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拍一部電影死了四個人?(求訂閱!)(1 / 1)

華娛時代1999 搖滾之星 11275 字 11個月前

《大腕》是一部充滿黑色幽默的喜劇片。

國際大導演泰勒準備翻拍經典電影《末代皇帝》。

他想把在京城的工作經曆拍成紀錄片,助理露西找到了電影廠下崗攝影師尤優。

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尤優跟泰勒成了朋友。

兩人還聊起過葬禮的話題,尤優提到了一個詞,叫做“喜喪”!

當時泰勒將其解讀為“喜劇葬禮”,還開玩笑的說,到時候要讓尤優來幫他操辦葬禮。

因為泰勒一直沒有靈感,電影拍攝進度很慢,於是製片方將他換掉。

泰勒經不住打擊直接暈倒了過去。

彌留之際,助理露西想起泰勒的遺願,於是讓尤優來替他操辦葬禮。

尤優立馬答應,隨即找來朋友幫忙,沒想到兩人的策劃方案簡直是天馬行空。

首先是葬禮開場,就用意大利歌劇《圖蘭朵》中的經典歌曲,《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為了保證質量,歌劇的導演必須是張一謀。

接著,著名相聲演員馮鞏牛群登場,說一段相聲悼詞。

然後是臧天朔的歌曲《朋友》。

最後陳楷歌與鞏麗攜手出現在葬禮現場,代表金雞獎全體評委,對他的遺體頒發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尤優還補了一刀,如果鞏麗不來就請章紫怡。

方案有了關鍵是沒錢,於是兩人就開始拉投資。

影視公司的老板張總,看中了這個方案願意投資。

但必須要讓他公司的女明星,全程站在泰勒遺體旁,對外就說是泰勒的情人。

然而泰勒根本沒有情人,張總這麼做就是為了博眼球,好增加曝光和話題度。

有了這兩樣東西,女明星就能一夜成名。

尤優拒絕了他的投資,轉而去找廣告商。

泰勒作為國際大導演,他的葬禮肯定能吸引不少商家。

兩人找到負責廣告宣發搜狗網,尤優問道:“你們跟搜狐不是一家的吧?”

員工笑道:“我們是搜狗,他們是搜狐,各搜各的。”

當下內地互聯網,還是搜狐一家獨大的。

後來搜狐在04年推出搜狗搜索引擎,“搜狗”這個名字就來源於這部電影。

葬禮的廣告商招的很順利。

有豐胸霜,啤酒,香煙,飲料,隱形眼鏡,茶葉,洗發水……

從靈車的車廂,到遺體的每一寸肌膚,尤優都安排上了廣告。

可就在他們籌備葬禮的時候,泰勒居然醒了,而且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兩人發財的美夢就此破碎,甚至住進了精神病院。

不過尤優是裝的,他是為了躲避廣告商的騷擾。

自始至終,他就沒打算靠這件事賺錢,但他的朋友卻是真的瘋了。

鏡頭給到精神病院,一群“瘋子”正在大談國際局勢,生財之道。

張涵宇說,想要把網站辦好就得砸錢。

先招一批罵人的搶手,再找幾個名人當靶子,誰火就罵誰。

等網站的點擊量上去了,不愁沒人接盤,你砸進去多少錢,加個零就能賣給下家。

再比如李成儒說房地產這段。

賣房子就要選最好的地段,建最高檔次的公寓,社區建個貴族學校,三甲醫院。

學校裡的小孩可以學習貴族運動,去醫院看個感冒也都花個萬八千。

最關鍵的是房價一定要貴。

你得研究有錢人的心裡,他們根本不在乎這點小錢,要的就是身份,逼格。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

