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醒來時,眼皮被黏住。他伸手抹去那黏液,大聲叫著顧木生。然而腿被卡住,動彈不得。再用左手一摸,摸到了一個軟綿綿的身體。
是顧木生。
他用儘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自己的身體從顧木生身下抽離出來。再摸出顧木生身上的火鐮,打了數次才著火。四處尋找,終於找到掉落的火炬,點燃,才發現顧木生被兩塊斷裂的巨石壓在下麵,幸好二石呈合手狀,顧木生倒在夾角之下,否則早已壓成肉醬。
原來,當地動再次來襲時,顧木生瞬間將他護在身下。
李靖舉起鬆油火炬,環顧四周,但見堅實無比的巨石,或相互擠壓變成碎塊,或四分五裂成了亂石,其間還有雜亂無章的鐵質滑道,早已扭曲變形。李靖猜想這是當年紫霄真人布置的機關,但這些人工傑作在大地動到來時脆如嫩芽。
“華先生……”李靖張嘴喊了一聲,可嘴巴被嗆人的煙塵堵住。地麵似乎還在搖晃,他來不及多想,用力將不知死活的顧木生扯了出來,拔出夾在石隙中的孤星劍彆在左腰,貓腰背起顧木生,憑直覺向洞口前行。一路上,亂石成堆,洞頂不斷有泥石下落。李靖咬緊牙關奔跑,終於到了洞口。經再次地動,洞口撕裂,可以直立出入。李靖背著顧木生出了洞口,但見天地渾黑一團,狂風卷著冰碴,打在臉上生疼。李靖剛出洞口,但聽天崩地裂一聲巨響,整個洞穴轟然坍塌。
李靖嚇得雙腿發軟,不敢回頭直視,稍稍調整呼吸,負起顧木生拚命向山下狂奔。到了草舍前,見大片房舍都已倒塌,隻有一座房舍挺立如初,隻是門窗脫落,一片狼藉。李靖將顧木生背到屋內,放在榻上,急忙施救。顧木生本就虛弱,遭此劫難,渾身血汙,隻有心窩尚餘一絲熱氣,鼻腔呼吸若有若無。檢視傷情,腰椎壓斷,左額砸破,左手折斷,左腿膝蓋脫臼。李靖跟舅父學過軍中急救之法,先包紮傷口止血,再用推拿之法,按準腹部,嘴對嘴導氣。如此強力按推,顧木生口中一股濁氣冒出,熏得李靖將半隻雞腿嘔了出來,但隨即聽到顧木生放了三個響屁,不久微睜雙眼,噴出一口黑血。
李靖大喜,叫了一聲“兄長”。顧木生看著房頂,想掙紮著起身,但隻能動一動右手。李靖趴在床沿,伸過耳朵。隻聽顧木生微弱的聲音說道:“……萬萬不可,這是主人居室……”
“房子全都塌了,隻剩這裡……”李靖深知顧木生敬畏主人,此時躺在巫山漁女平時歇息的榻上,自然惶恐。“兄長,保命要緊,我先找些吃的……”他怕顧木生再與他囉嗦,出了房門,一跤跌在雪地裡。
積雪盈尺,如同溫暖的棉絮。此時,他才感知自己力竭,身上的傷也沒有氣力再自行檢視,若再尋不著飲食,二人都得喪命。於是咬牙掙紮著爬起,到顧木生先前煮食之處尋覓。夥房已成廢墟,水缸裡還剩小半缸水。神奇的是,一個瓦罐斜靠在乾草堆上,裡麵居然還剩半罐雞湯,雖已進了灰塵,但足以讓李靖欣喜若狂。
忙乎了半個時辰,李靖終於把雞湯生火溫熱,端到巫山漁女房間,先喂了顧木生,自己再吃了一碗,逐漸有了些力氣。這才檢視身上傷情:臉上劃了一寸多長的口子,左肩腫得老高,其餘傷情,都屬皮外傷。顧木生指點他到倒塌的房舍尋找藥品、食物、衣裳,先前所養禽畜,因大雪封山無法遠逃,有的凍死在外,有的被李靖撿了回來。
一連幾日,李靖都在收拾家務,發現不遠處有一座土堆,已被大雪覆蓋,想來是越清、越華把越月葬了。顧木生腰椎已斷,躺在榻上無法動彈。李靖雖懂得軍中急救之法,但此等醫術還不具備。第五日正午,李靖正在煮粥,忽聽外頭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在下孫思邈,拜謁巫山女俠。”
