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9 章 陳聞達無處不在,又隨時消失(1 / 1)

【主播也不知道曆史上真正的周成豐是不是個驕奢淫逸之輩,因為史書上關於這人從前的記載幾乎沒有,想來西宇國還在的時候應該也是屬於個王室邊緣人物了。

但陳聞達這與眾不同的引導人心的做法?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從結果上來看,確實很有效果。】

【曆史上的宇州,後來再沒聽說有鬨著複國的。

就是在當時人心目中,周成豐的名聲估計不怎麼好。】

隻有周成豐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估計其他人在見識過陳聞達扮演的周成豐之後,終究還是怕了,怕扶起來個‘周成豐’似的昏君,到時候自己先倒黴。

再加上是個人都知道,如果坐在上麵的是個昏君,那國家大概又會離滅亡不遠了,所以他們辛辛苦苦再讓西宇複國有個什麼用呢,何苦來哉,反正過個幾年又該亡了。

光幕底下一眾人等哭笑不得,不知是該誇陳聞達聰明,還是該誇他邏輯鬼才。

反正他們是沒見過有哪個外交使是像陳聞達這樣的。

嗯,獨出心裁,獨樹一幟。

通過敗壞周成豐的名聲,頂著他的名頭作天作地不乾人事兒,充分讓人見識到再扶西宇王室上位複國的可怕,從而自己打消複國的念頭,怎麼不能說是聰明呢。

陳聞達聞言有淡淡的尷尬,但還是昂首挺胸的站直了,他才不心虛,他有啥心虛的。

說不定(劃掉)周成豐就是這樣的人,他才沒有刻意抹黑他,絕對沒有!

儘管他現在還沒有見過這人…

【包括曆史上,陳聞達的第二次自封諸侯也與這第一次有異曲同工之妙,並且這次他還拉了神昭大帝陪他一起演,也算是一回更比一回強了。】

【概因陳聞達這第二次要頂替的人物,乃是從前魯國的九王子,素有賢名在外。巧的是,陳聞達和這人長相上頗為相似,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按理說比上次扮演周成豐要容易,但敗壞這樣一個人的名聲來達到警醒周圍人的目的卻很難,恐怕陳聞達剛露出一點與人物性格不符的舉動來,就有被人識破身份的危機。

所以這次他改變了策略,想走和上次不一樣的路子。】

【昭元二十三年,他頂著魯國九王子——趙文和之名,於魯王宮舊址——自封魯王。

並且這次他的計劃,還有神昭大帝給他打配合,事後還頒了道聖旨承認了他魯王的地位。】

【接著,陳聞達就開始了他的計劃。他登上王位之後沒多久,就借故不忍看百姓再經受戰亂之苦,舉著為民著想的大義旗號想要歸順大宸。但是有人不聽,勸他已經自立為王,何不韜光養晦,以待來日一舉推翻大宸的統治。】

古古予以肯定,【嗯,這群人對趙文和是真的忠心了,給出的建議很好,奈何,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假的趙文和啊。】

古古心裡差點想笑暈過去,【十成忠心,可惜……終是錯付了,哈哈哈哈。】

【讓

陳聞達真當一輩子魯王那是當不了,萬萬不可能。所以在他當上魯王的一月後,他眼見著再不溜就要玩脫了,於是隻好來個金蟬脫殼,但他要是就這麼走了,那先前所做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

陳聞達是這樣甘心一通辛苦最後付諸東流的人嗎?

顯然不是。

【於是他在走之前,當著眾人麵前上演了一場以死,勸複國之人放下心中執念歸順大宸的大戲!

並且還因演的太好,讓趙文和徹底成為了留存在魯國舊人心底白月光一樣的存在。】

頗有種,我付出生命隻為你們能過安生日子,但是如果你們今後還想著複國造反的話,那完全就是在浪費我的生命啊!

