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工作室成立,大擺慶功宴!(求訂閱!)(1 / 1)

華娛時代1999 搖滾之星 8030 字 11個月前

合同的大框架確定好,剩下的邊邊角角就好談了,三人心裡都鬆了口氣。

林軒拿到了優厚的分成比例,以及開工作室的特權。

華誼則簽下了他這位當紅小生,新銳導演,這次合同談判算是雙贏。

合同談好,王忠軍心情不錯,陪他多喝了幾杯。

還信誓旦旦地保證,即使林軒是以合作的形式進入公司,他也是華誼公司的一哥。

聽他這麼說,林軒微笑著接受。

雖然他不在乎,但一哥這個稱號,還真沒有誰能競爭過他。

未來的兩位候選人,一個剛畢業正到處演小角色,一個還在讀書今年剛演了處女作。

把他們的名字放一起,彆人隻會認為他們在碰瓷。

倒是一姐之爭已經提前打響,兩人現在見麵都不怎麼說話。

上次李兵兵來客串,完全是衝著林軒的麵子。

範小胖憋著壞,經常給他吹枕邊風。

李兵兵也經常約他出來吃飯敘舊。

林軒夾在兩人中間,還挺難做的。

…………

次日,林軒就在京城尋找合適的寫字樓。

既然要開個人工作室,就必須要有辦公地點。

雖然他的事務還是由王金花這個經紀人負責,但公司的殼子還是要有的。

至少財務和律師,這兩個最基本的崗位要安排好人。

他的要求不高,很快就找到一家偏僻的寫字樓,租了間100平米都不到的房間。

打掃衛生,購置物品,辦理相關文件,再招幾個有經驗的員工。

幾天後,“林軒工作室”正式成立。

20號,林軒在辦公室裡跟王金花簽署新合同。

看見他的工作室這麼寒酸,王金花還送了點裝飾品過來給他充門麵。

8月27號。

華誼對外宣布,正式與黑海紅日達成深度合作。

雙方共同成立一家分公司,各占50%的股權。

由華誼負責影視製作,王金花負責藝人管理。

這次合作屬於強強聯合,未來將推出更多優質的影視作品。

這個消息一經公布迅速傳開,立刻在圈內引起大地震。

華誼靠拍攝廣告起家賺了不少錢。

後來進入影視行業,投資了馮曉剛,薑聞等多位導演的作品。

論實力,華誼是內地前三的影視製作公司。

而王金花的黑海紅日名氣更大。

在捧紅林軒,陳道名,任權,胡軍,範小胖,李兵兵等多位藝人後。

王金花在圈內已經有了“內地第一經紀人”的美稱。

他們合作成立的新公司,實力直接躍居業內第一,引起圈內圈外無數人討論。

媒體連番報道,分析兩家公司的合作前景,以及他們將給內地影視圈帶來怎樣的改變。

就在這時,新成立的華誼太合,又爆出了一個猛料。

林軒自掏腰包買斷合約,成立“林軒工作室”,並以工作室的名義跟華誼太合簽署了五年合約。

這消息又是一顆核彈。

無論是圈內的從業者,還是圈外的吃瓜群眾,都對這件事情非常關注。

藝人脫離公司成立個人工作室,在之前可沒有這樣的先例。

這個年代藝人片酬還沒有漲上天,就算拍了幾部戲火了,賺錢的能力和商業價值依然有限。

想要繼續紅下去,還得靠背後的經紀公司力捧。

如果林軒隻是個演員,離開公司成立工作室,就等於慢性自殺,但他還是編劇,導演。

《愛的成人式》票房已經突破3000萬。

這部戲的投資比例也不是什麼秘密,四人早在節目上就爆料過。

簡單心算一下,就知道這部電影讓他們賺了多少錢。

正因為如此,林軒才有膽量開工作室。

當然了,他拍電影賺的那些錢,跟公司比起來隻是九牛一毛。

所以成立工作室後,他還得掛靠在華誼旗下,未來的發展也離不開華誼的幫助。

即便林軒沒有完全獨立,大家依然對此很驚訝。

因為演員簽約公司,隻能被動接受公司的安排。

以工作室的身份進行合作,他就有了更多的議價權,更多的談判空間,不再是純打工了。

這件事情爆出後,許多當紅藝人都蠢蠢欲動,紛紛向公司提出重新簽約,要成立個人工作室。

結果公司老板直接回懟。

你們要是能連拍七部電視劇,每部收視率都在10%以上。

再去拍個電影,拿到3000萬以上的票房,就同意你們開個人工作室。

老板的一番話,把那些藝人懟著啞口無言。

對於出道僅一年半的準新人來說,林軒取得的成績隻能用奇跡來形容。

所以他開工作室,媒體驚訝過後覺得還挺合理的。