電影的原名是《大腕的葬禮》。

故事的起因,則來自於飯局上的笑談。

某次陳楷歌在飯局上感慨,曾經拿過奧斯卡最佳成就獎的島國導演黑澤明,他的葬禮排場十分闊綽。

馮小剛緊接著調侃,如果陳楷歌願意,可以把葬禮交給他來辦。

彆的不敢說,隻要將葬禮商業化,以《著名導演陳楷歌的葬禮》為噱頭,肯定能招來一大堆廣告商。

他保證把葬禮辦得比黑澤明還要風光,還能讓陳楷歌的妻兒大賺一筆。

這段子馮曉剛逢飯局就聊,後來順勢把它改編成了電影。

據說馮曉剛想讓張一謀出演大導演的角色。

不過出於國人的忌諱,大過年的給活人辦葬禮不吉利,於是就此作罷。

而電影名稱由《大腕的葬禮》改成《大腕》,則是因為馮曉剛在電影拍攝過程中突發嚴重心臟病,差點沒挺過去。

更詭異的是,《大腕》拍攝期間他們一共辦過四次葬禮。

分彆是英大的嶽父去世,好友梁左去世,馮曉剛的母親去世,王忠軍的母親去世。

遇見上述這些匪夷所思的遭遇,馮曉剛居然能堅持把電影拍完,林軒真心對他表示佩服。

電影放完,全場觀眾掌聲雷動。

林軒也在鼓掌,毫無疑問《大腕》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喜劇電影。

也是為數不多的,二十年後再看,比現在還要搞笑的電影。

放映廳裡的燈光聊起,劇組主創站起身向觀眾答謝。

工作人員過來擺放座椅,記者架設好機器,準備進行采訪。

按照規矩,媒體先采訪主創。

馮曉剛表示,大腕這個角色,名聲低了不行,最合適的人選其實是張一謀。

隻有他才夠分量,也合適這個角色,陳楷歌還夠不上,泰勒的扮演者唐納德·薩瑟蘭也還差點意思。

他又談起一件啼笑皆非的趣事。

劇組在拍攝的時候,有人冒充《大腕》劇組,以招聘演員為名,四處招搖撞騙。

那些受害者把矛頭指向劇組,逼得馮曉剛隻能打電話報警。

主創采訪完,媒體又邀請現場來賓進行點評。

被點名的人都是大佬,在圈內的身份舉足輕重的。

不出意外,林軒也沒逃過去。

記者道:“林軒導演,請你點評一下這部電影?”

林軒見狀,連忙揮手拒絕。

馮曉剛拿起話筒說道:“那就請林軒導演點評一下吧,暢所欲言,覺得不好看,罵人也沒關係。”

觀眾立刻笑出聲,台下的劇組主創也都一臉笑意的看著他。

身旁的韓三坪,以及其他大佬朋友,也起哄讓他說兩句。

記者把話筒傳過來,林軒推脫不掉,隻能接過話筒開口道:

“嗯……我認為《大腕》是一部優秀的喜劇電影。”

“它毫不留情的,對當下的社會現象進行了諷刺。”

“比如靠炒作紅起來的明星,泛濫成災的盜版影像,無孔不入的廣告植入,肆無忌憚的山寨產品……”

“不過最有意思的是,馮導在電影裡對廣告植入極儘諷刺之能。”

“但片尾放字幕的時候,我卻看到了寶馬汽車的讚助廣告。”

“還有片中‘做女人挺好’的宣傳語,也出現在了片尾的讚助商鳴謝名單。”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黑色幽默吧!”

聽他這麼一說,大家都反應過來。

“哈哈哈哈……”

整個放映廳都爆發出哄笑聲,接著是歡快的掌聲。

馮曉剛也笑著鼓掌,然後拿起話筒,毫不尷尬的自嘲道:“其實我就是劇中的尤優……”

他這話倒是沒錯,馮褲子這人就是典型的有奶就是娘。

當麵一套背地裡一套,嘴上義正言辭,抨擊這個抨擊那個。

一邊諷刺廣告讚助,卻在幾年後拍攝的《非誠勿擾》,破天荒的拉了三十多個廣告商。

…………

首映禮結束,林軒參加了王忠軍安排的晚宴,跟幾位劇組主創簡單聊了幾句。

第二天,他坐飛機返回橫店繼續拍戲。

落地浙省機場,助理買了一份報紙,林軒坐在車裡看著。

娛樂報紙頭版就刊登了《大腕》上映的消息。

文章對這部電影極儘讚美之言,就連林軒的評價也被斷章取義,隻截取了前半部分。

用屁股都能想到,這幾家報社都被華誼打通了關係。

來到橫店,劇組在外麵拍戲。

林軒沒去片場,就待在酒店休息。

沒多久,錢澤敲門進來。

“老板,春晚導演組聯係工作室,邀請你參加今年的春晚。”

他人氣這麼高,春晚節目組放過他才怪呢。

林軒算了一下劇組殺青的時間:“時間應該來得及,先答應下來吧。”

“導演組還問,您今年準備表演什麼節目?”

