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神之戰,神昭大帝以身換左相謝無念無恙,而自己卻墜崖失蹤,半年後方平安無事回來。
很多人不解當時他是怎麼活下去的。但據記載,他自稱是依靠荊越研發的飛天鐵翼在墜崖時逃出生天。後來身受重傷,在民間得人救治,養好傷就回來了。】
【嘖……】
古古的神情很怪,是疑惑,是不解,還帶著某種猜測。
【這個說法,很奇怪啊。】
古古緩緩說道:【按理來說,當時沙蕪地理位置偏僻,除了沙蕪國人和當時前去打仗的大宸士兵,應該就沒彆人了,他若從崖下逃出來最先遇到的不應該是自己軍中的人嗎?】
古古之前讀這段曆史時,就總有一種其中被迷霧籠罩的感覺。
【有一種猜測,可比蕭臨淵本人說的這個理由靠譜——那就是靠他的大雕朋友相救。】
古古一本正經的說著:【我們都知道,神昭大帝的後宮裡或許找不出一個妃子,但絕對不差動物,像什麼魚啊、小貓小狗還有鳥雀啊,那是多的很,就差在後宮開動物園兒了。】
【這些動物好些都曾在曆史上出鏡過,其中有一隻鳥在當時人看來最是神異,書中記載說是一隻體型異常巨大的雕,足有半人多高,十分的威猛雄壯。神昭大帝為其取名——墨生。】
【你說是這雕救了他我都信,但說是靠那時荊越研製出的飛天鐵翼嘛,我還真有點懷疑了,】古古表情疑惑,【畢竟當時謝無念他們就跟在他身邊的,他身上有沒有帶這東西,他們難道不清楚嗎?】
何況那玩意還不小,帶在身上總該有人察覺吧。
但當時幾乎所有人在看到蕭臨淵墜崖都覺得他十有八九無了,隻有謝無念不知為何死活不信邪。
【好吧,這個猜測的前提是蕭臨淵真的能和動物溝通,不然理由就像是他說的那樣。】
【這也算是大宸史上一大未解之謎了。】
【在此咱們也不糾結這麼多,繼續看下麵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他一個皇帝為什麼要用自己去換謝無念的命?】
古古不理解,糾結又疑惑的說道:【就算他有舍己為人的胸懷、十分看重謝無念這個朋友兼臣子,但……也必要做到這個份兒上吧?】
【他首先是一個皇帝啊,不是說謝無念不重要,但就是在當時人看來,是不是謝無念這個丞相並沒有蕭臨淵這個帝王重要呢?】
【第三,他說在民間養傷,但整整消失半年都沒有一點音信傳回朝中,難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失蹤會給國家帶來怎樣的動蕩和麻煩嗎?】
【他為什麼要舍自己來保謝無念?】
【這個問題,困擾了謝無念一生,也令許多人迷惑。】
【滅神之戰,有蔣明橖這位軍事謀略都不差的大將在,謝無念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為什麼會隨軍,還在最後一戰中非要跟在神昭大帝身邊?】
【最後,為什麼蕭臨淵又
回來了?】
大宸有人不解,“他作為一國之君,既然安然無恙當然要回朝,不回朝還能去哪兒?”
“這個問題太奇怪了,莫名其妙。”
“……”
看到評論區各式各樣的發言,古古神秘一笑,搖了搖手指,【錯啊,家人們。】
白隨抱著胳膊,問身邊這位,“殿下可知自己當時為何不回朝,還不傳個信兒回來?”
他的問法跟古古有很大不同,古古問的是他為什麼回來,可白隨問的卻是他為什麼消失的嫋無音訊?
或許他心中已看出什麼來了。
蕭臨淵的回答也正如他所想,“如你所想,我當這個皇帝當到一半兒,趁機詐死,跑了。”
白隨:……
怔了一下,他大概是也沒想到蕭臨淵竟如此直白。
他該說點什麼好呢?
額……讓他想想。
很快,他的臉色恢複如常,隻是語氣略顯古怪,“殿下還真是坦誠。”
“那殿下為什麼又回來了?”
這個嘛……蕭臨淵有所猜測,但還不是很確定,於是他抬頭看光幕,白隨也隨著他的動作抬頭。
此時,就聽古古的聲音傳來,
【因為他不在,咱們的左相大人就開始發瘋了呀!】
古古語氣誇張,一半兒是裝的,一半兒是調侃,【不會還有人不知道吧?謝無念除了有謀聖之稱,在咱們眾多同人文和穿越文裡,他可一直是持有瘋批這個屬性穩定不倒!】你猜為什麼那麼多同人文裡他都有這個屬性……
古古:【曆史上著名的十八血門案!那瘋起來,是真可怕呀。恐怕當時除了活著的神昭大帝,無人能治他。】
大宸從上到下諸人:……
血…血門案?
