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工程款結的快,萬裡長城一天蓋!(1 / 1)

“先賣一段時間再斷貨?”

聽到蘇墨這不懷好意的話後,石硯舟頓時秒懂了他的意圖。

一款能從根源解決用戶需求的產品,必然會形成依賴效應。

那些外國佬們如果未曾見過光明,本可以忍受黑暗。

可一旦體驗過持久的美妙後,再突然將其打回原型,恢複到原來的兩三分鐘。

麵對這種落差,男女雙方都會感覺極其掃興。

情不自禁,就會懷念起曾經的勇猛。

可等到再去購買時卻突然發現……龍國不賣了!

“嗯…這個主意不錯!”

“就是不知道西方那群家夥,會不會放開銷售渠道?”

石硯舟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的說道。

聞言,蘇墨卻是不以為然的笑了笑。

“現在雖然處於相互製裁封鎖時期,但目前卡的隻是高科技產品。”

“雙方之間,又不是徹底斷了貿易往來。”

“畢竟,咱龍國製造的商品暢銷全球,西方各國需求極大。”

“如果徹底封死貨物進出口,那就是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誰也不會好過!”

“再者…就算西方真的禁止腎氣大補丹進口也無妨。”

“畢竟,我也不可能天真到指望用一顆藥丸,來打贏這場經濟戰。”

聽到這話,石硯舟讚同的點了點頭。

封鎖製裁的核心,並不是隻卡高科技領域的脖子。

而是專門攻擊敵方的軟肋,打蛇打七寸,講究一個精準打擊。

比如在這場經濟大戰中,做為鷹醬的好大兒,第一時間跳出來加入石油經濟聯盟的寒國。

麵對這個二五仔,龍國是怎麼收拾他的呢?

答案是:斷掉大白菜的出口供應。

是的……

高端的商戰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沒有那麼多的花裡胡哨。

寒國的國民級美食:泡菜。

用的主要原材料,就是大白菜。

但他們那屁大點的地方,能有多少耕地種植農作物?

所以,寒國大白菜的自給率連1%都達不到。

剩下的99%的蔬菜,都要從龍國魯省進口。

而龍國這一次出手,讓寒國的泡菜價格瘋狂飆升!

10萬寒元,折合500多龍元一顆的大白菜,讓整個寒國的工薪家庭都難以負擔。

就因為沒有了龍國的蔬菜供應,現在的寒國人連下飯都成了問題。

這一次略施小計,卻能卡到痛點的精確打擊,直接把小西八們給戳得嗷嗷亂叫!

當然……

除了掀了他們飯桌之外,寒國的醫美行業也迎來了毀滅式的打擊!

因為全球玻尿酸的產能,都集中在了龍國魯省,其供應量占據全球總銷量的75%

做為全球最發達的整容行業,醫美現在成為了寒國的重要經濟支柱。

做玻尿酸又是整個醫美行業中,最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

玻尿酸被龍國斷掉供應後,寒國的無數家醫美公司被迫關門停業。

而這隻是在這場經濟大戰中,不值一提的小事罷了。

大國之間博弈時掀起的一朵浪花,拍到小國頭上都是洪水滔天!

……

蘇墨與石硯舟又閒聊了兩句後,便跳過了腎氣大補丹的話題。

二人都很清楚,眼下最關鍵的是要儘快研發出光刻機。

隻要龍國能批量生產出0.5nm級的芯片,西方的限芯令將會不攻自破。

龍國半導體行業,以及所有需要用到芯片的領域,必將迎來井噴式的發展!

而西方的芯片聯盟,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領域。

就等著攻守易行,好好嘗嘗來自龍國的降維打擊吧!

“蘇總監。”

“目前上中下三遊產業鏈園區,還有光刻機與芯片園區。”

“正在加班加點,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

“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再有15天就能投入使用!”

聽到石硯舟的話,蘇墨心中頓時一喜。

同時也不禁為之讚歎,龍國不愧是基建狂魔!

在建設速度上,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的奇跡!

8.5小時:改造閩省高鐵站!

4時,給京城立交橋拆除換新!

240小時:建造一座三萬多平米的醫院!

350小時:在洞庭湖上建成一座三十層的大廈!

456小時:在沙城建出一座五十七層高的寫字樓!

像光刻機五大園區,這種有著超高標準的基建規模。

如果放到彆的國家,想建設完成至少得用一年時間。

但號稱基建狂魔的龍國,滿打滿算卻隻需要一個月!

這比當時預期標準,還要足足超前了半個月時間!

似乎是看出了蘇墨的震驚,石硯舟笑著調侃道:

“這段時間跑工地,我才知道咱龍國的工程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施工的速度,取決於甲方打錢的速度。”

“隻要工程款結的快,萬裡長城一天蓋!”

聽到石硯舟這話,蘇墨頓時被逗的哈哈大笑。

因為他想起來了二叔蘇定遠,以前搞土方的時候,貸款買了一輛後八輪渣土車。

當時有個工程為了趕進度,老板直接帶了幾麻袋的鈔票去現場一趟一結算。

工地現場的渣土車,一個個嗷嗷叫的跟瘋了似的,直接開成了賽車。

他二叔蘇定遠那天拉肚子,也不知道顛漏了多少回,竄稀竄的順著褲腿兒流到腳脖子上,愣是舍不得下車。

而此時……

就在蘇墨與石硯舟,商議著龍光項目規劃,尋找有沒有漏洞著的時候。

鄭城、中城、常城、寧城、金陵這五座城市。

已經彙聚了無數輛大貨車、挖掘機、水泥罐車等大型工程機械。

五座產業園區加起來,足足十六萬工人同時作業!

鄭城原本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山包。

很快就被大鏟車與挖掘機齊力推平。

多餘出來的土,裝到渣土車上麵後,再回填到有坑窪的地方。

為了保證光刻機產業鏈園區,具有穩定的承載能力。

一輛輛帶著幾百噸重大鐵錘的強夯機,不斷砸在地麵上。

每一次重錘的落下,附近的大地都在顫抖著!

地麵夯實後,上百輛壓路機冒著黑煙來回碾壓。

拿著水平儀的工程師,一絲不苟的校準著路麵。

經過緊鑼密鼓的配合後,原本坑窪不平的地基,都被壓的光滑平整!

緊接著,旁邊待命的混凝土車隊開始傾瀉砂漿。

待到地基硬化後,瀝青隊伍立馬上場施工。

即便到了晚上,也同樣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就這樣……

在24小時連軸轉,工人三班倒的爭分奪秒下。

五大產業鏈園區的廠房,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

按照這個進度,五大園區很快就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