李靖聞聽雙手一抖,碗筷掉落在地。他拔腿出門,就見孫思邈一身青袍,背了一口藥箱,獨立雪地之上。蒼山如海,孫先生如一葉孤舟驟然駛來。
※※※※※※※※※※※※※※※※※※※※※※※※※※※※※※※※※※※
先前,孫思邈在成都,與袁氏兄弟推演天象。二袁技藝龐雜,在東漢張衡“候風地動儀”的基礎之上改進預測儀器,推測歲末白帝城及往東一帶將有地動發生。孫思邈請袁氏兄弟派出懂醫者二十人,親自率領他們趕往白帝城。說也奇怪,在江邊住了七日,並未發生地動,孫思邈帶人離開。前腳剛走,果真地動,但毀壞並不嚴重。孫思邈卻嗅到不祥氣息,住在江邊船上不走,警示官府防備。其時,隋朝在白帝城設信州總管府,檢校總管正是大將軍楊素。
原來,楊素在建立大隋時力挺楊堅,封上柱國、爵清河郡公、拜禦史大夫,參與修定《開皇律》,逐漸有些驕矜,喜歡在長安坊中飲酒狎妓。其妻鄭祁耶極為凶悍,一次爭吵中抓破了丈夫的臉。楊素大怒,罵道:“我若做了天子,絕不讓你當皇後!”這本是酒後之言,但鄭氏卻進宮向孤獨皇後哭訴。楊堅聞知,勃然大怒,欲將楊素滿門抄斬。正好回京述職的楊廣知道了,深夜入宮,曆數楊素功績,請求父皇在用人之際赦免楊素。於是,在晉王力保之下,楊素被免官,令他單騎到信州代理總管之職,征調民夫伐木造船,籌建水軍。
這一日,軍士來報,孫思邈到訪。楊素早聞孫先生大名,親自出府相迎。孫思邈力陳地動危害,請楊總管早作籌謀。因先前有過地動,楊素當即按孫思邈方略預防。果然,第五日,地動再發,江上掀起巨浪,船隻損毀,房舍倒塌無數。孫思邈率醫士救死扶傷,用大鍋煮湯藥讓軍民服下,防止大疫發生。
這一忙就是四天,信州百姓因早有防備,雖房舍損壞,但死傷人數不過十數人。楊素置酒相謝,卻尋不到孫思邈。於是將信州地動之事,以生花妙筆,向朝廷上書,力陳自己主政地方的功績。後來,楊堅因他救民有功,詔命他為檢校信州總管,並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其餘官爵如故。
孫思邈早知巫山漁女隱居在白帝城東,雖知她武功卓絕,但應對天災恐怕無力,於是讓二十名醫士自回成都,獨自上了巫山。石陣雖奇,但對他而言不過略費腦筋而已。到了山上,不想遇到李靖。
※※※※※※※※※※※※※※※※※※※※※※※※※※※※※※※※※※※
李靖自是不勝歡喜,將情由講了。孫思邈聽罷,微笑道:“三郎曆此險情無恙,必是吉人。顧兄弟為了護你而不惜性命,腰骨折斷,若不及時醫治,隻能癱瘓。”說罷讓李靖將顧木生翻身側臥,固定頭肩,再伸雙手尋摸骨節,並詳細對李靖講解接骨之法。但見他略一凝神,雙手用力,隻聽“哢哢”兩聲,顧木生張嘴慘呼。
李靖看著心頭發緊。孫思邈接好斷骨,取出藥物,命李靖熬製成膏敷上。又將顧木生手腿脫臼之處接上,也向李靖講了竅門。不到一盞茶工夫,孫思邈已完成醫治,其間神情貫注心無旁騖,絕無毫厘之差,看起來如同千錘百煉的舞者,或是久事帝王的庖人,每一個動作都極為精準,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神韻。這一年來,李靖見慣殺人算計,第一次見救人如此虔誠,心中極為震撼。
醫治完顧木生,孫思邈淨手歇息。李靖問及小天罡。孫思邈道:“天罡年紀尚小,先跟父輩習練,待到你這般年齡時,方可跟隨我跋山涉水。”
李靖道:“我觀先生行醫,神情凝聚,手法精到。若患者是敵人或惡人,先生亦如此儘心麼?”
