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這以後就是自己的錢袋子。(1 / 1)

站台的服務員聽到王青鬆複述的話,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小朋友,你知道這畫多少錢嗎?彆搗亂,一邊玩去。”

自古以來文人的東西都是貴,就這些畫裡,就算是近代畫家,有名氣的隨便一個都是小半個月的工資,甚至一個月的工資。

怎麼可能是一個穿著破棉襖的小家夥能買得起的。

這不是拿他打鑔嗎?

就算是那些喜歡字畫的人,哪次不是一張兩張的買?

王青鬆聽到這話,也沒有在意,畢竟自己的年齡也不是很大,而且穿的也不怎麼樣。

對方不相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隨後將錢拿了出來。

這字畫又不屬於統購統銷的行列,自然是沒有太多的顧忌。

售貨員看到他真的有錢,也是一陣的驚訝:“你真的買啊?”

“對啊!”

王青鬆點了點頭,他剛剛看了一下,架子上齊白石的也就二十多副,應該要不了多少錢。

其他的每樣來幾幅就好了。

先過去試試水。

不過這麼大批量購買,他也就準備這一次了。

下次讓小財迷過來買,她肯定願意。

聽到這話,對方看了眼錢,確認有不少,他這才開始將卷軸一張一張的拿了出來。

“這是山水卷,12塊一卷,這是花鳥軸,22一卷。……”

一張一張打開,給他看,順便介紹著價格。

王青鬆注意看了一下,好像是根據大小來收費的。(按時候是按照平尺來收購的,不是按照質量,代表作除外)。

最便宜的要12塊錢,最貴的要38一張,

23張,一共花了414塊錢,平均18塊錢一張。

其他的,傅抱石,張大千,黃賓虹、李可染、……好幾個人的都買了兩張。

二十多張,又花了3百多塊錢.

看著手裡,隻剩下四百多塊錢,王青鬆一陣的苦笑。

這文人的東西,真不是普通人能玩的起的。

七百多塊錢是什麼概念,聽他二哥說,55年換了第二套錢幣的時候,一套一進院房間在9間左右的四合院,也就1200塊錢左右。

這個價格還是靠近T安門附近的房子,偏一點的話價格更便宜。

一間房子也就130塊錢左右。

(51年,老舍1250元,買了一套19間房子的四合院,平均65塊錢一間房子。56年的時候,也有不少的文人買過四合院,像趙樹理他們,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

付了錢,給了收據,對方看他買了這麼多。

倒也是客氣,給了一個可以收口的布袋子,將東西都給豎著挨著放了進去。

王青鬆拿好了收據,這才帶著東西出了畫店。

至於古畫,那個太貴了,等以後有機會了,打聽清楚價格以後,再考慮要不要去買。

來到外麵的街道,四下看了看,悄悄的來到了邊上的小胡同。

此時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小巷子裡也沒有什麼人,隻有零星的人從裡麵走過。

等沒人的時候,他這才悄悄拿出來八卦鏡貼近了這些畫。

沒有之前那種波動很強烈的感覺。

弱。

非常的弱。

這讓王青鬆眉頭皺了一下。

看沒人,他還是將這上麵的東西給吸收了。

四十多卷下來,第二個光點勉強算是完全點亮了。

看了一下四周,也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看到這個光芒,不管能不能看到,他都不會當著人的麵弄這個東西。

確定沒什麼弄的,將東西給收進了空間裡。

看了一下時間,已經到十二點了。

肚子已經咕咕叫了起來。

見胡同裡沒人,這才將之前買的大肉麵給弄了一份出來,蹲在那裡吃了起來。

吃飽喝足以後,他這才出了胡同。

現在二哥應該是去廠裡上班了,沒著急過去,而是在這條街上逛著。

他這次的目的,自然是去榮寶齋了。

打聽了一下地址,向著那邊走去。

十幾分鐘以後,來到地方,這是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的高大古建築,一共有三層樓。

和附近一層,兩層的房子比,這裡顯得非常的大氣。

門頭開臉非常的大。

窗戶全都是格柵鑲嵌玻璃的,在這地方已經算是高檔的地方了。

進了大廳,這裡像極了書店的感覺。

左邊的位置是是賣文房四寶,一卷卷各種筆墨紙硯,分類擺放在那裡。

有各種各樣卷起來的紙張。

空氣中散發著淡淡墨香。

總體來說和那邊的和平畫店差不多,隻不過地方更大,而且這裡還專門開辟了一塊區域,這裡是一片瓷器的區域。

博古架上放置著各種東西。

不止是瓷器,還有各種各樣的玉器,以及各種其他種類。

竹、木、牙、角、漆器、繡品、銅器、佛像、鎏金器物等。

不過大多數主要還是瓷器。

少量實用的碗盤之類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立件,屬於觀賞器物。

博古架上的東西都有貼了價格。

價格基本上也不是很貴,都是在十塊八塊左右,最貴的也就是邊上放著的半人高的彩繪花瓶,一百多一個。

店鋪裡有不少的人。

此時旁邊也有穿著西裝,頭發油光發亮的人在那裡觀看,而且這裡還有洋人的存在。

對於洋人,王青鬆還是很好奇的。

盯著看了一會就不看了。

自己來是有目的的呢!

走在邊上,手中拿著八卦鏡,在那些花瓶上試著摸了摸。

這一層的東西都很漂亮。

可是摸了一圈,讓他眉頭緊皺。

因為這些大部分反應都很微弱,特彆是那個巨大的彩繪花瓶,一百多塊錢。

居然是一點反應都沒有。

咋回事?

王青鬆盯著東西看了一下,附耳在旁邊聽著店員給那些有錢人介紹著。

“工藝品?新燒的瓷?”

聽完那邊的介紹,他也明白了。

這裡基本上都是新燒的瓷器,或者和新的雕刻擺件。

而這些洋人都喜歡新的,對舊的不是很感興趣。

想到這裡,他在附近摸了一圈,這才悄悄上了二樓。

來到二樓,和一樓基本上差不了多少。

價格基本上也差不多。

但是這裡的東西看上去和樓下的有些區彆,那種感覺說不上來,仿佛帶著一種曆史的滄桑感覺。

直白的形容,那就是舊的。

二樓同樣也有字畫,之前在和平畫店看到的在這裡也一樣能看到。

(本章完)

.yetia103232/3973808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