林軒撓了撓頭:“嗯……暫時想不到啊。”

錢澤建議道:“實在不行就唱首歌。”

林軒搖搖頭:“去年是唱歌加武術,所以才成了春晚的爆款。

今年如果隻是唱歌就太沒有新意了。你跟導演組說,演出內容過兩天再給他們回複吧。”

“好的老板。”錢澤轉身離開房間。

林軒躺在沙發上,思考今年春晚到底該表演什麼。

相聲小品舞蹈都需要彩排,他肯定沒這個時間。

最好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表演,唱歌除外。

他從今年春晚開始,一路回想曆年春晚,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很快,他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句經典台詞。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2009年,央視春晚的收視率已經出現明顯下滑。

當年春晚的節目組,希望在表演形式上進行創新突破。

在眾多投稿中,他們看到了劉謙的魔術表演。

當時內地春晚舞台根本就沒有魔術表演。

因為跟歌曲,舞蹈,相聲,小品等藝術形式比起來,魔術根本上不了台麵。

最終經過內部激烈討論,央視領導定下了劉謙的節目。

那一年,劉謙在春晚上的表現堪稱驚豔。

什麼手中的硬幣憑空進入玻璃杯中,戒指進入雞蛋裡……

他用最普通的道具,展現了一場驚豔所有人的魔術。

一夜之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以及那句口頭禪:“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這場魔術表演引發了巨大討論,掀起了學習魔術的狂潮。

董清時隔多年,仍然被網友認為是劉謙的托。

從那年起,魔術就成為了春晚的保留節目。

不過此時的劉謙還在灣灣混日子,林軒想要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他雖然不會魔術,但他有係統啊。

有係統的填鴨式教學,在一個月內學會幾個魔術,簡直是輕而易舉。

一念至此,林軒打開係統麵板,開始挑選合適的魔術課程。

在劉謙之後,春晚也來過許多專業的魔術師,但沒有一個人能像劉謙這麼火。

因為除了魔術技巧外,劉謙幽默風趣的談吐,才是他走紅的關鍵。

兩天後,林軒的魔術略有小成。

他主動打電話跟春晚導演組溝通,並且詳細描述了他的思路。

導演組聽到他的回答,當場就要拒絕。

09年的時候,魔術還被人視作上不了台麵的東西,更何況是01年。

沒辦法,林軒隻能好言相勸。

什麼節目創新啊,收視率保證啊……

好說歹說,導演組終於決定給他個機會,把這件事跟上麵彙報。

又是兩天後,林軒得到春晚導演組的答複。

領導和導演組同意他的方案。

不過最終能不能入選,還得看春晚彩排時候的效果。

所以除了魔術表演外,林軒必須準備一個備用節目。

一旦魔術落選,就拿備用節目頂上去。

林軒點頭答應,說實在不行,他就上台唱首歌。

反正春晚都是假唱,連練歌的環節都可以免了。

春晚的事情就此定下。

林軒在拍戲休息時間,開始練習魔術。

…………

時間來到年底,劇組拍攝即將進入尾聲。

《大腕》上映一周,瘋狂砍下2000萬票房,預計內地總票房將突破6000萬。

華誼方麵賺的盆滿缽盈,馮曉剛也靠著這部電影,成功捍衛了他“賀歲片之王”的稱號。

原時空裡,這部電影總票房還不足5000萬。

這多出來的票房,有相當一部分是林軒粉絲支持的。

馮曉剛和王忠磊都是為了賺錢,連臉都可以不要的人。

電影上映後,他們到處參加電視采訪,經常把林軒對電影的評價掛在嘴邊。

當然了,他們肯定是挑好聽的說。

粉絲不明真相,聽到偶像這麼誇《大腕》,還真以為馮曉剛拍了部經典電影,於是一窩蜂的往電影院裡跑。

雖然這部電影的確拍的不錯,但絕對沒有王忠磊他們嘴上誇的這麼好。

萬幸沒有粉絲在這方麵挑刺,否則“虛假宣傳”的帽子就得落到他頭上了。

不過粉絲也不是傻子,看馮曉剛的電影可以,但不能把票房的功勞都算到他頭上。

於是他們看完電影後,隨手就把影評發到網絡論壇,還不忘透露林軒粉絲的身份。

評論開頭清一色都是,“我是林軒粉絲,今天被偶像推薦,去看了馮曉剛的電影《大腕》……”

甚至有財大氣粗的粉絲,直接帶著橫幅包場去看電影。

這件事被媒體拍下並報道出來,引起了廣泛熱議,也讓林軒在圈內的地位再度上升。

僅憑一句話就能影響千萬票房,這在內地演員當中可是鳳毛麟角的。

對此馮曉剛頗有微詞,他認為《大腕》票房喜人,主要都是自己的功勞。

結果平白無故,被林軒分走了一半的票房功勞。

反倒是王忠軍特地打電話過來表示感謝。

還說等電影下映,給他包個大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