孫思邈道:“醫者父母心。天下眾生在醫家眼中皆平等,帝王將相,村婦野老,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都應一視同仁,儘心醫治。尤其是孤弱貧寡,更要傾儘全力,因此三十年來,我足曆險隘大川,更看重鄉野之民。市井都邑,看病相對容易,而鄉野之民,病死白屋無人安葬者極多,需儘力幫扶。”
李靖原本敬仰孫思邈,如今再聽他講扶危濟困,更是肅然起敬。突然,他想到大地動時,華清風和越清、越華在石室之外,而他背負顧木生逃出山頂洞穴時未見三人蹤影。這幾日一直焦心顧木生安危,無暇去想三人死活。孫思邈大愛悲憫之心,讓他想起三人雖然設計陷害自己,不知該不該救。於是將情形說了。
孫思邈道:“地動係天災,若三人被埋在洞穴之中,應當救助。”於是讓李靖領路,到了後山。
眼前的情景讓李靖吃了一驚。當時奪路逃命,無暇他顧。如今,眼前是一個凹形大坑。先前山巔似穹頂,因地動塌陷,山頂反而成了大鍋形狀。孫思邈見多識廣,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此類山崩,彆說肉身,就是鋼鐵堅石,瞬間即成齏粉,深埋於地底無疑。
孫思邈撚須歎道:“如此地動山崩,實屬罕見,幸而巫山之上人煙稀少,否則死傷難免。三郎,我曾有書信給長孫將軍,請他解你危難。按你所言,華清風恐已罹難,上古秘典之說也斷了線索,你作何打算?”
李靖心頭一片茫然。先前一線希望頓成泡影。遠眺群山,一片蒼茫,山勢雖縱橫蜿蜒,卻不知路在何方。若不能尋得秘典,斷難免罪;尋找秘典,全無頭緒。想著顧木生為救自己受傷,便道:“請問孫先生,顧大哥傷情,需要幾日方能複原?”
孫思邈道:“百日以後。三郎是想在巫山侍候木生?”
李靖點頭。
孫思邈道:“難得你重情重義。不過木生養傷之事,倒也好辦。此處離白帝城不遠,我可找人代為照料。”李靖將顧木生弟弟顧水生的事講了。孫思邈拈須微笑道:“這樣更好。木生之事已無礙,你可想好去處?”
李靖最想回家,或是再去廬州。然而無論家中還是廬州總管府,一旦被人發現,隻會給親人帶來麻煩。連司空山那樣的方外之地都無法藏身,天下之大,又該去往何處?再說,長孫晟以身家性命保他,又怎能辜負恩情?
孫思邈見他目光迷離,笑道:“三郎天資過人,難道不能從華清風身上尋得些許啟示?”
李靖完全沒聽明白。
“陳國蕭摩訶,大隋長孫將軍,甚至晉王,都將上古秘典著落在華清風身上。”孫思邈負手遠眺,“他們都深知,隻有放了長錢,方可釣得大魚。然而他們斷斷想不到巫山會發生地動。我們將木生帶往白帝城,這巫山之上就沒有活人。看這天色,晚間仍有大雪,連我們下山的腳印都不複存在。無論誰再上巫山,就算能通過石陣,也隻能看到崩塌山頂、倒塌房舍。三郎,你現在明白了麼?”
