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拯救老字號(1 / 1)

對於李超人說出來的數字,郭得勝並沒有否認大家都知道生意人,天生對數字十分敏感根本就瞞不住人!

不過現場眾人卻是倒吸了一口冷氣,要知道每個月6億可都是實打實的現金流。難怪郭得勝最近幾年在香江不顯山、不漏水原來一切都能在大陸找到答案。

李兆基笑著說道:“郭生還真是深藏不漏,我們在香江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郭家早就在大陸賺得盆板缽滿。”

兩人關係非常熟悉,更像是玩笑話。

郭得勝笑著說道:“稀土礦產公司,沒有趕銀行還沒來得及介入,就已經分配完畢。如果在不想點其他辦法,隻會讓諸位越拉越遠不得已而為之。沒想到生意還不錯,一切都是運氣而已。”

大家都是熟人,對方的客套話還是能聽得明白。

很快便來到午飯時間,雖然比不黑雲食堂但郭得勝在員工餐飲方麵絕對不小氣。比其很多小餐廳的餐食,都要強不少。

入鄉隨俗,工廠附近的確沒有什麼好餐館自然選擇內部解決!

但該為老爹爭麵子的時候,郭二少絕對不含糊。

香江大亨們什麼沒吃過,餐食並不好安排。郭二少為此也是絞儘腦汁,後來聽從助理建議直接狗不理包子。

粵菜白案的確不錯,甚至很有代表性但同狗不理包子完全是兩種風格。而且郭二少對於狗不理包子也是沒少光顧,至少本人吃著好不錯。

郭得勝看到老二就給大家包子,苦笑著說道:“你小子不用在我麵前裝窮,過來就讓我們吃包子不是讓人笑話嗎!”

對於老爹的質疑,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之前想要給對方一個驚喜,並沒有提前透漏。

看到郭二少不知所措,包子軒笑著說道:“郭生這你可就冤枉令郎了!”

“狗不理包子是津門一道聞名海外的傳統小吃,是一道由麵粉、豬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小吃,其始創於公元1858年,有100多年曆史。該小吃為津門三絕之首,是華夏老字號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麵、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彆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

“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可以說絕對的津門美食,甚至在華夏餐飲領域都占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包首富的回答,讓現場眾人仿佛見鬼一般還有什麼對方不知道。

李超人笑著說道:“包生伱是航空、計算機領域的權威專家怎麼現在對美食竟然也如此了解。同你相比,我們這些人是不是差得太遠了。”

有恭維的意思在裡邊,但更多是一種認可。

知識淵博,不光體現在專業領域那最多算得學習成績優異。方方麵麵、各個領域都能得心應手什麼事情都清楚,才能真正稱得知識淵博。

包子軒笑著說道:“李生過獎我這個人記憶力還不錯,恰巧看過相關報道而已。”

“再說過來一個城市,對於文化、曆史肯定要提前做一番調查。萬一有機會同當地人做生意,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聽到包子軒給出的解釋,現場眾人無不認可道理誰都清楚,可真正做到又有幾人。

包子軒的話,旁邊一個女人聽得非常清楚本不想過來,狗不理從成立之初幾乎沒有過門服務。可看到對方出手闊綽,完全不在乎錢的樣子。加店內的生意,並不是很理想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嚴格意義來講,也不算是過去家裡。

工廠食堂看著檔次不高,但如果這家工廠在津門排名第一那麼就另當彆論。有些人根本得罪不起,舉手之勞而已真不能太過認真。

本來以為一群香江人,並不是很了解津門的曆史與文化。沒想到,裡邊竟然還有行家還真是不能小瞧任何人。

據說眼前這些人,都是香江的超級富豪原本認為隻是一群資本家,現在看來不排除有文化者。

用餐地方很大,為了讓眾人放心都是現場製作,算是比較有新意。另外這麼多人,吃飯時間很少談及工作不存在泄密風險。

看到一名年輕女性,當然這麼說並不是特備準確應該在30歲左右算是比較有韻味的年紀。如果是一個粗糙壯漢,現場給人包包子勢必會引起反感,肯定是難以下咽。可一個美女,事情就另當彆論。

沒想到這個年代的狗不理,就明白與時俱進懂得客人心裡,十分難得。

香噴噴的包子蒸熟後,眾人也是食欲大增在香江還真沒有這麼吃過。

包子軒看著美女說道:“這位女士,請問你是高家人嗎!”

剛剛介紹狗不理包子,已然讓其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對方竟然能猜到她是高家人,絕對的行家。

包首富的眼力、以及判斷力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眼前這位的確姓高屬於創始家族後人。

女人笑著說道:“先生為何有此一問。”

後世也吃過狗不理包子,但並沒有今天的味道。不光是食材的問題,還與調餡手法有很大關係。說明最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很可能失傳。後世廚師不知道狗不理包子精髓所在,隻是徒有其表而已。

包子軒笑著說道:“有意在考我,據傳1831年,狗不理包子創始人高貴友出生在直隸武清縣下朱莊。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

“高貴友14歲時,到津門南運河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因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師傅們的指點,高貴友做包子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三年滿師後,高貴友獨自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

“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生意十分興隆。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

“1916年,高貴友病故其子高金銘繼承產業,轉年在南市東大街立了分號。1932年,把侯家後老號遷址到北大關橋口。1937年,將老號、分號合並遷址到天祥商場後門,設立新號。1947年,高金銘之子高煥文繼承產業,經營至1952年歇業。”

“我雖然不是廚師,但多少知道一些女士包包子的手法同其他人有很大不同。看起來更繁瑣,效率很低但味道絕對挑不出一點毛病。”

“包包子看著很簡單,好像誰都會但是能夠做到獨特,並沒有那麼容易。”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不是家學淵源不可能有如此手藝。隻是有一點不是很理解,華夏傳統是傳男不傳女作為高家賴以生存的手藝可不是誰都有資格學軒的話,不光是眼前這位美女又讓旁邊的大亨震驚了一次。

美女想了一下說道:“小女子高蘭,不知道先生如何稱呼。”

如果不是對包子軒特彆熟悉,知道對方是第一次過來津門還真以為眼前這位是找來的托,故意在眾人麵前顯擺。

包子軒笑著說道:“高小姐據我所知,德聚號並沒有被注冊。以你的手藝,大可以另起爐灶,重振家業如果資金不夠,可是過來找郭二少投資。”

雖然不明白包首富什麼意思,但郭得勝絕對是聰明人笑著說道:“老二如果這位高小姐需要投資,你不能拒絕。”

狗不理包子,讓人非常失望但包子軒也不想手藝失傳,算是為挽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做點貢獻。

兩個月後,高蘭因為一些事情辭職離開。真的過來拉投資,包子軒的建議又有老爹的保證郭二少直接拿出100萬,隻要求占股3層。

德聚號從新開業,後世更是發展成為一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餐飲巨頭。郭家獲利頗豐,算是讓此事變得非常圓滿!

高蘭每次提起包子軒,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為了表達謝意贈送對方一張無限免單卡。當然包首富隻使用過一次,算是給了對方一個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