古古光是腦補一下都想笑。

【神昭大帝為了給他的這出戲增添一份真實性,還在‘趙文和’死後,下旨悼念,並追封魯王為魯惠文王。】

【毫無疑問,蕭臨淵這麼做的目的,一是收買人心;二是彰顯大度,政治作秀而已,畢竟人都死了,封號好聽點兒算個啥?】

古古感慨,【咱們陛下這次也是純純被陳聞達這個老六給帶壞了,你們看看,這哪兒像咱們陛下的畫風啊?】

【嘖嘖……這君臣倆聯手上演的這出情感大戲,在當時不知騙了多少人的眼淚。】

要不是史書記錄下真實內容,那陳聞達老六的嘴臉指定要永遠隱藏於幕後了,古古都忍不住對那些被騙的人深表同情。

【據史書記載,當時魯王趙文和飲毒酒當眾身死於魯王宮時,那段時間魯國舊土上是哀聲一片,在他死之後,魯地再未出過叛亂。】

【而實質上呢,陳聞達早就溜之大吉了。】

【和不安分、一心想要複國的周成豐不一樣,真正的趙文和其實內心從未想過複國之事,隻想著讀書過自己清靜的小日子,但奈何九個死了八,隻剩他一個王室血脈,所以硬是被人簇擁著、架上那個領頭羊的位置。】

【當他看到來魯地巡視的陳聞達時,暗中找上對方,告知自己這邊有人想要複國的事。

陳聞達這才想出這麼個招兒,讓趙文和與他互換身份,魯地剩下的事就交由陳聞達解決,而真正的趙文和,就借由陳聞達的身份遠遁他州,之後再不見蹤跡。】

起先還不知道什麼叫老六的大宸眾人,此時也對這詞彙有了一定認知。

果然,那二十八人中多是奇葩,就沒幾個正常人。

【陳聞達常年在各州各地行走,普及大宸政策,忙得腳不沾地,後期卻是不怎麼去宇州和魯地,估計也是怕被人認出他這張臉來,從而識破他從前乾的好事。】

【但陳聞達兩次冒充人稱諸侯,俗話說的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一次宮宴上,一名來自魯地的官員在看見陳聞達這張臉後,就認出了他來,還問他是不是趙文和。】

古古笑了,【陳聞達要是能承認才怪了!於是他就裝不知道,不認識,沒聽過。這才躲過那次掉馬的危機。但這

事被相墨無意中撞見,遂記入散記中。】

陳聞達:趙文和是誰?我不認識。

古古想象一下那幅畫麵都想笑⒑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老六不愧是老六,隻要自己不主動暴露,就誰都彆想拆穿他的馬甲。

【細數陳聞達這一生的經曆無疑是豐富多彩的,自封過兩次諸侯,雖未真的封王,但也著實過足了當諸侯的癮。】

陳父:可不是嗎……

他現在的心情那是相當之複雜。

【他上過戰場,進過後勤,出使過外邦,還在戰後於大宸各個新納入疆域的領土普及大宸政策,安撫民心,與數個外邦之國打交道,了解諸多地區的文化習俗,走過大街小巷,出入過民房高堂,七十歲高齡時才辭官,在家頤養天年。從十八歲到八十歲,大半生的時光都奉獻給了朝堂。】

【尤其是他於昭元十三年開始的後半生,所經曆的危險無數,再加上他撒手沒的特性,搞得數次許多人都以為他死在外邊兒了。

然沒過多久,他又活蹦亂跳的平安活著回來了;當然,有時也是其他人,在偶然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能發現一個莫名蹦出來的陳聞達。】