有人心裡開始發涼。
【神昭大帝失蹤的那半年,朝中因各種罪名被處斬、抄家或是流放的足有十八名官員之多,就像是所有人的罪證集體大爆發了一樣!
查出的破事兒是一件接著一件,一個人接著一個人,挖出蘿卜帶出泥,殺個沒完沒了,文武百官繃緊了皮子上朝。
甘宜之當時為什麼誤以為謝無念害了蕭臨淵?
這真不是沒有理由的。
當時坐在王位上的蕭臨淵隻是一個冒牌貨,自然事事以左相為先,謝無念權傾朝野,大小事一把抓,又雷厲風行的接連處置了那麼多朝臣,搞得京都滿城風雨的,你就說當時誰敢得罪他吧?】
【但這些人的落網可不單單是巧合,也不是謝無念栽贓,因為查案之人可是崔正,在他的查案過程裡,謝無念並未插手其中。
但在這些人死後,接管他們家主之位、或接手他們職位的都是從前他們家中不起眼的庶子或手下人,而這些人,又都很巧的或多或少與謝無念存在朋友關係。巧到這個份兒上,還能說是巧合嗎?】
古古表示他可不信,小手一攤,【所以曆史上這樁十八血
門案,其實後來還有一個叫法,也被稱作——嫡庶之爭權力更迭戰。】
【而謝無念,正是背後操刀之人。】
【當然,這是很多人的一個推測,找不到證據,連崔正也不能說這些人的死與謝無念有關,因為從始至終他都沒有摻和到這個事情中來過,案件看著更像是他們狗咬狗造成的,但還是那句話,世界上真的有那麼巧的事嗎?】
蕭臨淵不認為有那麼巧,白隨也這樣想。
他嘖嘖兩聲,麵上帶著唏噓,“這姓謝的,果然不是善茬。”
最近京都幾家世家家主之位易主,他早就懷疑是這位的手筆,現在看來,不過是曆史提前了、手段柔和了些而已,但同樣是殺人不見血,目的同樣被達成。
蕭臨淵看著光幕,慢慢說道:“我想,這大概就是讓當時的我不得不回來的原因。”
因為謝無念的發瘋,以及,其他……
但不可否認的是,根本原因是那個時候的他……變了。
京都幾乎懂點權勢的人家都能感覺到,這大概不是什麼巧合。
古古的猜測是真的。
“他為什麼瘋?”白隨問。
好問題,蕭臨淵也想知道。
“大概,是因為我把大宸這個爛攤子丟給了他?”
畢竟處理政事,全年無休也是很勞累的,還容易心情不好。
白隨嘴角抽抽,世上大概隻有蕭臨淵會這樣想,也隻有他會這樣不在意皇位。
“殿下,還請不要開玩笑。”
蕭臨淵眼神莫名其妙的瞅著他,他像是在開玩笑嗎?
白隨表情無奈。
【包括連神昭大帝半年後回歸,也曾說過一句似是而非的話。記載中,他曾對謝無念道,‘我若再不回來,隻怕京都要被你殺得血流成河了。我回來了,你也該收手了。’】
【而在這場蕭臨淵回歸後與謝無念的談話中,謝無念有一句話也很有指向性,其言‘我就知道,若朝中生亂,陛下便該回來,總不會真將一切拋下,棄之不顧。’】
收手什麼?謝無念是做了什麼嗎?
兩人的這兩句對話就像是在打啞謎一樣,隻有他們雙方懂得對方話中的意思。
古古推了推眼鏡,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嚴肅著臉,【因為曆史沒有留下鐵證,所以措辭嚴謹一點,請容主播先聲明一句,以下主播說的嚴格意義上來講隻能算是一個大膽的猜想和假設,家人們。
儘管當代大多數人可能都與主播有著同樣的想法,但是,史書無證。
過去了千年的時光,我們隻能依靠他們留下來的痕跡推測出那段過往。】
光幕外的人認真聽著,期待他接下來的話。
【首先,謝無念為什麼發瘋我們不知道,但根據神昭大帝回歸時與其的談話,大半的專家學者們推測出一個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可能。】
古古認真的一字一句道:【——他在逼神昭大帝回來。】
是
的,聽起來好像很扯淡,也很莫名其妙。
但謝無念這個人的做事風格……不就是時而瘋批時而正常嗎?
