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陳啟明的《97世界巡回演唱會》正式開始售票。
本來,陳啟明以為,受金融風暴的影響,這輪演唱會的售票會受到影響。
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這輪演唱會的售票開啟以後,僅二十天,居然就直接全部售空。
全球範圍內一百五十場演唱會的門票全部售空。
且在短短的二十天裡。
這個驚人的成績,直接讓媒體們驚了。
《陳啟明全球巡演演唱會門票二十天全部售完》
《金融風暴沒有影響到陳啟明,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
《陳啟明已然是一位真正的國際巨星》
在媒體大肆報導關於陳啟明演唱會新聞的時候,陳啟明已經進入了:閉關狀態,每天不是排練室就是家裡。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來到九月。
九月一號,《陳啟明97世界巡回演唱會》正式開演。
第一站還是寶島。
一連五場,平均每場到場3.7萬人。
第二站香港紅磡體育館。
同樣是五場,總計當場17萬人次。
其中,在香港的幾場演唱會,陳啟明分彆邀請了林子祥,黎明,葉倩文,許誌安助陣。
結束香港的五場演唱會,陳啟明開始轉戰內地。
隨著內地這幾年經濟騰飛,各大城市消費水平升高,這一輪的演唱會,陳啟明直接在內地開了三十場演唱會。
上海五場,深圳五場,重慶五場,京城五場,成都五場,西安五場。
每一場,陳啟明都邀請了重量級嘉賓助陣。
深圳邀請的解曉東,上海邀請的劉德華,重慶邀請的劉歡,京城邀請韋唯,成都則邀請了屠洪剛,西安則是周慧敏。
大量重量級嘉賓,加上吃“陳啟明本身的火爆人氣,讓這輪演唱會直接登頂曆史第一,創造了到場人數最多,嘉賓陣容最龐大,以及觀眾席上明星最多的演唱會。
陳啟明這輪演唱會到底有多歡迎呢?
就這麼說吧,為了看他演唱會,內地很多演員以及歌星都不遠千裡,直奔他的演唱會現場。
這輪演唱會也是陳啟明與人合照最多的一次。
除了跟內地目前比較紅的一些明星合照外,還有好幾個在未來會非常火爆的明星都以粉絲的身份到現場,並與他合照。
比如未來的影後章子怡,視帝胡歌,影帝陳昆。
這些目前還在上學,在未來會大火的明星,都來到陳啟明演唱會現場,並在演唱會結束以後直接等在後場通道與他合照。
結束了內地的演唱會後,陳啟明又馬不停蹄的飛往新加坡。
在新加坡連開五場,馬來西亞三場。
隨後就是日本、韓國、泰國。
亞洲過後,就是美利堅。
陳啟明在美利堅同樣舉辦了三十場演唱會。
受《baby》這張專輯的影響,此次演唱會堪稱火爆至極。
場場爆滿。
並且,這輪在美利堅的演唱會也創造了一個直追邁克爾傑克遜演唱會的記錄。
在洛杉磯的演唱會上,當晚將近有五十人在現場因為過於興奮,直接暈厥,被救護車帶走。
結束美利堅的演唱會後,陳啟明又馬不停蹄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然後是歐洲。
甚至,連非洲,陳啟明也開了二十場。
不過,相比其他地區,非洲的演唱會卻並沒有爆滿。
沒辦法,這邊太窮了,文化業又不發達,能不虧錢,已經算牛逼了。
而在陳啟明在全球各地開演唱會的時候。
十月的香港卻是進入了一場寒冬。
經過兩個多月的擴散,金融風暴,也就是經濟危機終於波及到了香港。
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炒家,開始把目光放在了香港。
10月20日。
國東強早早地打開了電腦等待著香港股市開盤。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0年前的今天,正是美國華爾街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現在回歸的喜悅氣氛還未散儘,人們卻已經感到了危機四伏、暗潮洶湧的緊張氣氛。
稍有嗅覺的人都知道,一場風暴即將到來了。
近幾個月來,東南亞金融市場可以說是經曆了一場暴風驟雨的襲擊。
7月初泰國央行被迫宣布實行浮動彙率製,放棄長達13年之久的泰銖與美元掛鉤的彙率製。
當天,泰銖重挫20%,7月29日,泰國央行行長倫差·馬拉甲宣布辭職,8月5日,泰央行決定關閉42家金融機構,至此,泰銖終於全麵失守。
緊接著,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盾兌美元的彙價狂跌。
猛烈的金融風暴把這些國家一下子砸到了穀底。
8月5日,危機重重的泰國,被迫同意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附帶苛刻條件的備用貸款計劃及一攬子措施。
對於很多的東南亞人來說,他們過去曾擁有一大筆財富瞬間化為烏有。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便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如此說道:“我們花了40年建立起的經濟體係,就被這個帶有很多錢的白癡一下子給搞垮了。”
這個白癡是誰?