天才嘛,總是有特權的,至於其他人還是洗洗睡吧。

當然了,這些都是外界的看法,他們又不知道林軒是個掛壁。

他之所以成立工作室後又掛靠華誼,完全是不想當過河拆橋的小人,否則他一個人照樣玩得轉。

還沒簽約之前,就有十幾家影視公司暗中聯係他。

有些公司想挖他過來,有的想邀請他拍戲,有些則是想投資他的新電影。

除了這些影視公司外,他背後還有中影和央視兩座大山,跟他們相比,華誼就是個弟弟。

無論林軒是想演戲,還是拍戲,一不缺資源,二不缺投資。

隻要他不做什麼人神共憤的事情,誰也彆想堵住他的路。

…………

時間來到9月。

《愛的成人式》在上映一個月後終於下映,最終票房定格在3600萬。

120萬的投資取得3600萬的票房。

這部電影的投資回報高達十倍,這恐怖的投資效益,讓《愛的成人式》刷新內地紀錄,成為影史新的傳奇。

作為導演和編劇的林軒也被無數人捧上神壇。

雖然他在圈內的地位,還不能跟那些著名導演相提並論,但隻要談及內地導演,他的名字必定出現。

電影最終票房成績出爐的第二天,媒體開始大肆報道。

有些媒體開始瘋狂吹捧林軒,覺得華語影壇終於注入了新鮮血液。

林軒足夠年輕,思想活躍,更清楚當下年輕人的喜好。

有些媒體和電影人就看他很不爽。

這種沒深度,沒內涵的作品,憑什麼獲得這麼高的票房?

林軒的電影爆火,靠的是在電視劇領域攢下的恐怖人氣。

照這樣發展下去,每個當紅明星都可以跨界出來當導演。

反正他們有粉絲支持,無論拍成什麼樣都能拿到不錯的票房,長此以往華語電影就完了。

兩邊的媒體各執己見,在報紙上,電視上,網絡論壇上瘋狂打口水仗。

可無論他們怎麼吵,都不影響林軒的好心情。

電影票房爆火,他們四位投資人最開心。

範曉天提議在酒店舉辦了慶功宴,其他三人自然讚同。

除了參演電影的幾位演員外,四人還發動關係邀請了不少圈內人,要把這場慶功宴辦得比電影節還熱鬨。

林軒如今的熱度高到爆炸,每天都能在報紙上看到他。

不少明星演員都想來套近乎,混個臉熟。

就算沒這意思的,也想親眼看看他。

看看這小子到底長什麼樣,居然能在圈內引起這麼大的波瀾。

慶功宴當晚,酒店宴會廳群星閃耀,大半個娛樂圈的人都來了。

要是喜歡追星的人看見這個場景,估計要幸福得昏過去。

林軒端著酒杯,不斷遊走在人群中,享受著圈內人士的追捧和祝賀。

這再次印證了那句話。

隻要你紅了,遇到的都是好人。

韓三坪作為這部電影的出品方,自然也參加了這場慶功宴。

他是真大佬,找他喝酒套近乎的不在少數。

兩人喝了一杯,韓三坪說道:

“電影已經下映,票房分賬的事,中影這邊會督促他們,爭取在過年前把分賬打到你賬戶。”

此時距離過年還有五個月,有中影幫忙催著,年前應該能拿到分成。

3600萬票房,折算下來每人能拿到300萬的稅前分紅。

十倍的投資回報啊!

在場的人都羨慕死了!

林軒心情很好,還請他上台講幾句。

韓三平也不客氣,上台之後就開始吹噓自己是怎麼慧眼識珠,伯樂識千裡馬的。

他羅裡吧嗦說了十幾分鐘,看起來是真的高興。

對於其他人來說,拍電影為了出名,為了賺錢。

但對他來說,發行一部爆紅的電影可是實打實的政績啊。

是值得開會表揚,寫在報告裡邀功的東西。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韓三坪就是下一任中影董事長。

但隻要任命一天沒下來,那就存在著變數,他當然希望能多上幾道保險。

所以他發完言後立即找到林軒,張口就問:

“你新電影劇本做出來沒有?什麼時候準備拍?放心,無論什麼題材,中影都會投資。”

聞言,林軒隻能苦笑著搖頭。

你當拍電影是下雞蛋啊,就算他是掛壁,也要攢積分買劇本啊。

“韓總,先彆提下一部電影了。

現在找我拍電影,拍電視,跑商演的邀約,堆起來已經有一米多高了,暫時沒時間考慮劇本的事。

而且我答應了錢雁秋導演,年底要幫他把《神探狄仁傑2》拍出來。”

韓三坪知道自己太心急了,林軒又不是快槍手,便不再催促。

但他還是好奇,問道:“你都成大導演了,拍電影就算了,乾嘛還要回去拍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