輩子懷念她。
可生了孩子,高氏所思所想,都是女兒。看似戀愛腦,實則清醒不少。還有幾年好活,孩子才周歲,高氏就開始想女兒的未來。
首先,肯定不能和親蒙古。皇後的女兒,嫻妃的女兒,都可以和親蒙古,她的女兒不行。
再然後,得找一位文武雙全的額駙,不求大富大貴,隻需要女兒這一輩子都開開心心的。
這是身為一位母親,最樸實無華的願望。
高氏找上蘇清之一說,蘇清之因此高看了高氏一眼。
“四兒才多大?你就開始想你的身後事了。”蘇清之搖頭,淺笑勸慰:“真當太醫院的太醫們都是吃乾飯的?旁的朕不敢說什麼,可是養生,太醫們可是頭頭是道。愛妃你呢,要是覺得身體不爽利,大可以召見太醫好好給你把脈。”
高氏紅了臉頰,貌似很不好意思的道:“臣妾隻是想著太後娘娘獨住慈寧宮太過孤單,想著四兒身體康健,所以就想著讓四兒承歡太後娘娘膝下,也好全了一番孝心。”
“至於臣妾的身體,或許是臣妾生四兒已經二十好久了,自從生下四兒後,臣妾的身體就一直不太爽利在,這才未雨綢繆,還請萬歲爺放心,臣妾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毛病。”
“朕沒有說你錯了。”蘇清之正色道:“愛女之心慈母有之,愛妃能有慈母心腸,算是出乎朕的意料。在朕的印象中,愛妃總是嬌滴滴,舍不得吃一點苦頭,現如今有了四兒,倒把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四兒身上,很不錯,愛妃可以繼續保持。”
高氏:“那萬歲爺的意思,是同意臣妾的請求?”
蘇清之搖頭又點頭:“要詢問皇額娘的意思,皇額娘願意,那就養孫女,不願意,也無妨。”
高氏沒想到蘇清之會這樣說,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當即就道:“萬歲爺的意思,臣妾是知曉了。臣妾也隻是提議,萬歲爺同不同意,的確要問太後娘娘的意思。”
蘇清之點頭:“勞累的是皇額娘,自然得皇額娘點頭說同意。”
又說了一會兒話,高氏想著女兒還留在延禧宮,便依依不舍的跪安。沒曾想,今日不知道是不是黃曆掛的姿勢不對,高氏剛走沒一會兒,舒貴人來了,並且抱著四阿哥來的。
蘇清之無語至極,便語氣不怎麼好的道:“孩子還小,身子骨又不太康健,你確定要帶著四阿哥招搖過市?”
蘇清之的詢問,讓舒貴人有點兒慌。
“萬歲爺你誤會了。”舒貴人試著解釋。“是四阿哥想萬歲爺了,所以臣妾這才......”
說到這兒,舒貴人媚態十足的露出可憐樣兒。倒不是認錯,反而是在勾|引。可惜媚眼白拋了,就蘇清之那個德性,能為之所動那才奇了怪。
蘇清之完全沒有反應,甚至目不斜視。
“四阿哥才多大,想朕?”蘇清之嗤笑:“葉赫那拉氏,彆把朕當成傻子糊弄。”
頓了頓,蘇清之乾脆直截了當的表示,舒貴人安分守己,他會好吃好喝的供著,如果不,那就彆怪他辣手無情了。
“你的秘密最好藏妥了,彆讓朕抓住機會。”
此言一出,舒貴人哪裡還有心情借著四阿哥來勾搭蘇清之,當即花容失色,矢口否認自己沒有秘密。她是錯了,錯在不該拿四阿哥做筏子謀取盛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