李靖大悟:“華清風既已埋在山體之中,李靖也死於地動。”
孫思邈笑道:“正是如此。人人都可能遭逢不測。華清風死了,上古秘典也跟著死了;李三郎死了,無論他有罪還是無罪,都已一筆勾銷。”
李靖突然心中一片淨明,當即跪下磕頭:“感謝孫先生點悟。”
孫思邈扶起他,拍了拍他壯實的肩膀:“不過,要想讓所有人都相信你死於地動,還得辛勞木生,請他在草堂留書主人,言明華清風、三侍女和李靖都已埋於山體之中,他身受重傷在其弟水生處養傷。木生為人忠厚,斷不會泄露。”
李靖心中一喜,隨後又是茫然:“可是,我回三原,一路上有可能被發現……再說就算回家,難道躲藏一生?”
孫思邈笑道:“我問你,當初,韓將軍為何讓你帶天罡來尋我?”
李靖豁然開朗,再行拜倒:“請孫先生收靖兒為徒。靖兒願追隨師父左右,雖千裡萬裡,決不改誌!”
孫思邈再次扶起他:“你又想岔了。人各有命,豈能人人都去學醫?再說,醫個體之病,遠不及醫天下之病。世道艱險,百姓遭殃。我觀你相,將來必是棟梁之材,隻是如同虛雲大師為你鑄劍一般,不經千般錘打,豈能成器?拜師之事休要再提,但你可跟我深入民間,體察疾苦,修養身心,以待時變。”
李靖心中雖有失落,但孫先生準許他跟隨左右,也是求之不得。
於是二人下了山頂。顧木生遵照孫思邈所囑,給主人留了書信;又擔心房舍著火,叮囑李靖滅儘火種。當即由李靖負著顧木生下山,徑直往白帝城下。顧水生在船上照顧兄長,李靖隨孫思邈取道開州(今重慶開州區),沿途行醫。
一路上,孫思邈為李靖稍作易容。李靖身穿粗麻衣服,頭紮雙髻,臉上塗上黃薑。原先化名“木立”不宜再用,於是以母親姓氏為姓,拆開“李靖”二字,更名“韓子青”。
孫思邈不走大路,專揀羊腸小道而行。出入村寨,探訪部落,由於醫術精湛,自然深受歡迎。其時蜀地蠻人甚多,孫思邈一視同仁,不嫌臟臭汙穢,專心救護,從來不收診金,隻求簡單飯食,夜晚有房舍歇腳即可。所到之處,百姓送他外號“活菩薩”。
孫李二人沿途走走停停,經通州(今四川達州),金州(今陝西安康),抵達秦嶺,徑往太白山而去。在此期間,李靖自然成了孫思邈的得力助手,學習望聞問切、包紮接骨、推拿行針、處方用藥。
先前,他本就跟舅父學過軍中急救之法,如今身邊有絕頂醫家示範,加之勤勉用功,悟性又高,醫術大為長進,尋常疾患,他已能獨立診治。此外,孫先生還秘授他運息之法,每晚習練,功力自然增長。
其時已是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仲春,秦嶺百草豐茂,古木森森,道路幾無可尋。天近黃昏,二人又累又渴。李靖遠遠聽到泉流之聲,放下背上的藥箱,對孫思邈道:“先生稍候,待我去取些水來。”
孫思邈應了。但李靖尚未走遠,就被孫思邈叫住。隻聞樹上飛鳥破空飛出,一陣強風吹來,草叢裡閃現出一頭吊睛白額大虎。
李靖嚇了一跳,趕緊回身,去抓藏在藥箱裡的孤星劍。然而那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噴出一股腥氣,李靖頓時氣滯,摔倒在地。