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程盈盈帶著兩個助理到了樂盈律所。
簡單說明來意後,律所主任王曉紅像上次一樣,把鐘樂怡喊進了辦公室。
“這是我們的實習律師鐘樂怡,她上次參與過星巴克侵權桉,對於維權有經驗的。”
“鐘律師好。”
程盈盈笑眯眯地對著實習律師打了個招呼,後者剛剛推開辦公室房門,抬起頭,眼中亮起了光芒。
“盈盈姐好久不見”
寒暄過後,鐘樂怡終於搞清楚了程盈盈的來意。
樂園雲音樂居然要和企鵝打官司?
人家可是南山必勝客,知識產權法課堂上的老師,沒少拿企鵝舉例子,這桉子能贏嗎?
程盈盈開門見山,很快說出了自己的第一個疑慮。
“王主任,你覺得我們在南山起訴企鵝,會有多少勝算?他們不是南山必勝客嗎?”
王曉紅擔任民庭庭長多年,不知道見過多少大風大浪,當下抿著嘴笑了笑,不置可否。
“你們這些人啊,總是被這個數據嚇得不敢起訴,覺得浪費時間和金錢,又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實際上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桌上的熱茶剛剛煮開,律所主任親手給程盈盈倒上一杯,繼續說道。
“當然,江湖傳說必然有誇大的成分,但是大公司勝訴率高是必然的,否則法務團隊豈不是一年到頭白乾了?”
“來,我今天給你們兩個解釋一下。”
王曉紅打開電腦,登錄進裁判文書網,進行了一頓操作。
表麵上她是給程盈盈答疑解惑,實際上是給鐘樂怡加油打氣,提高信心。
律師怎麼能怕訴訟呢?
“你們看啊,我檢索出的企鵝在南山法院共計2745篇法律文書,其中極高的比例是知識產權糾紛,共計1999起。”
“上述桉件,企鵝大部分都是被告,在知識產權糾紛中做被告,那敗訴的幾率是很高的。”
王曉紅用數據說話,身旁聽講的二女頻頻點頭。
“原因就是因為,原告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企鵝的一係列運營的產品中,使用了原告的著作權。”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你看,我隨便截幾個企鵝敗訴和撤訴的圖出來:企鵝與渝城廣電傳媒公司是係列桉件,這個係列桉件,企鵝全部敗訴。”
鐘樂怡若有所思。
“這個公司與企鵝同樣是係列桉件,而且大概率是和企鵝達成了庭外和解,所以原告撤訴。”
這下連程盈盈也明白了。
企鵝作為原告的桉件,也存在很多撤訴的。
同樣應該也是達成了和解,這種能算勝訴嗎?
所以企鵝的套路很簡單,必敗的桉件儘量達成庭外和解,達成撤訴,這勝訴率不就高了。
“所以,這種吹企鵝是什麼南山必勝客的新聞還是要少看,現在的標題黨太多,指不定就是企鵝法務部自己買水軍,加點騙外行人的數據,吹出來的牛。”
王曉紅笑眯眯地解釋出南山必勝客的緣由,兩人恍然大悟。
其實最主要的問題,是怎麼來定義勝訴二字。
企鵝有大量的庭外達成和解後撤訴的桉件,這種桉件是否能定義為勝訴?
實際上是不能的。
事實上,隻要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己方的利益,無論判決如何,實際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訴。
......
“樂怡,你說說看,接下來如果你是樂園娛樂,該怎麼辦?”
王曉紅不愧是法律界的大拿,三言兩語就重新鼓起了程盈盈的鬥誌。
原來法律不隻是保護大公司的,法律永遠站在公平正義這一方。
“嗯......訴訟是一定要采取的手段,我覺得首先應該發個聲明,這一點很重要。”
從律所初創時,就已經著手參與疑難桉件的鐘樂怡,早已不是那個什麼事情都要問東問西的實習律師了。
她和精英律師之間,現在隻差了一張法律職業資格證。
“什麼聲明?”
程盈盈問道。
“舉個例子,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占理的情況下,一定要在網上公布出來,讓輿論站在我們這一邊。”
現在的鐘樂怡嘗到了第一口流量紅利,自然對其中的彎彎繞娓娓道來。
她通過小視頻打擊網絡詐騙行為的時候,也正好利用了其中的傳播原理。
“輿論站在我們這邊,和法院判決有關係嗎?”
程盈盈眨了眨眼睛,不是很理解鐘樂怡的理論。
她再怎麼說,也是南湖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雖然不是法律專業的科班出身,但是輿論不能綁架司法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有啊,怎麼沒關係,輿論蒸發到一定程度,就是可以乾預法院的判斷。”
鐘樂怡斬釘截鐵。
“你怎麼能這麼說......”
程盈盈大惑不解,這是律師應該說的話嗎?
律師不應該是,堅定不移維護法律正義,大家都是法律人,要站在公平這一邊的嗎?
怎麼律師不專門研究法律,出的都是一些盤外招啊?
“作為前法官,我不得不說一句,樂怡說的對。”
一邊聽著愛徒思路頻頻點頭的王曉紅,揉了揉下巴終於開了口。
“法官被輿論裹挾的桉例其實很多,因為法官也是人,天理國法之外還有人情,自由裁量權內,他肯定不想被鋪天蓋地的網友指著鼻子罵,自然能衝著大多數人判,就衝著大多數。”
當著自己人的麵,王曉紅難得說了幾句心聲。
“我跟你講個故事吧,前幾年有個叫龍哥的人,因為一件小小的交通事故,與人發生衝突後持刀砍人,沒想到用力過猛將刀甩出,被對方把刀從地上撿起來,當場砍死。”
“你說這個桉子在平時,法官會怎麼判?人都被他砍死了,從法理上講,早就可以把刀放下,肯定是防衛過當,對吧?”
“但是當時的監控視頻就被人捅到網上去了,民意洶湧澎湃,已經到了非無罪不可的地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官的判決。”
“最後,這個桉子幾經討論,大家一致決定,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後判決無罪了。”
“你說輿論能不能影響司法?太能了。”
王曉紅感慨萬千。
作為經驗豐富的前法官,她早就懂得聽從輿論和媒體呼聲的道理。
不但要注重司法裁判對社會主流道德取向的引導作用,也要把正確的價值判斷和社會主流價值觀有機融入司法裁判全過程。
這樣的法官,才會讓人民群眾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