毫無疑問,這個帶有很多錢的白癡就是喬治·索羅斯。
東南亞的金融風暴,讓國東強明顯地感到,在東南亞大獲全勝的同時,索羅斯基金和老虎基金們下一個覬覦的目標絕對就是香江。
索羅斯就要對香江下手了。
二十號,這一天是國東強最為焦灼不安的一天,香江股市開始下跌。
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
恐怖的氣氛開始在香江蔓延。與此相反,地球另一端的投資分析家們正在額手相慶。
道·瓊斯指數在經曆了一周之間跌落210點之後,當天卻反彈了74點。
10月21日,香江恒生指數又下跌了765.33點,10月22日則繼續了這一勢頭,下跌了1200點。
就在當天香江股市收盤後不久,在國強東為香香江的金融市場感到擔憂之際。
一個神秘的電話打到了國東強辦公桌上的專線。
“是的,我是國東強。”剛接起電話,國東強立刻聽出了對方的聲音。
聽到這個聲音,國東強一反常態地謙恭:“我的分析是:經過三天的準備,這些國際炒家就要發動總攻了。”
國東強略微停頓了一下,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然後接著說:“請轉告香江方麵注意彙市。國際炒家的策略是沽空貨幣,同時做空股票市場,迫使抬高利率,造成股市下跌,從彙市和股市獲取雙重利潤。他們狙擊港彙、港股、期指的手法將相當狡猾,招中有招,聲東而擊西。”
國東強一邊用肩膀夾著電話,一邊飛速地敲擊著鍵盤。“要當心他們使用場外期權合約手法,掩飾他們狙擊的部署,使狙擊達到出其不意,來勢如驟風暴雨的效果。佯攻港彙,實際是要在炒期指中斬獲。”
看著電腦屏幕上調出來的數據,國東強又簡要地作了一些技術性的解釋。“好的,隨時願意為您效勞。”
掛斷電話後,國東強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短短幾分鐘的通話,他的額頭已經開始冒汗了。
他壓力很大,這次的形式非常危險,他難以想象自己如果應對失誤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默默的抽了一根煙,他開始思索起應對辦法。
半響,他有了頭緒。
當前之際,唯有與對方硬碰硬,才會有機會勝出。
不然,香江可能重蹈泰國的命運。
而要想硬碰硬,自己這一方的資金就必須充足。
這場戰爭如果真的發生,那將會是一場持久戰。
資金如果不夠,一切都將白搭。
所以,為今之際,就是讓香港銀行那邊準備好資金。
同時,儘可能的聯係香江本土的富商們,讓他們借出資金支援。
想到就做,國強東立刻給香江方麵撥打了電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近幾天的股市大幅度下跌,香江這邊早已經有所察覺,所以,在上麵作為橋梁,將阻擊任務交給國強東以後,香江方麵立刻開始全麵配合。
香江這邊的銀行除了自身的資金外,開始積極聯係各方富豪、公司、集團。
陳啟明也是被重點聯係的人之一。
這段時間,陳啟明大量收攏資金的事情根本瞞不住管理機構。
銀行這邊清楚的知道陳啟明目前手上擁有大量流動資金。
於是,電話便被打到了陳啟明這裡。
在收到電話以後,陳啟明也沒猶豫,在這事關國家經濟的事情上,陳啟明還是拎得清的。
在對方隻是詢問是否可以幫忙的情況下,陳啟明一口答應了下來,並將自己擁有的流動資金,借了17億港幣給銀行。
之所以不全部借出,是因為陳啟明看到了新的投資目標。