古古回想起記憶裡這個人物的史料心裡想道。
同時他語氣納悶,【明明當時神昭大帝當著他的麵兒墜崖,但他的所作所為就像是篤定蕭臨淵不會死,不惜鬨得京都人人自危也要逼蕭臨淵回來。】
【他到底為什麼執著?】
這個很多人表示疑惑,古古也不懂,更不知道謝無念當時心中所想,他的這句更像是心中有所感慨,無意中說的一句。
【有人說,是因為救命之恩,也有人說是他欠缺一個敵人、一個朋友,太過寂寞,而恰好,在當時隻有蕭臨淵一個是符合他的預期的,且是一個人頂了兩種身份。】
當然,這也是推測,畢竟彆人心裡的想法旁人怎麼可能看透。
但卻能從言行中品悟出一些跡象。
【至於主播為什麼要用逼這個字呢?請聽主播接下來分析。】
【蕭臨淵身為皇帝,不能看著謝無念發瘋作妖而不理是一個方麵,其次,我想神昭大帝主動回歸,恐怕還有他的主觀意願上的原因。】
古古的神情慢慢變得平和、淡定、認真而嚴肅。
【我們的考古專家張之古教授,曾專門研究大宸神昭曆史三十年,他曾公開發表過這樣一篇文章,是記錄和分析關於神昭大帝的心理曆程的,不知道還有沒有網友們記得?】
蕭臨淵一怔,分析他的心理?
他表情未有變化,心想他倒要聽聽這個專家是怎麼說的,千萬彆是跟古古一樣尬言尬語他就真心感謝他八輩祖宗了。
【蕭臨淵生來被丟在冷宮,人生前十五年接觸的人少之又少,感受過的溫暖更是不多,冷心冷情,真正慢慢懂得一點感情,可能還是在他出宮後。
他作為薑萬寧時期,他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間,見識過百姓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遇到的醜丫等人更是讓他的心理從麻木過活、遊離世外,到珍惜自身、發自內心的想要繼續活下去。同時,這一階段的他,將遊曆路上的他人之苦看在眼裡,雖還不能很好的共情,但這一段經曆終究是有意義的,成為了未來的他作為皇帝,想要為蒼生謀一份福祉的因素之一。】
蕭臨淵:鹹魚能活就活,不能活他也早活夠了,這一段內容勉強算你說的對吧。
雖然他未曾遇到醜丫等人,但根據當初薑萬寧那段故事的講解,蕭臨淵也能猜到最後的自己未死,而是選擇想要出海遠離大宸,就證明他的確有想再活下去的念頭。
【當初六皇子秘密派人找他,他聞訊卻逃了,當時的他應該是已經猜到六皇子找他‘不是什麼好事’了,不想管,所以選擇了逃避。】
【但在海邊,當他離出海隻有一步之遙的時候,那夥人追上來時,此時的他又回頭了。
張教授推測的他此時回頭的原因有兩方麵:一、因為對六皇子的兄弟之情,找人的人沒和他真正對上,
他還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避開,但人都找到他跟前兒了,他就不好繼續裝不知道了呀;
二、因他自身迎難而上、無畏剛毅的性格所致。之前主播剪輯的一期視頻中曾出現過這樣一句話,是曆史中的真實記載。
蕭臨淵曾說,‘若這是他的劫,那他薑萬寧便前來應劫。’這句話恰巧就表明了當時他的這種心態。】
說完,古古不知為何古怪的笑了一下,【但是估計他自己都沒想到,做皇帝這麼苦……】
嗯?
先前還認真講的好好兒的,怎麼突然一下的,就感覺古古的話風變了。
變得……又開始不正經起來。
蕭臨淵預感不好。
【眾所周知啊,下決心要做某件事和真的在做這件事,重點是不一樣的,前者突出在一個‘下’決心上。後者,重在‘做’這個字上。】
【又或者說,他知道做皇帝日子不好過,但萬萬沒想到,會這麼不好過。】
古古幽默了一把,開始舉例,【剛一上位,不是讀書就是習武,要麼就是批奏章,天天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有一大堆國家大事要操心不說,還要被催著娶妻造娃。】
【這沒有哪一項不是在挑戰蕭臨淵的反骨啊!但在其位,謀其政,他咬咬牙還是繼續儘職儘責的做了下去。】
【我可憐的神昭大帝啊,當個皇帝,反而生活比以前更不順心了,除了物質條件上來了,試問還有哪一方麵是讓他感到開心快樂的呢?】
沒有。
古古的搞笑版發言固然不正經,該換換說法,但還是中肯的,至少差不多是貼合了蕭臨淵的心境。
隻是蕭臨淵猜,人家專家的文章一定不這樣寫,保證比古古說的嚴謹認真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