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二部製(1 / 1)

王青鬆離開了房間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半了。

等到家估計都已經是吃飯的時間。

手裡的錢已經花的差不多了,手表還沒出手,而且自己上次買的古董還沒有弄完,琢磨了一下,還是向著阜成門的車站走去。

來到地方坐上了回去的車子。

不過到了自己家公社附近的路口沒有下車,而是繼續坐著。

沿著主乾道又開了二十多分鐘,他這才在縣城停了下來,這是以前習慣的叫法,現在應該是叫區裡。

車子停在學校門口,他直接就進去了。

此時學校的大門敞開。

進來以後,教學樓是幾間青磚黑瓦片的磚瓦房。

沒有進去。

他直接來到了學校後麵的教職工家屬區,其實就是一個大院,裡麵有幾間和前麵差不多的老式磚瓦房子。

隻不過院子是新加蓋的土院子。

此時院裡有幾個孩子正在那裡玩耍。

也有大人在那裡曬太陽。

冷是一部分,主要是原因還是之前有專家在日報上發表,曬2個小時相當於一個雞蛋的營養。

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雞蛋”,聽說中X海的一些大領導也曬。

真假不知道,反正現在基本上是全民曬太陽。

對於有學生過來,院子裡的人也不奇怪。

“孫老師,高老師……”

王青鬆進來以後,對著院子裡的人紛紛打著招呼。

初中的科目不少,但是老師其實沒多少,基本每個老師都會帶三個年級的課程。

所以大部分還是認識的。

“王青鬆,你怎麼來了?”

一個中年女人看著他問了一下。

王青鬆見狀笑著說道:“孫老師,我找楊老師有點事情!他在家嗎?”

對方正是他的數學老師。

“哦,去吧,楊老師在家呢!”

“哎,好!”

打了個招呼,他這才向著邊上的一間房子走去。

來到門口,他探頭看了看,堂屋裡正有一個婦女在那裡忙活著。

“嬸子新年好,楊老師在家嗎?”

對方扭頭看了一下,“哦,新年好,新年好。老楊的學生是吧?”

“嗯,我找楊老師。”

對方點點頭對著屋裡喊了一聲:“老楊,出來,有人找你。”

沒一會就從裡屋走出來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帶著一副黑色的眼鏡。

“楊老師,新年好。”

“哦,青鬆啊!新年好,找我有事情?”

“嗯,找您有點事!”

老楊點了點頭,搬了一把竹椅子放在邊上:“坐著說吧,我給你倒杯水。”

王青鬆見狀趕忙拒絕了:“不用了,楊老師,我就說一些事情,一會就走了。”

聽到這話,老楊頓了一下,扶了扶眼鏡:“伱說,什麼事情?”

王青鬆聞言,總結了一下,這才開口說道:“那個……楊老師,我家裡的情況,您應該清楚,我想上學校的二部製,在家學習!”

“這……你要轉班級?”

老楊疑惑了一下。

王青鬆搖了搖頭:“不是,就是單純的想上二部製,或者……我想休學。”

因為前幾年的解放農村和城裡的勞動力,所以上學的人很多,學校教室不夠的情況下。

實行了“二部製”。

(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62年,四九城的二部製中學達到了84%,不是班級,是學校,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兩個班級是二部製的。)

說白了,就是教室不夠,大家輪流到學校上課。

分批在上、下午時間內入學,其他時間則在家中預、複習或參加有組織的活動。

學習的內容和全日製的一模一樣。

隻不過這種上學的模式,不適合住校的王青鬆,所以二部製的班級不是他們班。

至於休學,那一般情況下都是大病,這個卡的比較嚴一些,還得醫院開證明。

其實兩個問題都不是很大。

之所以這麼決定,還是因為他現在還沒想好後麵的事情,隻能先走一步算一步。

都打算好。

有這個時間,自己也足夠學習了,他不信那邊的教育沒有初中的課程。

老楊聽到這話驚訝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你還在我們班,就是平時上課不來對嗎?”

也隻能這麼理解了。

王青鬆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嗯,我就是這個意思。”

“那你的學習怎麼辦?還有一年半就考試了,你不是說你想上中專嗎?”

老楊一臉的為難。

聽到這話,王青鬆琢磨了一下說道:“楊老師,學習的事情,我這邊在家看書,有不懂的,我去公社問問,現在家裡的情況您也知道,我現在也沒太多的辦法。”

老楊聞言在那裡思索著。

王青鬆家裡的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

他一直以為對方可能開完學就不來了,畢竟家裡已經沒有壯勞動力了。

這對於農村人來說的話,不亞於天塌下來了。

想到這裡,他還是遲疑的問道:“你這樣的話,還得交學費呢!否則的話,你的學籍就保留不了,也沒定量了。”

初中一學期5塊錢,對於農村來說也不是一筆負擔了。

可是交了不來上學,等於是放棄了。

在家自學的,又有幾個能跟上進度的。

王青鬆見狀點了點頭,“這個我知道。學費肯定交的。”

見他這麼說,老楊也不再說什麼了。

每年因為各種困難不來上學的有不少的人。

他也希望孩子們都來上學。

可現實卻不那麼儘人意。

看到他的表情,王青鬆笑道:“楊老師,我也不是說不來了,到時候也會看看情況,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會儘量過來的。”

聽到這話,老楊點了點頭:“那行吧,到時候登記的時候我給你登記上。不過還是希望你能到課堂上來上課。”

“嗯,好的!謝謝楊老師。”

王青鬆見事情已經說完了,他這才站了起來:“那楊老師您忙,我就先回去了。”

正常情況,這過年的時候,要帶東西的。

隻是自己是農村的,帶什麼都不合適。

說定好以後,打個招呼便出去了。

來到門口和院子裡的人打了個招呼,這才出了學校。

看著門口路過的班車,他沒著急過去,而是向著縣農技站走去。

他還得看看香菇菌種呢!

地方不是很遠,十幾分鐘以後,他就來到了地方。

農技站就是一個大院,門口掛著一個白底黑字的牌子。

此時雖然是冬天,但是農技站裡還是一些人趕著騾子車從裡麵出來。

因為距離春耕也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人都是生產隊過來提前準備耕種物資的人。

主要是來買農具。

時間已經不早,這些人都已經弄好回去了。

進了大院,裡麵是少量新蓋的水泥房子,也有一些是以前舊的磚瓦房,混合在一起。

來到正門這邊的售貨大廳,裡麵擺放著不少的農具。

大農具在旁邊擺放,小的農具,農藥之類的都在櫃台那邊。

此時大廳裡一個中年男子,正對著一個三十左右的青年訓斥著:“你還推廣,上次的教訓不夠啊你?老百姓折騰了這麼久,一點效果都沒有,他們能願意?”

青年見狀一陣的苦笑:“哎,站長,我保證,這次肯定能行,以前的培養基質是木頭,我現在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您就相信我吧。這馬上就開春了,過了這個時間就不好了。”

隨後趕忙解釋道:“您看。木頭不吸水,水澆多了又容易腐爛,我想了個辦法,用鋸末……”

中年男子趕忙擺擺手:“行了,彆說了,什麼雞智不雞智的,還鴨智呢。站裡已經決定開會,取消你這個什麼蘑菇的培養。你那房子趕快騰出來,每天還浪費那麼多的柴火。”

“站長,不能停啊!停了菌種會被凍死的,等開春,求求您了,等開春好嗎?”

青年在那裡哀求著。

“不行!!”

男子說完,轉身就離開了,留下垂頭喪氣的青年。

(本章完)

.yetia103232/4018442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