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不知不覺長胖的胖荊一(1 / 1)

“太香了啊,我每天都盼著他們開飯吃啥,每頓我能吃下四碗飯。”荊一伸出四根指頭。

四根有些胖胖的手指。

傻傻的臉上還帶著想念那飯菜香的意思。

每頓四碗飯,一天四五頓!

這飯桶!

周敏之收了臉上淡淡的笑意,清清淡淡地道,“荊一,一會兒你和荊二對對手,我想看一看,你的武力下降了否,還配不配叫荊一,

先去把唐文斌給我叫過來,你倆便可以喂喂招了。”

荊一弱弱地應了聲是,便要離開,剛走兩步又轉回來:“二公子,我不知道唐家三公子住哪裡啊,荊二去吧。”

可不是不知道,才剛來營帳,不能浪費時間。

二公子點了點頭,荊二麵無表情地就應了聲,便轉身出了營帳。

這荊一是越來越蠢了。

“你是不是還是想唐寧那丫頭身邊去啊?”

“嗯嗯,是的,公子。”荊一胖得眼睛都變小了,還眯成了一條縫。

“想得美,做夢吧,到帳外守著。”周敏之溫和地笑著道。

公子你笑得那麼溫和,怎麼說出這麼冷的話?

荊一不敢違背二公子的話,唧唧歪歪地走到營帳外麵。

在唐寧家,雖然進不了唐寧的屋子,可是他也是有偏院可以待的,可是這會子,卻在帳外麵。

益州可就挨著蜀州。

這個朝代,蜀州還沒有劃到益州的範圍。

所以蚊蟲還是不少。

這種苦,荊一以前時常吃。

難怪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老天好像感覺荊一的心理變化也不算大,突然地天空開始飄下了雨滴。

“二公子,下雨了。”我可以進去麼?荊一可憐兮兮的問。

無人應答。

周敏之:腦袋裡的水太少了,再淋淋雨正好。

唐文斌來到周敏之的帳外就看到荊一站在外麵,稍愣了兩秒,故而麵無表情地朝著他點了點頭,沒顧荊一一臉的怨婦相,便入了帳。

“文斌來了,坐。”周敏之現在對唐文斌極其看好,所以態度更是親近不少,這連拿五城有一半的功勞必須是唐文斌的。

“拜見二公子。”唐文斌卻不自傲,規規矩矩的行禮。

二人坐下後商議後麵的進度。

“公子,屬下建議快速拿下蜀州西麵的益州,掉轉頭再拿下南方的交州,順道往東南拿下越州,咱們王爺就可以不用叫蜀王,而是嶺南王了。”

唐文斌的話,清清淡淡。

沒有過多的語言,卻有著煽動人心的作用。

嶺南王啊。

周敏之並沒有說話,等著唐文斌繼續往下去,他想看看,這個小子到底對這南方了解多少?

“益州府的刺史,李玉亭,四十五歲,京城百年世家的旁支,還是個庶出,功名隻考到舉人,之所以能當刺史,一方大員,是因著他娘的娘家是個商戶,給皇帝捐了修建錢塘河壩的一半的銀子,

可是卻因為捐了個官還敢大膽的貪墨,簡直是想把花的錢數倍拿回來,所以被貶,貶了之後到了益州後便每日混吃混喝,天高皇帝遠,他的刺史府就是個擺設,

且,不願意足銀餉的養刺史府駐軍,現在的隊伍隻留下五之三二罷了。所以首先拿這裡,合適。

交州刺史,袁世傑,三十八歲,交州比蜀州還要往南,這個人貪墨食多,若不是祖上立有戰功,怕是早就被砍了腦袋,也是因為皇帝念著那份兒情才貶去的交州當了刺史,

可那裡多山多沙地,百姓生活異常艱苦,當地住民隻占總住民五分之一,大多數為流放人員和山地原住民。

袁世傑,標準的二世祖,還是個隻知道混吃等死的二世祖,練兵打仗是完全不懂,吃喝玩樂,樣樣精通,但好在願意養活刺史府的駐軍,原因不是想打仗,是怕自己被亂民打死。

所以這裡作為第二,也不難。

最後一處,也是最難的。

越州刺史,鄭玉關,年四十歲,是從最底層靠著軍功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朝中從二品驃騎大將軍,因為自己妻族仗勢欺人被彈劾數次後,貶至越州。

雖說是貶,越州商人眾多,那是個富裕之地。

且,鄭玉關是個身經百戰,真真正正靠軍功拿下來的前途的大將軍,他的刺史府那是足足有五萬軍馬,從來未曾刪減過,

每年都退役多少軍馬,就會被進,雖然朝廷不給養活,可他在越州就是個土皇帝,想養活這幾萬軍馬,是完全沒問題的。

此人據說是個忠軍愛國的,但事實如何,還需要二公子再行打探。”

唐文斌一番話說得自己有些渴,端起茶水,輕飲一口。

“越州的情況不清楚,是因為防守很嚴?”

但是能打探到如此多的消息,而且唐文斌的為人,如果不是確信的,他不會講出來,所以能講出來的都是非常確定的消息。

周敏之最近也陸續得到了消息,畢竟人都是他給唐文斌的,給他人。

一是為了他行事方便。

二是讓他更好的處理事務。

三便是想看看他人手到了他的手裡,到底能起到何作用?

周敏之很滿意,這些人在自己手裡也不一定能探到如此消息,也不知道唐文斌這小子哪裡學來的打探消息的各種方式。

竟是還讓男扮女裝的進城到各種場合去探聽。

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一開始那些手下還不是信任他,可是這時,卻是全都敬佩他,他想要的消息,全都探聽到了,雖然方式不一,可是都是有用的方法。

唐文斌點了點頭,這一個月,從出發開始,他就用二公子給的人手朝廷著消息的打探。

功夫不負有心人,前兩個州府都打探順利,而最後一個,隻能聽旁敲側引:“鄭玉關已經被貶至越州足足有八年,卻未曾有過任何調任。”

為什麼?

唐文斌覺得這裡麵肯定有問題,皇帝是個好皇帝,不會把有用的臣子放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來,雖說商人多,可是彆的卻是沒有的。

有錢,鄭玉關卻沒有任何建樹,甚至每年海盜都會殺上岸好幾次,可是他隻是守衛,從不反擊,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