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老劉給氣笑了(1 / 1)

自然他要一直用下去的。

以此才能報了皇祖父的期望之情。

二月十五。

蜀州農業屬的工匠們終於做出了水車與龍拱車,這天就運到了唐家村。

唐家村外那條河,水不深,但也不淺,這時候安裝水車剛剛好,再過兩個月汛期來了,倒是不好安裝了。

河邊聚集了不少人。

唐家村南邊的這河,河對岸原本是個荒地,也屬於另外一個村子叫河南村,朝廷給這個村子安排了不少的流民,這會子,河對岸的那些地都開墾成了田地,每天都有人在那裡勞作,這時候河對岸也站滿了人看熱鬨。

彆的村的人知道這唐家村一直是有人守著的。

他們進不去,但是裡麵做工的人出得來啊,所以消息還是打聽了不少出來,雖然說沒有太多彆的信兒。

可是知道他們現在要插秧的苗子就是唐家村流傳出來,王府讓種的。

聽說去年那裡用了短短三個月不到就出了一季莊稼,出了一季莊稼不值得稱讚,畢竟這是南方。

可是產量翻倍就值得人羨慕了。

如果他們這些剛開的荒地也能產量翻倍,那麼他們就能活下去了。

不,不僅能活下去,還有富裕,如果這裡這麼好過日子,他們安定下來,就能找來自己的親人也定居在這裡。

特彆是北方過來的逃災的,北地一年隻產一季,一季一畝百來斤糧食,他們從來沒有吃飽過飯,特彆是佃家,能活著就是命好。

今兒看到大批的馬車、牛車接著很多東西朝著唐家村走,後麵又全都擺放到河邊。

唐家村的人都來圍觀,南河村的人看到了自然也好奇,他們想知道這唐家村是不是又出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寧丫頭,咱們這東西做得時間有些久,這農忙沒辦法,上次你說的地些家具,咱們原本是做得夠了,可是前段時間得到消息要加大理做,所以這才把水車做出來,

在農業署裡已經操作過了,這安裝好就能用的,這東西真的太厲害了。”老劉一陣的興奮,終於要把自己手裡做出來的東西,拿出來為民做事了。

“劉叔,你們辛苦了,我知道你們忙,這也正趕上,咱們這正好沃好肥,整地,準備灌水到田裡準備插秧呢。”唐寧最近又長高了一米米。

“成,那咱不多說,我們開始組裝。”老劉吩咐人開始動起來。

一個半時辰後。兩個巨大的水車豎在了唐家村河邊,一入水便開始動了起來。

兩岸的人就在那裡看了一個半時辰,硬是看著一群人把兩個巨大的水車裝到了河裡,河裡的水就順著水車的轉動,源源不斷地倒到了高出河不少的唐家村溝道裡,再流向田裡。

唐家村一陣歡呼。

“哎喲我的天呢,這這這,這水就這麼上來了?我不是做夢吧,啊,疼!二奈子你揪我做甚?”

“你會疼,就不是做夢啊。”

“你!”

“哈哈哈,咱們村長說這兩天把田給灌了準備插秧了,我的老天爺,聽說這蜀地插秧是要再過一個月,可是咱們這麼早就能把秧苗插了,灌田也不用自己挑水,以後可不用像以前那麼辛苦了。”

唐家村的人眼眶都紅了,這田多了也是愁人,光是澆水這事兒就能把頭給撓禿頭:“謝謝各位大人,做出如此好的東西與我們村啊。”

“就是就是,太感謝各位大人了,這會子都快中午了,不如就在唐家村兒用個飯吧。”

“對對,我家還有幾隻雞可以宰。”

“我家有豬肉。”

“我家菜管夠。”

“我家有雞蛋。”

唐家村的人很熱情,可是工匠們可不敢領這個情,老劉擦了頭上一頭的汗,這乾活可真熱:“鄉親們不必客氣,這個情我們可不敢領,這些事情都是王爺安排的,咱們也是聽命行事。”

唐家村眾人互相看了看,再看著那排水溝裡滿滿一溝的水流向田地,心情激動的就朝著王府的方向跪下拜了三拜:“謝謝王爺恩典。”

唐家村人都是好的,自然知道謝誰。

河南村的人酸了,這就隔了一條河,待遇這差彆也太大了些。

突然有道尖細的聲音在河對岸喊道:“唐家村有的,我們村為啥沒有啊?”

“就是就是,都是蜀王的地界兒,還能分個三六九等了?”

“可不是咋地,咱們都是一樣開荒種地的,到時候誰還能不一樣上稅麼,憑啥他們有,我們沒有?”

看著河對岩群情激動。

老劉給氣笑了。

張嘴大聲喊道:“憑啥他們有,我來與你們講,這玩意兒叫水車,你們可有見過?沒有吧,既然沒有,那就是現在才發明出來的,

這東西可是人家唐家村的人發明的,不僅著他們先用,還能讓彆人先用了?人家唐家村的人都說了,他們這發明自己村先要兩架水車,

如若咱們工匠署想推廣也是可以讓大家都用上的,人家分文不取,隻要求自己要兩架水車,我們趕工也是先做出來兩架,你們自然會有,就是會晚些,可是你們剛才的話說得,

換了我是唐家村的人都不願意給你們用了,都什麼心理,人家願意給你們用,你們就要記住人家的情份,如果不給你們用,那也是本分。

人家自己的東西,憑什麼就一定要給你們用啊?”

一個個的自己臉大啊?

看到東西就想要:“你們這些人,我看著你們家的秧苗長得比我家的好,我就要,你們給嗎?真是心胸狹隘。”

老劉頭一頓懟,把河對岩的人直接懟得臉紅懆得不敢抬頭,訕訕的悄悄往後退就要離開。

但南河村的村長卻是不能走的,那是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老頭,“我是南河村的村長,南方言,剛才村裡人的話也就鄉下人胡謅,大人們不必理會,我會回去教訓他們的。”

老劉一聽,便不再說話。

南河村的村長抬了抬手給了個禮,便轉身道:“都回吧,還站在這裡做甚?人家自己研究出來的東西你們也想要,那你們家喂的豬,人家也想要,你能給?

一群不著四六的,好好種自己的田地,咱們蜀王何時有了好的家具時隻為己用?慌什麼慌,遲早咱們村也會被朝廷安排上裝這水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