就是這麼神奇,出現的猝不及防。

陳聞達可以突然出現在你身邊,也可以突然被你發現,驚喜嗎?外典司中他的同僚們。

此刻的外典司·陳聞達的同僚們:……不想說話,完全不想說話。

【比如曆史上,昭元十八年他帶人途經牧城河邊,原是去找當地百姓了解民生的,結果就他倒黴,坐船的時候不小心掉水裡去了,搞得手下人找了他半月,以為他淹死了。

結果還是城中官兵外出剿匪,無意間在土匪窩裡發現被關半月的他。】

【昭元二十四年,外典司一行人入沙漠,結果就在他們遇到沙匪的時候,一入沙漠就和他們走散了的陳聞達突然就帶著軍隊及時趕到來救,就問你感動嗎?】

古古看著手中的筆記,繼續往下細數,【昭元二十五年,陳聞達入草原重劃部落歸於區治,夜間起夜時被毒蛇咬傷,幸得草原巫醫相救,轉危為安……】

【昭元二十八年,神昭大帝暗中出巡濟州,路經南城,正值南城城中舉辦除鬼節,在這裡,神昭大帝和他化身巫神使者的外交使陳聞達,完成了君臣命運般的相遇。】

文武百官:“……”我們是真不懂,你一個外交使就算後期要四處巡查安撫,也用不著去扮什麼巫神吧?

這是你該做的工作???跳大神?

真是應了那句,陳聞達無處不在,又隨時消失。

好,這麼玩兒是吧?

你行!論愛玩,誰比得上你啊你個活爹。

【並且,咱們陛下後麵一次出巡,又在無意中碰到了陳聞達。彼時,他正舉著火把,與民同樂,跳著一支叫咱陛下都看不懂的舞蹈。】

古古特地說明了一下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根據相墨的個人散記中,對這段君臣民間再遇的片段是這樣描述的:“君於橋頭望

民舞,中有一人舞姿甚是奇特,手腳若篩糠在抖,形同發癲,君誤以為此人病發急症。

後才發現,此人麵容甚是眼熟,再瞧,方認出此乃外典司正使陳聞達。百姓舞畢,方將其傳至近前,問其方才在作何,陳聞達遂答曰:‘興起與民共舞罷。’君沉默,不知所言。”】

這個最後加的蕭臨淵的反應就很逗,大概是相墨也看出了當時蕭臨淵在聽完陳聞達的回答後的無語。

後古古又陸續說了幾個陳聞達倒黴的經典案例,說到後麵實在說不下去了,他長歎一口氣,【陳聞達能平安活到八十,還沒缺胳膊少腿兒,真是不容易啊……】

也沒想到自己能倒黴成這樣兒的陳聞達,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像說什麼都不對,哦對了,他還能向蒼天說一句:‘天何以如此薄待我?’

【天何以如此薄待我?】

恰是他上一秒低聲呢喃出口,下一秒就聽頭頂傳來一模一樣的話來。

陳聞達抬頭:???

哦,原來是古古開的口。

隻見古古此時正微笑著,接上一句,【曆史上的陳聞達不止一次的仰頭問天這句話,真是無奈又好玩兒。】

他是樂了,陳聞達臉上卻比哭還難看,萬般無奈的搖搖頭。

【但陳聞達後半生所曆艱辛,一路上的辛勞又是為什麼呢?】古古一針見血指出根源所在,【因為要維持大宸的長治久安。】

【天下打下來了,但治天下同樣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更有一句話叫,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大宸新擴張的領土遠比大宸從前原本的國土麵積多了一倍有餘,這些新打下來的疆土急需加強統治和穩固根基,不然少不了叛亂這樣的事發生。事實上,在大宸一統天下後的近十幾年中,也出現過多次複國的動亂,最後都被鎮壓了下來。但再往後幾十年,還想著複國的情況就幾乎沒有了。】

為什麼?

歸根結底還是古古先前說的,根基不牢。

那為什麼時間越往後,這樣的情況就發生的越少了呢?

因為大宸在其領土上的統治更加牢靠,不再似從前那樣多是靠武力威懾,而是更多的百姓打心眼兒裡認同自己是大宸人。

【之所以如此,還是戰後的安撫工作做的好,針對戰敗國實施的政策落實到位,其中外典司可以說在其中居功至偉。】

而陳聞達作為他們中卷王中的卷王,自然付出的辛苦最多,還有他作為外交使時令兩國歸降的成績。

古古正了正神色,【陳聞達——傳世閣二十八功臣第二十三席,對應天上二十八星宿第二十三神官位,居南方朱雀鬼宿星,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