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任職:龍光項目總監!(1 / 1)

“總負責人:張殿臣。”

“總指揮長:石硯舟。”

“項目總監:蘇墨。”

“副總監:薑敬亭。”

“……”

聽到宣讀後。

蘇墨瞳孔驟然一縮!

他原本以為,如此大的項目。

自己這個隻懂技術,不懂管理的外行。

很有可能掛一個隻乾活,但沒管理權的技術總指導。

但萬萬沒想到,張首輔竟然把項目總監給自己了!

如此一來……

除了任職龍國發展部部長的石硯舟,擔任總指揮長外。

自己…豈不是成了項目的二把手了?

雖然在名義上,總負責人是張首輔。

但誰都明白,張首輔每天政務繁重,日理萬機。

他擔任的總負責人,隻是掛名罷了。

因為這個項目太大了,幾乎是要調動全國之力!

能有資格擔任負責人的,也唯有張首輔。

看到蘇墨麵上一副震驚模樣。

顯然是對於自己能擔任項目總監感到意外。

坐在他旁邊的參謀長鄭公瑾小聲解釋道:

“小蘇。”

“石硯舟代表的是文官,你代表的是咱武官。”

“0.5nm級量子光刻機,就是由你搞出來的。”

“如果你不擔任要職,咱軍方絕不會善罷甘休!”

說到這裡時,鄭參謀長又有些無奈道:

“若不是咱軍方不得經商,不能承接官方項目建設。”

“總指揮長的位置,也非咱軍方莫屬!”

“這一回,白白讓他們文官撿了大便宜!”

聽到鄭參謀長這話。

再看看眾位戰區首長們的表情。

均都是對於自己能擔任項目總監,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蘇墨頓時恍然大悟,逐漸明白了裡麵的彎彎繞。

文官與武將之間,互相都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關係。

自己若是吃虧了,武將陣營就會第一個不答應!

後知後覺的蘇墨,更加慶幸自己加入了軍方。

如果自己身後,沒有一個強橫的背景做靠山。

那麼自己這個隻懂技術,不懂管理的小年輕。

恐怕…最多隻能擔任技術總指導。

如此一來,上麵不知道得有多少個爹管著自己。

先不說給自己套上一層枷鎖,會不會憋屈。

僅是外行指揮內行,都能把好好的事情給搞砸嘍!

即便最後成了,恐怕也要多走許多彎路。

手裡沒實權,再懂技術也是白搭。

人微言輕,你說的即便每一句都是真理。

但隻要領導不想聽,那你就是在放屁!

把領導惹不高興了,說收拾你就收拾你。

最後項目搞砸了,自己還得背黑鍋。

所以說……

權力這東西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而對於蘇墨能擔任項目總監。

在座的眾位科研員們,也均都是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

搞科研的這些人,最痛恨的就是外行瞎特麼指揮。

再碰上一意孤行的領導,那真是倒了血黴!

相比於對這份任職名單,均都滿意的軍方和科研員們。

坐在左側的不少官員們,當聽讓到蘇墨擔任項目總監後。

均都是一副吃了蒼蠅後,還得強咽下去的表情。

此次項目龐大,涉及廣泛。

其中的油水太大了!

稍稍撈一點,都能肥到滿嘴流油。

可突然弄個完全不需要賣文官們麵子的蘇墨,來擔任項目總監。

那麼再想上下其手撈點好處,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一個搞不好,就很有可能被蘇墨這個總監給弄進去。

但跳出來反對張首輔的決策,惹怒軍方的蠢事誰也不敢去做。

張首輔今天能在龍科院內,當眾宣布這份項目任職名單。

就說明之前已經在內閣成員班子裡,提前擬定好了決策。

今天是來向他們宣布,而不是和他們商量。

若是連這個道理都弄不明白。

那幾十年的官場,一個個都算是白混了。

將某些人的微表情儘收眼底。

張首輔深邃的眸中閃過不屑。

有著鐵腕首輔之稱的他十分清楚。

想讓所有人都認同你,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讓蘇墨擔任總監,讓其大權在握的原因。

就是為了讓文官與武將之間左右權衡,互相掣肘。

同時,也能讓蘇墨震懾住這些人!

陽奉陰違?

不服指揮?

欺上瞞下?

統統撤職查辦!

張首輔的規劃很清晰。

蘇墨不懂管理,那就給他找懂得人來協助。

龍國上下,像蘇墨這種極具天賦的科學家有幾個?

但懂得運營管理的,卻是一抓一大把!

撤掉一個庸才,後麵立馬就能有十個人才來替補。

隨著張首輔助理,將任職名單一一念罷後。

坐在右側第二排的韓三秋,興奮激動的老臉通紅。

他也在‘龍光項目’的管理層名單中,並且職位還不低。

而其他戰區研究所所長們,有一多半都沒有上榜。

鄭參謀長的臉上,同樣也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

此次的‘龍光項目’,就數中部戰區撈到的好處最多。

等項目完成後,中戰妥妥能拿到首功!

顯然,這一切都是因為蘇墨身處中戰。

張首輔才刻意把天平往中站這邊傾斜。

而相比之下。

其他戰區的首長們,麵色均都有些不好看。

尤其是東、南、西、北、四大陸軍戰區。

在龍光項目管理層的任職名單上,全都沒能上榜。

以後分到手的項目,肯定也是湯湯水水。

反觀海軍和空軍戰區,一個個都沒少撈好處。

但對於這一窘境,其他幾位陸軍戰區首長們也無可奈何。

這次龍光項目的任職名單,顯然是根據上次三軍科研大賽成績排名擬定的。

而且上一次的科研大賽中,除了蘇墨搞出來的戰鬥機垂直起降技術。

給憋屈多年的陸軍,狠狠揚眉吐氣了一把外。

剩下的其他陸軍戰區,成績依舊是墊底。

即便成績最好的京城戰區,也是倒數第六。

這和動不動就是新航母、新戰鬥機的海空兩軍相比。

隻有新衣服、新鞋、新水壺、新被子的陸軍。

每年在科研大賽上,除了坦克、步槍、裝甲車這些好幾年都不換代的鐵疙瘩。

實在沒啥能拿得出手的新型科技,也沒啥能研發的方向。

但今年把龍-15戰鬥機垂直起降搞出來的蘇墨。

讓各大陸軍戰區研究所所長們,思路‘嘣’的一下就打開了!

中戰能搞空軍的戰鬥機,那我們豈不是也能搞海軍的……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