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史的記載中,是韓世忠親自帶領一群士兵進入方臘藏身的洞穴,生擒了方臘。可是在出洞口的時候,被辛興宗率人搶走了戰功。但是在《宋史·本紀》中,又記載說是辛興宗生擒了方臘。
梁紅玉注意到了心不在焉的韓世忠。攀談一番後,韓世忠感歎梁紅玉身世淒慘,梁紅玉為韓世忠感歎世道不公,二人惺惺相惜,一見鐘情。之後不久,韓世忠,為梁紅玉贖身,並納為妾。不久之後,韓世忠正妻死,梁紅玉繼任嫡夫人。
此後,二人書寫了一段夫妻報國的美談。當這一故事傳頌至明朝時,時人有感於巾幗英雄缺少一個名號,便給梁氏起名紅玉。
直到南宋建立之後將臨安定為行都,改汴京為開封,讓宗澤留守開封。宗澤曾多次上書朝廷,讓朝廷發兵北上,收複失地。但宋高宗趙構偏安一隅,沒有心思打仗,對宗澤的請求視若無睹。宗澤臨死之前還大喊了一聲“過河!”
宋高宗畏敵如虎,一聽說金兵南下就收拾鋪蓋卷逃跑。建炎三年,金軍由彭城入泗州,直奔楚川。
宋高宗不慌不忙的收拾行李,抱著枕頭逃到了浙江一帶。就在這外患不息之時,內憂也爆發了,梁紅玉與其子被作為人質,扣押在叛軍營中。
叛亂發生之後,高宗失去了自由,宰相朱勝非與隆裕太後密謀,派梁紅玉出城,前往秀州,催促韓世忠火速發兵杭州勤王。
這邊商量妥當後,朱勝非就對苗傅說:“韓世忠聽到事變後,不立即前來,說明他正在猶豫,舉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勸韓世忠投奔你,那麼你力量大增,彆的人就用不著懼怕了。”
苗傅聽了朱勝非的話後非常高興,立即派梁紅玉出城,這女子本就不是一般人,也不耽擱,梁紅玉獲封安國夫人,帶著孩子出府,馳馬一天一夜跑了數百公裡,將韓世忠帶回平亂。
韓世忠在了解了一切情況之後,當即會同劉浚、劉俊,帶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宋高宗喜出望外,甚至親自到宮門口迎接韓世忠夫婦,立即授韓世忠武勝軍節度使。
梁紅玉從小就熏陶於武將家庭,她是一個有軍事才能的將才,她與韓世忠一生相隨於軍營作戰,也獨立帶兵打仗。
1129年,金國名將金兀術又率大軍南下,當年就是他擄走的南宋二帝,宋朝人一聽到金兀術來了,膽都破了。
據記載,五個月時間,金兀術打到江浙一帶,金銀財寶搶掠無數,加之又是孤軍深入,金兀術就想撤軍回北方,在回軍途中,遭遇了韓世忠夫婦的正麵阻擊戰。
當時兵力懸殊的情況是:韓世忠梁紅玉夫婦8000人,金兀術十萬人。金兀術的兵力不用打就能把這8000人踩死。
韓世忠與金兀術的正麵阻擊戰,一種說法是,金兀術瞧不上韓世忠,跟韓世忠約好作戰時間地點,然後開戰。開戰中,梁紅玉站在高處在箭雨中親自擂鼓激勵士氣,打退金兀術組織的十多次進攻。
一種說法是,梁紅玉帶領500士兵,在金山的高地擂鼓和揮旗,指揮作戰人馬。最終將金兀術十萬人馬逼進了事先策劃好的隻有進口沒有出口的黃金蕩,圍困起來。
古代作戰,一旦開戰,旗語和鼓聲就是進攻或退守的信號,而旗手和鼓手都是居在高處,最危險的位置,這一點梁紅玉的勇氣是無人可敵的,主將夫人置生死於度外的做法,激發了將士背水一戰的勇氣。
韓世忠和梁紅玉將金兀術在黃天蕩圍困起來,這一圍困就是48天。這個地方本是長江中的一處廢棄港口,慌不擇路的金軍一頭紮進去後,才發現這裡沒有退路。據記載,十萬金國大軍就這樣被圍困。
在圍困期間,金兀術一代名將,束手無策,逃脫不得。他向韓世忠求和,要把金銀財寶都留下,讓韓世忠給他留條退路。
韓世忠給他的回話是:還我兩宮,複我疆土,方可饒你性命。
金兀術百般無奈之際,隻得派人偷偷上岸,張貼告示,誰有脫困良策,賞金千兩。重賞之下必有“漢奸”。有個人告訴金兀術黃天蕩原有一條通江的鸛河,由於年久淤塞才形成死蕩,金兀術於是令士兵星夜打挖通。
突圍的前一晚,金兀術命令部下開挖河道,並用偏門方術以求次日無風。第二天金軍開始突圍時,大風漸漸熄。此時金軍按計劃以小舟四處縱火,打得宋軍力不從心。由此,被困幾十天後,金軍終於從黃天蕩突圍而出。
逃在逃跑的過程中,又遇韓世忠追擊重創,逃脫到南京的金兀術,又遇到嶽家軍重擊,元氣大傷......
而梁紅玉這樣的奇女子,說句實在話,還真是入林浩的法眼,這樣的女子就應該收入自己的身下。
不過就目前來說的話,這方臘與宋江也是剛剛開始創業那麼這個梁紅玉是不是還沒有落難,這時候要想拿下這個梁紅玉還真是不現實,畢竟自己這名不經傳的小知縣還真彆說無法入那梁紅玉的眼。
這事就先放起來先吧,到時候看方臘那邊情況再出手,儘可能的收下這個北宋巾幗英雄。
現在自己這邊收到消息,這宋江已經上梁山,北邊的方臘也是已經聚集了一群好漢,而自己這邊也該把自己的士兵再繼續擴充到五萬最好。
而半年之前他林浩就已經是東平府的知府大人了,因為肯花錢加上周圍匪患問題,所以本來隻有五千兵權的他直接可以臨時組建一萬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