十月,亞視持股最多的董事長林百欣在寶島陷入了土地案,被拘留在寶島。
再加上經營不善,目前的亞視虧損上億,所以,林家有意出售手中股份。
陳啟明對亞視的股份非常有興趣,打算入主這家電視台。
所以,他給自己留下了五億港幣資金。(主角擁有的是十四億人民幣,換算港幣,差不多在二十二億左右)
不過,就算沒有把全部資金拿出,陳啟明拿出的十七億資金,也在所有支援的中資、紅籌、藍籌中位居前列,且因為他願意幫助特區政府幫助度過難關的舉動,也是成功讓香港這邊對他好感爆棚。
僅在他同意拿出十七億資金幫忙過後第二天,他就收到消息,他落戶香江的事情搞定了。
不僅如此,他還被承諾,會被授予勳章。
顯然,對於他這種在危難關頭願意幫助國家的人,國家並不會虧待他。
10月23日,不出國強東以及不少金融家的預測,香港聯係彙率製度首次受到了來自國際金融炒家們的狙擊。他們大量拋售港幣以兌換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當局也開始針鋒相對地動用龐大的外彙儲備吸納港元,
同時調高利息並抽緊銀根。
21日還僅為7%左右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一度暴漲300倍。
在這種市場氣氛下,港股連續第四次受挫,下跌達10.41%。
恒生指數和期貨市場指數下瀉1000多點。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當天表示,不認為這是股災。
香港基本經濟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到外圍因素暫時投機影響,投資者不必恐慌。
他認為,無論如何,特區政府首先是要扞衛港元彙率。
雖然此前一天晚間有炒賣港元的投機活動,但此時炒賣活動已被平息。
與此同時,香港金融管理當局總裁任誌剛也發表講話,聲稱金管局已於前一天晚上擊退炒家。
24日,在連續4個交易日大幅下跌後,香港股市在這天強力反彈,與陳啟明的資金類似的中資及外地資金入市,24家藍籌、紅籌上市公司從市場回購股份,推動大市上揚。
恒生指數上升718點,升幅達6.89%。
在股市強勁反彈之下,港元彙價恢複穩定。
至此,這場驚心動魄的港幣保衛戰暫告一段落,香港金管局艱難地取勝。
此役炒家們共拋售了400多億港幣,在證券市場獲利數10億港元。
不過,雖然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但這事並沒完。
包括陳啟明在內,很多有眼光的人都知道,這場保衛戰才剛剛開始。
因為,在香港這邊發生股市戰爭的時候,全球各地股市同樣出現了惡性循環式的普遍狂跌。
10月27日,紐約道·瓊斯指數狂跌近554.26點,是有史以來跌幅最慘的一天,因而導致中途自動停盤一個小時。
東京股市開盤後即狂跌800多點。28日香港恒生指數狂瀉1400多點,跌幅達13.7%,全日最低達8775.88點,以9059.89點收市,下跌點數創曆史之最,在這種狀況之下,香港股市的震蕩已並不僅僅局限於自身因素了。
不過,這跟陳啟明暫時沒什麼關係了。
他對金融並不了解,除了給予資金支持外,根本做不了其他。
他隻能選擇相信特區政府能贏得這場勝利。
當然,他很確信這場金融戰爭,香港雖然會受到影響,但一定會勝利。
隻是,這場戰爭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